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融合劳动教育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践
龙源期刊网融合劳动教育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践作者:夏小刚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年第19期前言:近两年教育部非常强调“五育并举”,而五育之中,劳动教育可能是在学校教育中最弱化的一项。对于如何解决中小学劳动教育缺失的问题,成都七中初中学校的尝试非常有意思,他们是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职业体验、设计制作、研学旅行和社会服务等模块内容的实施来贯彻劳动价值观的教育,劳动教育被融入了整体课程设计架构之中。这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所做的一种课程设计的方式,也是学校在做自己的课程规划设计中特别需要加强的。劳动教育并不狭隘地指体力劳动或直接的生产劳动,而是基于体力劳动与物质生产劳动的實践活动,它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一些地方在劳动教育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出现了一些学生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为了解决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缺失的问题,将实践性教育、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发挥其独特的育人价值,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从课程设置上专门开设了劳动与技术教育专题,劳动与技术教育正式成为国家课程。2017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融合了生产劳动、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维度、多领域的生产力,在理念与实践上拓宽了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内涵,也丰富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形式和方式。那如何具体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实劳动教育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任务呢?笔者所在的成都七中初中从生涯规划教育、设计制作活动、研学旅行、社会服务四个方面做了相关的实践探索。龙源期刊网●实施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职业体验指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模拟情境中见习、实习,体认职业角色的过程,如军训、学工、学农等,它注重让学生获得对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发现自己的专长,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提升生涯规划能力。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开设有生涯规划教育,但是我国的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在高中开设相对较多,但是在初中和小学开设的相对较少,根据舒波的生涯规划理论,长期性的生涯体验对学生职业生涯选择有重要意义。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笔者所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经过探索研究,率先在初中开设生涯规划课程,以“明自我、明他人、明社会”为课程核心目标,结合创新创业的社会背景,形成了以“创新性、系统性、科学性、可行性、灵活性”为原则的生涯规划体验式课程。在课程设计上,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职业的重要价值和不可替代性。在活动实施上,注重个性选择、全体参与,七八年级每位学生都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职业体验小组。在实施形式上,学校鼓励家长、心理教师和专家团队协同参与,充分应用所在班级家长资源形成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在课程评价上,注重学生职业生涯体验成果的汇报,通过学生集中汇报的形式来相互交流,引导学生更多地认识不同种类的职业以及该职业背后的故事。通过职业体验,在各行各业优秀人才的榜样示范和引领下,促进学生努力提升和完善自己,为自己的生命成长和发展奠基。●注重设计制作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纲要》中设计制作活动包括信息技术与劳动技术两个方面,是指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工艺(包括信息技术)进行设计,并动手操作,将自己的创意、方案付诸现实,转化为物品或作品的过程,主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在做中学,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那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动手中去感受劳动的快乐呢?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一些尝试,设计制作活动的实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常规的信息技术课程和美术课程中都开设相关的模块课,如信息技术课程中的3D打印、智能硬件、智能小车,美术课程中的陶艺、版画、剪纸等;二是每周三下午的社团课和每周五下午的选修课,如七初DIY、电子制作、创意植物园等面向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各类社团,Arduino开源硬件、服装设计、精工制作等选修课;三是各学科中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如物理的水火箭、降落伞、鸡蛋撞地球,美术的风筝制作,地理的地球仪模型制作,生物的植物标本制作等。例如,在选修课Arduino开源硬件项目学习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接着学生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小项目,如流水灯、声光控灯、生日小熊等,掌握设计制作的技术手段;最后,通过一个综合项目——智能家居来完成学习。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提高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善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龙源期刊网考察探究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观察、记录和思考中,主动获取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如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研学旅行等。研学旅行是考察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劳动教育的关键途径。笔者所在学校研学旅行活动主要包括面向七年级学生的“博物馆”课程和面向八年级学生的“都江堰”课程。课程以年级为单位统一组织和实施,包括8次共计12个课时的校内学习和2次全天的集中外出考察,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在考察探究的过程中,研究和学习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同时发生,学生能出入不同的场所接触到不同职业的人,既丰富了自身阅历,又了解了各个职业的具体工作内容。例如,学校生物组教师指导的“大熊猫行为”研究小组,师生们在暑假对都江堰、耿达、巴郎山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之后在学期中的几次外出中又前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熊猫谷、熊猫乐园、西岭雪山、耿达中华大熊猫苑等处进行了“熊猫主题”研学活动。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学生们担任熊猫基地志愿者,亲身体验清理熊猫圈舍、亲手饲喂熊猫、观察熊猫行为、制作熊猫窝头、分析熊猫粪便、和熊猫专家面对面研讨熊猫保护等。在担任志愿者的过程中与熊猫进行了最亲密的接触,对熊猫的生活和保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生研究熊猫的行为,体验动物饲养员的角色,都会增加他们的生活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体验的过程也是在研究中学习,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阅历,而且增强了他们对劳动价值的理解。●落实社会服务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服务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会活动,以自己的劳动满足社会组织或他人的需要,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在社会服务活动中,学校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献爱心活动、敬老院服务和关爱特殊儿童等活动。在具体的实施中,将个人活动、小组活动、班级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每年的三月“学雷锋”志愿者活动月,各班级以小组或者中队为单位,在教师和家长的带领下,进入各种各样的场所参与社会服务活动,有关爱心智发育障碍群体的“第二人生庇护工场”体验活动,有宣传环保知识的社区环保活动,有传承红军精神的“听红军爷爷讲故事”活动,还有全校范围内的“爱心Market”活动。与传统体验式活动不同的是,学校社会服务活动经过深层次设计,避免形式化,让学生能真正走进服务对象,去做一些深度的体验,从而理解社会服务的价值,增强自身修养。例如,学校的“爱心Market”活动设计了基于培养学生财商素养和激发学生公益心的系列课程,包括爱心Market和志愿者活动,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再将自身创造的价值献爱心。该课程的初衷是志愿者的献爱心活动,但学生如何以一己之力创造价值表达爱心呢?这一挑战促使学生萌发了创意设计、开发产品的想法,学生运用财商课程的知识成立了财务部、营销部、宣传部、后勤保障部等,整体安排,科学谋划,开发设计的个性化产品如冷热杯、明信龙源期刊网片、自绘图案的手机壳等迅速销售一空,所得款项全部用于慈善捐赠,智慧创造加上财商素养实现了学生关爱社会、奉献他人的愿望。《纲要》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的必修课程,它与学科课程一起构成了培养学生的课程体系,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提倡活动课程并不是用活动课程去取代学科课程,而是为了让学校的课程体系更加科学,更能适应未来的发展。后记夏小刚老师是一位信息技术教师,但他的课程设计已经完全没有了传统信息技术教师的痕迹,他倒像个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了。整体的课程设计已经超出了学科的范畴,是一个真正的跨学科整合项目群组,其中的纲就是整体课程设计的一个核心目标——劳动教育,因此虽然项目多而杂,但却不乱,纲举目张。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基一[2015]4号)[EB/OL].http://作者简介:夏小刚,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成都七中初中学校教师,研究方向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创客教育、STEM教育。本文系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STEAM理念下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8TS012)階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标题:融合劳动教育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913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