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初中优秀传统文化--第二课不可无耻
你知道关于自爱的小故事吗第一课不可无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掌握:4.掌握:2.了解:3.了解:学习目标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发现的地点与距今的年代北京人使用的工具和生活状态山顶洞人使用的工具和生活状态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表现不可无耻的方法:以史为鉴,崇尚贤者不可无耻的原则不可无耻的方法古人知耻的精神和方法启示什么叫做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内核,还有墨家、名家、释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什么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家、佛家等文化形态。•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知耻?第一课不可无耻•孟子日:“人不可以无耻②,无耻之耻③,无耻矣。”•孟子日:“耻之于人大④矣,为机变⑤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⑥,何若人有⑦?”这则古文告诉我们知耻有何重要性?知耻的重要性朱熹认为知耻的重要性是什么?•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无耻,则无所不为这两则古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人如果有羞耻心,便会有不去做的事情,一个人如果没有羞耻心,就没有不做的事情。•羞耻之心对于人至关重要,一贯奸诈的人,是不知羞耻的,不以自己不如别人为羞耻,怎么赶得上别人呢•孟子曰:“自暴①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②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③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④,哀哉!”•正身直行,众邪自息•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道德齐礼,成其有耻之心•罪莫大于亵天,恶莫大于无耻,过莫大于多言•1、吉鸿昌自尊自爱•的镜子是什么?•2、吉鸿昌的故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请同学阅读传统祭祀回答以下问题•1、祭祀一般分为哪两大类?•2、祭祀礼仪的大宗是什么?•3、祭祀表达了人民什么样的理念?有何作用?
本文标题:初中优秀传统文化--第二课不可无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013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