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二年级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2
高二年级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卷面分5分,全卷满分150分)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我们讲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对文化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②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③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和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④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促进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雷锋日记》等优秀文化作品,在我国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鼓舞他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这主要说明A.文化能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文化能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C.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D.优秀文化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唯一途径3成语“耳濡目染”,说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A.深远持久的特点B.潜移默化的特点C.相对独立性的特点D.差异性的特点4.对文化多样性的作用正确的看法是A.文化的多样性对社会发展是必不可少的B.承认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为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应该减少文化的交流和融合D.文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上5.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A.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B.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C.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6.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有()①社会制度的更替②教育活动③商贸活动④科学技术的进步A.①④B.①②C.②③D.①②③7.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是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C.构建和谐社会D.科学发展观8.实践是()①文化创新的源泉②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③文化创新的需要④文化创作的动力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③④9.我国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创造了浑厚中见锋利,严谨中见开阔的著名“柳体”。“柳体”的出现,丰富了中国书法艺术。这表明()A.文化创新来自于社会实践B.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繁荣C.文化创新应推陈出新D.文化创新毫无实际意义10.在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优秀成果时,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就应该()A.以我为主,为我所用B.全盘吸收C.彻底否定,一概不用D.反对守旧主义2005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使红色旅游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重要阵地,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纲要》指出,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材料回答11~12题。11.全国红色旅游的发展()①有利于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②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③有利于我国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的实现④有利于带动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我们今天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间的关系是()①今天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②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中的精华③今天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人人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④今天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发展和创新A.①②B.①④C.②④D.①③13.思想道德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这说明()A.我们国家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对发展市场经济的作用B.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C.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D.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2004年4月,中宣部、教育部制定并印发《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纲要》,要求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据此回答14~15题。14.近年来,风水术又在社会上流行起来。在一些学者的论述中,把风水说成是建筑选址的“环境科学”。面对上述观点,我们应该A.继承传统习俗,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B.进行文化创造,实现文化创新C.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D.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15.时代需要民族精神,人民呼唤民族精神。这是因为()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②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功能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以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④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之本。根据材料回答16-17题。16.封建社会的爱国主题是维护封建统治,社会主义时期的爱国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材料表明()A.历史时期不同,爱国主义的要求完全不一样B.爱国主义就是拥护祖国统一C.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D.爱国主义以中华文化为核心17.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①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②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代精神相结合③全盘继承传统文化④全面拒绝外来文化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D.①④18.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A.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B.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C.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D.体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19.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资本主义思想道德的原则分别是()A.集体主义个人利益B.为人民服务个人主义C.集体主义个人主义D诚实守信个人利益20.邓小平在谈到爱国时说:“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国呢?”上述材料告诉我们()A.爱国与拥护社会主义是对立的B.爱国主义是具体的,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C.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D.爱国可以不爱社会主义,对不同的人爱国主义有不同的要求21.“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是()A.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B.拒绝接受新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C.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D.封闭主义22.下列对文化创新的看法正确的是()①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②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④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3.对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表述正确的有()①团结统一②勤俭自强③团结友爱④爱好和平⑤明礼诚信⑥爱国守法A.①③⑤B.①⑤⑥C.②⑤⑥D.②④⑤2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A.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B.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C.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D.重视发展教育25.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B.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展示中华民族精神的新面貌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民族精神D.摒弃一切传统思想的束缚,建立起全新的民族精神体系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少选,该小题不得分。26、有人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这一观点()A.没有看到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B.简单地把文化看作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C.否定了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D.不符合历史和现实,是不正确的27最近几年,“台独”分裂势力逆历史潮流而动,他们大搞“去中国化”“文化台独”等“渐进式台独”活动。这些活动违背的文化生活的道理是()A.“台独”分裂势力违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B.台湾文化自古就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C.中华文化是包括台湾各族人民在内的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D.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不同,具有相对独立性。28.世纪之初,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汉语热”,目前已经有30多个国家开办了42所以中国古代孔子命名的“孔子学院”,中国大陆也掀起了一股股“国学热”“寻根热”“民族节日热”,“民间文化热”。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A.中华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B.中华文化具有民族性、多样性、包容性特点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弘扬D.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在不断的发展,综合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29.今天,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因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动力B.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C.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要求D.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岭南指五岭以南的广东,它东接福建,西连广西。该地原为百越之地,由商周之交时...岭南文化与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原文化属于同一文化总体系。岭南文化由本根文化与百越族文化融合,进而与汉文化交融融合。依据材料请回答29—30题30.岭南文化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说明()A.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特点B.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C.中华文化具有民族性特点D.中华文化具有多样性特点31.发掘和整理保护岭南文化的积极意义是()A.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B.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有利于支持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D.有利于保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3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A.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B.坚持马列主义的指导地位C.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D.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3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必须()A.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B.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行为准则C.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知识文化修养,让人们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D.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34.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现象通过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腐蚀作用非常大,少数中小学生沉湎于“网吧”而不能自拔。全国范围内的打击、整顿活动也不断开展,几乎每年都开展文化市场、互联网“网吧”的专项整治活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这说明()A.发展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特殊的重要性B.坚持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在文化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尤其关键C.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生活中的指导思想地位更加迫切D.不能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只能坚持“双为”方向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35题8分,36题9分,共17分35.(8分)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绚丽多彩的文化特色。汉族文化、彝族文化、藏族文化等不同特征的文化兼容并蓄,共同构成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中国世博会承办地上海不仅是中国南北文化的交融地,而且是中国最有东西方文化融合气息的城市。在中国上海举办世博会,将会使世界充分领略到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加强世界各民族的交流和沟通。同时,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也将为世博会增添光彩,增强世博会的吸引力。请回答: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36.(9分)近年来,随着中国和非洲经济贸易往来的日益密切,文化交流在规模、形式和数量上也都取得了新的突破,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正是中非在新世纪合作的重要内容。胡锦涛: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扩大相互借鉴的文化交流。加强人文对话,增进双方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加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为中非合作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如何认识中非文化交流?四、辨析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满分22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不得分。37.(11分)知识文化修养高的人,思想道德修养不一定高。因此,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无关。38.(11分)背景材料:灵感在艺术创造活动中是一
本文标题:高二年级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041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