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06年泉州市高考文综质检政治卷
2006年泉州市高考文综质检政治卷12.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坚持自主创新的哲学依据是A.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C.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25.我们纪念抗战、缅怀英烈,就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之转化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实际行动。这是因为A.社会意识能够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C.价值观对事物发展起积极导向作用D.正确的主观因素有利于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回答26—27题。26.中国政府表示,中国没有理由仅仅因为与美国的贸易顺差而调整人民币汇率,中国的汇率政策是基于中国的全球贸易状况而定的。这表明A.国家性质和国家力量决定国际关系B.党和政府行使管理经济的职能C.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7.2005年7月19日,1美元兑换8.26元人民币,从7月21日起,1美元兑换8.11元人民币。由此可见①人民币汇率升高②美元汇率跌落③人民币升值④美元升值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目标。回答28—29题。28.我国倡导建设和谐世界表明①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③我国政府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努力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A.①③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29.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崇尚“以和为贵”、“协和万邦”。这蕴含的哲理是A.在实践中不断改造主观世界B.社会理想是人类最崇高、最进步的理想C.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D.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2005年10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现行的800元正式提高至1600元。回答30—31题。30.修改个税“起征点”有利于A.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B.发挥税收对经济调节的基础性作用C.实现税收对经济监管的作用D.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31.《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这主要体现了A.我国国家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B.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C.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2.西藏自治区成立40年来,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得益于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意味着A.民族问题与国家政权紧密联系B.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就能维护国家统一C.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显著的优越性D.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3.伴随中海油竞购尤尼科、海尔竞购美泰、中石油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联想收购IBM的PC,我国企业与资本以前所未有的商业化姿态出现在国际并购市场上。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行为是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B.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方法和途径C.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体现D.优化企业结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出路34.漫画《某公下蛋》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A.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B.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D.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35.清代诗人翁格在《暮春》中写到:“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B.意识具有能动作用C.关键部分决定全局D.事物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某公下蛋38.(32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情况图(单位:亿万元)0.51.98.910.515.918.2010201980年1990年2000年2002年2004年2005年2004年我国主要能源资源消耗情况表我国单位GDP能耗为发达国家的倍数我国经济总量为全球4.4%,消耗了全球的美国德国日本钢材水泥石油煤3倍5倍6倍54%32.40%81%30%(1)上述图表反映了哪些经济问题?(4分)(2)根据上述图表所显示的信息,谈谈实现“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指标的主要经济措施。(8分)(3)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公民应自觉节能、节水、节电。同时政府要求水、电、气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部门和单位,要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建立社会听证制度,在水价、电价的制定上,社会听证已逐步成为各级政府在作出决策时经常采用的方法。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的上述举措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作用。(9分)(4)我们要在全社会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风尚,但“节约不等于抑制消费,消费不等于奢华浪费”。从生产和消费方式看,这一论断是如何体现对立统一观点的?(11分)39.当前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差距逐步扩大,三农问题依然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推进以工补农、以城带乡,适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取消农业税是必要的。2005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废止农业税条例的决定,中国农民从2006年开始,依法彻底告别“皇粮国税”。(5)根据材料回答取消农业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意义。(9分)在过去解决温饱问题的阶段,“三农”矛盾可以在农业和农村内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得到缓解。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解决“三农”问题已难有大的突破,只有跳出“三农”看“三农”,以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才能统筹解决“三农”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顺应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趋势提出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国人均资源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图4.1%8.0%9.7%25.0%40.0%45.0%86.0%0%20%40%60%80%100%天然气石油铝水耕地铁煤炭(6)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分)(7)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措施变化的哲学依据。(9分)政治部分答案12、B25、D26、C27、A28、B29、C30、D31、A32、C33、C34、B35、D38、(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单位GDP的能耗大大超过发达国家,主要能源资源消耗占全球的比重超过我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比重,经济效益低,经济增长仍是粗放型的;(3分)我国资源相对短缺,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分)(2)①切实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②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③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④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每点2分。若答出“强化节约意识,倡导科学消费,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可加2分,但该小题最高得分不超过8分)(3)①可以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支持和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3分)②能够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3分)③扩大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参与程度,促进政府自身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真正做到对人民负责。(3分)(4)①节约与消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2分)②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随着经济发展,收入增长,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改善人民的消费质量,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提倡节约不等于抑制消费。(4分)③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不平衡,必须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主张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因此,刺激消费不等于奢华浪费。(5分)39、(5)①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使广大农民充分享受发展改革的成果。(3分)②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强农业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3分)③有利于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发展。(3分)(6)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答出两个给1分,完整答出给2分)(7)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就是正确把握了这种联系;(2分)事物处于前后相继的相互联系之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措施是在原有问题解决后产生新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2分)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国民经济发展是全局,跳出“三农”看“三农”体现了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2分)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三农”问题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我们要根据新形势呈现的新特点,采取新措施解决“三农”新问题。(3分)(若答出:跳出“三农”看“三农”,以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体现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可加2分,但该小题最高得分不超过9分)
本文标题:2006年泉州市高考文综质检政治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045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