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1年4个大班数学教案
4个大班数学教案让数学学习快乐而有意义。收集4份最新的数学教案,供幼师参考。我们会定期更新添加大班数学教案。欢迎收藏!大班数学教案1一、设计意图:本着“使用教材”的精神,我将9内加减与集合有机结合,引导孩子运用9内加减总结发现集合的相关规律,解决交叉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让孩子自主发现探索,学习建构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二、活动目标1.了解圈内外的标记图,学会正确判断圈内外物体的空间位置并进行计数。2.根据计数卡和标记图,运用9以内的加减运算,正确地把物体的个数放在圆圈内外,初步学会逆向思维模式。3.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体验合作活动的乐趣。其中,目标1和2是活动的重点。很难在两个圆的交点处正确放置物体的数量。三.活动流程:整个活动流程由四部分组成:识别标志图——环——摆动环——站环。1.认标图:显示圆圈内外的标图,上图表示物在圆圈内,下图表示物在圆圈外。2.戒指:戒指是用数字来计数的。介绍了两个圆相交的概念和标记方法。3.摆环:按照标记图要求独立操作。4.站圈:一组5个孩子,按照阅卷图的要求,分组合作,站在相应的圈里。活动扩展:1.丰富操作材料的层次,放在角落里,鼓励孩子继续探索。2.正确写出数字9四.活动特征:在设计活动的时候,我把重点放在了“活”这个词上。1,“活”在自主中。当你知道了标记,引导你的孩子观察并发现他们的差异;循环时,鼓励孩子按自己的方式数,有的数,有的数,循环时,根据标记图放雪花。面对8个红圈1个黄圈的要求,通过一系列的运算和加减公式,找到规律:两个圈的雪花总数和实际数的差正好是两个圈交点处的雪花数。站在圈子里,孩子们在圈子里走动,协商合作,一起熬过的经历。在整个活动中,儿童自主发现和探索,学习和建构数学知识。2.“Live”正在使用中。这里的9的加减不是机械的重复“数的形成和构成”,而是用来解题的。“谁知道圈外还有多少雪花没有数?”用9的减法启发孩子快速解决问题。当圆圈放置好后,老师及时呈现公式。“看看这些公式。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孩子发现规律;站圈用法律解决——的难度。有几个人站在两个圆圈的交叉点上,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合作能力。这样,把数学知识和问题联系起来,激发孩子的大脑,让数学真正成为思维的“体操”,才是数学教育的真正价值。孩子学得越多,越有利于逻辑思维的发展,越聪明。期待孩子们在“活的”数学活动中快乐而有意义地学习数学,享受数学!大班数学教案二活动目标:1.复习巩固10以内数字的加减。2.能够运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活动准备:材料准备:心形、菱形、三角形字母,带公式的字母,10以内加减公式的题卡(形状颜色不同,等于孩子数量),数码卡,6张通关背景图。经验准备:孩子们知道10以内的数字,并且已经学会了加法和减法老师:告诉孩子们一个好消息。森林邮局就要开门了,但是邮局熊猫主任告诉我邮递员不够用。他很着急,让我帮他招邮递员。欢迎小朋友报名。如果你想加入,请举手。哇,这么多孩子要上,我好开心,可是我该选谁呢?我要用几个问题来考验你,看看谁的能力最大,谁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邮递员。2.复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我们的邮递员每天收到很多信。第一步是检查字母。上午收到5封心形信,下午收到1封。今天收到了多少封信?51=6今天收到了九封心形的信,三封被送走了。还剩多少个字母?9-3=6上午收到三封钻石信,下午收到四封。今天收到了多少封信?34=7今天一共收到了8封钻石信,有4封被寄出。还剩多少个字母?8-4=4上午收到6封三角信,下午收到4封。今天收到了多少封信?64=10今天一共收到10封三角信,2封被送走了。还剩多少个字母?10-2=8(2)邀请孩子做考官,设计题目时让邮递员检查信件一个孩子做考官的设计,其他孩子列出公式,算出答案。分析;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发现如何解决问题。先收,后收是加法;先收了,再送走就是减法。(3)看公式,写邮编老师:恭喜所有顺利通过一级的小朋友,但是一个合格的邮递员不仅要会查收信件,还要有很好的分发信件的能力。如何分发信件?就是用邮编来区分。小动物写了很多邮政编码的公式。试着破译它们!看谁最快!孩子们分组玩耍。计算出信件的邮政编码后,进行分类。(4)让孩子们把信送到小动物的家里,并互相检查老师和孩子一起检查邮政编码,巩固加减法。大班数学教案3设计意图总结孩子在日常智力游活动中已经对复合形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个活动中鼓励孩子通过玩骰子来用点数来写复合形式。活动目标:1。学会根据两个骰子点数写出相应的复合公式。2。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关键困难: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准备两个大骰子做教具;小骰子、笔、记录纸、五角星。活动流程:看骰子1.看老师拿着什么。(小骰子)哪里可以看到2.我们来看看骰子是由多少个面组成的。两边的点是一样的吗?(每人一份)第二,玩骰子1.老师拿出一个大骰子,轻轻地扔在地上。请让孩子们看看几点了。你怎么想呢?2.老师轻轻地把两个大骰子一起扔在地上,让孩子们看看他们有多少分。(就是一起数两个骰子面上的点)3.老师示范写复合词。并告诉孩子在一起多少钱。4.请一个孩子上来像刚才老师一样掷骰子,写出合成公式5.老师讲解操作要求后,孩子操作,老师导游。(操作要求:两人一组。其中一个孩子手里拿着两个小骰子,然后轻轻地扔在桌子上。让另一个孩子写合成公式。掷骰子的孩子检查自己写的东西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就给五角星。然后另一个人掷骰子继续操作。)6.让孩子把自己的记录纸拿上来,老师就贴在黑板上,看谁得的五角星最多。三局:掷骰子,抱团老师掷骰子,孩子们根据骰子上的点数手拉手站着。大班数学教案4大班数学活动:圈里有几个活动目标:1.学会两个圆相交时,计算圆内物体的个数。2.根据标记图的要求,探索圆圈中相应数量的对象的位置。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首先,玩“鼠笼”游戏,数几只小老鼠第二,玩套圈,读标记记录1.给奶瓶宝宝看,指导孩子数奶瓶宝宝的数量,让孩子玩戒指。2.出示标记图,让孩子们谈论标记图的含义。3.让几个小朋友和老师同时循环,设置两个循环同时套一个奶瓶宝宝的情况,引出小朋友的讨论:同一个奶瓶宝宝被夹在绿圈和红圈里,这个奶瓶宝宝该由谁放进去?第三,学会在两圈交叉的时候数圈里奶瓶宝宝的数量1.课件演示了同一个奶瓶宝宝在两个陷阱中的过程,引导孩子分析十字奶瓶宝宝的特点:既在红圈也在绿圈,在两个圈里数奶瓶宝宝的数量时要数。老师一边讲解一边在课件上演示:一个奶瓶宝宝在红色的陷阱里,绿色的圆圈过来了红圈怎么样了?(交叉在一起)奶瓶宝宝现在在哪里?(中)你说“中”是这个地方吗?(带孩子徒手画一张公共场所的图。)这是红圈和绿圈共同的地方。孩子们仔细看看。公共场所的奶瓶宝宝在红圈吗?(亮绿色)在绿色圈里吗?这个奶瓶宝宝同时在红圈和绿圈。我们数红色陷阱里的瓶子,要数公共场所的瓶子,数绿色陷阱里的瓶子,也要数公共场所的瓶子,记得吗?2.操作课件,改变路口的瓶数,引导孩子正确数红绿圈的瓶数。并记录在课件上。(借助拖拽、变色、移动等功能。对于白板,孩子可以直观的看到两个圆圈是如何交叉形成一个共同的部分,并明确需要计数的物体范围,让孩子真正了解共同部分物体的特征,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四、运营活动:兔女郎站圈1.出示标记图1:红圈2只兔子,绿圈2只兔子。分析标记图要求:如何给3只兔子画一个圈。老师设疑惑:两个要站红圈,两个要站绿圈。我们怎么能忍受?老师帮孩子们分析,站成一圈三只兔子2.显示标记图2:3个红圈和2个绿圈。孩子观看标记操作,重点引导孩子思考两个圆圈交叉处的几只兔子。3.显示标记图3:1个红圈和3个绿圈。如何站在圈子里?5.合作游戏:站在圈子里1.孩子们自由地站在群体中,谈论他们的群体是如何站立的。(课件演示不同的结果)总结:原来四个孩子站成两个圈有很多不同的方式。2.标记图1(红圈2,绿圈3),图2(红圈2,绿圈4)和图3(红圈4,绿圈4)。孩子们可以看标志,玩站圈游戏,体验成功与合作的乐趣。活动扩展:1.给每组孩子提供一个可以随意翻转组合的标签,让孩子翻牌,玩站圈游戏。2.鼓励孩子尝试五人一组的站立圈游戏。活动反映:这个活动会给孩子带来挑战和惊喜!从孩子们高昂的学习热情和自信的笑脸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喜欢这样的活动。这也让我更加思考活动的选择,活动的组织和指导。1.从生活中来,走向生活。让孩子学会当两个圆相交时,计算圆内物体的个数,这就涉及到“相交”的概念。可能有人会问:“现在让孩子接触交集是不是太早了?”我的想法是,既然孩子在生活和游戏中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就不应该回避。我们应该通过教学活动解决孩子遇到的问题,然后让孩子把自己获得的有效经验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活数学”概念。2.利用课件简化复杂性。在这次活动中,我用课件解决了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课件中的圆圈、兔子和瓶子可以拖动和移动,tra对象的特性,明确的计数范围。我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改变物体的数量和写数字,极大地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3.边做边学,体验快乐。实践证明,儿童只有通过个人感知和实际操作,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字的概念。在这次活动中,我创造了玩戒指、帮助兔子站成圈、四人一组玩等情境。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操作构建自己的经验图式,从而为数字概念的形成创造条件。值得一提的是,四人一组的孩子完成了站成圈的任务,也为孩子创造了合作学习的空间。孩子们必须与同龄人合作和调整才能完成任务。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通过数学学习真正体现了多元智能的发展。
本文标题:2021年4个大班数学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059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