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1年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有多个教案设计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有多个教案设计重数(知道公斤和克)是北师大版高三第一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是“数与代数”领域“常用量”的重要内容。我们来看看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的多元教案!欢迎查看!北师大1年级数学下有多个教案教学目标:(a)知识和技能目标1、结合具体生活情况,了解公斤和克的质量单位;了解1kg和1g的实际质量。2.掌握“1kg=1000g”,进行简单换算。(2)过程目标: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质量概念有了感性认识,初步建立了模糊的质量概念。他们将通过观察和称重来比较两个物体的重量。但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直接接触千克和克这两个质量单位,所以不了解千克和克所代表的实际质量,也没有千克和克的概念。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无法观察,很难知道克和千克。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多次误用和误用质量单位,但纠正后仍频繁出现。症结就在于此。教学重点:了解1kg和1g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1kg和1g的概念。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公斤、克这两个质量单位,正确估计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教育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我采用了合作学习法、讲解法、演示法、操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本课主要采用练习法,将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熟悉项目的质量联系起来。这种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知识,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教学过程:首先,创设情境,感知重要性。(约2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在一堂课开始时的状态决定了这门课的基调。所以我创造了熟悉的去超市买水果的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再者,要想知道一个物体有多重,需要用人们共同知道的质量单位,自然就引出了千克和克的质量单位。开门见山,指出这门课的学习内容。二、实践经验,建立概念(20分左右)《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场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运算、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从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设计了五个层次来帮助学生建立公斤和克的具体概念,突出教学重点。第一个层次:了解规模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清楚的知道,自己一定要有一个称重工具——。然后用课件展示常用的各种音阶的图片,让学生了解音阶。第二个层次:理解平衡老师问:“我想知道一枚两分钱硬币有多重,用什么工具?”然后用课件展示天平,介绍如何使用天平,为后面的教学打下基础。第三个层面:柯的理解“克”是一个很轻的质量单位,要结合实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根据心理学,思维始于行动,如果行动和思维的联系是c老师演示了用天平称量2分硬币的过程,让学生知道2分硬币的质量约为1克。(2)一对一活动——双币,体验1克的重量首先,让学生称一枚2分硬币,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让学生从自己带的东西中找出质量为1克的物体,让学生通过称重和看的实际活动感受并建立克质的概念。(突破本课第一个教学难点)为学生以后的实际应用打下基础。(3)对1克以上质量的认可让学生介绍自己带的商品质量,引导学生观察商品上的克数,四人一组进行活动:称一称自己带的商品,然后称一称别人带的商品,感受不同克数的物体在质量上的差异。最后问学生:和1克相比,你感觉如何?加深学生对克的理解,为下一步理解公斤打下基础。在这个环节中,抽象变具体,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增强学习效果,进一步突破难点。三、对公斤的理解为了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感受到公斤的实际质量,建立清晰的质量概念,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我通过四个步骤帮助学生建立公斤的概念。(1)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一袋大豆太重,天平称不动,要用台秤称一般物体。(2)了解平台规模。老师展示台秤,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台秤的计量单位:kg。并让学生认可课件上平台秤说明的质量,讲述识别平台秤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3)一公斤有多重?通过称重称重,将抽象的质量单位与熟悉的物体结合起来,初步感知lkg的质量概念。
本文标题:2021年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有多个教案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070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