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1年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认识》三个教案模板
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认识》三个教案模板几何知识高度抽象,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深入学习立体几何。以下是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模板。欢迎阅读!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模板一学习内容:长方体的认识(教材第18-19页的内容和第21-22页练习5的问题1、2、3、6、7)。学习目标:1.对立体图形和长方体特征的初步认识。2.通过观察、想象和动手操作,进一步拓展空间概念。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想象和动手操作,进一步拓展空间概念教具应用:一些长方体物体,课件。教学过程:首先,检查导入1.对话介绍,回忆之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它们是什么形状?(由线段包围的平面图形)2.用投影显示课本第18页的主题图。问题:这些还是平面图吗?(不)老师:这些物体占据一定的空间。都是立体的人物。问题:这些三维图形中有一个物体是长方体。谁能指出哪些是长方体?3.例子:你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长方体物体?长方体有什么特点?引出新课,写在黑板上。二,新课教学1.知道长方体的面、棱、顶点。(1)让学生拿出自己的长方体学习工具,触摸并谈论。你发现了什么?长方体有一个平面板书:面(2)让学生触摸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的交点。讲述: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边。板书:边(3)让学生触摸三条边相交的地方。(一点)描述:三条边相交的点称为顶点。板书:顶点(4)师生指出长方体教具上的面、边、顶点。学生轮流说名字。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1)对表面的认识。(1)让学生拿出自己的长方体学习工具,按一定顺序数一数。一个长方体有几个面?(6面)对面有几组?(3组)之前?之后,继续?向下,向左?没错。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六个面的形状。板书: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教师针对这两种情况提供教具。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长方体相对面的特征。板书:对面一模一样。(4)要求学生完整描述长方体面的特征。(2)对边缘的理解。教师展示矩形框教具,引导学生注意观察(1)长方体有几条边?这些边可以分为几组?哪些边长度相等?通过以上三个问题,分组讨论,实际测量。根据学生的报告,相对的边长度相等。老师:请完整总结一下长方体边的特征。(3)顶点的理解。课件演示:先闪现三条边,再闪现三条边相交的点。老师:请按一定顺序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板书:8个顶点。点名要求学生完整总结长方体的特征。3.知道长方体的直视。(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学习工具,放在桌面上观察,最多能看到几个面。(三面)(2)如何在纸上或黑板上画一个长方体。4.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1)讨论:要知道一个长方体12条边的长度,只需测量哪些边?(2)归纳法:我们把在同一个顶点相交的三条边的长度称为长方体的长、宽、高。传统上,长方体位置固定后,我们称底面中较长的边长,较短的边宽,垂直于底面的边高。(3)展开:老师将长方体横放、竖放,让学生t(1)问题1:这个问题是让学生观察长方形的纸巾盒,说出每张脸的形状,哪些脸的形状是一样的?每边的长度和宽度是多少?同桌一起工作。(2)问题2:求长方体的边长。(3)问题4: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长方体各边之间的关系,如:各组边相互平行;垂直于一条边的几条边相互平行,等等。(4)学生独立完成问题6和7。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知道了长方体,也知道了长方体的相关知识。谁愿意说说?你在这门课上收获了什么?五、课后作业在工作簿中完成本课的练习。黑板设计:第一课长方体在一个顶点相交的三条边的长度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矩形,在特殊情况下,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是相同的。相对的边长度相等。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模板2教学目标:1.结合长方体、正方体的具体理解场景,体验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过程,可以准确把握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特征。2.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对三维空间有初步的想象。3.让学生感受到长方体、正方体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主要困难:学生能熟练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特征。教学方法:老师和学生一起归纳和推理教学准备:立方体模型教学过程:首先,检查导入老师出示教学黑板,让学生观察下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老师:问学生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老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四个直角;四边,每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是相等的。)第二,教新课程老师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老师问学生: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或者正方体?老师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让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同桌同学交流讨论。老师问学生长方体、正方体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边,对面面积相等;立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和12条边,所有6个面等于12条边。)学生自己填写课本第14页的表格。三,课堂总结同学们,你们在这门课上学到了什么知识?(请学生回答)黑板设计:长方体的认识长方体:6面8顶点12边;每组的对面面积相等;立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边,面积相同;12条边的长度相等。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模板3一、教学目标:1.教学生认识长方体。2.教学生用纸壳做长方体。3.让学生了解和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4.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5.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力。二、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三、教学难点:学生理解长方体的反面是一模一样的。体验边和顶点的生成。四、课前准备:长方体物体,长方体框架教学法练习法,合作交流法动词(verb的缩写)教学过程:1.对话介绍。在谈论新课之前,让我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几何。问题:这些数字是什么?(这些图形是被线段包围的平面图形)2.出示图纸。你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是什么形状?问题:这些物体的形状还是平面图形吗?(没有)老师:这些物体占据一定空间,形状都是立体图形。3.例子。你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长方体的物体?正是因为有了长方体,我们的世界才变得更加精彩和神奇。这节课,我们将走进长方体,欣赏长方体的奥秘。板书:长方体的理解(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用多媒体在电脑屏幕上显示以下图形。)4.知道长方体的面、棱、顶点。(1)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长方体学习工具,触摸并谈论。你发现了什么?长方体有一个平面(2)让学生触摸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的交点。(侧面)老师告诉我们:我们把这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边。板书:边(3)让学生触摸长方体三条边相交的地方。(有一个点)老师:我们把三条边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板书:顶点(4)师生指出长方体教具上的面、边、顶点,学生依次命名。老师说了顶点、面、边的名字,学生们迅速在学习工具上指出来。5.研究长方体的特征。(1)老师:脸、边、顶点都有很多特点。你想知道吗?观察手里的长方体,对比,计数,测量。相信同学们会发现很多惊喜。你有信心吗?(2)学生通过自学、小组讨论和同桌讨论,从数量、形状和大小等方面研究长方体的特征。(3)交流你的发现顶点有什么特点?(8)边有什么特点?(12、如何计数不易遗漏?等边之间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面条有什么特点?(6张脸。它是一个长方形。脸有多大?)长方体的相对面有什么特点?(面积相等,形状相同)(4)投影显示两个矩形:这是两个面积相同的90平方厘米的矩形,一个长10厘米,一个宽9厘米;另一个长15厘米,宽6厘米。它们可以是长方体的相对面吗?6.教学长方体长、宽、高。(1)老师:观察老师手里的长方体框架。如果长方体的边是成组的,你会怎么分?思考并尝试得分。(2)揭示概念:在一个顶点相交的三条边和长度分别称为长方体的长、宽、高。(3)长、宽、高有多少?(原始测试)(4)学生试着指出手中长方体的长、宽、高。(5)(换长方体的钟摆)现在它的长、宽、高呢?(6)总结:虽然是同一个长方体,但是摆法变了,长、宽、高也变了。(7)公式:长方体外形,8顶,6面,12边;边分长、宽、高,每组四个要记好;六面对面,对应的面是一样的。7.完成P19,做点什么(1)做一个长方体(2)观察回答总结这一课,你收获了什么?不及物动词教学结束:作业安排:要求学生回去做一个长方体,在下节课展示。
本文标题:2021年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认识》三个教案模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156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