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1年新苏联教育版 五年级 第一册 第五单元 数学 教案模板
新苏联教育版五年级第一册第五单元数学教案模板《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质的飞跃。尤其是对于那些建筑空间薄弱的同学来说,学习这个单元很难。在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我们来看看新苏联教育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的教案!欢迎查看!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掌握各自的特点和内部关系。帮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建立空间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2.在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过程:首先,介绍新课程,揭示话题1.老师:我们学过哪些基本的平面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什么关系?2.出示一张纸。老师:这是什么数字?(长方形)如果很多这种尺寸的纸张重叠,你看到的是什么形状?(长方体)3.老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长方体的物体,比如保健盒、粉笔盒等。你能说出一些吗?(砖头,墨水瓶盒,课本.)老师:长方体、正方体和我们日常生活有很大关系,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今天我们将学习它。板书:对长方体、正方体的理解二、演示操作,了解曲面、边、顶点1.拿出一个萝卜,用刀切开。让学生观察并触摸切好的面条。在学生感受的基础上,告诉学生这叫“面”。2.萝卜正面朝下切,垂直切,取出一个给学生看。老师:这个萝卜有多少面?两张脸相遇的那一面叫什么?(边缘)3.继续切,把萝卜的一面平放在桌子上,然后垂直切。有新情况,让学生观察后回答。有几条边,几条棱。老师:三条边相交的点叫做顶点。老师:刚才我们通过切萝卜的活动,了解了物体的面、边、顶点。4.老师呈现长方体模型,学生取出长方体物体,观察,触摸长方体的面、边、顶点。然后回答:一个长方体有几个面?多少边?多少个顶点?第三,认识长方体1.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手中的长方体物体,自学课本,并在黑板上提出以下自学问题:(1)一个长方体有几个面?每张脸是什么形状?哪些面面积相同?为什么?(2)长方体有几条边?哪些边长度相等?(3)一个长方体有几个顶点?2.讨论结束后,老师根据学生的答案在黑板上写字。(1)长方体有六个面,都是长方形。上下表面、左右表面、前后表面称为相对表面,相对表面面积相等。(2)长方体有12条棱,同一方向的棱长度相等。(3)长方体的八个顶点。3.然后老师展示了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告诉学生这也是长方体,它的六个面中有一个是正方形的。板书:在长方体中,一组相对的面可能是正方形。4.指导学生想象。(1)老师:(1)我们学习了关于长方体的知识。长方体有什么特点?根据这些特点,结合你在生活中看到的一些实物,谈谈他们的脸、边、顶点(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发表意见,进行讨论)。(2)谁能说说教室里长方体的面、棱、顶点?(2)展示长方体模型。老师:你能看到长方体的哪些面?一般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长方体的三个面。显示透视图。告诉学生:这张图叫长方体的透视图。(3)尝试练习:判断下列图形中哪些是长方体,说明哪些不是长方体,为什么。5.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1)指导学生观察模型,指着模型的一个顶点,问:一个顶点有几条边相交?三边是什么?告诉学生在一个顶点相交的三条边的长度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传统上,我们称水平边长为长,垂直边长为宽,垂直边长为高。(2)老师拿出一个长方体模型,让学生指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然后把同一个模型换成三个位置,学生分别指出它的长、宽、高。(3)要求学生拿出自己携带的录音磁带盒。要求他们:(1)在教师指定的统一放置位置测量胶带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让学生在自己不同的摆放位置测量长、宽、高,并上报数据,让其他学生在上报数据时猜测摆放位置。(4)尝试练习(略)。第四,认识立方体1.以练习1的第一题,长、宽、高均为5厘米的立体图形为例,告诉学生:“长、宽、高相同的长方体叫正方体,也叫立方体。”2.学生拿出立方体学习工具。老师让学生测量12条边的长度,观察6个面的形状和大小。老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讨论后,让学生读课本。根据课本的叙述,让学生说出:(1)立方体的特征。(2)立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动词(verb的缩写)总结和比较老师:我们分别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请拿出根据练习22问题5的要求制作的图案,然后请大家进行比较:1.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2.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异同?3.两者是什么关系?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2教学目标:1.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抽象概括、初步空间概念的能力。3.渗透事物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教学重点: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三维图形的识别。教学难点: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三维图形的识别。教具准备:教具: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平截头体、矩形平台等。幻灯片;动画。学习工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教学设计:一、复习准备1.让学生画一个他们学过的平面图形。然后让每个学生用手触摸图画;老师说清楚了,这些图形都在一个平面上,叫做平面图。2.老师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桌、长方桌、墨水瓶盒等。老师的问题:这些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在一个平面上吗?(不是)老师说清楚了,这些物体的各个部分不在一个平面上,都是立体图形。3.介绍:在今天的课上,我们将进一步了解长方体的特征。教师板书:对长方体的理解第二,吸取新的教训(一)长方体的特征1.请拿出你准备的长方体。老师的问题:请用手触摸长方体。请用手感受一下两张脸的交叉点是什么。请摸一下三条边相交的地方。教师板书:面、边、顶点2.参考讨论提纲学习长方体的特征。(1)一个长方体有几个面?表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长方体有几条边?边缘的位置和长度有什么关系?一个长方体有几个顶点?老师板书:长方体;面:6,长方形(相对的两个面可以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一样。共有12条边,相对的四条边长度相同。顶点:8。老师:请完整的告诉我们长方体的特征。3.比较一下立体图和平面图的区别。老师问题:长方体是立体图形。画在纸上怎么和平面图区分?请观察,你能看到多少张脸?哪种面条?你能看到几条边?哪些边缘?老师介绍了长方体的画法:隐形边画法老师的问题:框架上的12条边可以分成几组?怎么分?在一个顶点相交的三条边长度相等吗?老师讲得很清楚,在一个顶点相交的三条边的长度,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二)立方特征1.看一下新的长方体和原来的长方体对比。(长、宽、高变相等,六个面变成正方形,长方体变成立方体)2.比较长方体的特征,学生自己研究正方体的特征。学生讨论总结后,老师板书:立方体;面:6个相同的正方形。边:12条边长度相同。顶:8。3.学生讨论并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相似度:面、边、顶点数相同;区别:它们在形状、面积和边长上是不同的。老师的问题:你有长方体的所有特征立方体吗?试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立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3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2)能准确判断哪些东西是轴对称图形。(3)可以找出并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5)结合教材和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1)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2)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教学困难;根据本课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本课教学的难点是寻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过程:首先,了解对称物体1.展示对象:今天秦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对象,是我们学校参加数学竞赛的同学们获得的奖杯。然后是轰炸战斗机。这是海狮的顶球。2.请仔细观察这些物体,思考它们的共同特征。(可能答案:对称)(但是有些同学并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对称。)提问:对称?怎么理解对称?(可能答案:两边都一样)像这样两边形状大小都一样的物体,就说是对称的。(板书:对称)你在我们的生活中见过这样对称的物体吗?谁来告诉我?(也许正确答案:蝴蝶,蜻蜓.)(可能答错:剪刀)如果有不正确的答案,请这样做。后续:剪刀对称吗?学生不同意,说是说不是,剪刀两边不完全一样,所以不对称。但是沿着轮廓画在纸上是对称的。二、对称图形的理解1,这些对称的物体,我们把它画在纸上,我们得到一些平面图形。(出示图片)这些图形还对称吗?(对称)学生们非常聪明,他们一眼就能看出这些图形是对称的。那么像这样的数字,我们就称之为——(圣奇说:对称的数字)(老师跟着“对称”后的板书:图形)2.所有的数字都是对称的吗?它们是如何对称的?怎样才能证明它们是对称图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为了研究这些问题,老师还带了一些平面图形,你看——(老师把图贴在黑板上)说:汽车图形、按键图形、桃子图形、蝴蝶图形、青蛙图形、竖琴图形、区徽图形。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吗?(没有)3.可以分类吗?谁想上来说点道理?你打算怎么分类?(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称图形,一类是不对称图形)问全班:你同意吗?(已同意)你怎么知道这些图形是对称图形?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一半)好吧,让我们这样试试。谁愿意上来给大家看看?自己上来,选一个喜欢的人物叠好给大家看。4.身材对折后有什么发现?谁先来?(可能的答案:对折后两边一样或者对折后两边重叠)你说的是两边一样,两边重叠,也就是说对折后两边重叠。(板书:重合)(板书:说完全重合就是完全重合)请把折叠好的对称图形贴在黑板上,谢谢。老师指的是不对称的身材。同学们,刚才通过把这些对称的图形对折,发现折叠后两边重叠。现在请几个同学把不对称的图形折叠起来,看看这次发现了什么。或者自己上来。折叠后有什么发现?(可能的答案:没有重叠,对折后两边不一样)重叠吗?完全没有重叠?(有一点重叠)对比一下对称的身材和同学折叠的不对称的身材。这个图对折后重叠,这个也重叠。这两个重叠有什么区别?(可能答案:这个都重叠,这个没有)这些对称的图形对折后,都是重叠的,也就是完全重叠!(老师在“重合”前写在黑板上:完整),而不对称的图形只有部分重合。好的,谢谢,请把图形放在这里(不对称图形的黑板下面)大家表现都很好。犒劳自己,拍拍手!“一停——二停——!”我们的两只手掌现在是——(盛奇说:完全重合)三、了解对称轴和对称轴的绘制方法所有的学生都很聪明。上课前,你已经准备好了彩纸和剪刀。请你用这些材料创造一个对称的图形好吗?1.请慢慢打开你创造的对称图形,问:你发现了什么?(中间有折痕)让我们举起手中的对称图形,看看每个对称图形的中间——是否有折痕。这些折痕的左右两边是——(圣奇说:完全重合)。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有一个独特的名字,叫做“对称轴”。(写在“对称图形”正面:轴)像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老师用手指在黑板上写字,把“——轴对称图形与——对折完全重合”连起来)现在大家都知道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个呢?这个呢?都是——轴对称图形。接下来,请看你创建的图形。谁说,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的?你可以想出一个轴对称的图形。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话。2.老师取一个轴对称图形,随意折叠两次。这是轴对称图形吗?是的,老师刚刚折叠了两次。谁来告诉我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哪个?(都不是。)为什么?只有折叠后两边完全重合的折痕才是对称轴。请折叠它的对称轴。通常我们用点划线表示对称轴。老师示范。请在您创建的轴对称图形上用点划线标出对称轴。4.平面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1、对于轴对称图形,其实我们并不陌生,在我们知道的一些平面图形中,应该有一些轴对称图形。让我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可能的答案: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梯形、三角形等。)(老师板书,布局得当)学生说的对吗?用什么方式证明?如果是轴对称图形,它有多少对称轴?好了,我们把课前准备的平面图拿出来,对折证明一下。如果有对称轴请折叠。结论出来了吗?你的判断和以前一样吗?3.问:你想举报什么?学生报告。教师可以用机动回答,回答语言可以是:这个同学既能给出判断结果,又能给出判断的理由,很好。似乎从经验和观察中得出的结论有时
本文标题:2021年新苏联教育版 五年级 第一册 第五单元 数学 教案模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165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