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中考物理考点梳理课件:第16讲+内能及其利用(全国通用)
物理第16讲内能及其利用考点一:分子热运动【特别提醒】分子是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凡是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小物体(如灰尘、花粉等)都不是分子。1.内能考点二:内能2.热量考点三:比热容考点四:热机考点五:热机的效率【特别提醒】对于气体燃料来说,热值q=Q/V,单位为“J/m3”。1.热值2.热机效率考点六:能量转化和守恒【特别提醒】能量守恒定律不同于机械能守恒定律,所有的能量转化和转移过程,都遵循能量守恒定律,而机械能守恒是有一定条件的。考点一内能【例1】(2015,莱芜)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可能不变D.物体内能减少时,一定对外做功【点拨】一切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内能,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当一个物体内能增大或减小时,有可能是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也有可能是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增大,但温度有可能不变,如冰吸热熔化。【答案】C考点二热量的计算【例2】(2015,恩施州)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质A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物质A的比热容________(填“<”“>”或“=”)水的比热容。加热3min水吸收的热量约________J。【点拨】相同的加热器给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加热,当加热相同时间(即两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由图象可知A物质升温快,由Q吸=cmΔt可知A物质的比热容小,利用公式可求出水吸收热量的多少。【答案】<5.04×105考点二内能的利用【例3】(2015,济南)(多选)关于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个实验说明物体内能可用来对外做功B.对木塞做功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增加C.此过程中蒸气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D.这个实验基本反映出了热机的工作原理【点拨】该实验中高温蒸汽推开木塞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同热机的工作原理相同。【答案】ACD【图片与命题】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命题点1.实验应选用的器材中用到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应选用_________(填“质量”或“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进行实验。3.选用相同热源,表明在加热相同的_________释放的热量相同,方便比较吸热的多少。4.在组装器材时,应先确定_________的位置,再确定_____________的位置。5.转换法的应用:通过加热液体的______________来判定物体吸热的多少。温度计天平秒表质量时间石棉网烧杯和温度计时间长短6.控制变量法的应用:①控制物质种类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与质量的关系。②控制物质种类和质量相同时,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与升高温度的关系。③控制物质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时,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与物质种类的关系。7.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大小的方法。①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越长,吸热能力越强。②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升得快的物质吸热能力弱。【例】(2015,宿迁)小华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水和煤油比热容的大小。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和______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同时进行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1)实验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让液体________。(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比热容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煤油的比热容。(3)下列现象可用比热容知识来解释的是____。A.夏天在教室洒水,感到凉爽B.金属勺装有塑料手柄C.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答案】质量(1)受热均匀(2)大于(3)C1.(2015,大连)如图是某同学做“气体扩散”的实验装置,甲、乙两个瓶子中,一个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一个装有空气。已知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则______瓶中装有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后,过一段时间,两个瓶子中的气体颜色基本一致,说明气体分子是不停地________的。乙运动2.(2015,吉林)运动会上常用气球来装饰会场,如图所示,在烈日曝晒下,通过________的方式,使气球内能______,气球内气体膨胀做功,可能导致气球胀破。3.(2015,镇江)在比较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前后总体积大小的实验中,在直玻璃管中应先注入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______的玻璃管。热传递增加水记录水和酒精混合前总体积小4.(2015,济宁)小夏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了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______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_J/(kg·℃)。甲2.1×1035.(2015,镇江)某同学用图示装置测量酒精热值,他在烧杯中加入300g水,调好装置后,加热使水温升高50℃,水需要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J,他测得此过程中消耗了6g酒精,利用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与水吸收的热量相等,算得酒精热值q=___________J/kg,他查表得到q酒精=3.0×107J/kg,发现两者偏差较大,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原因即可)。1.05×107酒精未完全燃烧(或有热量损失等)6.3×1046.(2015,威海)汽车的散热器用水作冷却剂利用了水的_________较大的性质;如果散热器中装有10kg的水,在温度升高10℃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_________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天然气的热值q=4.2×107J/m3,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比热容0.017.(2015,镇江)如图所示,工作中的四冲程汽油机正处于______冲程,该冲程将_______转化为机械能,若该汽油机每秒完成40个冲程,则每秒它对外做功______次、飞轮转过______圈。8.(2015,昆明)可充电电筒的电池能反复充放电使用,既节约了资源,也保护了环境。电池充电时,_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用电筒照明时,小灯泡将电能转化为______能。做功内能1020电光9.(2015,扬州)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走进花园闻到花香B.放入水中的糖使水变甜C.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D.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C10.(2015,黑龙江)(多选)500mL的酒精用去一半后,关于剩下的酒精,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和密度都是原来的一半,比热容和热值不变B.质量和内能是原来的一半,密度和比热容不变C.质量和热量是原来的一半,密度不变D.比热容和温度不变,内能是原来的一半BD11.(2015,无锡)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中发生A12.(2015,常州)小明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柱相互挤压,发现两者粘在一起,由此得出分子间存在引力。小华认为此实验不能排除是大气压把两个铅柱压在一起。下列实验中,能帮助小华释疑的是()D13.(2015,茂名)如图所示的实验或机器均改变了物体的内能,其中与另外三个改变内能方法不同的图是()A14.(2015,威海)有关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吸收热量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B15.(2015,扬州)下列图形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C16.(2015,自贡)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17.(2015,雅安)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放出了相等的热量,则()A.铜块的末温高B.铁块的末温高C.铜块的温度降低得多D.铁块的温度降低得多BC18.(2015,厦门)下列关于热值和热机效率的描述,正确的是()A.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增大热值B.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提高热机效率C.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越大,热值越大D.热值和热机效率都是定值,与外界条件无关B19.(2015,滨州)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汽车多数采用汽油机作为发动机,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乙冲程是排气冲程C.丙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丁冲程是吸气冲程C20.(2015,长沙)目前长沙城区的老居民小区正在进行水路改造,改造中用到了一种打孔工具——冲击钻,冲击钻工作时,钻头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不断地冲击墙壁,打出圆孔,如图所示,冲击钻在工作过程中,其能量转化关系是()A.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内能转化为电能C.只有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D.有电能、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D21.(2015,潍坊)(多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a、b两液体加热(如图甲),根据测得数据分别描绘出两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在相同的时间内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不计液体热量散失,分别用ma、mb、ca、cb表示a、b两液体的质量和比热容,则结合图中信息作出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若ma=mb,则ca>cbB.若ma=mb,则ca<cbC.若ca=cb,则ma<mbD.若ca=cb,则ma>mbBC22.(2015,苏州)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1)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____(填“A”或“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____________,得出结论。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_______。(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个即可)。确保用外焰加热A小升高的温度秒表用水浴法加热,受热更均匀,不需搅拌23.(2015,北京)有甲、乙两种不同品牌的保温杯,为了比较这两种品牌的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小明按照科学探究的程序,明确了具体的探究问题,选择了适当的器材,在控制变量的前提下,在室内进行了实验,得到了一段时间内,甲、乙两种保温杯内水的温度的实验数据,根据数据绘制的图象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小明探究的问题的自变量是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保温杯的品牌B.水冷却的时间C.水的温度B(2)请比较甲、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甲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B.乙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C.甲、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一样好(3)请估计实验过程中第5小时的室温是______℃。B2024.(2015,桂林)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初春学校组织学生到桂东北的猫儿山山脚下一农庄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小明携带一个质量为1kg的合金锅、一台如图甲所示的便携式丁烷气炉(内置一瓶新的燃气,参数如图乙所示)。爱探究的小明通过手机上网查到便携式燃气炉的热效率为30%,丁烷气体的燃烧效率为90%,野炊地水的沸点为96℃,测出当地水的温度为26℃。[水的比热容为4.2×103
本文标题:中考物理考点梳理课件:第16讲+内能及其利用(全国通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293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