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问题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第一篇范文:企业文化建设问题你怎么看待企业文化建设这个问题?企业文化不可或缺,没有文化的企业是走不远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为企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让企业可以生机勃勃地健康发展。企业文化最大的作用就是给员工提供激励。这种激励是多维度的,能够提供物质所不能带来的巨大力量。作为企业文化具体操作者,你有哪些好的经验?以及遇到哪些比较棘手的问题?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不少企业都能够摆脱对自己企业建设认知的“混乱”。对企业文化有了相对比较正确的认识,对企业文化建设也比较重视。很多企业开始着手提炼和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但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往往会比较的片面。具体表现在:1、文化没有个性有些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完全照搬其他企业的方式,比如“以人为本、团结、拼搏、创新”等这样的企业理念。世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也不存在两家文化完全一样的企业。企业文化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创业者个性、行业特点、企业历史、愿景目标、发展战略等。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对自身成功经验和思想的总结和提升,因此,应该具有很强的独特性。“索尼的先驱精神”,诺基亚“科技以人为本”,松下“造人先于造物”,惠普之道,迪斯尼“想象力与魔力文化”,这些卓越的公司都从自己企业的角度提炼和宣扬自己的文化,非常富有个性。2、缺乏核心理念也有些公司在提炼公司理念时,从愿景、使命、价值观、哲学、精神,一直到人才理念、营销理念、研发理念、竞争理念等,但往往让员工一头雾水,不知道究竟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什么。我们认为,企业文化必须明确企业的核心理念,包括企业使命和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源动力和最高准则。使命是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的责任感、追求与理想,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比如索尼公司在自己刚创业,根本没有什么知名度时,就立志改变日本产品在世界上的“劣质低价”的形象;强生在1886年创立之初,就以“减轻病痛”为理想,到1908年,这个目标逐渐成为一种企业的哲学,并把顾客服务和关心员工放在股东报酬之前。核心价值观是组织长生不衰的根本信条,即公司深信不疑、笃定遵守的最高指导原则。核心价值观区别于一般价值观,通常只有3到6条。小罗伯特.约翰逊写下强生的信念时并不是基于一种信念和利润的理论,而是因为他内心深深拥护、希望保存这样的价值观“顾客第一”。3、企业文化不一致这个阶段的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往往给人比较散的感觉,也就是说可能理念与制度、行为、物质四个层面并不统一,理念倡导的是创新,可公司实际上可能比较的保守,不允许失败。安然公司2000年年报上所陈述的公司价值观是沟通、尊重、诚信、卓越,但安然公司的所作作为显然严重违反了诚信的原则,它一直强调收益增长和个人主动性,加之缺乏通常的公司制衡机制,使企业文化建设从推崇进攻性战略转变为日益依赖不道德的投机取巧。安然雇佣了一批律师和会计师,使安然成为违背法规而不被抓住的行家。这种建立在不良企业文化基础之上的公司,轰然倒塌是必然的。所以,企业文化建设的这些片面阶段都是普遍存在的,企业只有在不断的完善中才能发展得更好。企业领导在督导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也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要兼顾全面让企业文化更好地发展下去。第二篇范文:企业文化建设问题昌河开始关注并研究企业文化是80年代末的事,特别是“九五”以来,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昌河的企业文化建设都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比如说制定了“昌河文明公约”和《职业道德规范》,制订了视觉识别系统,加强了企业环境建设等等。由于企业文化的外延很广,几乎渗透到企业的所有方面,因此本文笔者仅就企业文化建设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看法。一、企业文化要有特色关于这一点本来无可争辩,但这里有个问题,就是什么才是特色?所谓特色,就是要有独特的风格,个性鲜明且富有魅力。独树一帜又要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不能游离于所处的环境之外。外显的东西虽然重要,但关键还是要看内涵。就如同一个人,穿的是奇装异服,说的是怪话连篇,能不能说有特色?恐怕不能说有特色。即使打扮得体,富有新意,但没有品位,这样的特色也会黯然失色。另外,同一件事物,有的人认为有特色,有的人认为没有特色,这与每个人站的角度、知识面、眼界有关。比如说一项技术,如果自己与自己比,可能已经很先进了,但是与别人一比,与国外一比,才发现其实还很落后。所以说特色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比较就没有特色。为什么在企业文化塑造的初期最好引入专家,要土洋结合,内外结合,就是因为专家见多识广,能够比较的对象多,使企业少做无用功。二、注意把握几条原则1、坚持企业文化建设目标与公司经济建设目标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的原则。企业文化形成于企业的发展历程之中,而又作用于企业现实的方方面面,因此,优秀的企业文化必然是历史与现实的良好结合,是与企业相伴始终的。所以,公司在考虑短期、中期、长期企业发展目标时,都要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其中,进行通盘考虑。2、坚持企业文化建设由集团公司统-规划、统一部署的原则。企业文化建设要以必须由集团公司规范为统一的准则,各分(子)公司不允许各行其是,各出各的方案,从而保证集团公司整个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性,最终通过规范化、系统化实现昌河企业文化的特色化。3、坚持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长远有目标,每年有安排,近期有打算。这就是积细流以成大江,汇大江以成汪洋。三、必须澄清几个认识误区1、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由于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在目的上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内容上都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因而有些人认为,所谓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而取的一个新名词,其实质都是一样的。2、企业文化就是文体活动。这种观点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不少人在谈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时就列举一系列文体活动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又把举办几场球类比赛或放几场电影、搞几次文艺演出,组织什么运动队、宣传队等一律称为企业文化建设。3、企业文化就是标语口号。有些人认为,在办公楼或工作现场,悬挂或张贴一些诸如“团结”、“拼搏”、“进取”、“奉献”之类的标语口号,这些口号看起来颜色鲜艳,赏心悦目,念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因而就是企业文化。4、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标识。许多人认为,建设企业文化,主要是要设计一个漂亮的厂徽,穿上一套整齐的厂服,悬挂--面鲜艳的厂旗,唱响一支雄壮的厂歌。不可否认,上述几种观点都有其正确的一面,但他们或只看到了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或只看到了企业文化的载体,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对实际工作也是十分不利的。四、正确把握几个关系一是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政治范畴,而企业文化则发源于企业管理用之于企业管理,属于管理范畴。企业文化是直接指导和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及员工行为的管理方法,而思想政治工作虽然长期以来也一直强调结合经济工作一道做,但它的重点是从党的方针政策、“三德”、“三观”教育出发,围绕如何促进企业生产力发展,形成良好的企业风尚而开展工作的。企业文化建设涉及企业的风格、体制、政策及企业形象等各方面的管理实务,而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思想建设及作风建设。企业文化只属于本企业,甲企业的文化不一定适应乙企业的需要。企业经验是可以学习的,但是企业文化是不能照搬的。企业文化是自己的孩子,必须自己生自己养才能长大。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法等却可以适合于每一个企业。企业文化有明确的规范性和一定的强制性,它要求员工必须按照统一的制度规范和行为准则进行工作和社交。比如海尔对员工在企业内部行走时应靠路的哪一边都有规定。而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要求重在启发觉悟,要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一般不带强制性。因此,两者的正确关系是,不能互相代替,却必须有机地结合。企业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经营管理中的极好途径和载体,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时代感。同时,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也应当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优势来推动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二是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的关系。有人把企业文化概括成四个层次: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种从广义角度界定的企业文化,无疑把制度包含在内,即制度也是一种文化。但如果我们从狭义角度研究企业文化,制度只是文化的载体;进一步说,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制度与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管理层次和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是互动的。当某种文化需要倡导时,可以把要倡导的新文化“装进”制度之中,来加速员工对这种新文化的认同过程。当企业中的先进文化或管理者倡导的新文化已经超越制度文化的水准,这种文化又会催生新的制度。文化的认同度决定着制度的成本。当企业倡导的文化优秀且主流文化认同度较高时,企业制度成本就低;当企业倡导的文化适应性差且主流文化认同度较低时,企业的制度成本则高。比如说交通管理,有警察监督时司机能够按照交通规则办事,如果没有警察监督时不能按照交通规则办事,说明制度对司机来讲没有变成一种文化,其制度成本就高;反之,如果没有警察监督时司机也能按照交通规则办事,制度已经内化在司机心目中,变成一种文化,制度成本会大幅度下降。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永远是并存的。由于人的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对企业目标认同的差异性,要想使个体与群体之间达成协调一致,光靠文化管理是不行的;实际上,在大生产条件下,没有制度,即使人的价值取向和对企业的目标有高度的认同,也不可能达到行动的协调一致。三是企业文化与CI战略的关系。现代CI战略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IBM开始,主要强调视觉识别即VI,70年代日本人将它与企业文化研究成果结合起来,提出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于是CIS战略正式诞生了。可以看到,如果我们把企业文化划分为四个层次,其中三个层次是与CI战略重合的,因此,实施CI战略是优化企业文化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但是CI战略与企业文化建设是有区别的。CI强调的是识别,即外界怎样通过CI系统所传递的信息将一个企业从众多企业中区别开来。同时CI战略往往从企业外部导入,并且请专家进行策划,CI专家有可能以自己的爱好,企图以一种全新的形式,赋予企业形象特殊的意义,从而忽略了企业内部本身固有的优秀企业文化传统,结果专家一走,企业理念识别系统就被搁在一边,剩下徒具形式的视觉识别系统。因此,实施CI战略只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但企业文化在塑造初期可以以导入CI系统为突破口。第三篇范文: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刘茂长〔摘要〕企业文化建设是近年来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应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注意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融入现代意识、市场意识,进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东西方文化互融互补的整合创新,创建一种既具民族性、传统性,又具国际性、现代性的中国企业文化。它必须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企业文化的构建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和前提。没有现代企业制度则无所谓企业文化。〔关键词〕企业文化;民族性与国际性;现代意识;市场意识;现代企业制度〔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39(2001)01-0013-06一、企业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近几年来人们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何谓中国企业文化,对这个问题说法不一,但就其内涵而言,它应当包括:一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二是现代文明的精华,三是现实的经济关系、经济活动与伦理关系,这三个方面构建了中国企业文化。由此不难看出,所谓中国企业文化,它的重要特征是既具民族性、国际性更具现实性。从民族性而言,它必然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从国际性而言,随着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进程的加快,中国企业文化自然也随之而融入国际企业文化之中。现实性是针对不同的企业在长期的经济活动中形成的更具个性的企业文化,如中国一汽提出的“领导要有正气,职工要有志气,产品要有名气”,大连一家企业提出的“四个为本”的企业文化,即以产品为本,以质量为本,以人为本,以人的精神为本。这就是企业文化的个性,也是现实性,当然这种现实性又与传统性有着深刻
本文标题:中国企业文化建设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302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