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第一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电子教案
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参考书:1、[英]基佐著:《1640年英国革命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2、[苏]叶·阿·科斯明斯基著:《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思考题1、名词解释:圈地运动、清教运动、《权利法案》、独立派、克伦威尔、平等派起义、掘地派运动、“光荣革命”2、简答题:试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3、论述题:试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和意义。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世纪至18世纪中叶西方迅速发展、东方衰落的原因:(1)外因是西方大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和快速原始积累,威胁到了东方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体制的稳定。内因是:东方大国(主要是中国、日本、印度和奥斯曼帝国)为了维护统治,采取了以压制本国资本主义萌芽和实行封闭式经济政策为特征的措施,来强化封建专制统治。(2)而西方则在强化封建专制的同时,实行开放式经济政策,鼓励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3)东西方两种发展模式产生的结果截然相反:东方各大国封建专制统治巩固了,但经济却相对落后。西方各国经济发展了,但这是把“双刃剑”,资产阶级随着经济实力增长威胁到了封建专制统治,并最终导致封建专制制度的灭亡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经济状况——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1、农业发展状况英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资本主义很早就开始渗入到了农业之中,英国资本主义因素尤其是农业中的资本主义发展使英国在欧洲具有了革命发生的最有利的条件。①为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②向资本主义农业过渡;③农业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④出现了资本主义化的新贵族;⑤推动工业和外贸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资产阶级的实力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工业发展状况从16世纪到17世纪初,英国的工业也在迅速地发展,但是仍然处于手工工场阶段。英国全国的经济基础仍然是农业。3、贸易发展状况(1)出口的商品也不再是以羊毛等原料为主,而是越来越多地出口制成品,特别是呢绒。(2)16世纪末,英国商人将汉萨同盟的商人排挤了出去,把对外贸易掌握在自己手中。(3)为了发展对外贸易,成立了许多股份贸易公司。发展为领有政府的正式特许状,获得了特权和专卖权。16世纪未受伊丽莎白女王纵容的海盗(绘画)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二)革命前英国的社会等级状况——阶级关系发生变化1、与资本主义有密切联系的新贵族(1)新贵族的生产经营方式及其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业,与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利益一致,在未来的斗争中起领导作用。(2)新贵族的来源与构成主要从旧贵族中分化出来;因购买土地而加入贵族行列;从自耕农中分化而来等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新兴的资产阶级包括城市中的工商业资本家、手工工场主以及农村中从事资本主义经营的租地农业资本家。英国农业资产阶级的特点第一,英国农业资产阶级关心的是废除那些妨碍自己发财致富的封建枷锁,而不是彻底消灭封建关系。所以英国革命既没有废除农民的封建义务,也没有满足农民的政治经济要求。第二,农业资产阶级并不反对对其有利的种种特权。体现在英国革命后不仅保留了上院,而且保留了贵族和等级制度。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三,英国农业资产阶级只是反对王权限制和损害其利益的行为,并不反对王权本身,而是企图利用王权实现其政治经济要求。3、农民包括自耕农(自由农和公簿持有农)、茅舍农(茅舍人)。农民是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主力军。4、雇佣工人也是革命中的一只重要力量。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关于新贵族的若干问题国内史学界对新贵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贵族的构成、阶级属性以及对英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目前存在着四种不同的看法:(1)在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中,从旧贵族内部分裂出来的一种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多半是兼营工商业的中小贵族(乡绅和骑士),经营牧场和农场的大贵族,以及获得了土地而成为新地主并获得了贵族称号的富商和金融家。这一观点被大多数学者和教科书所采用,可以说是一种传统观点。(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近代部分》上册,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杨生茂:《世界通史》(近代部分)上册,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王荣堂等主编:《世界近代史》上册,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是一种按照人们的外部标志来分类的社会称呼。他们主要是购置了大批土地和购买了贵族称号的非贵族,其成分主要是大商人、大工场主、大金融家以及一部分富农,从旧贵族中分化出来的并不占主要成分。新贵族使英国获得了资本主义的典型发展,从而本质上别于走小土地私有制资本主义道路的法国革命。(顾晓鸣:《略论17世纪英国革命中的新贵族》,《复旦学报》1982年第1期。)第三种观点提出把“新贵族”这个概念严格限定为“新受封的贵族”,提出农业资产阶级的概念。(张伟伟:《17世纪英国农业自己的构成及其特征》,《世界历史》1987年第2期。)这种观点认为,农村产生了一个新的农业资产阶级集团,这个集团的主要特征是:采用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使土地与资本合并,地租与利润合并。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四种观点认为,英国新贵族的构成,有其特定的范围,他们中适应了时代变化的人,表现出与英国旧贵族不同的若干特点。新贵族不可能积累什么资本,也没有剥削雇佣劳动,或采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土地,他们追逐金钱仅仅是为了满足奢侈和挥霍。这是他们与资产阶级的本质区别。对于新贵族在英国历史上起的作用,这种观点除了肯定其在1640年革命中所起的作用外,更加强调对英国原始积累的促进作用。体现在:通过圈地运动对农民的土地进行剥夺:制定严酷的立法,迫使失去土地的农民走上被雇拥和剥削的道路。(李德志:《试论英国新贵族的构成、特点及历史作用》,《史学集刊》1985年第3期。)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动力——清教思想与清教运动Puritans,1567年。清教徒运动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以宗教为旗号所做的革命舆论准备,清教思想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动力。1、清教运动兴起的背景革命前夕,君主专制制度衰落;资产阶级和从事资本主义经营的新贵族不再甘心忍受专制君主制的横征暴敛和种种限制。2、清教运动兴起的宗教原因英国国教(英国教会)成为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的重要障碍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3、清教思想与清教运动1524年;英国人丁道尔;新约圣经;血腥玛丽;大批新教徒;加尔文教派。16世纪60年代,英国出现清教运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清教教义,抨击英国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宣传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宗教观和宗教的、政治的组织形式,反对封建专制。清教徒受加尔文思想的影响,[1]要求净化(Purify)教会,消除国教中天主教的残余因素,简化教会的仪式和活动,废除当时流行的牧师礼袍、跪着顶圣餐的方式、婚礼中的戒指仪式以及洗礼时划十字的记号。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他们抨击封建贵族、僧侣的奢侈浪费和道德败坏,提倡过严肃、“勤劳”的生活。[3]他们肯定现实生活,认为尘世中的工作是我们修道的方式,是上帝安排的任务,是神圣的天职。[4]他们肯定营利活动,认为人是上帝财富的托管人,作为托管人,有天职将财富增值。他们提倡禁欲和俭省节约,限制一切纵欲、享乐甚至消费行为。[5]清教徒崇尚商业和工业活动。这实际上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追求利润和积累资本的生活理想。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6]清教徒要求按照加尔文日内瓦教会的模式,塑造英国教会(建立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教会)。[7]比较激进的清教徒中要求政教完全分离,英王不应插手教会的治理。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4、清教派别A、长老派(Presbyterians)长老派要求废除主教制,以教徒自己选出的长老组成宗教会议,管理教会。而分离派则要求每一个宗教团体都独立自治,按照大多数教徒的意见管理。B、“分离派”(Separatists)——独立派分离派信徒决定脱离英国教会,因而被称为“分离派”(Separatists)或者“持不同意见者”(Dissenters)。他们又被称为“公理派”(Congregationalists)或“独立派”(Independentists)。一些清教徒后来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否披着宗教的外衣传统观点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在宗教外衣下进行的,这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这取决于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王荣堂等主编:《世界近代史》上册,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有的学者提出不同意见,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并不是完全披着宗教外衣。这种观点认为,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组织发动群众进行革命时,曾经采用了宗教形式,以清教去反对英国国教。但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时,也使用了自己的政治理论和宪法理论去批判“君权神授”理论。(波奈特的“社会契约”学说),这种学说认为,王权并不是绝对至上的,而是受到人民与国王这个最高权力体现者之间缔结的“社会契约”的限制。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基本上抛弃了宗教外衣,同专制王权展开直接的政治斗争,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也出现了非常成熟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和理论,如霍布斯、密尔顿、洛克等人的学说。(陈利今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完全披着宗教外衣吗?》,《史学月刊》1989年第3期。)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四)英国国家制度的独特之处英国国家制度的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英国的专制君主制缺少有组织的武装力量作为支柱;英国国王的固定收人主要只有两项:王室的土地收入和关税收人,其余都是一些临时性的收入,财力匮乏。(五)英国议会传统与斯图亚特王朝初期国王与议会的斗争1、英国议会的历史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有“议会之母”的称誉。英国议会是英国最高的司法和立法机构。英国议会成立于13世纪。都铎王朝时期,议会是国王的御用工具。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形式的渊源问题:王权与议会的关系、国王与法律的关系是贯穿于英国中世纪的一个始终未决的问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采取王权与议会斗争的形式,是英国中世纪以来形成的政治体制、政治传统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另外,议会在革命中采取的政治行动和各项立法,都可以从中世纪政治史上找到依据,具体体现在:革命初期议会曾弹劾政府大臣;议会在革命当中一再要求废除国王的议会召集权和解散权、定期召开议会、建立责任内阁制;革命时期议会多次提出保护议员言论自由权问题;宗教和王位继承问题是革命时期议会同王权冲突的两个重点;维护议会的批税权。结论:由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在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发生的、更由于革命领导都始终是在“维护宪政传统”、“维护古老的议会权力”的旗号下进行革命的,其行动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和传统观念的束缚,难以将革命深入彻底地进行下去,造成这场革命具有浓厚保守性的色彩。(王勤榕:《英国17世纪革命形式渊源考》《世界历史》1993年第3期)英国议会大厦英国议会大厦英国议会大厦英国议会大厦早期英国议会早期英国议会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斯图亚特王朝初期的君主统治及其与议会的斗争(1)詹姆士一世时期国王与议会的斗争詹姆斯一世时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每次议会的召开,对国王的各项政策进行猛烈的抨击。但是国王权力很大,两次解散议会。(2)权利请愿书(PetitionofRight)英国国会中的反对派提出的《权利请愿书》(节录)(1628年)灵俗两界贵族与众议员集议于国会,谨奏于圣主国王陛下:……“无同意课税法”…………“英格兰各项自由之大宪章”据此,彼等(即请愿者两院议员——译者)伏祈圣主陛下:…………(蒋湘则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请愿书”规定:国王不经同意不得征收捐税;不出示具体罪证不得任意捕人;和平时期不能随意实行军事法,不得任意在居民家中驻军等。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部有关人民权利的法律,是英国宪法之一,因此是英国宪政史重要法律之一。“权利请愿书”表达了限制王权的资产阶级要求,确立保护私有财产原则,再次强调国会在征税上的最高权力。(3)矛盾的尖锐化伦敦
本文标题:第一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电子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3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