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解析版】滨州市无棣县2014-2015年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2014-2015学年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2015春•海门市校级期末)在式子,,,,+,9x+,中,分式的个数是()A.5B.4C.3D.2考点:分式的定义.分析:判断分式的依据是看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如果分母中含有字母则是分式,找到分母中含有字母的式子即可.解答:解:分式有,,9x+,共4个,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定义,只要分母中含有字母的式子就是分式,注意π是一个具体的数.2.(3分)(2013春•无棣县期中)下列等式正确的是()A.3﹣2=﹣9B.﹣0.000000137=﹣1.37×107C.(a2)﹣3=D.﹣=考点:负整数指数幂;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分式的基本性质.分析: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科学计数法,分式的性质,即可解答.解答:解:A、,故错误;B、﹣0.000000137=﹣1.37×10﹣7,故错误;C、正确;D、,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科学计数法,分式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负整数指数幂、科学计数法,分式的性质.3.(3分)(2011•怀化二模)分式方程()A.无解B.有解x=2C.有解x=1D.有解x=0考点:分式方程的解.专题:计算题.分析:化为整式方程,求得x的值,然后检验根是否满足分母不为0.解答:解:,化为整式方程得x﹣2=2x﹣2,解得x=0,且x=0时分式有意义,故选D.点评:本题需注意在任何时候都要考虑分母不为0.4.(3分)(2013春•无棣县期中)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满足下列条件但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a:b:c=5:6:7B.a:b:c=5:4:3C.∠A=∠B﹣∠CD.∠A:∠B:∠C=1:1:2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运用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当一个角是直角时,或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条边的平方,也可得出它是直角三角形.分别判定即可.解答:解:A、设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5x,6x,7x,∵(5x)2+(6x)2=61x2≠(7x)2,∴a:b:c=5:6:7时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B、设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5x,4x,3x,∵(3x)2+(4x)2=9x2+16x2=25x2=(5x)2,∴a:b:c=5:4:3时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C、∵∠A=∠B﹣∠C,∴∠C+∠A=∠B,∴∠B=90°,∴△ABC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D、设三角形的三角的度数分别为x,x,2x,∵x+x+2x=180,∴x=45,则2x=90,即∠B=90°,∴∠A:∠B:∠C=1:1:2时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实际运用,灵活的应用此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5.(3分)(2004•广州)如图,在△ABC中,三边a,b,c的大小关系是()A.a<b<cB.c<a<bC.c<b<aD.b<a<c考点:实数大小比较;勾股定理.专题:网格型.分析:先分析出a、b、c三边所在的直角三角形,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三边的长,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根据勾股定理,得a==;b==;c==.∵5<10<13,∴b<a<c.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及比较无理数的大小,属中学阶段的基础题目.6.(3分)(2011秋•朝阳区期末)已知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随x的增大而增大B.函数的图象只在第一象限C.当x<0时,必有y<0D.点(﹣2,﹣3)不在此函数图象上考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分析:先把(2,3)代入解析式求出k的值,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题.解答:解:把(2,3)代入解析式得,k=2×3=6;可得函数解析式为:y=;A、y随x的增大而增大,错误,应为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B、函数的图象只在第一象限,错误,当k>0时,图象在一、三象限;C、当x<0时,必有y<0,正确,当x<0时,图象位于第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D、错误,将(﹣2,﹣3)代入解析式得,k=6,符合解析式,故点(﹣2,﹣3)在函数图象上.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要熟悉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对于反比例函数(k≠0),(1)k>0时,反比例函数图象在一、三象限;(2)k<0时,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7.(3分)(2013春•无棣县期中)在函数(k>0)的图象上有三点A1(x1,y1),A2(x2,y2),A3(x3,y3),已知x1<x2<0<x3,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y1<y2<y3B.y2<y1<y3C.y3<y2<y1D.y3<y1<y2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单调性进行解答.解答:解:∵k>0,函数图象如图,∴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x1<x2<0<x3,∴y2<y1<y3.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注意: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只指在同一象限内.8.(3分)(2011春•崂山区校级期末)如图,函数y=k(x+1)与(k<0)在同一坐标系中,图象只能是下图中的()A.B.C.D.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分析:根据k<0,可判断出一次函数图象必过第二、三、四象限,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二、四象限,由此可直接选出答案.解答:解:函数y=k(x+1)=kx+k,当k<0时,直线y=kx+k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双曲线y=在第二、四象限;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与一次函数图象,关键是掌握两函数图象的性质,正确判断出所在象限.9.(3分)(2015春•平泉县校级期末)根据下列条件和,不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B.两组对角分别相等C.两组邻边分别相等D.两组对边分别相等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分析:平行四边形的判定: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④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⑤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判定定理进行推导即可.解答:解: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只有C不符合条件.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掌握情况.在应用判定定理判定平行四边形时,应仔细观察题目所给的条件,仔细选择适合于题目的判定方法进行解答,避免混用判定方法.10.(3分)(2007•绍兴)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为BC的中点,则下列式子中一定成立的是()A.AC=2OEB.BC=2OEC.AD=OED.OB=OE考点:菱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B正确.解答:解:A不正确:∵E为BC的中点,∴OE为△ABC的中位线,OE=AB,∴只有当AC=AB时成立;B正确:∵四边形是菱形,∴AB=BC,OE为△ABC的中位线OE=AB,故BC=2OE;C不正确:∵四边形是菱形,∴AB=AD,OE为△ABC的中位线OE=AB,故AD≠OE;D不正确:只有当DB=AB时原式成立.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及菱形的性质的运用.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3分)(2013春•无棣县期中)分式的值为0,那么x的值为3.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析: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是:(1)分子为0;(2)分母不为0.两个条件需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由题意可得:x2﹣9=0且x+3≠0,解得x=3.故答案为: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关键是掌握分式值为零的条件是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零.注意:“分母不为零”这个条件不能少.12.(3分)(2008•南充自主招生)已知﹣=5,则的值是1.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由已知﹣=5,得到a﹣b=﹣5ab,把这个式子代入所求的式子,进行化简就得到所求式子的值.解答:解:解法一:由已知﹣=5,∴a﹣b=﹣5ab,则=.解法二:将原式分子分母同时除以ab,===1.故答案为:1.点评:正确进行变形,分式的化简,发现已知与未知式子之间的联系是解题的关键.13.(3分)(2013春•无棣县期中)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4,则这个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度为5或.考点:勾股定理.专题:分类讨论.分析:分两种情况考虑:当4为斜边时,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直角边上即为第三边;当4为直角边时,求出斜边即为第三边.解答:解:当4不是斜边时,根据勾股定理得:斜边为=5,即第三边长为5;当4是斜边时,根据勾股定理得:直角边为=,即第三边长为,综上,这个三角形的第三边长为5或.故答案为:5或.点评: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利用了分类讨论的思想,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14.(3分)(2013春•无棣县期中)如图,受台风影响,马路边一棵大树在离地面6m处断裂,大树顶端落在离底部8m处,则大树折断之前高为16m.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大树未折部分,折断部分,和地面正好构成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BC的长,再用大树总高度=树折断的高度BC+未折断的高度AC,即可解答.解答:解:设树的总高度为h,由勾股定理得:BC2=AC2+AB2,BC===10m,∵AC=6m,∴h=AC+BC=10+6=16m.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运用勾股定理将折断树的距离求出.15.(3分)(2004•乌鲁木齐)如图,已知OA=OB,那么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是﹣.考点:勾股定理;实数与数轴.分析:首先根据勾股定理得:OB=.即OA=.又点A在数轴的负半轴上,则点A对应的数是﹣.解答:解:由图可知,OC=2,作BC⊥OC,垂足为C,取BC=1,故OB=OA===,∵A在x的负半轴上,∴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是﹣.故答案为:﹣.点评:熟练运用勾股定理,同时注意根据点的位置以确定数的符号.16.(3分)(2013春•无棣县期中)如果点(2,)和(﹣,a)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a=﹣2.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可得2×=﹣•a,再解方程即可.解答:解:∵点(2,)和(﹣,a)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2×=﹣•a,解得:a=﹣2.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图象上的点(x,y)的横纵坐标的积是定值k,即xy=k.17.(3分)(2013春•无棣县期中)若反比例函数(m﹣2)的图象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m=﹣3.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分析:由于y=(m﹣2)的反比例函数,故m2﹣10=﹣1,又其所在的每个象限内y都随x的增大而增大,m﹣2<0,则m的值即可求出.解答:解:由题意得:m2﹣10=﹣1,m﹣2<0,则m=﹣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重点是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18.(3分)(2007春•唐县期末)如图所示,设A为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一点,且矩形ABOC的面积为3,则这个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x<0).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分析: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k,求出函数解析式.解答:解: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k≠0),因为矩形ABOC的面积为3,所以|k|=3,所以k=±3,由图象在第二象限,所以k<0,所以这个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x<0).点评:本题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k,求出函数解析式.19.(3分)(2015•眉山)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B=5,AD=3,AE平分∠DAB交BC的延长线于F点,则CF=2.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1=∠2,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2=∠3,∠1=∠F,然后求出∠1=∠3,∠4=∠F,再根据等角对等
本文标题:【解析版】滨州市无棣县2014-2015年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364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