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遂宁市2014-2015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模拟试卷(一)含答案解析
2014-2015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八年级(下)期末数学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1.若分式的值为0,则x的值是()A.x=3B.x=0C.x=﹣3D.x=﹣42.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1B.x≥1C.x>﹣2D.x≥﹣23.化简的结果为()A.﹣1B.1C.D.4.把16个数据分成3组,若第一组4个数的平均数是18,第二组5个数的平均数是14,第三组7个数的平均数是20,那么这16个数的平均数是()A.17.33B.18.5C.17.625D.16.5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2,3),若将OA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180°得到OA′,则点A′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是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6.已知一次函数y=(1﹣2k)x+k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A.k>0B.k<0C.0<k<D.k<7.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x<0时,y>0B.函数的图象只在第一象限C.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D.点(4,﹣3)不在此函数的图象上8.已知矩形的面积为36cm2,相邻的两条边长分别为xcm和ycm,则y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B.C.D.9.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A.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B.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C.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D.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正方形10.在矩形ABCD的边AB上有一点E,且CE=DE,若AB=2AD,则∠ADE等于()A.45°B.30°C.60°D.75°11.已知四边形ABCD的四条边分别是a、b、c、d.其中a、c是对边,且a2+b2+c2+d2=2ac+2bd,则四边形一定是()A.平行四边形B.矩形C.菱形D.正方形12.如图,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一个交角为60°,两条对角线的长度的和为20cm,则这个矩形的一条较短边的长度为()A.10cmB.8cmC.6cmD.5cm13.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以AB为边在正方形ABCD内作等边△ABE,连接DE,CE,则∠CED的大小是()A.160°B.155°C.150°D.145°14.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在边AB,BC,CA上,且DE∥CA,DF∥BA.下列结论:①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②如果∠BAC=90°,那么四边形AEDF是矩形;③如果AD平分∠BAC,那么四边形AEDF是菱形;④如果∠BAC=90°,AD平分∠BAC,那么四边形AEDF是正方形,你认为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5.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AB=2,E是BC中点,点P在对角线AC上滑动,则BP+EP的最小值是()A.B.2C.D.316.正比例函数y=x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A、C两点.AB⊥x轴于B,CD⊥x轴于D(如图),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A.1B.C.2D.二、填空题17.若一组数据8,9,7,8,x,3的平均数是7,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8.一种花粉颗粒的直径约为0.0000065米,将0.000006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9.计算:(x2y)﹣2(xy﹣2)2=(结果不含负指数幂)20.已知点A(﹣1,y1),B(1,y2),C(2,y3)在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为(用“>”或“<”连接).21.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是菱形AEFC的一边,则∠FAB的度数为.22.如图,在▱ABCD中,O是对角线BD的中点,且AB≠AD,过点O作OE⊥BD于点E,若▱ABCD的周长为20,则△CDE的周长为.23.如图,一个正比例函数图象与一次函数y=﹣x+1的图象相交于点P,则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24.矩形ABCD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且顶点O为坐标原点,已知点B(3,2),则对角线AC所在的直线l对应的解析式为.三、解答题(25题每小题18分,共18分,其余每题8分,合计50分)25.(1)计算:(﹣3)0﹣﹣(﹣1)2013﹣|﹣2|+(﹣)﹣2(2)化简求值:(﹣)÷,其中x满足x2﹣x﹣1=0(3)解方程:﹣=1.26.甲、乙两地之间的高速公路全长200千米,比原来国道的长度减少了20千米,高速公路通车后,有一长途汽车的行驶速度提高了45千米/小时,从甲地到乙地的行驶时间减少了一半,求该长途汽车在原来国道上行驶的速度.27.如图,点O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的交点,四边形OCDE是平行四边形.求证:OE与AD互相平分.28.已知一次函数y1=kx+b与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交于A(m,3),B(﹣3,n)两点.一次函数y1=kx+b与坐标轴交于C、D两点.求△AOB的面积.29.某社区准备在甲乙两位射箭爱好者中选出一人参加集训,两人各射了5箭,他们的总成绩(单位:环)相同,小宇根据他们的成绩绘制了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并计算了甲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见小宇的作业).甲、乙两人射箭成绩统计表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甲成绩94746乙成绩757a7(1)a=,=;(2)请完成图中表示乙成绩变化情况的折线;(3)①观察图,可看出的成绩比较稳定(填“甲”或“乙”).参照小宇的计算方法,计算乙成绩的方差,并验证你的判断.②请你从平均数和方差的角度分析,谁将被选中.四、能力展示30.如图,矩形ABCD中,点P是线段AD上一动点,O为BD的中点,PO的延长线交BC于Q.(1)求证:OP=OQ;(2)若AD=8厘米,AB=6厘米,P从点A出发,以1厘米/秒的速度向D运动(不与D重合).设点P运动时间为t秒,请用t表示PD的长;并求t为何值时,四边形PBQD是菱形.31.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社会已经从理念变为人们的行动.某化工厂2014年1月的利润为200万元.设2014年1月为第1个月,第x个月的利润为y万元.由于排污超标,该厂决定从2014年1月底起适当限产,并投入资金进行治污改造,导致月利润明显下降,从1月到5月,y与x成反比例.到5月底,治污改造工程顺利完工,从这时起,该厂每月的利润比前一个月增加20万元(如图).(1)分别求该化工厂治污期间y与x之间对应的函数关系式.(2)求5月份的利润及治污改造工程完工后y与x之间对应的函数关系式.(3)治污改造工程完工后经过几个月,该厂月利润才能达到2014年1月的水平?2014-2015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八年级(下)期末数学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若分式的值为0,则x的值是()A.x=3B.x=0C.x=﹣3D.x=﹣4【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析】根据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可得x﹣3=0,且x+4≠0,再解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x﹣3=0,且x+4≠0,解得:x=3,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关键是掌握分式值为零的条件是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零.注意:“分母不为零”这个条件不能少.2.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1B.x≥1C.x>﹣2D.x≥﹣2【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分母不等于0,可以求出x的范围.【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1>0,解得:x>1.故选A.【点评】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3.化简的结果为()A.﹣1B.1C.D.【考点】分式的加减法.【分析】先把分式进行通分,把异分母分式化为同分母分式,再把分子相加,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1;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根据在分式的加减运算中,如果是同分母分式,那么分母不变,把分子直接相加减即可;如果是异分母分式,则必须先通分,把异分母分式化为同分母分式,然后再相加减即可.4.把16个数据分成3组,若第一组4个数的平均数是18,第二组5个数的平均数是14,第三组7个数的平均数是20,那么这16个数的平均数是()A.17.33B.18.5C.17.625D.16.5【考点】加权平均数.【专题】计算题.【分析】利用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用16个数的总和除以16即可.【解答】解:这三组数据的总和为4×18+5×14+7×20=282,那么这16个数的平均数是=17.62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等于所有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2,3),若将OA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180°得到OA′,则点A′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是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分析】画出图形,根据旋转得出A′的坐标,根据坐标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如图,∵点A(2,3),若将OA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180°得到OA′,∴A′的坐标是(﹣2,﹣3),即点A′在第三象限,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的应用,关键是能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或能画出A′的位置.6.已知一次函数y=(1﹣2k)x+k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A.k>0B.k<0C.0<k<D.k<【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分析】由于函数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所以可知,解即可.【解答】解:∵一次函数y=(1﹣2k)x+k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0<k<,故选C.【点评】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有四种情况:①当k>0,b>0,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y的值随x的值增大而增大;②当k>0,b<0,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y的值随x的值增大而增大;③当k<0,b>0时,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y的值随x的值增大而减小;④当k<0,b<0时,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y的值随x的值增大而减小.7.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x<0时,y>0B.函数的图象只在第一象限C.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D.点(4,﹣3)不在此函数的图象上【考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专题】探究型.【分析】先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6)求出k的值,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6),∴k=2×6=12>0,A、∵当x<0时函数图象在第三象限,∴y<0,故本选项错误;B、∵k=12>0,∴此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一、三象限,故本选项错误;C、∵k=12>0,∴此函数图象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本选项错误;D、∵4×(﹣3)=﹣12≠12,∴此点不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即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是双曲线;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8.已知矩形的面积为36cm2,相邻的两条边长分别为xcm和ycm,则y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B.C.D.【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析】根据题意有:xy=36;故y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为反比例函数,且根据x、y实际意义x、y应>0,其图象在第一象限,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矩形的面积为36cm2,相邻的两条边长分别为xcm和ycm,∴xy=36,∴函数解析式为:y=(x>0,y>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属于基础应用性题目,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成反比例函数的两个变量,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是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利用实际意义确定其所在的象限.9.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A.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B
本文标题:遂宁市2014-2015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模拟试卷(一)含答案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406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