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大江保卫战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大江保卫战教学心得体会范文第一篇范文:大江保卫战读后感_心得体会大江保卫战读后感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大江保卫战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大江保卫战》读后感五二班朱怡琳水,是生命之源,人、动物、植物都要靠水才能生活。水给我们带来了一切,它为人类来带了希望,却也是毁灭的象征……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长江地带洪水奔腾不息,淹没了房屋,让许多人无家可归;淹没了学校,让无数学生在恐惧、潮湿中度过一个又一个日日夜夜;淹没了树枝,鸟儿,动物们无家可归,有的被淹死了,有的逃到了别的地方,只留下了一颗颗悲伤地泪珠……这时,当长江地带被黑暗、恐惧淹没时,一束希望的光芒出现了——几十万解放军官兵们接到任务,日夜兼程地赶到了灾情现场,进行救援。这些官兵不畏惊险,每人一套救生服,分散到各地去进行救援。有的,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搭起一座座人墙,阻止洪水的侵袭;有的,背上麻包,不顾泥地行走困难,即使受了伤,也没有休息,依旧把麻包堆在大堤上防固大堤;有的,划着救生艇,不顾疲劳,火速赶到被淹没的房屋,去寻找需要救援的人……他们,对当地的群众来说,就像大救星,把他们从黑暗中拯救出来。那些战士,为了救当地的群众,不知做出了多少奉献:个个都成了泥人,有些受了伤,因为没及时处理,又加上被水浸泡,伤口被感染得非常厉害,甚至有些人在这场“战争”中死去。他们,是为了群众的生命而付出自己的生命,他们是伟大的,是英雄。我们虽然不知道他们每个人的姓名,但他们的所作所为,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为民奉献的优良精神,让解放军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第二篇范文:大江保卫战《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江苏省赣榆县门河镇中心小学王飞邮编:222135联系电话:13675275912教案背景:《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真实的记叙了1998年解放军几十万官兵英勇抗洪的动人情景。课文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对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战士的赞美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但又回味无穷、震撼人心,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语言品味、人格影响的好教材。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2、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教学重点、难点: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设计理念:引导学生用心去感知、感悟,让学生得到了情的激发,智的启迪,美的熏陶,进而实现了入境、感悟、激情的最佳境界。充分发挥电教多媒体的优势,恰到好处地运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步入“声像影”的同步画面中,使他们进入课文情境,进入人物角色。引用“看、听、读、思、议”实践活动,从“人物表现-内心世界”的真是感悟中获得成功的内心体验。通过“自主探究、团结合作、自我展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1、多媒体课件。2、组织学生上网查阅98年抗洪救灾的背景材料,以及抗洪救灾中涌现的可歌可泣感人故事。教学过程:一、情景渲染、激发情感1、电脑多媒体播放1998年洪灾纪录片,让学生用书上的话描述当时的情景。2、交流汇报:你从网上或报纸杂志上了解了哪些子弟兵救人的感人故事?说给大家听听。3、小结过渡:在1998年的抗洪救灾中人民子弟兵们上演了一幕幕感人肺腑的故事,我们今天要继续学习《大江保卫战》,让我们用心去感受人民子弟兵是怎样打胜大江保卫战的。[设计意图: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通过交流体会,了解学生对抗灾救灾情况的了解程度,渲染情境,为一堂课教学奠定情感基调。]二、细读探究,体验感情1、默读,思考:这一段写人民子弟兵在大江保卫中的动人事迹,主要写了哪几个典型事迹?(1)学生默读课文。(2)交流概括。①大堤抢险;②铁汉本色;③勇救群众。(教师随机板书)2、学习事迹之一:大堤抢险(1)听录音、看插图、画句子,“——”画战士们是怎样做的,“~~”画战士们是怎样想的。①交流所画的句子。②逐句交流、体会、朗读。☆“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体会到子弟兵救援神速)☆“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体会到战士们意志坚强、奋不顾身的精神。)☆“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宾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体会子弟兵大无畏的乐观主意精神,与人民心连心的本质。)(2)多媒体播放战士们抢险的场面,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战士们的心情。(3)联系课文内容,把你看到的、想到的用笔写下来,小组交流。(4)指导朗读,读出战士们的大无畏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3、学习事例之二:铁汉本色师过渡:如果第一层写的是子弟兵的群体形象,那么第二层就是特写个体形象,黄晓文的事迹。(媒体播放黄晓文的人物形象)(1)自由读,说说这一层主要讲了什么?(2)你觉得黄晓文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3)准备用自己的话来说说黄晓文的事迹,先同桌说,再集体交流。(4)出示:“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学生齐读后教师提问: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什么?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像黄晓文这样的铁汉,这样动人的事迹太多了,说明人民子弟兵个个都是铮铮铁汉。)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结合课前搜集的一些有关子弟兵救人的感人事迹谈谈体会)(5)再次朗读这句话。(6)齐读第四节。[设计意图:整个教学过程抓住课文中折射体现战士们伟大精神的重点词句,通过抠词抠句,细细品味,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感悟;并通过说的训练和相关资料的介绍,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走近英雄,从而使战士们的英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深深地扎下根。]4、学习事迹之三:勇救群众师过渡:在大江保卫战中,子弟兵们除了保卫江堤,还要救护遇险的群众,这方面的感人事迹也是数不胜数。(1)轻声读第五节,画出你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①同桌先交流,交流你感动的原因。②再集体交流。☆“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体会到群众正在危险中,战士们迫不及待地进行营救。)☆“„„”省略了什么内容?从这个省略号中可以看出来什么?(体会到子弟兵救人的事例数不胜数。)☆“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体会到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无愧于“军旗”、“军徽”,他们不愧是人民子弟兵。)☆“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向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体会到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高度信任,突出反映军民鱼水情。)(2)体会了这么多,那么在你们心目中,子弟兵们是怎样的形象呢?如果你是被救援的群众,你会对他们说什么呢?请先用笔写下来,再交流。(3)指导朗读,同学们体会那么深,能通过朗读把你们的感受表达出来吗?(4)学生先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第五节,再全班齐读,最后练习背诵第五节。(5)总结引读第六节,不仅要读出人民子弟兵的英勇气概,读出他们的崇高精神,还要读出人民群众对他们深深的敬意。[设计意图: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进行“咬文嚼字”,引导学生以各种形式进行朗读,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有所体验。]三、总结全文,升华感情1、歌曲《为了谁》唱的就是这群可歌可泣的抗洪英雄,让我们一起再来聆听,永远记住这群英雄。(播放歌曲《为了谁》)2、在歌曲声中,让学生在联系课文内容,每人对参加抗洪救灾的人民子弟兵说一句祝福(或赞颂)的话。3、以“我心目中的人民子弟兵“为开头写一段学习本文的感受。[设计意图:由于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不断积蓄情感的过程,因此,课文接近尾声时,师生的情感如决堤的洪水一触即发,教师应充分抓住成熟的时机,将渗透于语言文字之中的精神进行升华、内化,引导学生将喷薄而出的情感用语文的方式表达出来]板书设计:大堤抢险英雄大江保卫战铁汉本色勇救群众铭记教学反思: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情感无时不在强烈地感染着学生。教师对教学充满兴趣,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既感染着学生,又为他们树立了无声的榜样。因此,在阅读教学中紧紧抓住课文的情感基调,从学生的实际处罚,捕捉能够产生的积极情感,同时还要努力寻觅自己情感的立足点,用教师对课文的不同情感来感染学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教学时注重情境教学,借助媒体,让学生耳闻目睹,在如临其境中激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激情中记住这次奋战,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是情!对本文的特点,我在课堂上努力指导学生经历如下的情感体验。一、怦然心动。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课一开始我们就应该以多媒体展示、材料汇报等形式,抓住学生的心,激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学生的思维很快超脱现实,走向文本,重回98,走进那让人心惊肉跳的现场,为下文作情感铺垫。二、情动辞发。如果说教师充满感情的语言对学生的情感是一种激发、引导,是一种熏陶感染,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的话,那么促使学生对课文入情入境,对课文的语言评赏玩味,则是引导学生亲自去体验这份情感,用自己的心去悟情之深,用自己的脑去思言之妙,“潜心会文”,与文本对话。在课文教学中,我引导让学生轻声细读课文,画出最让自己感动的地方,并细读所划之处进行品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读着课文,脑中便会将文中语言与录象中的一个个镜头联系起来。这样,文本所包含的信息便通过录象这一中介传递给学生,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又“看”到了那震撼人心的场面,那一个个高大的形象。学生在感动的状态下,思维和情感积极活动,课堂上,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想说出来,就“一触即发”了。三、激情飞扬。当学生的感动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的思维和情感已完全贯通,一触即发,但凭借已有的语言积累表达自己的激昂的情感,学生一时间有难度,因此,最好的方式是“以读代讲”,让学生尽情地诵读,让激情在读书中飞扬。最后,我还安排了听歌曲《为了谁》这一环节。这首歌就是为这次大江保卫战写的。再次目睹那烈的场面,说一句祝福或赞颂的话,升华课文主题,引导学生的情感,抒发自己的体会。第三篇范文:《大江保卫战》《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沈菊芹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2-6小节,通过关键词句,体会解放军官兵英勇保住大堤的气壮山河场面,感悟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英雄形象。2、品味文章语言,以文章思想内容为背景,体会作者四字词语表情达意的妙用和人物动作描写的精准。3、认识领会课文“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方法,并通过课后实践,让学生学会运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教学重难点:1、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语言,领悟情感,并体会四字词语在写作中妙用;2、学习“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认识领会并实践运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教学准备:1、课前带领学生做“我们都是木头人”的游戏,并提醒观察人物的神态、动作等。2、“点面结合”场面描写练笔训练稿纸、黄晓文动作流程图示、PPT一、复习回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江保卫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小节。让我们用朗读把自己带进。那1998年的夏天„„出示引读:这是一场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跟老师一起写这这个词。(板书:气壮山河)那么,这篇通讯的2-6小节主要向我们描述了哪两个气壮山河的场面?请概括地说。板:保大堤救群众二、学习2-5小节1、让我们先跟随作者的笔触回到1998年7月27日的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旁,去看一看四百多名官兵保卫大堤的场面。请你默读第二小节,一边读一边想象,哪些词语和句子让你打动了你,让你读出了那种气壮山河的感觉?划出来,可以作简要批注。(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简短的话。)谁来,先
本文标题:大江保卫战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414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