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论文
浅谈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革命战争年代及其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深刻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奋斗过程。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红色文化对于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健康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关键词:红色文化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及意识形态,面临国内外多元化社会思潮和自由化价值取向的影响与挑战,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红色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的时代价值,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红色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地选择、融化、重组、整合中外优秀文化思想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特定文化精神和文化形态,它蕴含着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红色文化具有特定的物质载体和丰富的精神指向,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包含了中国共产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思想。物质文化是红色文化的载体,精神文化是红色文化的核心,制度文化则是红色文化的灵魂,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红色文化对于我国核心的政治思想意识、政治心理以及价值取向的巩固与发展,仍然起着重大作用,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有益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建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极高的时代价值。笔者试从红色文化对历史、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作用入手,浅谈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首先,红色文化具有见证“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价值。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三座大山”长期压在中华民族的头上,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磨难。为拯救国家和人民,无数革命者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斗争并为之流血牺牲,但都无法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1921年7月1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党的纲领成为中国人民争取平等自由,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唯一希望。中国共产党人勇敢地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历尽艰辛,从秋收起义到井冈山斗争,从南昌起义到遵义会议历史转折,从延安到西柏坡,红色文化激励人民不怕艰难困苦,不畏强暴,不怕流血牺牲,推翻了压在人民大众头上的三座大山,创建了新中国。在中华大地上,处处留下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大众,在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中的红色印迹。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面对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极端困难阶段,面对各种自然灾害,面对外来势力的侵略、威胁、封锁、干扰、破坏,中国的经济极度贫困,中国向何处发展?邓小平指出:“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2]中国选择了一条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发扬革命战争年代的光荣传统,用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红色文化,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奋斗。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列主义的信念,坚持社会主义不动摇,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甩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呈现出勃勃生机,中华民族第一次站在了世界强国的位置。由此可见,红色文化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发展史,见证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红色文化历史,见证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真谛。实践证明,红色文化具有见证“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价值。其次,红色文化具有保证中国共产党永远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价值。在中国,只有永远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才是中国的唯一选择。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伟大的党、正确的党、光荣的党,是因为她永远保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建党方针,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才能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发展观,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论观点,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历史经验告诫我们,一个国家的衰退主要表现在政治上败落。一个政党、一个民族,必须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独立的民族政治。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红色文化正是这种政治的灵魂,在民族政治中居于首位。红色文化的政治价值,具体表现为传播政治意识、引导政治行为、造就政治人才、和谐政治关系、推动政治稳定、促进政治发展等作用。马克思指出:“思想的历史除了证明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还证明了什么呢?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3]这就是说,要使中国永远成为社会主义强国,中国共产党必须保证自己永远不偏离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能够控制永远不偏离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的法宝,只能通过红色文化来控制思想上层建筑,调节社会精神生产,引导公众舆论方向,净化社会精神领域,使精神生产和精神产品服从和服务于物质生产,为现实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服务。红色文化在这种社会交往活动中,能够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政治稳定,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增强民族凝聚力。红色文化能够引导受教育者,尤其是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达到社会主义政治角色的认同。红色文化在新时期,对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大众化,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红色文化对于我国核心的政治思想意识、政治心理以及价值取向的巩固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不言而喻,红色文化具有保证中国共产党永远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价值。第三,红色文化具有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价值。邓小平在题为《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没有这种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它的发展需要物质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它的发展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当务之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离不开红色文化,因为红色文化倡导的是崇高思想境界和革命道德情操,传播其理念、彰显其精神,有利于红色革命精神深入人心。红色文化资源内容与人们紧密相连,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文物、每一堂传统课都是鲜活的教材,都折射着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情操的光芒。红色小说、红色电影、红色之旅、红色歌谣的传唱,可以培养人们鲜明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舍生忘死、为理想而献身的英雄主义精神。这就是红色文化超越时空的生命力所在价值,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动力与源泉。胡主席强调:“要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5]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红色资源,是特殊的精神遗产,凝结了优秀的、传统的、民族的血脉,汇聚了崇高的民族精神,凝结了优秀的红色基因,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是构建精神家园的独有政治优势和精神依托,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巨大的能动作用。由此可见,红色文化具有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价值。第四,红色文化具有构建和谐、保持稳定的社会价值。胡锦涛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6]历史的经验告诫我们:一个民族如果缺乏一种先进的人们都认可的文化,将导致民族的分裂,导致社会动荡国家灭亡。如近代的军阀混战时期,给人民带来了多少悲惨的生活,以致遭受外来侵略。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红色文化的指导下,国家才得到统一,外寇才被赶走。红色文化是经过各族各界、几代人的努力而形成的一种价值认同,这种认同一旦形成,就能在各族人民内心生成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从而起到团结一致、协调趋同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化发展,使我们党越来越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社会和谐、社会稳定和统一,需要一种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精神、信仰、思想的精神支柱和凝聚力,没有坚强红色精神的中华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无论岁月如何更替,无论条件如何变化,红色文化作为优良传统,始终是激励全国人民百折不挠、奋发图强的巨大精神动力,始终是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强大精神支柱,始终是民族团结的固化剂。充分运用红色文化优势,通过党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使各级党员领导接受心灵的洗礼,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红色文化的实质核心,体现出红色文化构建和谐、保持稳定的社会价值。第五,红色文化具有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价值。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7]社会化大生产的迅速发展,精神动力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对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从宏观层面看,它可以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经济文化、经济道德、经济思想,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经济行为。从微观层面看,红色文化是以现代意识作用于经济活动的主体,使其树立主体意识、竞争意识、科技意识、时间观念、效益观念等,从而使人们以先进意识支配其经济行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直接发挥推动作用。从本质上看,红色文化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人的实践活动,它直接提高人们的思想品德和其它素质,增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形成经济价值。从资源看,从2004年起,国家旅游局开辟了10大红色旅游基地,以及20个红色旅游名城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据有关部门统计,仅10大红色旅游点的参观人数年增长率超过50%,红色旅游受到广泛欢迎,并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收益。特别近些年来,红色旅游、红色文学艺术等相关红色文化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逐年增长,凸显了红色文化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红色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结构中已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从生产动力看,通过红色文化激发和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们改革的自觉性,引导人们投入变革生产关系的实践,从而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8]红色文化有利于营造经济快速、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环境,先进健康的舆论环境,诚信互利的道德环境和安定祥和的社会心理环境。中国大地上培育出来的独特的红色文化,不仅具有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同样具有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价值。综上所述,红色文化在见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中,在保证中国共产党永远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中,在促进社会主义精
本文标题: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426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