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21-2021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教师用书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第2课时Word版含答案第2课时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和自由组合定律一、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和自由组合定律1.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1)方法:测交——F1(YyRr)与隐性纯合子(yyrr)交配。(2)遗传图解(3)实验结论①F1是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②F1产生了YR、Yr、yR、yr四种类型、比例相等的配子。③F1在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2.自由组合定律(1)发生时间:形成配子时。(2)遗传因子间的关系: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3)实质: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归纳整合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2)联系①均适用于真核生物核基因的遗传。②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规律同时起作用。③分离定律是最基本的遗传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例1在豚鼠中,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能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A.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B.黑光×白粗→25黑粗C.黑粗×白粗→15黑粗∶7黑光∶16白粗∶3白光D.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答案D解析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就是论证杂种F1产生配子时,是否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产生四种不同遗传因子组成的配子,最佳方法为测交。D项符合测交的概念和结果:黑粗(相当于F1的双显)×白光(双隐性纯合子)→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四种类型,比例接近1∶1∶1∶1)。例2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A.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B.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的组合C.两亲本间的组合D.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答案D解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生物在产生配子时,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二、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及遗传规律的再发现1.孟德尔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2)采取了由单因素(即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因素(即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研究方法。(3)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4)创新性地设计了测交实验,证实了对实验现象的解释,验证了假说的正确性。(5)运用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方法。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1)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有显隐性之分,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2)基因型: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即遗传因子组成,如DD、Dd、dd等。(3)等位基因:指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D和d。例3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的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下列对其研究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在豌豆杂交、F1自交和测交的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B.孟德尔在检验假说阶段进行的实验是F1的自交C.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D.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答案D解析测交是为了验证假说是否正确所做的实验,A错误;孟德尔在检验假说阶段进行的实验是测交,B错误;验证假说是否正确,需要进行测交实验,C错误;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D正确。例4下列关于基因型和表现型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C.环境相同,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D.环境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答案B解析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1.判断正误(1)测交实验必须有一隐性纯合子参与()(2)测交实验结果只能证实F1产生配子的种类,不能证明不同配子间的比例()(3)多对相对性状遗传时,控制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先彼此分离,然后控制不同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再自由组合()(4)孟德尔在以豌豆为材料所做的实验中,通过杂交实验发现问题,然后提出假设进行解释,再通过测交实验进行验证()(5)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AABb()答案(1)√(2)×(3)×(4)√(5)√2.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主要是通过()A.性状的遗传推知的B.显微镜观察发现的C.理论分析总结的D.测交实验总结的答案A解析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研究属于个体水平的研究,通过观察个体的性状表现来假设、推知内在的规律。3.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②F2性状表现的比例③F1测交后代性状表现的比例④F1性状表现的比例⑤F2遗传因子组成的比例A.②④B.①③C.④⑤D.②⑤答案B解析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性状表现只有一种,F1产生的配子为YR、Yr、yR、yr,比例为1∶1∶1∶1。F1测交后代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Yyrr、yyRr、yyrr4种,性状表现也为4种,比例均为1∶1∶1∶1。4.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的哪个过程()AaBb――→①1AB∶1Ab∶1aB∶1ab――→②配子间16种结合方式↓③4种表现型(9∶3∶3∶1)←――④子代中有9种基因型A.①B.②C.③D.④答案A解析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配子形成时,故选A。5.(2021·山东寿光高一期中)某种蝴蝶紫翅(B)对黄翅(b)为显性,绿眼(R)对白眼(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紫翅白眼与黄翅绿眼的亲代个体杂交,F1均为紫翅绿眼,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共1335只,其中紫翅1022只,黄翅313只,绿眼1033只,白眼302只。请回答:(1)由此判断亲代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F2中紫翅白眼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2)F2中重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现欲确定F2中一只黄翅绿眼雄性蝴蝶的基因型,最好采取________的方法,请简述实验思路与结果结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测实验结果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BBrr、bbRR316(2)紫翅绿眼和黄翅白眼(3)测交让该黄翅绿眼雄性蝴蝶与多只黄翅白眼的雌性蝴蝶交配,观察并记录后代表现型①若后代个体均为黄翅绿眼,则该个体基因型为bbRR②若后代个体黄翅绿眼和黄翅白眼比例为1∶1,则该个体基因型为bbRr解析(1)由于亲代表现型为紫翅白眼与黄翅绿眼,F1紫翅绿眼的基因型为BbRr,所以亲代基因型为BBrr、bbRR,F2中紫翅白眼个体所占比例为14×34=316。(2)F2中有四种表现型,分别为紫翅绿眼、紫翅白眼、黄翅绿眼和黄翅白眼,其中重组类型是紫翅绿眼和黄翅白眼。(3)黄翅绿眼的基因型为bbRR、bbRr。现欲确定F2中一只黄翅绿眼雄性蝴蝶的基因型,最好采取测交的方法,让该黄翅绿眼雄性蝴蝶与多只黄翅白眼的雌性蝴蝶交配,观察并记录后代表现型。若后代个体均为黄翅绿眼,则该个体基因型为bbRR;若后代个体黄翅绿眼和黄翅白眼比例为1∶1(或后代出现黄翅白眼),则该个体基因型为bbRr。[对点训练]题组一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和自由组合定律1.已知玉米子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纯合的黄色非甜玉米与红色甜玉米杂交得F1,F1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不正确的是()A.自交结果中黄色甜与红色非甜比例为9∶1B.自交结果中黄色与红色比例为3∶1,非甜与甜比例为3∶1C.测交结果是红色甜∶黄色非甜∶红色非甜∶黄色甜=1∶1∶1∶1D.测交结果是红色与黄色比例为1∶1,甜与非甜比例为1∶1答案A解析黄色甜和红色非甜都属于单显类型,它们的比例应为1∶1,所以A错误。2.番茄的红果(A)对黄果(a)为显性,圆果(B)对长果(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用红色长果与黄色圆果番茄杂交,从理论上分析,其后代表现型不可能出现的比例是()A.1∶0B.1∶2∶1C.1∶1D.1∶1∶1∶1答案B解析由题意知红色长果(A_bb)和黄色圆果(aaB_)杂交,因此两亲本杂交可能组合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由于A_×aa的后代可能全为Aa,也可能一半为Aa,一半为aa,同理B_×bb的后代也一样,所以,其后代的表现型比例可能为1∶0、1∶1、1∶1∶1∶1,但不可能为1∶2∶1。3.下列杂交组合属于测交的是()A.EeFfGg×EeFfGgB.EeFfGg×eeFfGgC.eeffGg×EeFfggD.eeffgg×EeFfGg答案D解析测交是指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每一对基因都是隐性的个体)杂交。4.孟德尔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中除了出现两个亲本类型外,还出现了两个与亲本不同的类型。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F1的()A.基因发生了改变B.成对的基因分离的同时,非成对的基因间自由组合C.非成对的基因的分离
本文标题:2021-2021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教师用书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第2课时Word版含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431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