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茂名石化“6.3”火灾事故启示
2、茂名石化“6.3”火灾事故启示茂名石化“6.3”火灾事故启示一、事故经过2021年6月3日18时,茂名地区出现强雷雨天气。18时32分,茂名石化年产64万吨乙烯装置其110KV外电网架空线遭受雷击,(雷击点距厂区约11公里),引起该公司总变北站1#主变、南站1#主变发生晃电,造成12套装置跳车。2秒内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分别自投成功恢复供电,但短时停电导致12套装置合计约150t/h排放量的气体排向设计能力为910t/h的火炬系统。恰逢此时由于火炬系统分子封制造质量上的缺陷(试车后一直未发现),分子封内的钟罩脱落堵塞火炬筒体,致使火炬排放不畅憋压。18:46分火炬系统压力达到0.22MPa,引发2#裂解的裂解气压缩机CB301中压缸干气密封排气压力高高联锁停车,使之大约250t/h的裂解气排往火炬系统,火炬系统压力随之增至0.591Mpa,超出了裂解炉出口裂解气管线的设计压力(设计压力0.35Mpa),18:57分2#裂解炉出口裂解气管线膨胀节失稳泄漏着火,发生火灾事故。火灾发生后,茂名石化和茂名市消防队出动20多台消防车,全力以赴扑救。19点50分,火势得到控制。21点56分,火被彻底扑灭。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二、事故原因及性质1)事故原因:这起火灾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大流量排放气流的冲击下,火炬分子封内钟罩因设备缺陷脱落,堵塞了火炬排放通道,导致火炬管网压力超高,致使2#裂解炉出口膨胀节脱裂,高温裂解气泄漏着火。2)火炬承包商提供的火炬分子封内件间焊接质量存在严重问题,部分焊缝未焊透,焊缝结构不符合规范要求,分子封内的固定筋板与钟罩的连接方式不尽合理,造成连接处成为薄弱环节,因此这是一起责任事故。三、事故暴露出的主要问题1、供配电方面110KV线路的防雷措施不完善。2、火炬排放系统火炬系统日常管理出现漏洞。3、工艺管线上设置的膨胀节其科学合理性应引起足够重视。(茂名石化“6.3”火灾事故,2#炉出口裂解气管线大阀设计开关时间为195秒,试生产操作一段时间后,开关时间短的几十分钟,长的则需要1-2天,为解决开关时间过长问题,在裂解气管线上加装了膨胀节,但膨胀节的设置过程不符合有关管理规定。)4、应对火炬系统超压应急处置能力不够。四、透过事故我们应该汲取的事故教训及建议1、高度重视“夏季四防”中的防雷工作,切实优化我公司电气设施防雷的能力做好日常管理维护。2、火炬系统具生产装置一般都比较远,设备少检修频次低,是全厂工艺系统容易被忽略的版块,因此我们通过这起事故应重视火炬系统的工艺管理,包括水封罐、分子封的排凝,设置火炬气压力高报警,大修期间应把火炬分子封列入必检项目。建议对2021年大修期间对我公司火炬分子封进行检查。3、严格工艺变更管理,加强工艺技改项目安全性的研究,每一处技改点均应进行风险分析,使技改项目科学合规,实用安全。4、编制火炬系统故障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本文标题:2、茂名石化“6.3”火灾事故启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453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