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30585最新自考房屋构造复习重点附大纲
30585最新自考房屋构造复习重点附大纲30585自考房屋构造复习重点附考试大纲房屋构造——《房屋建筑学》1.(填空选择)建筑是指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如住宅、医院。构筑物如水塔、烟囱、堤坝。2.(P7)建筑的构成三要素:第一,建筑功能第二,建筑技术第三,建筑形象第一是功能,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3.(选)民用建筑的分类:①居住建筑,如住宅、集体宿舍等②公共建筑,如行政办公建筑、文教建筑、医疗建筑、商业建筑、演出性建筑、体育建筑、展览建筑、旅馆建筑、交通建筑、通讯建筑、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等。4.(p8)高层建筑: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超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建筑物。5.(填)耐火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一级标准最高)建筑物耐火等级是按组成房屋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来确定的6.(名选)耐火极限是指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7.(选填)构件燃烧性能:不燃烧体、燃烧体、难燃烧体8.(名)建筑模数是选定的尺寸单位,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9.(填选)基本模数的数值规定为100mm,符号为M,即1M=100mm。建筑物和建筑物部件以及建筑组合件的模数化尺寸,应是基本模数的倍数。10.(填选)导出模数分为:扩大模数和分模数11.(p9)模数数列是以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12.(填)民用建筑工程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13.(简)建筑设计的依据:①使用功能:(1)人体尺度及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2)家具、设备尺寸和使用它们所需的必要空间②自然条件:(1)气象条件(2)地形、地质及地震烈度(3)水文。14.(p17)使用部分是指各类建筑物中的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主要使用房间是建筑物的核心,由于它们的使用要求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建筑物(住宅的起居室、卧室;教学楼中的教室办公室;商业建筑的营业厅;影剧院的观众厅)15.(p17)交通联系部分是建筑物各房间之间、楼层之间和室内与室外之间联系的空间(各类建筑物中的门厅、走道、楼梯间、电梯间)16.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单个房间平面设计及平面组合设计17.(p18)单个房间平面设计是在整个建筑合理而适用的基础上,确定房间的面积、形状、尺寸以及门窗的大小和位置;18.(p17)平面组合设计是根据各类建筑功能要求,抓住主要使用房间、辅助使用房间、交通联系部分的相互关系,结合基地环境及其他条件,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将各单个房间合理地组合起来。19.(p19)民用建筑常见的房间形状有矩形、方形、多边形、圆形等。20.民用建筑房间形状采用矩形,原因如下①矩形平面体型简单,墙体平直,便于家具布置充分利用面积②结构布置简单,便于施工③矩形平面便于统一开间、进深,有利于平面及空间的组合21.(P23)一般单股人流通行最小宽度取550mm22.(P23)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当房间使用人数超过50人,面积超过60平方米时,至少需设两个门。23.(选)民用建筑采光等级分为5级(Ⅰ级要求最高,Ⅴ要求最低,)24.(P24)门窗设置要求(简答):①门窗位置应尽量使墙面完整,便于家具设备布置和合理组织人行通道。②门窗位置应有利于采光通风。③门的应方便交通,利于疏散。25.(30)交通联系部分包括水平交通空间(走道),垂直交通空间(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坡道),交通枢纽空间(门厅。过厅)等。26.(30)一般民用建筑常用走道宽度学校为2.10~3.00m办公楼为2.10~2.40m27.(31)如何对楼梯进行设计?答:楼梯是多层建筑中常用的垂直交通联系手段,应根据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形式、布置恰当的位置,根据使用性质、人流通行情况及防火规范综合确定楼梯的宽度及数量,并根据使用对象和使用场合选择最舒适的坡道。28.(34)门厅作为交通枢纽,门厅的作用是接纳、分配人流,室内外空间过渡及各方面交通的衔接。29.(36)门厅设计应注意:①门厅应处于总平面中明显而突出的位置,一般应面向主干道,使人流出入方便;②门厅内部设计要有明确的导向性,同时交通流线组织简明醒目,减少相互干扰或不知所以的现象;③良好的天然采光,适宜的空间比例关系④门厅对外出口的宽度按防火规范的要求不得小于通向该门厅的走道、楼梯宽的的总和。⑤较好的空间过渡功能。30.(36)影响平面组合的因素:①使用功能②结构类型③设备管线④建筑造型(看书上相关内容)31.(36)建筑物合理的功能分区包括:①主次关系②内外关系③联系与隔离(看书上相关内容)32.(41)套间式组合的特点是用穿套的方式按一定的序列组织空间如展览馆、火车站、浴室等建筑类型。33.平面组合形式:走道式组合、套间式组合、大厅式组合、单元式组合34.(48)房间的剖面形状主要是根据要求和特点来确定,同时也要结合具体的物质技术、经济条件及特定的艺术构思考虑,使之既满足使用又能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35.影响房间不免形状的因素①使用要求②结构、材料和施工的影响③采光、通风的要求36.(51)房间的净高应按楼地面完成面至吊顶或楼板或梁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计算。层高是指该层楼地面到上一层楼面之间的距离。房间净高应不低于2.20m37.(54)大多数民用建筑,窗台高度一般取900~1000mm38.为了防止室外雨水流入室内,并防止墙身受潮,一般民用建筑常把室内地坪适当提高,以使建筑物室内外地面形成一定高差。39.(54)室内外地面高差以不超过300mm为宜防水防潮要求:底层室内地面应高于室外地面,一般为300mm或300mm以上。40.(57)建筑空间的组合方式有:①重复小空间的组合②大小、高低相差悬殊的空间组合③错层式空间组合④台阶式空间组合41.(填)尺度的处理通常有三种方法:自然的尺度夸张的尺度亲切的尺度42.(填)体量的联系与交接;直接的连接咬接以走廊或连接体相连。43.建筑由结构支撑系统、围护分隔系统、相关的设备系统、辅助部分44.(84)结构支撑系统起到建筑骨架的作用;一般由基础、梁、柱、承重墙体、楼板、屋盖组成。维护分隔系统起到围合和分隔空间的作用,一般由外围护墙、门窗等组成。设备系统是建筑正常使用的保障,包括强弱电、给排水、暖通、空调等。附属部分一般包括楼梯、电梯、自动扶梯、遮阳、阳台、栏杆、花池、台阶、坡道、雨篷等。45.(选填)柱是框架或排架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和承重墙一样承受屋顶和楼板层及吊车传来的荷载,它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46.(86)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坚固实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美观大方47.(填)按受力情况可以将墙体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两种。按构造方式墙体可以分为实体墙、空体墙和组合墙三种。48.(89)(简答,看书上相关内容)墙体承重方案主要有:横墙承重体系、纵墙承重体系、双向承重体系。横墙承重体系:主要由垂直于建筑物长度方向的横墙组成;楼面荷载依次通过楼板、横墙、基础传给地基;横墙起主要承重作用且间距较密,建筑物的横向刚度较强,整体性好,对抗风力、地震力和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有利,但是建筑空间组合不够灵活,如住宅、宿舍、旅馆等。纵墙承重体系:承重墙体主要由平行于建筑物长度方向的纵墙承受楼板或屋面板荷载。楼面荷载依次通过楼板、梁、纵墙、基础传递给地基。其特点是内外纵墙起主要承重作用,室内横墙的间距可以增大抗震效果不好,如教学楼中的教室、阅览室、实验室等,但对在纵墙上开门窗的限制较大。相对横墙承重体系来说,纵墙承重体系楼刚度较差,板材料用量较多。双向承重体系:即纵横墙承重体系,承重墙体由纵横两个方向的墙体混合组成。此方案建筑组合灵活、空间刚度较好,适用于开间、进深变化较多的建筑,如医院、实验楼等。49.(名)墙、柱高厚比是指墙、柱的计算高度与墙厚的比值。50.(90)墙体功能方面的要求:外墙保温与隔热隔声要求防火要求防水防潮要求建筑工业化要求51.(92)块材墙是用砂浆等胶结材料将砖石块材等组砌而成。52.(93)实心砖规格(长x宽x厚)为240x115x53mm53.(97)外墙的墙角又称勒脚。54.(97)☆(重点看,理解!)防潮层的位置:1)当室内地面垫层为混凝土等密实材料时,防潮层的位置应设置在垫层范围内,低于室内地坪60mm处,同时还应至少高于室外地面150mm,防止雨水溅湿墙面。2)当室内地面垫层为透水材料时(如炉渣碎石等),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应平齐或高于室内地面60mm处。3)当内墙两侧地面出现高差时,应在墙身内设高低两道水平防潮层,并在土壤一侧设垂直防潮层,见图P98,图6-24.55.(97)墙身水平防潮层的构造做法常用以下三种:第一,防水砂浆防潮层第二,细石混凝土防潮层第三,油毡防潮层56.(98)勒脚是外墙的墙角几种构造做法:勒脚表面抹灰勒脚贴面勒脚用坚固材料57.(98)外墙周围的排水处理的基本要求:房屋四周可采取散水或明沟排除雨水。屋面为无组织排水时一般设散水,但应加滴水砖(石)带。散水的做法通常是在素土夯实上铺三合土、混凝土等材料,厚度60-70mm。散水应设不小于3%的排水坡。散水宽度一般为0.6~1.0m。散水与外墙交接处应设分格缝,分隔缝用弹性材料嵌缝,防止外墙下沉时将散水拉裂。58.(99)过梁用来支承门窗洞口上墙体的荷载,承重墙上的过梁还要支承楼板荷载,过梁是承重构件。构造形式:钢筋砼过梁、钢筋砖过梁、平拱砖过梁、砖拱过梁等形式。(看书上相关内容)59.钢筋砼过梁:过梁宽度一般同墙厚,高度按结构计算确定,但应配合块材的规格,如60mm/120mm/180mm/240mm(60的倍数)。过梁两端伸进墙内的支承长度不小于240mm60.(101)钢筋砖过梁:施工麻烦,仅用于2m宽以内的洞口。61.平拱砖过梁:洞口宽度应小于1.2m62.(102)悬挑窗台向外出挑60mm,窗台长度每边应超过窗宽120mm63.(102)当墙体受到集中荷载或墙体过长(如240mm厚,长度超过6m)时应增设壁柱(又叫扶壁柱),使之和墙体共同承担荷载并稳定墙身。64.(102)圈梁是沿墙体布置的钢筋混凝土卧梁,截面不小于120mm×120mm,作用是早呢更加房屋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减轻地基不均与沉降对房屋的破坏,抵抗地震力的影响。圈梁设在房屋四周外墙及部分内墙中,并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像箍一样把墙箍住。65.(103)圈梁有钢筋混凝土和钢筋砖圈梁两种。58.(103)构造柱作用:为了增加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在使用块材墙的墙承重房屋的墙体中,还需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使之于各层圈梁连接,形成空间骨架。59.多层砖房构造柱的设置部位是: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59.(103)砖墙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尺寸为240mm×180mm.施工时必须先砌墙,后浇筑钢筋混凝土柱,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拉接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伸缩缝:为防止建筑构件因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房屋出现裂缝或破坏,在沿建筑物长度方向相隔一定距离预留垂直缝隙。这种因温度变化而设置的缝叫做温度缝或伸缩缝。设置要求:结构设计规范对砖石墙体伸缩缝的最大间距有相应规定。伸缩缝间距与墙体的类别有关特别是与屋顶和楼板的类型有关,整体式或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因屋顶和楼板本身没有自由伸缩的余地,当温度变化时,在结构内部产生温度应力大,因而伸缩缝间距比其他结构形式小些。大量民用建筑用的装配式无檩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瓦顶,相对来说伸缩缝要大些。伸缩缝是从基础顶面开始,将墙体、楼板、屋顶全部构件断开,因为基础埋于地下,受气温影响较小,因此不必断开,伸缩缝宽度一般为20-30mm。(重点内容,都要看,重点看划线的部分,要知道伸缩缝与沉降缝的区别!)沉降缝: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称为沉降缝。沉降缝将房屋从基础到屋顶全部构件断开,使两侧各为独立的单元,可以垂直自由沉降。沉降缝一般在下列部位设置: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物的转角处、建筑物高度或
本文标题:30585最新自考房屋构造复习重点附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453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