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自由度———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一个衡量
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自由度———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一个衡量2021第4期44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自由度———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一个衡量李坤望黄玖立施炳展3摘要: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表明,反映运输成本和双边贸易自由化水平的贸易自由度指数(IndexofFree-ness)可以利用双边贸易和生产数据获得。本文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生产和双边贸易数据库测算了1987~1997年中国和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双边贸易自由度指标。我们的研究发现,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自由度在不同的行业上表现出程度不同的逐年递增趋势。此外,中国对外贸易的自由度尚处于较低的水平,对外贸易的潜力巨大。关键词:贸易自由度新经济地理学中国一、导言年,14.,%,进口年均增长速度13.8年世界进口(等于世界出口)是20211993年的3.97倍,翻了两番1993年的4.77倍,翻了两番有余(图1)。到2021年,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更上升至第三位,成为继德国和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出口国。①图11993~2021中国进出口和世界出口发展情况对比②3作者单位均为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联系方式:黄玖立,南开大学西区公寓8号楼A座6-302,天津,300071。电话:022-********,Email:jlhuang@。①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网站提供的1993-2021年世界以及各经济体出口(单位为百万美元)资料计算,。②把世界看作一个整体可知,世界进口等于世界出口。图中数字为以1993年为100计算的增长指数,取自世界贸易组织网站(同注2)。2021第4期45同时,中国对外贸易以能够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增加值较高的制造业为主,制造业贸易在贸易总量中的比重从1992年以后就超过90%并保持稳定(图2)。图21980-2021年中国进出口中制成品和初级产品的相对份额①但中国商品出口尤其是制成品的出口越来越引起成员国的关注。廉价制成品的大规模出口扩张,客观上抢占了贸易伙伴国的市场,使得贸易伙伴国的劳动者工资收入下降和工人失业增加,从而使得中国和贸易伙伴国间的贸易争端和摩擦随之增多。②可以预计的是,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制造业出口的进一步扩大,针对中国制成品这种争端将更加频繁和激烈。所以客观准确地测度和评价中国和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自由程度不仅有助于我们从理论上揭示“中国奇迹”的奥秘,在政策制定上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一)贸易自由度的内涵贸易自由度是衡量国家之间商品贸易自由便利程度的一个指标:贸易双方之间对商品流动的阻碍越小,商品越能以较低成本实现跨国转移和交易,贸易自由度就越高,所以我们可以从其反面即贸易成本的角度考虑贸易自由度。Anderson和Winco2op(2021)的分析认为,这种阻碍贸易的贸易成本包括取得商品所要付出的、除了生产商品的边际成本之外的所有成本,包括天然和人为的贸易壁垒、保证合同实施的费用、克服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的支出、货币兑换的费用与汇率风险、进口国法律和管制费用以及进口国批发和零售的配送成本等等。对发达国家而言,贸易成本平均为商品价值的170%。③在所有贸易成本中,容易识别的部分包括天然的贸易壁垒和人为的①数据来源同图1。②“自1979年原欧共体对我国进行反倾销调查到2021年10月底,已有33个国家和地区发起了544起涉及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影响了我国约160亿美元的出口贸易……(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世界上平均每6-7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案件中,就有一起针对中国产品”(国家经贸委产业损害调查局,2021)。③对于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内批发和零售市场建设还不完善以及地区分割(比如财政分权体制下的中国)等因素,进口商品的进入和自由流动必然会受到更多的阻碍。2021第4期46贸易壁垒:(1)天然的贸易壁垒这里主要指双边之间的运输成本:距离越远,运送单位商品所需要的交通成本、损失的时间价值、必需的通讯费用和保险费也就越多。随着大规模运输工具的开发、无绳通讯技术的改进以及远洋运输保险市场的发展,商品贸易的运输成本已大大降低,以至于很多人惊呼“距离已死”(Cairncross,1997)。①但运输成本在不同种类的商品价值中所占的比重不同。对某些商品比如水泥和黏土制品,运费占了其总价值量中的很大部分。(2)人为的贸易壁垒这里主要指各种关税、非关税贸易壁垒(NTBs)以及汇率的黑市升水(BlackMarketPremium)②等。经过多轮贸易自由化谈判以后,各国承诺的名义关税尤其是制造业关税已经或将要大大降低,非关税壁垒已越来越成为各国实施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但非关税壁垒很难精确量化,并且不同形式的非关税壁垒对贸易流量的限制作用也各不相同。(二)如何衡量贸易自由度(1)直接表示:根据贸易壁垒。虽然这种“():首先,在经过,,,但非关税壁垒很,并且不同形式的非关税壁垒其限制作用各不一样③。其次,这种方法所表示的贸易自由度显然忽略了进出口双方国内存在的贸易成本。阻碍商品贸易的因素并没有因为商品的“到岸”而消失,进口国国内市场对进口商品的贸易有着重要影响,对市场建设尚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或正处于计划向市场过渡阶段的转型国家而言,这种因素尤其重要。(2)间接表示:根据贸易流量推算既然用贸易壁垒刻画贸易自由度过于片面和主观,我们可以从其影响即实际发生的贸易流量“事后”间接推算贸易成本的高低和贸易自由度的大小,因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任何贸易成本均会通过影响商品价格影响到实际的进口和出口。具体地,这种方法根据理论模型剔除影响均衡贸易流量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因素,从而计算出包括双边距离在内的“综合”的贸易壁垒。虽然这种方法所测算出来的结①Disdier和Head(2021)的研究发现这种说法被夸大了,过去一个世纪中距离对贸易流量的负面影响非但没有下降反而略有上升。李坤望和黄玖立(2021)的实证研究表明,距离对中国对外和贸易伙伴之间“标准化进口”的弹性(1987~1997年)位于-1.1和-1.26之间。②汇率的黑市升水是政府出于各种考虑,人为高估本国货币从而扭曲外汇市场的结果。它使得出口厂商不得不以高价在黑市上购买稀缺的外汇以进口所需生产要素或中间投入,而却以低于黑市价的官方汇率向政府结售汇。③非关税贸易壁垒往往是对象特定的,即专门对于某个贸易伙伴有选择地设置。这时,如果我们仅仅考察非关税贸易壁垒的覆盖范围(CoverageRatio),其结果就是有偏的。2021第4期47果并不能被完全“还原为”政策性壁垒的高低,但它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测度出各国“实际上有的(DeFacto)”贸易自由度(包括国际间的贸易成本和国内市场对进口商品的阻碍因素)。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种贸易自由度指标包含了双边距离的信息,但我们仍然可以根据其动态演进考察双边贸易便利程度。作为中国贸易自由化进程评估的一部分和中国贸易开放度测算的延续,①本文对中国制造业的对外贸易的自由度进行实证考察,这种研究在国内尚属空白。本文分五节。接下来的第二节给出双边贸易自由度的测算方法。第三节是数据的来源和说明,为便于对照我们也给出考察期分行业关税税率及其变化情况。第四节报告我们得出的主要实证结果及其稳健性检验。第五节总结全文。二、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测算方法②假设代表性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是两层“嵌套的”复合函数。外层为标准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其中Z是是我们考虑的差异性的消费品总体(即工业制成品),X为所有其他商品,包括所有初级品和服务。在内层函数中,Z由表示所有相互替代的消费品zs(1≤s≤M;∑Rj=1nj=M)根据不变替代弹性(CES)的关系组合而来,zs为第s种差异产品的数量。则我们得到(1)式:U(X,Z)=x1-μZμZ=(∑sZs1-σ)1/1-σ(1)消费者在Z组合产品和X产品上的支出为分别为μ和1-μ。σ表示差异性产品之间的替代弹性,当产品数目很大的时候,近似等于需求弹性。为使讨论有意义,μ和σ满足不等式σ1μ0。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M种不同的消费品种zs之间的差异性可以来自于产品本身的不同(对于一个地区的所有商品),对于不同产地的产品,产品差异则依据标准的Armington假设,即对同质商品,消费者也会视产品产地的不同而相互区别(Armington,1969)。这样,收入为Yt的第i地区消费者购买产于第j地区产品的数量为(2)式:③qij=pij-σ∑Rk=1nkp1-σikuiYi(2)pij是从i地区消费者面临的产于j地区产品的“送达价格”(DeliveredPrice),由出厂价(MillPrice)pj和贸易成本τij两部分因素决定:pik=f(Φik,pk)。我们假设贸易成本取冰山运费的形式:τij(Ε1)单位的产品从j地区出发,只有1单位到达i地区,(τij-1)部分在途中“融化”。这样,我们有pij=pjτij。从(2)式可知,当替代弹性①本文将要测算的贸易自由度和贸易开放度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基于贸易伙伴双边之间商品流通的便利程度畅通程度的一种描述,而后者则是以单个国家为中心,评价其对外商品的阻碍程度。贸易自由度包括进口国的开放度、出口国的开放度和地理距离三个因素。一般来说,只有双边贸易开放程度均很高(人为的贸易壁垒很低),并且经济体之间的运输费用很低的时候,我们才能得出贸易自由较高的结论。其次,开放度的测算必须依据评价尺度,也就是和谁相比问题。Harrigan(1996)用固定效应模型测算了经合组织成员国的贸易开放度;李坤望和黄玖立(2021)应用该方法测算了中国的对外总体和双边的贸易开放度。②本节主要参考了Head和Mayer(2021)的表述。③该需求函数的详细推导可见Helpman和Krugman(1985)。为了行文的简洁,我们略去了表示行业的下标,以下推导均是针对具体某一行业而言。2021第4期48越大的时候,贸易成本对需求量的影响也越大。令Φij≡τ1-σij,由上可知ij满足关系式0≤ij≤1,当贸易成本为无穷大(禁止性贸易壁垒)时,ij等于零;当贸易成本为零(即完全自由贸易)时,ij等于1。ij越大贸易越自由。Baldwin等(2021)称之为贸易自由度①(Free2nessofTrade)。i地区消费者从位于j地区的所有nj个厂商进口商品的总价值(包含贸易成本再内)用mij表示:mij=njpijqij=njp1-σjijμiYiPσ-1i(3)其中Pi=(∑knkp1-σkik)1/1-σ是位置价格指数(Fujita等,1999),它是从所有的位置(所有供应商所在的位置)运抵i地区的价格(包括出厂价)的广义加权平均值:产品数目越多(nk)或离i地区越近的位置(ik)给予的权重越大。于是,“一个有许多邻近和低价供应商的位置,其价格指数也较低,因而将是一个难以获得较高份额的市场”(Head和Mayer,2021)。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计算出地区i消费者从本地购买(或“进口”)商品的价值mii:mii=nip1-σiiiμiYiPσ-1i(4)用mii除mij,我们得到:mij/mii=(nj/ni)(pj/pi)1-σ(ij/ii)(5)同理,我们可得:mji/mjj==(ni/nj)(pi/pj)1-σ(ji/jj)(6)(5)式和(6)式的等式左边相乘,我们有:mijmjimiimjj=ijjiiijj(7)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的标准假设,即区域内完全自由贸易:ii=jj=1;两地区之间的贸易成本是对称的:ij=ji(从i到j的“冰山距离”和从j到i的“冰山距离”相等),则贸易自由度可表示为:Λij=mijmjimiimjj(8)其中mij表示i地区从j地区的进口量;mii表示i地区
本文标题: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自由度———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一个衡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471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