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地下水资源的调查方法及报告编写
地下水资源的调查方法及报告编写地下水资源的调查方法及报告编写地下水资源的调查方法地下水资源调查又称水文地质调查,其目的是查明天然及人为条件下地下水的形成、赋存和运移特征,地下水水量、水质的变化规律,为地下水资源评价、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以及环境问题防治提供所需的资料。水文地质调查分水文地质普查(属于综合性水文地质调查)和水文地质勘探(属于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两个大阶段。调查时投入的工种:通常按测绘勘探试验长期观测的顺序来安排。地下水资源最基本的调查方法有:地下水资源地面调查(又称水文地质测绘)、钻探、物探、野外试验、室内分析、检测、模拟试验及地下水动态均衡研究等。一、地下水资源地面调查又称水文地质测绘,是认识地下水埋藏分布和形成条件的一种调查方法,其工作特点是通过现场观察、记录及填绘各种界线和现象,并在室内进一步分析整理,编制出反映调查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各种图件,并编制出相应的地下水资源调查报告书。其观测项目一般包括:地下水露头调查、水文气象调查、植被调查及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二、钻探,最主要的是水文钻探(按国家标准,水文地质钻探称水文钻探)。水文钻探是直接探明地下水的一种最重要、最可靠的勘探手段,其基本任务是:揭露含水层,探明含水层的埋藏深度、厚度、岩性和水头压力,查明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借助钻孔进行各种水文地质试验,确定含水层富水性和各种水文地质参数;通过钻孔(或在钻进过程中)采集水样、岩土样,确定含水层的水质、水温和测定岩土的物理力学和水理性质;利用钻孔监测地下水动态或将钻孔作为供水井。三、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它是以地壳中岩、矿石之间物理性质差异(如密度、磁性、电性、弹性、放射性等)为物质基础,应用物理学原理通过观测和研究要调查地质体与周围地质体间物理性质差异而引起的相应地球物理场(如重力场、地磁场、电场等)在空间上的局部变化(称为地球物理异常)就可以推断地下地质构造或地质体的形态、埋深、大小,从而达到地质调查的目的。物探中典型的方法有:电法勘探是以岩、矿石的电学性质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与这些电性差异有关(天然或人工)电场或电磁场分布规律,查明地下地质构造及地质体(岩土体)分布的一种物探方法。电测深法又名垂向测深,是利用岩、矿石的导电性差异为基础,分析电性不同的岩层,,沿垂直分布情况的一种电阻率方法。充电法是对地面上、坑道里或是钻孔中,已知揭露的良导体、直接充电以解决某些地质问题的一种电法勘探方法。激发极化法是以岩、矿石激发极化效应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大地激电效应来探查地下地质情况和解决某些水文地质问题的一类电法勘探方法。四、野外试验,如野外抽水试验,是通过从钻孔或水井中抽水,定量评价含水层富水性,测定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和判断某些水文地质条件的一种野外试验工作方法。抽水试验的目的、任务是:直接测定含水层的富水程度和评价井(孔)的出水能力;抽水试验是确定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K、T、μ、μ*、a)的主要方法;抽水试验可为取水工程设计提供所需的水文地质数据,如井出水量、单位出水量、井间干扰系数等,并可根据水位降深和涌水量选择水泵型号;通过抽水试验,可直接评价水源地的可(允许)开采量;可以通过抽水试验查明某些其他手段难以查明的水文地质条件,如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及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以及边界性质和强径流带位置等。抽水试验的方法,按井流理论分为稳定流抽水试验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按干扰和非干扰理论分为单孔抽水试验和干扰抽水试验;按抽水试验的含水层数目分为分层抽水试验和混合抽水试验。一、地下水资源地面调查又称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测绘是以地面调查为主,对地下水和与其相关联的各种现象进行现场观察、描述、测量、编录和制图的一项综合性工作,并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用以判明调查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为地区规划或专门性生产建设提供水文地质依据。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任务:1观察地层的空隙及其含水性,确定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岩性结构、厚度、分布、破碎情况及其变化;2判断含水层的富水性,主要研究由含水层补给的各种地下水露头的出水量及其动态变化;3分析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的水文地质特征;4观察地貌、自然地理、地层构造等对地下水补给、运动、排泄的近代制情况及主要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以及地下水与地表水间的联系;5研究区域地下水的化学成分、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及地下水污染情况;6掌握区内现有地下水供水或排水设施的工作情况和开采前后环境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7结合收集到的勘探及试验资料,对区内深部水文地质条件亦应加以相应地研究。水文地质点布置在:泉、井、钻孔和地表水体处、主要的含水层或含水断裂带的露头处,地表水渗漏地段等重要的水文地质界线上,以及布置在能反映地下水存在与活动的各种自然地理的、地质的和物理地质现象等标志处。布置观测线时要注意三点:一是从主要含水层(体)的补给区向排泄区,即水文地质条件变化最大的方向布置;二是沿能见到更多的井、泉、钻孔等天然和人工地下水露头点及地表水体的方向布置;三是所布置的观测线上应有较多的地质露头。地质调查:1、从地下水赋存层位、形成条件着眼,对地区内各类松散层和基岩层的岩性、结构、层序组合进行观测研究。在此基础上,侧重对岩石原生空隙的形成、特征和数量进行调查研究;对含水层和隔水层的他布特征及其稳定性进行调查研究;对松散层的成因、结构、分布特征、孔隙大小和数量进行调查研究;对非可溶性基岩的风化及构造裂隙形成规律进行研究;掌握其集中分布带;对可溶岩的发育规律进行调查研究等。2、为确定含水层所处的构造类型和地下水的分布状态、富水地段,以及地下水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对区内的具体地质构造进行调查研究;对大、中、小型断裂构造进行研究,注意其是否能沟通构造破碎带,以及其是否能造成断层两侧或上下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对区内地下水形成起控制作用的构造复合部位和新期断裂分布地带进行调查;对不同类型岩层的接触构造(这里常成为富水带)地段的地质进行研究等。3、对于地下水活坜有密切关系的物理地质现象和与地下水开采或疏干有关的某些地质现象,进行观测与研究。前者指自然界发生的滑坡、泥石流、塌陷、潜蚀、冻胀及沼泽化等;后者指隔水断层转化成透水断层,地表沉降与开裂等。测绘中若遇到这些现象,应仔细地观察它们的存在状态、研究其成因和变化趋势,分析它们与地下水之间的相互影响。地貌调查现在地貌控制着地表水系分布状态和地下水补径排区的隹置及水量大小,在某些含水层中,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与当地地貌的形成与分布密切相联。地貌不仅对浅层和松散层中地下水有较大影响,同时还反映基底岩层的起伏特征和对基岩含水层出露状态的影响。地貌还控制着地下水水质的形成环境和类型,并对某些地方病的发生起关键作用。测绘中要求对各种地貌单元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描述和测量;查明各地貌单元的成因类型与地层构造及地下水间的关系;注意对与当地地貌及外动力地质作用相关的沉积物的分析;调查各种地貌形成时代及其发展历史,从而分析某些含水层的时代及其发展史。在松散层分区,还要注意对微地貌的观测,并用地貌学方法判定第四纪地层的有关特征。注意研究现代物理地质作用的性质和强度,以及在地貌上的反映。研究新构造和地下水活动引起的地貌现象。还要研究岩石风化条件,从而分析风化裂隙水的分布规律。地下水调查对地下水露头进行全成的调查研究是水文地质测绘的核心工作。在测绘中要对各种类型地下水露头点认真地进行观测,以确定含水层或富水地段、评价含水层的水质水量,并分析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规律。泉是地下水天然露头,应注意观测。在缺乏泉的区内,要把重点放在现有井(孔)(包括供水水源与排水工程)的观测上,当两者都缺乏时,则应进行布置重点揭露工程。还应选择典型部位,通过地下水露头点绘制水文地质剖面图。1、对泉水的研究:1判明补给泉水的含水层位、地下水类型。2查明补给含水层所处的构造类型、部位以及泉出口处的构造特征,依据构造特征分析泉的出露条件,也可用泉水出露特征来判定某些构造的存在,特别是被松散层覆盖下的基岩构造情况;3测量泉涌水量,调查泉水动态特征,根据泉流量的不稳定系数分类来判断泉的补给情况,并取水样进行水质研究。2、对人工井、孔研究包括:1)查明井孔所在咪的地貌特征;2)对被揭露的含水层,确定其地下水类型,补径排特征,分析其构造特征;3)、选择主要含水层中典型地段上的井孔进行抽水,查明井孔的出水能力及其动态规律;4)注意井孔所揭示的松散含水层与基岩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深部水文地质资料既宝贵又难于获得,故对区内深孔资料要全面收集。在必需而又缺乏这种资料时,则在需要部位上布置水文地质孔,进行揭露,以取得资料。3、对地表水的调查:一地区的地下水常与当地的各种地表水体有密切联系,因此,要调查了解区内各种地表水体分布、动态、补给、排泄与地下水之间的关系,彼此间质量与数量的转化,以便确切地掌握调查区地下水的形成变化过程,对地下水进行水质水量的评价和预测。棒调查重点应放在:1)查明地表水体的类型、分布,所处的地貌单元;2)测量地表水体的水位、流量、水温、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质,必要时还需观测地表水体的动态;3)用分段测流的办法,确定地表水排泄或补给地下水的具体地段及其水量的变化;并注意分析地表水量的增减或消失与地层岩性和构造之间的关系。4、对地植物的调查:植物生长离不开水。某此植物的分布、种类,可以指示该地区有无地下水及其水文地质特征。因而在某些地区,特别是在干旱、半干旱和盐渍化区,进行水文地质测绘时,应注意对地植物的调查。例如:在干旱、半干旱区,某些喜水植物的生长,常指示出该处地下有水,生长茂盛说明该地段地下水埋藏较浅;在盐碱化地区,可依据植物分带现象来判断土壤的盐碱化程度;在松散层覆盖区,如植物呈线状分布则指示下面可能有含水断裂带存在等。不同地区水文地质测绘时的研究内容松散沉积区:本区的地层主要是由未胶结的疏松碎屑物质组成,类型复杂,厚度变化大。地层的成因、分布、年代等多与地形地貌有密切关系。含水层易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且常与地表水有水力联系。与某些基岩相比,其主要含水层水量丰富,易于开采。在松散沉积区进行水文地质测绘时,其菜同研究内容主要是:研究不同部位上各种松散沉积物的分布、岩性、矿物成分与颗粒成分·结构、成因类型、厚度、物质来源及其地质时代等内容,掌握它们在纵横向上的变化规律;调查各种地下水露头,确定出松散层中的含水层位及含水层的厚度、地下水类型、埋藏特征,收集其水质水量资料,并研究其变化规律;分析各类地表水休的分布、水位、流量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研究其与地下水间的车化关系、地段与水量;研究地貌及新构造运动的性质与幅度等特点,以及它们对该区松散层形成与分布的影响;探讨周围山地和下部基岩层的埋深、岩性及地质构造条件,判断基岩含水层的含水特征及与松散含水层间的补排关系;
本文标题:地下水资源的调查方法及报告编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505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