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城镇空巢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内容调查研究
城镇空巢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内容调查研究城镇空巢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内容调查研究1——以重庆市XX新区为例田奇恒孟传慧摘要:本文在实证调查基础上,重点剖析了重庆城镇空巢老人经济保障需求、健康保障需求、情感保障需求、生活服务保障需求内容。研究发现重庆城镇空巢老人多数经济不宽裕,对定期常规检查、保健服务有较强需求,康复护理需求滞后,亲情慰藉较欠缺。研究还表明空巢老人倾向个人居家养老,社区对老人提供的生活服务内容、形式比较单一、层次较低,还有待改善。由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城镇空巢老人养老服务需求社区居家养老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21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21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2,而重庆市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33.41万人,占总人口的11.56%,重庆市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7人,比全国的平均家庭户规模3.1人还要低3,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老龄问题及老年人的养老护理问题成为21世纪中国关注的焦点。不断增多的空巢老人使得老年照料福利服务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家庭结构和养老方式的变迁使建立健全老年照料福利服务成为迫切需要。现有的文献资料显示出,中国城市家庭结构缩小,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在弱化。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使得家庭照料老人的压力增大,其次代际居住方式的变化使老年人家庭照料安排发生变化,人们开始寻求并接受社区照料、养老机构照料和市场照料,其中社区养老显示出强大的综合优势。目前国内学者对城市空巢家庭及老人养老现状、养老模式和对策研究较多,而从城镇空巢老人自身养老需求角度研究较少,现实中常可以看到政府服务供给与老人服务需求错位的情况,因此研究城镇空巢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内容,对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创新,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有重要意义。重庆作为年轻的直辖市,在快速推进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更应高瞻远瞩健全老年人.保障,完善老年人照料福利服务,提升居民幸福感,促进.和谐发展。1重庆市.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城乡家庭结构变迁中的重庆.化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阶段性成果,批准号:2021YBSH47。2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2021-04-28。3数据来源于重庆日报2021-05-03。一、资料收集与样本特征本研究所指的城镇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或有子女但不和子女居住一起的,年龄满60周岁的具有重庆城镇户口的老人。2021年1月,在重庆市民政局老龄委的协助下对XX新区的城镇空巢老人进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内容调查,本次调查采取多段抽样方法进行样本的选取:第一步,从新区所包括的江北、渝北、北碚部分区域三个行政区各随机抽取一个街镇;第二步,在每个街镇中随机抽取两个社区(对于个别空巢老人较少的社区,采取从就近社区补充样本的方式进行);第三步,在抽中的社区中随机抽查60户空巢家庭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60份,回收有效问卷342份,回收率为95%。所有问卷由调查员持问卷上门进行访问完成,(夫妇二人空巢家庭只调查夫妇中的一人)。调查过程中,为保证调查进度及质量,街镇老龄科和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协助调查。访问问卷调查同时,笔者与20个典型空巢老人进行深入访谈。问卷回收后,使用.科学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在本次调查的342位空巢老人中,男性占53.3%,女性占46.7%;60-70岁占53.3%,71-80岁占43.3%,81岁及以上的占3.3%;文化程度方面,没上过学的占30%,小学文化程度占50%,初中文化程度占13.3%,高中及大学文化程度占6.7%。老人居住方面,独住的为10.9%,只与配偶同住的为48.1%,只与未成年的孙辈同住为6.2%,与配偶及未成年孙辈同住为34.8%。二、城镇空巢老人养老服务需求内容老年人的需求从理论层面讲,是指.为满足老年人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而提供的一切资源保障与服务支持。老年人的需求具体可以归纳为经济保障需求、健康保障需求、情感保障需求、生活服务保障需求和其他保障需求,由此,此次调查从这四个方面展开。1、空巢老人经济保障需求老年人经济状况决定了其是否可以享受“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等高质量的晚景生活。调查中空巢老人生活来源主要有五方面,即退休金、工作收入、子女提供、.保险和.救助,其中空巢老人生活来源主要由退休金和子女提供的比例分别达到56.7%和53.3%,其次是来自.保险和.救助,分别占到43.3%和23.3%,来自工作收入的仅占到6.7%。由此可见,老年人外出工作获取工资性收入的人数不多,他们的收入主要来源自身的退休金、养老保险和子女赡养支持,部分老年人生活来源还要依靠.救助,总体上空巢老人生活并不宽裕。他们不宽裕的口袋除要应对日常生活开销外,还要应对疾病的困扰。此外访谈中还了解到空巢老人面对通胀压力而倍感生活压力之重。2、空巢老人的健康保障需求表1、城镇社区空巢老人医疗服务需求内容调查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项生理机能逐渐衰退,老人患病的概率增加。在本次健康状况调查中,空巢老人身体状况好的占33.3%,身体一般的占53.3%,身体不好的占13.3%,身体一般和不好的老人占了较大一部分比例。社区提供的医疗服务中,享受到门诊挂号和惠民医疗服务的空巢老人占70%,其中惠民医疗比重较大,56.7%的空巢老人表示可以享受到该服务。在社区已提供医疗服务方面,空巢老人感到满意的占到76.7%,一般的占20%,不满意占3.3%。调查显示,在基础医疗护理方面,76.7%的空巢老人表示有定期常规检查的需求。保健服务及家庭出诊、护理服务需求比例也较大,分别为60%和53.3%,他们很希望社区医疗机构能定期提供测体温、血压服务,提供健康教育知识和定期进行健康讲座、健康咨询服务活动,同时空巢老人们表示以后年纪越来越大,又是独居,希望自己体弱多病时,社区医疗机构能上门就诊或提供相应护理。此外,调查显示出康复服务方面空巢老人需求比例低,仅占到3.3%。此次调查中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不好的占了较大比例,但多数是小毛病或慢性病,瘫痪、痴呆、心脑血管以及术后康复期的空巢老人不多,因而对此项调查需求比例不高。在访谈中,当问及“有一天无法动弹需要人照料,怎么办”时,多数空巢老人的回答显的很迷茫无助,“没想过这个问题”、“到时再说”、“过一天算一天”。问及另一问题“是否希望让生活不能自理尽量延迟到生命的最后几年”时,空巢老人的回答又多数是肯定的。由此可以看出空巢老人内心非常肯定康复服务的重要性,但现实康复服务的欠缺使空巢老人对其很陌生,导致这方面需求不强烈。3、空巢老人情感保障需求随着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核心化,子女迫于学习、工作压力,对老人的照顾心有余而力不足,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交流、精神慰藉方面的功能减弱,处于独居、空巢状态的老人更是形影单只。和与子女同住的老人相比较,空巢老人(尤其是丧偶或离婚独居)晚年生活会面临更多的困境,空巢老人会因长年孤寂,心理上缺乏依靠及安全感波及情绪,出现精神空虚、无所事事、孤独悲观、.交往少等“空巢综合症”,久之影响到健康,最终导致各种躯体疾病发生,甚至诱发老年痴呆、抑郁等精神或心理疾病。老年人非常需要亲情、友情的关爱,由此获得一种安全感。表2、城镇空巢老人精神需求内容调查调查显示,空巢老人亲情慰藉比较欠缺,25.3%的老人每星期有家人或子女探望,42.5%的老人每月都有人探望,18.2%的老人每两三个月有人探望,有8.7%的老人半年以上才有人探望,另外5.3%的老人无人探望。访谈中多数空巢老人表示理解子女工作忙、压力大,认为子女们偶尔打个电话或抽空过来看看、聚聚就很满足了,平常也习惯了在小区转转、溜溜狗、和熟人摆摆龙门阵的生活。调查中空巢老人总体感觉老年生活很愉快和愉快的为50%,感觉一般并希望改善的为43.3%,感到老年生活不愉快的只有6.7%。空巢老人闲暇时间主要交往对象方面,46.7%的空巢老人选择社区熟悉的邻居,其次是参加社区集体活动认识的一些老人,占到33.3%,还要占到16.7%的空巢老人表示会与保姆、钟点工交往较多,少量空巢老人会找家人、亲戚陪伴,占3.3%。空巢老人的闲暇交往对象显现出这样一个特点:首要的是地缘关系,其次是趣缘或业缘关系,最后才是血缘关系。在业余时间安排方面,极大比例的空巢老人表示会参与老年活动中心提供的各种活动,占到83.3%,其次会去参与社区举办的兴趣班、培训班,占10%,而有6.7%的空巢老人还希望可以老有所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无论有无报酬。4、空巢老人生活服务保障需求人到老年,身体功能逐渐减退,做饭、购物、料理家务等日常生活方面能力下降,尤其高龄老人、患病老人甚至起床、穿衣、洗澡、进食等简单日常生活都无法自理。因此,生活照料服务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点之一。表3、老人生活服务需求内容调查表3显示出,空巢老人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比例最高,达86.7%,他们很需要有人帮助打扫室内卫生、做饭、送液化气罐等家务劳动,其次是患病时需要人陪同照料,比例占46.7%,再次是在心理开导、外出购买日用品和缴费需求比例也不低,分别为40%和33%,最后,对个人卫生方面的照料,如洗澡、剪指甲、理发等需求的强度不高,占3.3%。总而言之,空巢老人由于其身体及生活方式的特殊性,对生活服务的需求尤为强烈,目前重庆社区养老服务在生活服务方面主要提供的是家政服务,满足了老人们首要的生活服务需求,而空巢老人较为需求的患病陪同、外出陪同和精神慰藉方面服务发展相对滞后。5、空巢老人养老方式选择状况表4、城镇空巢老人喜欢的养老方式调查由表可知,60.3%的空巢老人选择居家个人自养;30%的老人选择自己无法照顾自己时,就依靠子女养老;6.7%的老人选择依靠老年公寓或托老所。简而言之,空巢老人首选依靠自己,如果不能靠自己,最希望得到子女的照顾,在自己和子女都无能为力的情况下,会选择养老机构养老。这表明,“养儿防老”的观念、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已发生变化,城镇空巢老人的养老观念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老人显得更独立。在选择居家养老的空巢老人中,他们大多认为老年公寓、养老机构等设施差、服务水平低,人情味不浓,收费高,他们内心不愿去那里养老,尤其是一些身体较差的老人,顾虑大,担心不能得到应有的照顾。三、结论及对策建议本次调查显示出,重庆市的城镇空巢老人经济方面有保障,但并不宽裕,少数空巢老人收入来源单一,比较拮据,从而影响老年晚年生活质量。城镇空巢老人在医疗服务方面,有日常定期常规检查、保健服务和保健知识宣讲的需求,此外,随着年岁的增长,上门就诊和看护需求服务也随着增长,康复护理需求方面,老人们由于对其重要性认识比较薄弱,因而相比较北京、沿海发达城市而言,这方面需求显得比较滞后。重庆城镇空巢老人亲情慰藉比较欠缺,但晚年生活总体较愉快,闲暇情感交流对象主要是地缘、趣缘关系,对社区举办的老年人方面的各种活动表现踊跃,少部分老人还期待老有所为。目前,社区对老人提供的生活服务内容、形式比较单一、层次较低,还有待改善。在养老方式上,空巢老人比较倾向于个人居家养老,为重庆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完善现有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城镇空巢老年人提供制度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1、政府要加快推进建设以家庭为主体、社区为依托、福利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实现老年.福利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转变中必须建立起覆盖空巢老人等弱势老人的.福利制度。政府应将空巢老人的.福利纳入.发展总体规划,根据经济、.发展以及空巢老人.福利需求情况统筹制定发展计划,建立空巢老人福利财政支持的长效机制,从经济上保障空巢老人老有所养,提升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2、为满足空巢老人的健康需求,政府应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大量推动专业化的老年医疗卫生、康复护理事业发展。社区除定期向普通空巢老人提供常规检查、医疗保健服务等服务外,尤其应加强管理患病、行动不便、高龄或没有享受医疗保险的特殊空巢老人,譬如在社区设立健康巡逻组等
本文标题:城镇空巢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内容调查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506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