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小学三年级语文:孙中山破陋习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孙中山破陋习教学设计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孙中山破陋习教学设计教材定制/提高课堂效率/内容可修改SunYat-sen'sbrokenhabitsteachingdesign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小学编订:FoonShion教育孙中山破陋习教学设计年级三主备人张玲所在学校梅岭小学单元第八单元课题24、孙中山破陋习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让学生知道缠足陋习曾对妇女造成的严重伤害,体会孙中凡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教学准备一组有关旧.妇女小脚的图片。《镜花缘》中描写缠足的片断。学生课前向周围人了解中国的一些陋习。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流程通用设计设计意图解读、修改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理清脉络,学习生字。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出示孙中山像(书后插图),介绍孙中山生平,相机了解辛亥革命。2、揭题:24、孙中山破陋习(板书课题)(正音sūn,齐读课题)理解“陋习”:指不好的、不文明的、不合理的习俗。二、初读课文(一)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二)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词挑柴、痛苦、受罪、祖宗、不该总统、废除、妇女、既然(1)指名读生字词,相机正音。(“罪、祖、宗”是平舌音,“柴”是翘舌音,这是扬州人发音的一个难点,要多多关注,多加练习。)(2)去拼音读词。(3)齐读生字词。(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三)再读课文,思考讨论:课文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用那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件事?(四)理清脉络:试从事前、事中、事后这三方面把课文分成三部分。三、精读课文(一)围绕“缠足”的性质阅读思考1、“陋习”是指什么样的习惯、习俗呢?通过初读课文,你知道孙中山破了什么陋习?(板书:缠足)2、把“缠足”放到课题中去,应该放哪?齐读:孙中山破缠足陋习2、“缠足”是个什么性质的“陋习”呢?书中给它下了个定义,请同学们打开书找一找。3、出示:残害中国妇女上千年(1)指名读。读这句话,你明白了什么?(上千年——时间久、残害——程度深,“残害”可不是一般的伤害,它已经使人落下了残疾。)(2)被“缠足”陋习伤害致残的小脚什么样?(出示——小脚图片)(3)看到这样残疾的脚,畸形的脚,你的心情怎样?你又对缠足陋习产生了怎样的感受?读出你的感受。(二)“缠足”前后的对比1、被缠足的女孩子还能快乐、开心吗?出示:以后的几个月,孙中山再也没有看到姐姐的笑脸,再也没有听到姐姐的歌声。(齐读)2、几个月之前,姐姐又是什么样的?(自由读第1自然段,总结出活泼、能干的特征)3、与以前能干、活泼的姐姐相比,再读这段话,你觉得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来读?(难受同情)(指名读)四、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2、学生借助已有识字方法分析记忆生字,教师相机点拨。(关注“痛、祖、废、该”这几个易错字)3、教师范写五、作业1、学生描红、练写生字。2、反馈。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缠足陋习曾对妇女造成的严重伤害,体会孙中凡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4课《孙中山破陋习》。二、精读课文(一)“缠足”的过程1、这一天,孙中山从外面回来,家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看看课文的第三节(出示第2自然段)(1)同学们读完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2)学生交流。(板书:痛苦流泪)(3)你从那些词语中体会到姐姐的痛苦?(抓住长长的、一道又一道地、练读句子,体会姐姐的痛苦)(4)补充阅读《镜花缘》中描写缠足的片断,看到这么小的鞋,了解到缠足的过程,你想到了什么?(不好走路,不能干活,走路摇摇晃晃)(5)难怪姐姐会如此的痛苦,让我们在读中体会,在体会中读好课文。(感情朗读第2节)2、面对此情此景,孙中山又是生气又是心疼。于是他同妈妈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本文标题:小学三年级语文:孙中山破陋习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518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