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总结: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数量运算、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公式总结讲解学习
总结: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数量运算、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公式总结讲解学习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常用公式◆常用周长公式:正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圆形的周长。注意:处理三角形周长问题时要注意“三角形两边和大于第三边,两边差小于第三边。”◆常用面积公式:正方形面积;长方形面积;圆形面积三角形面积;正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梯形面积;正六边形面积=;扇形面积◆常用角度公式:三角形内角和180°,N边形内角和为(N-2)×180°◆常用表面积公式:正方体表面积=6a2;长方体表面积=2ab+2bc+2ac;球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常用体积公式:正方体的体积=a3;长方体的体积=abc;球的体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常用几何性质:若将一个图形扩大N倍,则:对应角度仍为原来1倍;对应长度变为原来的N+1倍;面积变为原来的(N+1)2倍;体积变为原来的(N+1)3倍。不规则图形常用解题技巧:割补法公式法1.对于常用的幂次数字,考生务必将其.在心,这不仅对于数字推理的解题很重要,对数学运算乃至资料分析试题的迅速、准确解答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很多数字的幂次数都是相通的,比如729=93=36=272,256=28=44=162等;3.“21—29”的平方数是相联系的,以25为中心,24与26、23与27、22与28、21与29,它们的平方数分别相差100、200、◆数量关系数字推理题基本步骤◆数量关系中同余问题核心解题口诀◆-数量关系之数字推理㈠几条解决数字推理问题的优先法则:1.数列项数很多,优先考虑组合数列。2.数列出现特征数字,优先从特征数字入手。3.数字增幅越来越大,优先从乘积、多次方角度考虑。4.数列递增或递减,但幅度缓和,优先考虑相邻两项之差。5.数列各项之间倍数关系明显,考虑作商或积数列及其变式。6.分析题干数字的同时要结合选项中的数字,进一步判断数列规律。㈡数字推理的六大解题方法◆1、从相邻项之差入手考虑数列相邻项之差是解决数字推理问题的第一思维,在各类公务员考试数字推理题中等差数列及其变式出现的频率很大,也是必考题型,通过对数列相邻两项依次求差,得到新的数列,然后分析这个新数列的规律,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得到原数列的规律。等差数列及其变式所涉及的题型主要有二级等差数列及其变式和三级等差数列及其变式,很多情况下(三级等差数列及其变式)需要连续做差才能发现其中的规律。特别注意的是,当所缺项位于数列中间时,由于从题干入手不能持续求差,这些题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难度,此时需要假设其中的规律,然后通过做差加以验证。例题:1.5,5,5,12,5,()A.3B.1C.24D.26解题分析:此题的题干数字对解题的提示作用不大,思路不明的时候还是从相邻两项之差入手,相邻两项之差依次是3.5,0,7,-7,这几个数的特征和规律也是很不明显,再次做差得到-3.5,7,-14,可以看出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此题便得到了解决。等差数列的变式情况很多,上题即是一个三级等差数列变式,由于第三级数列是一个正负交替的等比数列,所以题干数字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递增和递减趋势,这一类题难度较大。◆2、分析相邻项之间的商、和、积当题干数列某两项(或三项)的和、积、商关系明显时,可以优先考虑这种方法,此时从局部分析数列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考虑数列相邻项之和的方式主要有相邻两项之和与相邻三项之和。当数列数字有明显上升趋势,可以考虑相邻项之和或积;当数列相邻项之间存在明显的比例关系时,可以考虑相邻项的商。例题:2/3,3,4,14,58,()A.814B.836C.802D.828解题分析:先看题干和选项,数字由14、58,变化到800多,这种信号暗示我们要从相邻项的乘积考虑,再看数列第一项为分数,与第二项3的乘积刚好为整数,这更确定了思路是正确的,简单比较发现,第一项与第二项求积,再加2得到了第三项,通过后面几项得到了验证,14×58=812,812+2=814,答案为A。◆3、猜证数列各项之间的运算关系数字推理规律种类繁多,其中一个大的类型就是数列各项在横向上存在相同或连续性的四则运算关系。比较常见的类型有两种,一是前一项经过运算得到后一项,二是前面两项经过运算得到第三项。解这类题,往往通过对某几项(例如前两项或前三项)的分析,假设其中的规律,然后通过其他项加以验证,这中间可能有不断尝试的过程,一般从小数字入手。最为常见有以下几种:⑴前一项的倍数加常数或基本数列得到下一项;⑵第一项的倍数加第二项的倍数得到第三项;⑶前一项加上后一项简单运算后的结果得到第三项。例题:2,5,17,71,()A.149B.359C.273D.463解题分析:此题题干数字递增,再结合选项来看,涉及到倍数的可能较大,于是大致确定数字推理规律应是数列各项之间的运算关系。优先考虑前项运算得到后项的方式,先分析由第一项2到第二项5,可以是2的2倍加1、2的平方加1、2的3倍减1……,这时应想到一是倍数可能按规律变化,二是常数可能规律变化,结合第二项的5运算至17的方式(5的3倍加2、5的4倍减3……),最后确定了此题的规律。2×2+1=5,5×3+1=17,17×4+3=71,71×5+4={359},其中乘数2、3、4、5和加数1、2、3、4都是连续自然数。熟悉数字之间的运算关系对于解决数字推理问题十分重要,形成了一定的数字敏感度之后,解这类题就是一种直觉,平时应多加练习。◆4、考虑数列各项的通项在公务员考试数字推理题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类数列,数列各项可以用相类似的形式表示出来,如数列各项均可写成自然数的平方加1、数列各项均可写成连续自然数与连续质数的乘积……这一解题思路和基本数列类型中的多次方数列及其变式和整数乘积拆分数列相对应。例:例题:0,15,26,15,4,()A.3B.2C.1D.0◆5、注意结构和位置数字推理题中广泛出现了组合数列,包括间隔组合数列和分组组合数列两大类,这类题难度不大,关键在于通过对数列整体上的考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在解决图形形式数字推理时,考虑图形的结构和图形中数字的位置就更加重要。例题:2,3,6,9,14,15,30,()A.21B.37C.35D.24解题分析:此题项数较多,间隔组合数列应优先考虑,奇数项依次是2、6、14、30,相邻两项依次做差得4、8、16,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于是认为奇数项是二级等差数列变式,这就肯定了此题是间隔组合数列的想法,再看偶数项,依次是3、9、15、(),由前三项可假设是一个公差为6的等差数列,则应填入21,答案为A。◆6、探求数列的整体特征近年来数字推理求新求异,出现了许多创新形式的数字推理规律,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考察数列各项的共有特征。数列各项表现出的共有特征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整除性、质合性、排列顺序、数位组合运算、各位数字之和……。例题:422,352,516,743,682,()A.628B.576C.495D.729解题分析:数列各项都为三位数,数字增减不定,分析发现数字推理规律只能是各类创新形式数字推理规律之一。此题考察了数列各位数字之和,各项各位数字之和依次是8、10、12、14、16,因此所缺数字的各位数字之和应是18,即构成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检查选项,发现B、C、D两项都符合这一特征,此时必须再加以分析,观察发现,数列每一项都有一个数字等于其他数字之和,第一项:4=2+2,第二项:5=3+2,第三项:6=5+1,第四项:7=4+3,第五项8=6+2,并且可以看出这个较大的数字在百位、十位、个位循环出现,因此最后一项这个较大数字应出现在个位,这样答案就唯一确定了,选D。◆计算问题基础知识储备计算问题是数学运算常考题型之一,同时也是其他题型的基础。计算问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数字的计算能力,主要包括算式计算、数列计算、平均数与均值不等式、比较大小、定义新运算等。常用方法有公式法、尾数法、提取公因式法等。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为大家进行讲解。◆一、算式计算加法和乘法的相关法则非常简单,平时都会用到,这里列举出来,大家只需要理解其含义。幂次和运算公式的相关法则,在公务员考试中使用比较频繁,需要重点记忆。◆二、数列计算等差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为一个常数的数列。该常数称为公差,记为d。等比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商为一个非零常数的数列。该常数称为公比,记为q。各种数列公式表公务员考试重点考查等差数列相关性质以及各数列求和公式。◆三、平均数与均值不等式例:某人射击10次,其中2次射中10环,3次射中8环,4次射中7环,1次射中9环,那么他平均射中的环数按算术平均数来算:(10+8+7+9)÷4就是错误的。因为射中的次数不同(即权重不同),必须考虑比重(权重),应该按照加权平均数来计算:(2×10+3×8+4×7+1×9)÷10=8.1分。实际上,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形式——每个数出现的次数相等,在实际问题中,当每个数出现次数不相等时,计算平均数时就要采用加权平均数。◆四、比较大小比较大小的常用方法有:作差法、作商法、倒数法、中间值法。◆五、定义新运算这类题目只需要将新定义的运算符号转化为常规的四则运算符号即可。1、平面图形中,若周长一定,越接近于圆,面积越大。2、平面图形中,若面积一定,越接近于圆,周长越小。3、立体图形中,若表面积一定,越接近于球,体积越大。4、立体图形中,若体积一定,越接近于球,表面积越大。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公式上篇数学运算第一章代入与排除法第一节直接代入法第二节倍数特性发第三届综合特性法第二章转化与划归法第一节划归为一法第二节比例假设法第三届工程问题第三章典型解题技巧第一节十字交叉法第二节构造设定法第三节极端思维法第四节枚举归纳法第五节逆向分析法第四章方程与不等式第一节基本方程思维第二节不定方程与不定方程组第三节不等式思想第四节盈亏与鸡兔同笼问题第五节和差倍比问题第五章基础运算模块第一节常规计算问题第二节典型运算模型第三节运算拓展题型第四节数列综合运算第六章计数问题模块第一节容斥原理第二节排列组合第三节概率问题第四节抽屉原理第五节指数增长第七章比例计算模块第一节溶液问题第二节牛吃草问题第三节钟表问题第八章初等数学模块第一节约数倍数问题第二节多位数问题第三节余数同余问题第四节平均数值问题第五节星期日期问题第六节循环周期问题第九章行程问题模块第一节基础行程问题第二节拓展行程问题第三节相对速度问题第十章几何问题模块第一节几何公式法第二节割补平移法第三节几何特性法第四节中学几何问题第五节几何边端问题第十一章趣味杂题模块第一节比赛问题第二节年龄问题第三节统筹问题第四节过河爬井问题第五节推断问题第六节经济利润问题下篇数字推理第一章基础知识与基本思维第一节基础数列第二节数列试错第三节因式分解第四节题型概览第二章多级数列第一节二级数列第二节三级数列第三节商和多级数列第四节拓展多级数列第三章多重数列第一节交叉数列第二节分组数列第三节机械分组第四章分数数列第一节基础技巧数列第二节反约分型数列第三节分数拓展数列第五章幂次数列第一节基础幂次数列第二节幂次修正数列第六章递推数列第一节递推基本形式第二节整体趋势法第三节递推联系法第七章图形数列第一节圆圈题第二节九宫格第三节题型拓展上篇数学运算第一章代入与排除法第一节直接代入法一、适用题型多位数问题、不定方程问题、同余问题、年龄问题、周期问题、复杂行程问题、和差倍比问题等。二、例题精析【例题】例1:一个产品生产线分为a\b\c三段,每个人每小时分别完成10、5、6件,现在总人数为71人,要使得完成的件数最大,71人的安排分别是(B)A.14:28:19B.15:31:25C.16:32:23D.17:33:21【解析】直接代入验证。例2:体育课上,全班同学站成一排按1至5报数,凡报到5的同学出列。余下的同学仍按1至5报数,同样报到5的同学出列。这样进行了6轮,还剩下19人,则全班共有人数可能为(D)A.114B.82C.74D.66【解析】直接代入,报5的人数应该是“总数除以5,再取其整数部分”。A选项
本文标题:总结: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数量运算、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公式总结讲解学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526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