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我国非营利组织中志愿者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宿玥
我国非营利组织中志愿者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宿玥·总第444期·理论界2021第10期□宿玥我国非营利组织中志愿者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近几十年来,非营利组织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引发了一场全球“结社革命”,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社团革命也悄悄展开,发展到今天,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特别是2021年,.捐赠总额和志愿者队伍的规模都创了历史新高。2021年被称为是“志愿者元年”,对于中国志愿者队伍发展具有历史意义。据统计,2021年全国志愿者队伍的规模已经接近1亿人。其中,仅共青团、民政、红十字会三大系统,共增加1472万人。〔1〕面对“井喷”式的自愿者队伍和公众不断提高的志愿精神认知度,欢呼雀跃之余,也应看到这给非营利组织在志愿者管理体系方面带来的巨大挑战,正如志愿服务在汶川地震中暴露出的非组织性、非理性、非专业性、非均衡性等诸多问题,〔2〕都需要通过加强和完善公益组织中的志愿者管理才能得以解决。所以,作为非营利组织所特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志愿者管理极为重要,它能使自愿者队伍健康成长,发挥非营利组织的最大.效益。一、非营利组织中志愿者管理的特殊性非营利组织,是.中既非政府亦非企业的机构和组织的总称,具有组织性、非营利性、民间性、自治性、志愿性五个特征。〔3〕在我国,非营利组织主要由.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几大类构成。在非营利组织构成中,人力资源是很重要的构成要素,而志愿者又是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一些公益类非营利组织,志愿者就是组织的生命源泉。志愿者管理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与营利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步骤,组织发展目标等方面具有相似之处,但非营利组织毕竟不同于营利性组织,它具有一系列特性。首先,志愿者管理更强调价值体系和使命感的作用。志愿者加入非营利组织都是志愿的,使命感才是组织的凝聚力所在,因此,非营利组织的志愿者管理应更注重价值体系和使命感的凝聚作用和激励功能,更细致入微地关怀每个志愿者的情绪变化,关心每个人的个人要求和情感。其次,责信度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要相结合。责信度的伦理守则为:无私的.承诺,恪守法令规章,道德承诺,公益使命优先,尊重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包容.的多元性并维护.公平,民主开放的组织作风,节约.资源等。志愿者在责信度的管理下更能容忍不公平和人际关系的紧张,主动地承担任务,包揽责任。二、我国非营利组织中志愿者管理现存问题分析1.公众对志愿者及志愿服务的了解不到位虽然中国具有悠久的慈善传统和博大精深的慈善思想,但志愿精神由国外传入,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开始出现自己的志愿活动和志愿者。作为公民精神的一部分,志愿精神是与公民.相伴成长的,我国的公民.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普通民众对于志愿精神的认识过于简单,很多人参与志愿活动仅凭一腔热情而采取个人“单打独斗”的形式,这样的志愿活动难以持久,缺乏组织性、制度性、稳定性,不利于志愿者队伍的可持续发展。2.与志愿者及志愿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缺位对志愿者进行立法保护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例如,在英美发达国家,对于公民参加低偿和无偿的.服务活动,是有明确的《公民服务法》或《劳动法》为法律保障的,而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要获得深入、持久的发展,也需要法律的“保驾护航”。志愿者投身志愿服务,得不到相关法律对其合法权益的保障,会直接挫伤志愿者的热情,阻碍志愿者队伍的壮大。虽然目前我国已经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8个城市出台了志愿服务或青年志愿服务地方性法规,但各地的志愿服务法律、法规仍存在较大的差异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这些条例在地位上低于国家层次的法规,无法突破已有的法律法规中对促进志愿者事业不利的规定,因此,迫切需要有一个全国性的法规,来规范和促进蓬勃发展的志愿服务事业。(中共大连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116000)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非营利组织的蓬勃兴起,我国志愿者队伍迅速扩大,志愿服务快速发展,但目前志愿者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给志愿者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障碍,也影响了非营利组织.效益的最大化实现。本文在对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中志愿者管理现存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志愿者管理的若干对策,以期对“志愿者管理”的理论研究有所贡献,实践应用有所帮助。关键词: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中图分类号〕C9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547(2021)10-0194-02[收稿日期]2021-02-24[作者简介]宿玥(1978-),女,黑龙江,中共大连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观察】194·总第444期·理论界2021第10期3.非营利组织自身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维持非营利组织有效运作的资金不足。虽然志愿者提供的服务是无偿的,但非营利组织的存在和开展活动需要一定的经费,而能募集到的资金往往不能满足这个需要。在广州的调查发现,62%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志愿者活动的最大困难是资金缺乏。〔4〕一方面政府的经费支持不够,另一方面非营利组织自身筹集资金能力有限。缺少了资金,非营利组织就缺少了提供优质服务的资本,这和志愿者致力于服务.的初衷是相背离的。其次,非营利组织自身的管理存在诸多漏洞。当前,我国一些非营利组织的自身管理暴露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给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大打折扣,大大降低了志愿者对组织的信任度,给志愿者队伍的壮大和管理造成巨大障碍。4.志愿者的专业性不强一直以来,许多非营利组织的活动主要由离退休人员、政府精简下来的人员以及热心的用业余时间工作的人员承担,大多数人在进入非营利组织之前并未受过正式的志愿工作培训或对即将从事的志愿工作的相关知识作过系统的学习,组织中年龄、知识结构老化问题比较严重,而且随着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和各种突发事件的增多,缺乏创新精神,专业知识贫乏的志愿者渐渐难以适应新的.环境,无法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工作。三、完善非营利组织中志愿者管理的几点对策1.加大向.宣传公益事业的力度为了号召和动员公民发扬中华民族助人的优良传统,唤起全民的公益意识,非营利组织应该积极与新闻机构、传播媒体合作,充分利用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介大力宣传公共服务领域的.需求,为组织的健康发展营造优良的外部环境。2.建立、完善与志愿者相关的法律法规从立法的法律依据来看,宪法第42条规定“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从而为志愿服务立法提供了直接依据,从立法实践来看,我国已经尝试规范志愿者组织,比如《红十字会法》中有一项原则就是自愿服务的原则,这也是对整个志愿服务组织的规定。而且,我国许多专项法律中倡导对特殊群体实行志愿服务,如《残疾人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但根据目前我国志愿者队伍发展蓬勃之势来看,出台一部《志愿服务法》来明确志愿服务的相关内容,特别是志愿者、被服务单位和个人及志愿组织三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及纠纷解决机制等问题迫在眉睫。目前,共青团.正在为推进全国青年志愿服务立法进行不懈努力。由于立法程序极为严格,涉及的问题较多,这样一部层次较高的法律的出台之路肯定是漫长而艰辛,但通过相关法律来规范志愿者管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此外,为了保证志愿者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还要完善与非营利组织相关的法律法规,将各类非营利组织及其相关公益事业的发展纳入法制化的轨道。3.政府应加大对志愿服务的扶持力度2021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志愿服务体系”,2021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完善.志愿服务体系”,2021年由.文明委牵头,团.、民政部配合,共同建立了志愿服务的新机制,并逐渐取得了成效。所有这些都说明,国家决策层对志愿服务越来越重视,已把志愿服务当作促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来考虑。根据莱斯特·萨拉蒙教授的研究结果,1995年全球22个国家非营利组织的收入平均40%来自于政府,〔5〕我国也不例外,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非营利组织、公益事业和志愿服务发展的主要经费还是来源于政府,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购买公共服务这一重要的政策工具,健全完善购买非营利组织公共服务的运行机制和制度体系,为非营利组织提供财政支持的同时对其进行引导,加快其专业化步伐。政府还要运用税收法律体系作为政策工具,使非营利组织的免税资格获得和免税程序简单易行。此外,政府要为志愿服务大开方便之门、与志愿者开展合作,对志愿活动进行引导。4.健全、完善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机制作为志愿者生存的母体,完善志愿者管理,首先就要完善非营利组织自身的管理。其中包括,加强非营利组织的自身治理,健全组织结构,规范组织行为,完善决策机制;建立制度化的评估机制,加强评估结果对于政府资金扶持和奖惩的影响力,引导非营利组织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建立科学、规范的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高效率利用资金,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发挥;强制实行信息公开,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建立包括政府、舆论媒体和公民以及非营利组织之间及内部多元立体的监督体系,杜绝非营利组织出现欺诈、腐败等严重影响其威信的现象。5.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志愿者的专业素质非营利组织要为志愿者营造一种持续教育、终生学习的环境氛围,为志愿者提供学习新知识的机会,使他们能不断提高和完善个人素质,进而满足.公众变化更新的各种需要。例如,对参与灾害救援的志愿者进行富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和岗前储备机制,根据灾区需求有针对性地派遣志愿者,划分好进入灾区的工作性质类型,明确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志愿者队伍之间的横向协调机制,这样才能发挥志愿者雪中送炭的作用。志愿精神代表着成熟的价值观和.责任感,是现代公民精神的精髓,它所培养的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互爱是.资本的基本要素,近二十年左右,中国的志愿者队伍和志愿服务已有了巨大发展,相信通过完善志愿者管理体系,志愿者队伍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并通过良好的志愿服务,贡献.。■参考文献:[1]黄晓勇主编.中国民间组织报告(2021-2021).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13.[2]萧延中等著.多难兴邦-汶川地震见证中国公民.的成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93.[3][5][美]莱斯特·M·萨拉蒙等著,贾西津、魏玉等译.全球公民.———非营利部门视界.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3、191.[4]杨团主编.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21).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177.责任编辑:丁芝【.观察】195
本文标题:我国非营利组织中志愿者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宿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554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