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教育学常考点之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教育学常考点之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教育学常考点之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教师招聘考试:北京人事考试网提供教师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资料,包括教师招聘公共基础知识试题,教师招聘公共基础知识答题技巧,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型,备考指导。本文介绍教育学常考点之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影响因素以及动因是教育学的常考点,其中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知识点比较零散,下面就让中公讲师教你如何快速区分识记这个知识点。(一)内发论(遗传决定论)关键词:内在需要、遗传。观点: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内发论强调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代表人物:(1)孟子,提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2)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动因。(3)威尔逊,认为“基因复制”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4)格赛尔,提出“成熟势力说”,认为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并通过双生子的爬梯实验来证明他的观点。(5)霍尔,认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6)高尔登,“优生学”的代表人。小结:内发论把人的发展完全归结为遗传和内在需要,忽视了外在因素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口诀:“孟德有四只耳朵”。孟-孟子,德-弗洛伊德,四只耳朵-威尔逊、格赛尔、霍尔、高尔登。)常考古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二)外铄论(环境决定论)关键词:外在力量、环境。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代表人物:(1)荀子,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即人性趋向邪恶,人们善良的行为是后天作为的结果。“化性而起伪”,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理观念。(2)洛克,提出“白板说”;(3)华生,认为“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4)欧文,“性格形成说”,“人的性格不是由他自己形成的,而是由外力为他形成的。”小结:外铄论完全忽视人的发展过程中先天的遗传提供的物质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的发展全然依靠环境决定,是一种不科学的观点。(口诀:“外婆寻找落花生”,外-外铄论,寻-荀子,落-洛克,花生-华生。)常考古语: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三)二因素论(辐合论)关键词:内发+外铄观点:认为人的发展离不开内在需要,同时也需要外在需要。于是提出一种中庸观点,即认为人的身心发展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代表人物:吴伟士:提出“相乘说”,认为人的心理发展等于遗传和环境的乘积。小结:二因素论看似综合了遗传和环境两种因素,实则主张的是二者的机械相加。(四)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关键词: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观点: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本文标题:教育学常考点之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557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