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浅谈生物作业与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生物作业与课堂教学有效性作者:覃道攀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2年第02期摘要: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怎样的生物作业才有益于课堂教学呢?本人试图从生物作业的设计,来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关键词:生物作业课堂教学有效性湖南省教育规划课题《提高中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XJK08CJJ042【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86-01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效率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作业的布置和批解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业设计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在现阶段,多数生物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比较主观和随意,在生物作业布置时单调、枯燥,空洞乏味,量多质滥。生物作业不是机械填空,就是死记硬背课本知识。作业与学生生活实际缺乏形式的多变性、训练的趣味性。布置作业的目标不明确,没有针对性,劳而无功。近一两年来,我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对占据学生学习活动近1/3时间量的作业活动关注较多。除了作业抓落实外,试图从更深层次的作业活动的设计上着手,来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一、注重作业形式的多样(一)多种作业的重新组合将课后作业、练习册上的作业以及其他资料上的作业进行改编、重新组合后,成为一道新的练习,让学生在最少的时间内,巩固所学知识,掌握生物技能。作业设计不再是机械重复的题海战术,而是与课堂教学有机的紧密结合。这样,使学生的作业少了一些无效或低效成份,不仅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还给学生节约了许多宝贵的学习时间,对学生的进步影响很大。(二)分层设计作业分析理解教材的编排特点,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课程内容分层设计作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实践证明,效果极佳。二、设计探究性作业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确定探究专题,利用网络等资源多方面搜集有关资料,并用研究的眼光来分析调查所得到的资料,从而进一步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设计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建议方案。1.以实验为主的探究性作业这类作业是以学生的实验为主,通过学生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让学生理解科学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技能。如:在学习高一生物“染色体的变异”内容时,学生了解到多倍体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温度的骤变,而且学生通过探究实验知道低温能使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于是有的学生就“高温是否也会诱导多倍体的形成”展开了讨论,并围绕以下四个问题进行探究性实验:(1)实验的假设:高温能诱导植物多倍体的产生(高温不能诱导植物多倍体的产生)。(2)选材及材料的处理:是否继续选用洋葱作为实验材料,选材部位是否还是取根尖分生区,选择多高的温度及处理的时间为最好等。讨论的结果还是决定选用洋葱的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处理的温度设置一定的梯度,但最高温度不超过40—50℃。(3)实验过程设计:如何设置对照的问题。最后决定设计几组不同温度的对照实验,进行观察及实验数据的统计。(4)预测实验结果并讨论分析。在周末时间学生分组实验。最后,每小组选派代表反馈该组的实验结果,交流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案,并且总结实验结果。2.以调查为目的的探究性作业这类作业是以学生调查为主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生物某内容或相关问题产生浓厚兴趣,教师可以从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作为作业,引导学生去进行探索和研究,并写出相关的研究报告。如:学生在学习了遗传病以后,对人类的遗传病非常感兴趣,就可以让学生调查周围人群中的遗传病。每人去调查自己周围熟悉5—8家庭中的遗传病的情况。调查前小组分好工,每组要选择好自己周围发病率较高的遗传病(如白化病、高度近视等)进行统计,并能够写出其遗传方式。然后全班汇总,统计出每一种病的发病率和该病的遗传方式。并及时计算、分析调查结果和原因,写出调查报告或小论文。学生通过亲自实践,从而了解了遗传病对家庭的影响,对社会造成的负担,对其价值观、情感态度是一个很好的教育,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到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巩固了知识。同时使学生掌握了探究性调查活动的基本方法。3.以习题阅读为主的探究性作业这类作业是探究性作业的又一形式。它是把与科学探究活动有关的问题通过习题阅读的形式表现出来,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的推导等各个环节编写成习题,让学生去阅读、去思考,从而得出答案等一般性过程。如:自然界发光现象非常普遍,生物通过细胞的生化反应而发光。请你设计实验探究萤火虫的发光强度与ATP浓度关系。实验材料:萤火虫的荧光器晒干后的粉末、ATP粉末、蒸馏水、相同的小烧杯、试管若干、标签纸若干以及实验所需的其他材料。实验原理:萤火虫的荧光器中部分酶利用ATP发光。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设计开放性话题作业1.结合课本知识,放开教学,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和话题,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语境和情境,引出一个个话题,使学生想说,使学生有话说,以唤起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放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组织辩论大赛。如爱滋病的传播方式,吸毒、吸烟、酗酒有哪些危害等。通过这项活动,学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扩大了知识面,演讲者的口语、胆量、个性兴趣也都得到了锻炼和发展。这类作业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空间和活动机会,能有效地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释放他们被禁锢的情绪,使学生得到自由、健康、充分和全面的发展。作业的布置有选择,作业的设计有针对性,改变作业的形式,优化作业设计,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从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目的。参考资料[1]蔡敏《当代学生课业评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陈松铨《走进课堂——高中生物(必修)新课程案例与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
本文标题:浅谈生物作业与课堂教学有效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576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