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世纪英才文化品质责任创新117我变成了一棵树文本分析《我变成了一棵树》从“我”的愿望出发,展开大胆想象,讲述了“我”变成树之后发生的一连串奇妙的事情。全文语言轻松活泼,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文章以妈妈叫“我”吃饭开头,引出“我”想变成一棵树的奇特愿望,交代故事的起因,没想到愿望真的实现了,“我”变成一棵长满鸟窝的树,然后具体描述了“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趣事:小动物们住进各种形状的鸟窝,妈妈坐在鸟窝里给小动物分食物,“我”馋得直流口水,“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事情非常有趣,是因为善于想象,使得“我”在想象世界里实现了现实生活难以达成的愿望,拥有了一段特别的经历。教学目标1.认识“希、痒”等8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3个生字,会写“吃饭、形状”等18个词语。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3.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教学重点读懂故事内容,感受美好的童真童趣。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希、痒”等8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3个生字,会写“吃饭、形状”等18个词语。2.能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3.了解故事内容,能够说出“我”变成一棵树之后能做些什么。1.引导学生自主识记生字和词语。2.引导学生学会在朗读过程中自主把握故事内容,理解故事,思考问题。世纪英才文化品质责任创新2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承上启下,引入新课题。导语: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的朋友小真因为羡慕小叶和小美美丽的长头发而幻想了自己拥有长头发之后的一系列事情。今天,我们又要来认识一位新的小朋友英英,她幻想着自己变成了一棵树,她为什么会想要变成一棵树呢?变成一棵树以后会怎样呢?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将一同探讨这些问题。2.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3.交流自己对“树”的认识或想象,引入下一阶段的学习。过渡:有谁能说说,树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学生自主回答问题。)看来同学们对树的了解还是很丰富的。那英英变成的这棵树会是什么样儿?跟我们了解的树是一回事儿吗?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自主朗读课文,把遇到的陌生字词用铅笔圈出来。注意读准字音,可以直接参照课文后标注的拼音朗读,也可以借助字典来查阅。二、初读课文,布置任务出示阅读任务,学生自主读文。任务一:自主学习生字生词,要求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并能正确认读,能够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书写新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同桌之间相互讨论,解决难题。任务二:带着两个问题进行阅读,并尝试解决问题:“我”为什么要变成一棵树?“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用横线画出自己感兴趣的段落、句子,并能大概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三、再读课文,解决任务1.检测生字词自主学习情况。(1)生字新词认读:(2)课件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进行认读,教师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并组词造句。世纪英才文化品质责任创新3希xī望痒yǎnɡ痒的形状zhuànɡ鳄è鱼狐hú狸li丁dīnɡ零línɡ巧qiǎo克kè力香肠chánɡ继jì续xù糖醋cù排骨抬tái头秘mì密mì识字方法:①形声字构字法:痒、狸、零、肠、秘、密、抬。②联系实际生活经验进行识记,可结合图片,如“鳄鱼”“香肠”“糖醋排骨”。③组词扩展法:丁香——丁零;巧手——巧合;攻克——克服;续写——连续。(2)生字词书写指导。(状、狐、狸、丁、零、巧、克、肠、继、续、抬、秘、密)课件展示田字格内的13个生字,引导学生运用之前所学的知识认真观察字形,注意每个字的结构特点,教师适时提醒学生注意每个字的几个部分之间的松紧、宽窄关系,重点聚焦生字“狐、零、巧、继”四个字的书写:“狐”右部两撇写法不同,最后一笔捺伸展;“零”上半部分“雨”写得扁一些,下部撇、捺伸展,托上盖下;“巧”右半部分最后一笔竖折钩的折钩要注意回到该部分中间位置再钩出;“继”右边的“米”要写得略窄,最后一笔是竖折。(3)巩固字词学习情况。①强化词语朗读,抽取词语卡片,小组进行开火车朗读,学生齐读词语。②学生自主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2.检测阅读情况,感知故事。(1)班内交流自主阅读情况,指名朗读课文,组织学生互相对朗读情况进行评价,教师适时指出朗读中的不准确、不流利的情况,并再次对易读错的字词进行强调。(2)自由组合,分小组谈论。引导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问题。①我为什么要变成一棵树?②“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3)小组汇报学习成果。①因为贪玩,不想被人打扰,所以想变成一棵树。②“我”变成一棵树后,树上长满了鸟窝,奇形怪状的。窝里住满了“我”世纪英才文化品质责任创新4的朋友,还有妈妈,他们在一块吃东西,馋得“我”口水直流。(4)相机引导学生划分段落层次,将长长的文章梳理清楚。①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我”想变成树的原因呢?(生自读课文,指名说。明确第1~4自然段写“我”不想回家吃饭,想变成一棵树,结果真的变成了一棵树。)②哪些自然段写的是“我”变成树后的遭遇?(两种意见可供参考:一是将剩下的段落都归为一层,写“我”变成树后经历的趣事。二是将剩下的段落具体分为两层,第5~12自然段为一层,写“我”变成的树上长满了鸟窝,妈妈也住进了鸟窝;第13~23自然段为一层,写“我”饿了,流下了口水,这才知道妈妈早就发现了“我”。)(5)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对课文内容进行简要概述,鼓励其他同学对别人的发言进行补充,教师进行总结归纳。(课文主要讲述了“我”不愿意吃饭,幻想自己变成了一棵大树,发生了一系列奇妙有趣的事情,最后被妈妈用食物唤醒的故事。)(6)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体会并梳理英英的感情变化:由一开始被喊去吃饭的心烦,到变成一棵树后的开心愉悦,由此体验想象较之于现实的美好之处。四、课堂回顾,作业设计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2.课后自主品读文章,体会文字中蕴含的情感小结:语文的学习重在自主,这节课同学们自主认识了新课文遇到的生字新词,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能坚持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看一看“我”变成一棵树后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同步巩固练参见“世纪英才丛书——学案反馈手册”,阅读提升练参见“英才好阅读”丛书)世纪英才文化品质责任创新51.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够分角色进行朗读,理解课文内容。2.能够融入美好的想象世界,感受童真童趣,理解母爱的美好。3.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发生什么奇妙的事。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想象课文描述的画面,通过朗读感悟文字蕴含的感情。2.能够理解母爱,理清课文的前因后果。3.能够结合生活进行创造性想象,读写结合。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听写字词,组织学生自主查阅订正,教师适时指导。2.指名回顾课文主要内容。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过渡:故事中的英英真是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她为什么突然变成了一棵树?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看看,她是变成了苹果树、橘子树,还是其他的什么树呢?二、精读故事,体情悟理(一)朗读第1~4自然段。过渡:“英英,吃饭了!”我们一进英英家,就听到英英的妈妈叫她吃饭,可英英怎么都不回应妈妈呢?谁想当一当英英,用你的朗读说出她的心里话。1.指名学生朗读第2、4自然段,其他同学朗读第1、3自然段。2.英英真的心想事成了,她居然真的变成了一棵树。猜猜看,此时她的心情怎么样?(又惊又喜。)指名学生带着感情读好“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一句。世纪英才文化品质责任创新6过渡:更有趣的事情还在后头,咱们继续往下读吧。(二)边读边想象,重点感悟想象的有趣和美好。1.默读课文,用“”画出你觉得有意思的语句并说明理由,同桌间相互探讨。2.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相机出示相关句段。·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1)这是介绍“我”变成树的过程,你认为哪些词句有趣?示例一:我认为“痒痒的”一词太有想象力了,一个人变成树的过程竟然是从身上冒出树枝,还会感觉“痒痒的”。示例二:“冒出来”非常好玩,从人的身上冒出树枝,该是多么神奇的事情!明确:这段话写出了“我”变成树的过程。“痒痒的”“冒出来”这两个词非常有想象力,让人能真切地体会到“我”的身体发生变化时的感受。(2)从身上长出树枝的“我”和大家一样感到好玩,感到惊奇,请读出这种感情。学生读,评价读,齐读。·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①“我”变成了怎样的树?(长满鸟窝:各种形状、迎风跳舞)②下面这句话和原句相比,哪句的表达效果更好?我变成了一棵长满了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鸟窝的树。明确:原句句意明了,句子简短,冒号起到断句的作用。改后的句子句意断层,朗读跳跃性太大,不顺畅。(3)想一想,省略号还省略了哪些形状的鸟窝?(梯形、星形、心形等)(4)仿照文中冒号的作用,写一句话。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点评。·我会请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①你认为这句话有趣在哪里?(在树上居住的居然是在陆地上生活的小动物,而不是一些鸟儿。)世纪英才文化品质责任创新7②看图或展示动画,引领学生直观感受树上的热闹景象。过渡:瞧,这就是小动物们的新家,这可是我的身体变出来的呢!多有趣呀,陆地上的这些小动物们全都像小鸟一样生活到树上去了,树上多热闹呀!更为神奇的是,不但小动物们,连人都能住进去呢!连妈妈居然也来到了树上,还住在三角形的鸟窝里!瞧,妈妈到来了,还带来了好吃的和大家一起分享。·傍晚的时候,妈妈背着一个大包过来了,我的心嗵嗵地跳着,震得树上的鸟窝都一动一动的,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①“我”——这棵大树,看到妈妈到来,有何反应?从这些词句能看出当时“我”的心情怎么样?(高兴、激动而又忐忑。)②如果你是这棵树,你高兴、激动什么?又忐忑什么呢?(看到妈妈到来,高兴、激动;担心妈妈发现这棵树就是“我”,紧张又忐忑。)③谁再来读一读这段话,一定要让我们听出激动不安的心情哟!指名读。过渡:妈妈顺着树枝爬上来了,紧接着,她做了什么?(相机出示句子。)·妈妈打开背包,从里面拿出好多东西:巧克力、香肠、面包、花生、牛奶……她把这些好吃的分给小动物们。他们一起在我的鸟窝里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①一起大声朗读这段话,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情景。过渡:是呀,妈妈和小动物们一起在鸟窝里吃东西,看得我们都有点馋了,嘴巴不自觉地想跟着啧吧啧吧地吃起来。这画面可真有趣!②自由交流:他们在大树上边吃边聊,你觉得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话呢?过渡:想想这画面就让人馋得慌,老师看到好几个小馋猫在咂吧咂吧小嘴儿啦!我们都犯馋了,还有谁也犯馋了?(相机出示句子。)·“咕噜噜……”我的肚子里发出一种怪怪的声音……·“咕噜噜……”我肚子里的声音越来越响了。①为什么“我”的肚子会发出“咕噜噜……”的声音?这说明什么?(因为正是该吃饭的时候,“我”很饿了。)②指名读一读13、14自然段,读出饿的感觉。提示:朗读时,注意象声词的语气,要读得快而响,如“咕噜噜”,强调出“我”饿的程度,重读“怪怪的声音”“越来越响”。过渡:但是没有人理会“我”,没人会想到变成大树的“我”,还要和他们世纪英才文化品质责任创新8一样吃东西,以至于“我”的口水流下来了,从哪里看出来?·唉,变成了树真麻烦。他们连水珠是从我的嘴巴里流出来的都不知道。①水珠原来是口水,小动物们把水珠当成什么?(下雨了,牛奶打翻了,虫子撒的尿,大树在哭。)②各抒己见:英英这么饿,小动物们不知道,她的妈妈知道吗?(引导学生从第21自然段找到答案。)③自由讨论:既然妈妈一早就知道“我”是那棵树,为什么还故意端来美味的食物馋“我”?她是怎么知道“我”的秘密的?小结:最懂孩子的是妈妈啊,这种了解来自母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妈妈知道“我”贪玩的小性子,了解“我”最爱吃的食物,明白“我”的奇思妙想
本文标题: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601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