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中班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中班教育活动设计方案第一篇范文:中班安全教育活动设计方案中班安全教育活动设计方案【精选】目标:用剪刀剪纸,用小刀削东西时要注意安全,用完放好,不要向着同伴使用。形式:谈话的方式进行教育。(二)健康1、安全玩滑滑梯目标:户外活动时,注意不让幼儿攀爬太高的大型玩具,有秩序地上下滑梯。形式:出去活动时教育。2、有序上厕所目标:幼儿入厕时要轮流去,以免拥挤发生事故。形式:实践练习。3、慢慢喝开水目标:教育幼儿注意有秩序地接开水,防止烫伤。形式:通过谈话及家园共育来达到目标。(三)语言活动1、去医院看病目标:了解看病的主要过程,知道常用的医用工具。形式:讲述故事和情景创设。2、大狗医生目标:知道要养成良好地生活卫生习惯,预防生病。1形式:讲故事,情境创设。三、环境创设根据安全教育周的内容,我们创设了相应的主题墙、环境布置。1、在主题墙上张贴了安全标志的图片,巩固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2、让幼儿讲述在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事故。3、通过家园共育,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四、家长工作:1、积极向家长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安全教育周的具体内容。2、教育幼儿在家中自觉远离带电插座、火、热水等危险物品,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五、具体措施:1、让幼儿知道一些安全常识,是有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体育活动中的一些安全常识和自我保护的简单方法,上下楼梯不跑、不跳、乘车不把头、手伸出窗外,不拿棍或锋利的东西奔跑,奔跑时在拐弯处要减速、不推撞同伴等。2、让幼儿控制自己不靠近危险物品,不到危险的地方去玩,懂得安全使用玩具、用具。3、了解在活动中掌握保护五官的方法。4、学会一些意外事故的简单处理方法。中班安全教育活动设计方案二活动目标:21、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2、教育幼儿不玩、不接近危险物品,不做危险的事。3、了解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和自救方法。活动准备:小朋友玩危险品受伤的事例图片。活动过程:一、教师分别出示挂图,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请个别幼儿讲讲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做的对吗?二、引导幼儿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险的?.教师总结:尖锐的利器(剪刀、小刀、针、牙签)水、火、电、气。三、寻找危险品将幼儿分成4组,分别在教室、院子、午休室及各个角落寻找不安全物品及玩具,然后大家一一记录进行交流,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对不安全的预见能力。四、通过讨论的方法了解应该怎样避免受伤1、鼓励幼儿讨论预防受伤的方法。2、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记住生活中应注意的问题。五、向幼儿简单介绍受伤后的自救方法。六、安全游戏1、教师带幼儿到户外在游乐器材前停留,向幼儿说明这些器材可能发生的危险及正确方法。2、请几位幼儿示范正确玩法。活动延伸:家园共同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及时阻止危险行为,增强安全意识。3活动反思:1、因为生活中的不安全物品和不安全隐患太多,在这节课中不能面面俱到。2、在活动中,师幼互动有一定的不协调,教师应根据幼儿情况在调整教学。3、这节课还是很成功的,教师还有待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4第二篇范文:中班安全教育活动设计方案中班安全教育活动设计方案【精选】安全知识铭记心,安全才能常伴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安全教育活动设计方案,欢迎阅读借鉴!中班安全教育活动设计方案一一、教育目标:通过安全教育周系列活动,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树立基本的安全意识,懂得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二、具体内容及要求:(一)社会活动1、医生家长进课堂目标:了解医生看病的一般程序和方法,了解常用的医疗器材形式:通过谈话、操作活动来达到目标。2、安全逃生目标:进行安全上下楼梯的演练工作(不推不挤、不牵手,要靠右边上、下楼梯)。形式:模拟着火时的情景,进行演习。3、安全玩滑滑梯目标:用剪刀剪纸,用小刀削东西时要注意安全,用完放好,不要向着同伴使用。形式:谈话的方式进行教育。(二)健康1、安全玩滑滑梯目标:户外活动时,注意不让幼儿攀爬太高的大型玩具,有秩序地上下滑梯。形式:出去活动时教育。2、有序上厕所目标:幼儿入厕时要轮流去,以免拥挤发生事故。形式:实践练习。3、慢慢喝开水目标:教育幼儿注意有秩序地接开水,防止烫伤。形式:通过谈话及家园共育来达到目标。(三)语言活动1、去医院看病目标:了解看病的主要过程,知道常用的医用工具。形式:讲述故事和情景创设。2、大狗医生目标:知道要养成良好地生活卫生习惯,预防生病。形式:讲故事,情境创设。三、环境创设根据安全教育周的内容,我们创设了相应的主题墙、环境布置。1、在主题墙上张贴了安全标志的图片,巩固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2、让幼儿讲述在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事故。3、通过家园共育,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四、家长工作:1、积极向家长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安全教育周的具体内容。2、教育幼儿在家中自觉远离带电插座、火、热水等危险物品,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五、具体措施:1、让幼儿知道一些安全常识,是有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体育活动中的一些安全常识和自我保护的简单方法,上下楼梯不跑、不跳、乘车不把头、手伸出窗外,不拿棍或锋利的东西奔跑,奔跑时在拐弯处要减速、不推撞同伴等。2、让幼儿控制自己不靠近危险物品,不到危险的地方去玩,懂得安全使用玩具、用具。3、了解在活动中掌握保护五官的方法。4、学会一些意外事故的简单处理方法。中班安全教育活动设计方案二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2、教育幼儿不玩、不接近危险物品,不做危险的事。3、了解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和自救方法。活动准备:小朋友玩危险品受伤的事例图片。活动过程:一、教师分别出示挂图,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请个别幼儿讲讲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做的对吗二、引导幼儿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险的.教师总结:尖锐的利器(剪刀、小刀、针、牙签)水、火、电、气。三、寻找危险品将幼儿分成4组,分别在教室、院子、午休室及各个角落寻找不安全物品及玩具,然后大家一一记录进行交流,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对不安全的预见能力。四、通过讨论的方法了解应该怎样避免受伤1、鼓励幼儿讨论预防受伤的方法。2、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记住生活中应注意的问题。五、向幼儿简单介绍受伤后的自救方法。六、安全游戏1、教师带幼儿到户外在游乐器材前停留,向幼儿说明这些器材可能发生的危险及正确方法。2、请几位幼儿示范正确玩法。活动延伸:家园共同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及时阻止危险行为,增强安全意识。活动反思:1、因为生活中的不安全物品和不安全隐患太多,在这节课中不能面面俱到。2、在活动中,师幼互动有一定的不协调,教师应根据幼儿情况在调整教学。3、这节课还是很成功的,教师还有待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篇范文:中班教育活动设计中班语言活动:太阳的朋友作者:杨洋来源:上海学前教育网日期:2005-10-27阅读次数:186中班语言活动:太阳的朋友幼儿年龄:4-5岁执教:南西幼儿园杨洋活动目的:1、喜欢春天、喜欢春天的阳光,乐意和同伴一起交流自己的感受。2、能用绘画的方式大胆表达,尝试和同伴一起创编散文诗《太阳的朋友》。活动准备:1、和幼儿一起和春天的太阳做游戏,积累感性经验。2、照片、画纸、笔。活动过程:观看曾经的活动照片,师生共同回忆合太阳做游戏的共同经历。1、春天的阳光是什么样子的?2、你们喜欢太阳吗?为什么?将已有经验进行整理成一段好听的散文诗供幼儿欣赏。散文诗:根据幼儿的讲述整理。图一(已画好):冬天过去了,春姑娘带来了春风和春雨。春天的太阳还带来暖暖的阳光,。亲亲班的孩子和老师一起找太阳做朋友。杨老师说:“太阳,太阳我喜欢你,你金灿灿的阳光从天上洒下来,把大地都变成了金色,真美丽”。天天说:“太阳,太阳,我喜欢你,你是暖暖的阳光照在我的身上,让我觉得好象躺在外婆的怀里。”;忙忙说:“太阳,太阳,我喜欢你,你让校园里的迎春花都开了,还有桃花、紫荆花、海棠花也来和我们做朋友”;宁宁说:“太阳,太阳,我喜欢你,你照在我的脸上是好舒服的,好象老师的手在摸我的小脸蛋”;奇奇说:“太阳,太阳,我喜欢你,你能帮助我们补钙,让小朋友都长得壮壮的。”„„你们知道吗,除了亲亲班的老师孩子喜欢太阳,还有许多别的东西也喜欢春雨呢。图二、三(当场画):小河说:“太阳,太阳,我喜欢你,你把河面上的冰都融化了,让我又可以哗啦啦,哗啦啦的流了。”;太阳伞说:“太阳,太阳,我喜欢你,有你的日子,我的小主人会带着我在阳光下散步,游戏。”„„鼓励幼儿用绘画的形式续编故事。幼儿绘画,教师观察。共同讲述创编的故事,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发展语言能力区域活动《小手动起来》作者:徐爱萍来源:泉州市德化县实验幼儿园日期:2005-10-24阅读次数:248设计者:徐爱萍设计意图:在实施《纲要》改革课程的今天,积极创设活动区,引导幼儿开展区域活动、从中获得主动发展,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在教学实践中,我遇到了不少困惑:如何顺应孩子的需求?如何适时地指导?如何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发掘潜在教育价值?等等。在学习《纲要》的基础上,我尝试设计、开展了《小手动起来》这一区域活动,力求发现问题,及时剖析寻找对策,努力体现“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观念,让活动区更“活”,真正成为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活动目标:1、尝试使用常见的装订工具,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通过自主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探索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3、乐意分享自己的和别人的快乐。活动准备:知识经验:参观过别班幼儿的区域活动,围绕“他们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怎么让自己玩得更开心?”等话题展开讨论。请家长有意识培养幼儿解决生活中小难题的能力,有使用装订小工具的体验。材料:工作区:手段收集订书机、打孔机、固定条、回形针、大头针、铁夹、书夹、报夹等用于固定纸张的工具大小、质地不同的废旧纸张(宣传单、报纸、图片、文件纸等)。探索区:各种各样的纸、积木块、小玩具熊以及记录纸。角色区:陶瓷一条街、小警察、美发馆等所需物品及若干半成品:切半的废旧皮球、纸团、塑料筒等。识字区:录音机、麦克风、简单的文字卡片、识字儿歌磁带。劳动区:小菜苗、小铲子、小水桶、泥土、大纸箱。环境(附示意图):将劳动区的场地设在走廊的拐角处;设有问题墙;作品展示区;活动过程:1、介绍新增设的工作区,问题:如何将散乱的纸张有序地整理清楚?可以用什么方法将其固定?2、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进入活动区活动。3、教师重点观察工作区幼儿,适时指导使用新材料,用摄像机捕捉孩子的闪光点,留下幼儿活动的痕迹。4、活动特写:今天在工作区中投放了各种装定材料,请幼儿自由选择、尝试将散乱的纸张装订成册,活动一开始,许多幼儿拿来订书机,有的拿起书夹,有几个幼儿试了试回形针,都试着把几张散乱的纸张装定起来了,可程昊小朋友对几张图片拨弄了好久,原来太硬了,订书机订不下去,“这有个打孔机,把图片打个孔吧。”经伟略小朋友一提醒,使用打孔机的幼儿多了起来,有的把打完孔的图片用回形针别起来,有的还找来了绳子,穿过小孔把纸装订成册。5、师生交流与共享。(1)请幼儿将作品放在展示区,鼓励幼儿将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同伴,进而互动学习。(2)播放录像,观看个别幼儿有创意地行为,并展开讨论。(3)围绕“今天我遇到的困难”为话题,请幼儿自由讨论,师生交流后把问题及办法记录在问题墙上。活动反思:1、目标达成情况的反思:本次区域活动,大部分材料由幼儿及家长共同收集,幼儿玩起来较亲切、较投入,积极性高,能在快乐、自由的气氛中进行自主地活动,能较好地达到预定的目标,但幼儿面对困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应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进而提高使用常用工具的技能。2、活动设计的反思:整个活动以“小手动起来”为主线,各个区域无不体现“动手”,并有效利用摄相机及时地捕捉幼儿的闪光点,突破以往用笔记录的形式。这一形式更具有真实性,特别在评价环节再现个别幼儿行为,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更有代表性。不仅“手动”而且“嘴动”,达到很好的互动效果。当屏幕展现角色区幼儿的作品“注浆成型娃娃头”时,情绪达到了高潮,他们
本文标题:中班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617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