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扶移局班子年度(述职报告)
扶移局班子年度(述职报告)第一篇范文:小度写【县政府班子5工作述职报告】领导班子述职报告【县政府班子5年工作述职报告】领导班子述职报告范文【摘要】:按照组织的要求,下面,我代表本届政府就任期以来的工作报告如下:本届政府的任期是不同寻常的时期,这5年,既承担着如期完成“十五”目标、启动实施“十一五”计划的任务,又肩负着跨世纪、开启XX各项事业新篇章的重担按照组织的要求,下面,我代表本届政府就任期以来的工作报告如下:本届政府的任期是不同寻常的时期,这5年,既承担着如期完成“十五”目标、启动实施“十一五”计划的任务,又肩负着跨世纪、开启XX各项事业新篇章的重担。基于此,我们政府一班人深感责任重大,深知担子份量。就职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常委会和县政协的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下,我们积极吸纳上届政府的好思路、好经验,认真履行职责,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战胜了前进中的各种困难,为实现任期目标、积蓄发展后劲进行了不懈努力,不仅有效巩固了上届政府打下的好基础,而且在此基础上把各项工作又向前推进了一步。通过5年来的努力,使本届政府的任期成为我县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开创新局面、实现新跨越的重要时期。2007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05亿元,比2002年增长6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7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69亿元,分别较2002年增长7.4%、183.9%和110.1%。产业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比由2002年的56:14.4:29.6调整到2007年的36.9:25:38.1。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0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160元,比2002年增加1253元,年均增长9.4%。--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特色农业初具规模。按照“壮大畜牧业,发展特色种养业,鼓励农村发展二、三产业,稳步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在大农业内部着力发展灌草业,以此带动畜牧业。在种植业上,变杂为主,发展特色、绿色产业。同时,积极组织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乡镇企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通过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日趋合理,生产经营方式逐渐向市场化、集约化方向转变,杂粮杂豆、滑子菇、柳编等特色产业链条已经形成,农村经济产业化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以荞麦为主的杂粮杂豆面积稳定在了80万亩,在连续五年旱灾的情况下,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效益。滑子菇发展到50万盘,柳编业发展到7个村、512户,逐渐成为新兴的富民产业。通过引草入田,大力实施“种子工程”,坚定不移推行禁牧舍饲,加强草籽基地、“天保”、退牧还草等国家畜牧业基础项目建设,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有了根本转变,发展势头强劲。今年牧业年度,全县家畜总头数达到44万头(只、口),全县以养殖牛、羊、鹅为主的养殖专业村发展到了56个,黄牛总数较2002年牧业年度净增2.8万头,人工种草保存面积达到了50万亩,较2002年净增12万亩。通过积极组织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二、三产业,使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目前,全县年输出劳务1万多人,农村人口中每10人就有1人在外打工,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实施项目牵动战略,工业经济运行势头良好。按照“壮大骨干企业,开发优势系列产品,搞活和新建众多小企业”的工业经济发展新思路,通过深化企业改革、加强企业管理、招商引资上项目等措施,培育壮大了蒙药、水泥、铁矿、北大荒实业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促动了工业经济速度和效益的同步增长,初步形成了以蒙药、建材、矿产资源开发、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具有XX特色的工业发展新格局。到2007年底,全县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由2002年的3户增加到6户,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010万元,年均递增18.3%;产品销售收入19360万元,年均递增16.9%;实现利税2930万元,年均递增16.2%;累计完成技改投资7695万元;工业经济占GDP的比重由11.8%提高到了16.6%,对财政的贡献度由15.5%提高到了38.8%。--积极鼓励个体私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加快。5年来,我们从优化环境、强化服务、规范市场入手,积极引导,放手发展,全力扶持,推动了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目前,全县个体工商户累计达到2280户,个体私营从业人员发展到2699人,注册资金2248万元;私营企业发展到44家,从业人员867人,注册资金1666万元。2007年个体私营经济上缴税金852万元,在全县财政收入中的比重较2002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5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难得机遇,坚持国家投资与社会融资并重,通过政策驱动、利益调节,积极引资金、跑项目,努力增加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这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7亿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10个,有力地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其中,2007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亿元,是2002年的4.1倍;今年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较2002年净增3.1亿元。在农牧业基础建设方面,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重点建设了人畜饮水、低水高调、草籽基地、农业综合开发、养殖专业村、畜牧业棚舍等重点工程,新建水库、塘坝29座,新增水面4000亩,新增水浇地12万亩,新建棚舍8.5万间、窖池1.8万处。在生态建设方面,累计完成投资1.1亿元,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三北”四期防护林、“5820”工程、天然草牧场保护、小流域治理等工程,新增林地面积73.3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3平方公里,综合治沙81万亩,森林覆被率较2002年净增了6个百分点,2000年被评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在公路建设方面,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新建、改扩建县乡公路197公里,建成了库甘公路,开通了通库线,修建了大扣线XX段和库大线哈尔稿至六家子段,翻修了稿茫油路,贯通了茫三穿沙公路,新建和改建黑色路面134公里,目前设计投资3100万元的省道305线XX至阜新县平安地段正在建设中。在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累计完成投资0.9亿元,完成了一期农网改造工程,解决了21个自然村不通电问题,投资5630万元的二期农网改造工程正在紧张施工;新建了94个电话村,城乡程控电话机交换总量达到2.3万门,移动电话网络实现了全覆盖,通讯更为快捷。在城镇建设上,累计完成投资3.9亿元,重点改扩建和配套建设了XX镇“六街四路”,建成了中心街带状公园,全县新建办公、住宅、商务用楼153座24.5万平方米,新建集中供热小区7处15万平方米,日供水能力为800吨的风水山水厂建成并投入使用,文化广场、XX镇中心河改造排污工程正在施工。此外,各建制镇的小城镇建设也迈出了较大步伐。--加大扶贫解困力度,贫困状况明显改变。5年来,始终将扶贫攻坚同推进农业产业化、生态建设等项工作有机结合,组织广大干部群众,以夯实贫困人口脱贫基础、改善贫困人口生活环境为重点,积极探索开发式扶贫路子,努力争得并实施了自治区扶贫开发移民扩镇、生态移民、千村扶贫和世行贷款扶贫等项目,做到了领导包联,项目到村,措施到户,集中扶持,个个击破。5年来,共投入以工代赈、财政支农专项、扶贫贷款、社会扶贫资金9569万元,建设旱涝保收田24.7万亩,打井配套1610眼,为重点贫困户投放了700多头牛、2.75万只羊和32万只鹅雏,种草14万亩。为解决生活在无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8300个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积极探索并实施了移民开发、异地扶贫,1999年-2007年,结合实施扶贫开发移民扩镇工程、生态移民和异地扶贫移民试点工程,共搬迁945户、3700多口人。今年又实施了生态移民三期工程,还将搬迁539户、2411人口。通过采取以上措施,1999年以来,全县累计扶持贫困人口5.6万人,解决温饱2.9万人。在扎实推进扶贫工作的同时,本着城乡并进的原则,通过普查登记、制定扶困政策、建立扶困基金、开辟再就业基地、职工捐助、实施XX镇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措施,共扶持困难职工1850余人,安置下岗职工4745人,再就业率达95%,城市低保人数已达3328人。实行了“两金”税务征缴,扎实推行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足额发放了城市低保和“两金”。--着力优化对外开放环境,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我们始终把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作为促动全县经济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的突破口,不断优化开放环境、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招商、安商、亲商。通过各方面的努力,5年来,全县共实施内引外联项目337个,引进国内市外资金31672万元,实施外资项目56项,实际直接利用外资222万美元。2007年引资企业销售收入和上缴税金分别占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17.8%和52.2%。通过招商引资,做强了蒙药厂,引进了北大荒实业有限公司,新上了荞麦及杂粮杂豆加工生产线,有效带动了订单农业,使具有XX特色的农产品首次走向了欧美市场;通过政策优惠,招商新上了年缴税超百万元的两个精铁粉生产企业,60万吨水泥熟料回转窑,沙棘系列产品开发,铅锌、硅铁、高岭土开发等工业项目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通过争取资金建成了省道303线XX段公路,动工修建了省道305线XX-辽宁省平安地公路;通过引资和吸纳社会资金重点实施了城镇供水、供热、广场、道路和房地产开发等项工程,弥补了建设资金的不足,有效改善了城镇面貌。--大力培植财源,财政状况逐步好转。5年来,我们以增收节支为主线,从完善体制、培植财源、强化征管、控制支出入手,切实加强了财税工作。通过增加含税高作物的比重,发展特色产业、优质农业,重点培育了一批种养加和营销大户,巩固了基础财源;通过扶持效益高、前景好的骨干企业,壮大了支柱财源;通过政策驱动、利益吸引,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培育了新兴财源;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品、招商引资等方式,多渠道、宽领域壮大了地方财源,初步构建了具有XX特色的财源体系。在税收征管上,始终坚持依法理财,依法治税,严厉打击各种抗、骗、逃税行为,有效控制了“跑、冒、滴、漏”。进一步健全了征管制度,强化了征管手段,规范了税收秩序,做到了应收尽收,全县财政收入按可比口径计算,年均递增10.1%。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严格执行财政预算,注重用好管好专项资金,从严控制小车费、招待费、会议费等非生产性支出,重点保工资、保运转。5年间,兑现了国家先后两次出台的职工工资增资政策,实行了教师工资县里统一发放,足额发放了职工工资,全额拨付了专项资金,消化了历史包袱4211万元,没有发生新的欠帐。--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实现了体制创新。5年来,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撤并了苏木乡镇,推行了行政机构改革,实行了乡级财务“零户”管理、行政事业收费和罚款票款分离收支两条线、国有粮食企业会计委派制、政府采购制,对县直部门财务实行“集中管理、分户核算”,设立了县缴费中心,逐步规范了预算外资金管理,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农村税费改革,理顺了财税体制,真正落实了农业税征收政策,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较农村税费改革前比,农民人均减负72元,减负率为45.1%。在工商领域,稳步推进了国有工商企业民营化改革和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公司制改造,此外,其它行业的改革也不断深化,促进了事业的发展。--努力办好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两个文明协调发展。5年来,我们坚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狠抓科技培训和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开展了争创全区科技先进县活动。全县共建设科技示范园区12处,引进、推广科技实用技术22项,年均培训农牧民6.5万人次。2001年,我县通过了全区科技先进县的验收。在教育上,我们按自治区要求开展了“两基”达标工作,精心组织实施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一、二期工程,以推行素质教育为契机,落实了农村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全面实行了校长竞聘制,有序调整了中小学校布局,不断发展职业教育,稳步推进民族教育,全县教育教学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5年间,全县累
本文标题:扶移局班子年度(述职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669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