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初中地理七年级《极地地区》优秀教学设计
《极地地区》教学设计【本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2.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在空白图上能正确填出南极洲濒临的三大洋和相临较近的大洲,及目前我国两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的位置及名称,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两极地区气候特点。能力目标1.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2.利用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两极地区气候特点。3.利用两极地区气温图表,区分两极气候特点。情感价值目标感受到科学家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强他们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本节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极地地区的范围2、独特的自然环境3、《南极条约》主要内容4、在极地进行科学考察的意义难点:1、为什么南极地区平均气温比北极地区低得多。2、我国南极科考站的名称和位置。(第1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准备:同学提供南极和北极的图片并制成演示文稿;由8位同学编写小品《八仙过海到南极》。教学器材:多媒体设备、南北极地图教学课件:反映南极和北极自然景观的图片。【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体验式教学法【教学过程】一、教学活动从复习原有知识入手,在教材提供的北极地区地图和南极地区地图上描出南北极圈,这样极地的范围、包括的地区就一目了然了。需要学生仔细观察的是:1.让学生找出南北极圈的纬度(南北纬66.5°)。2.站在北极点、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不同的。3.在北极点的前后左右方向都是南方,而南极点的前后左右方向都是北方。4.北极地区中心为海洋—北冰洋,南极地区中心为陆地—南极大陆。二、在小品《八仙过海到南极》中,学生主要介绍南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如:气候特点—酷寒、烈风、暴雪;冰雪高原;白色沙漠等。在表演时学生尽可能用幽默的语言来表达,使同学对南极的自然环境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利用学生搜集到的南北极图片、教材中的阅读材料“穿越南极”,把这种认识引向深入。在组织学生讨论时,让学生把对南北极的自然环境特点总结并填表使学生对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特点有一完整的认识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特点南极地区北极地区范围海陆状况气候特征代表动物三、学生阅读教材图“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比较南、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得出结论:南极地区的气温比北极地区低得多。教师提出探究课题,请同学们根据了解的知识,分析为什么南极地区的气温比北极地区低得多?教师把学生探究的结论归纳并总结:其主要原因是北极地区为海洋—北冰洋,南极地区为高原大陆,海洋散热慢,对阳光的反射率小。南极大陆地势高,大陆上覆盖着巨厚的冰层,冰面把90﹪的阳光反射回去,再加上有漫长的极夜,多烈风,所以南极的气温更低。【板书设计】第十章极地地区一、冰雪覆盖的地区——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1.位置范围和周围的大洲大洋2.南、北极气候和景观3.南、北极点判方向二、科学考察的宝地1、资源宝库:a.它的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b.它的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c.它的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2.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三、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教学点评】本节课从原有知识入手,逐层深入地引导学生对极地地区的独特自然环境进行了解,并对学生进行探究意识的培养。在复习原有知识时,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读图意识;小品从编写、排练到道具的选择都要教师进行引导,特别是在内容上,一定要体现南极的自然特点。在探究难点问题时,教师要注意引导,使学生充分运用以有知识来解决问题,学生在探究中才能体会到快乐。(第2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准备:同学提供南极和北极的图片并制成演示文稿;由8位同学编写小品《八仙过海到南极》。教学器材:多媒体设备、南北极地图教学课件:反映南极和北极自然景观的图片。【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体验式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学生在课下搜集资料、图片并进行整理,在教师指导下选取典型事例制成多媒体演示文稿,向同学们介绍探险家的勇敢精神,现代科学家的勇于奉献、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可选的典型事例:挪威探险家阿蒙森、英国探险家斯科特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中国科学家秦大河等六国科学家横穿南极的事迹。我国科学家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事迹。二、教师号召同学们向科学家学习,同时提出分小组讨论的问题:科学家们为什么要到极地去科学考察?极地地区丰富的资源应如何利用?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不拘泥于教材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独创意识。如:南极大陆今后可以成为南半球航线的中间基地;南极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大陆漂移说提供了有力地证据;极地地区丰富的资源应各国平均分配或扶助贫困国家等。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让他们反复查找地图,特别是我国在南极建立的二个考察站的名称和位置并让学生分析,为什么我国的南极科学考察都在2月份进行。为了使学生重视读图,在最后可以设计一个探究题目: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到南极去旅游的愿望会很快实现。请各组设计一个从北京到极地去的旅游路线图,三组同学设计去北极、另外三组设计去南极。在这个探究活动中,学生可以更多的使用地图,同时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新。【板书设计】第十章极地地区一、冰雪覆盖的地区——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1.位置范围和周围的大洲大洋2.南、北极气候和景观3.南、北极点判方向二、科学考察的宝地1、资源宝库:a.它的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b.它的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c.它的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2.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三、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教学点评】这节课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在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注重地图的使用。学生查阅的资料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取典型事例制成文稿,学生介绍时要声情并茂具有感染力。在最后的探究活动中,一定要让学生把设计的线路图进行展示、说明设计思路、并让其他同学对其进行点评,教师总结。(第3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准备:同学提供南极和北极的图片并制成演示文稿;由8位同学编写小品《八仙过海到南极》。教学器材:多媒体设备、南北极地图教学课件:反映南极和北极自然景观的图片。【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体验式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利用教材中《新华社报道》引出有关资料,极地地区的动物资源正在面临滥捕滥杀的威胁,同时,极地地区的环境越来越多地受人类地影响。课程的引入可以利用学生搜集的资料、图片、数据,用来说明极地地区面临的威胁。此时教师提出探究的问题:以南极地区为例,鲸鱼的大肆捕杀会对南极地区产生什么影响?引出学生的探究活动。二、在探究活动中,首先由教师介绍南极地区的动物资源(图片),并介绍食物链的含义:所谓食物链,是指生物之间的弱肉强食、互相依存的食物关系,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啃泥底”,就生动而形象地比喻了这种相依为命地食物链关系。在南大洋地区的食物链是什么关系?学生依据手中的资料,分小组进行探究。教师在学生研究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并把学生制作的南极地区食物链金字塔让全体学生观看:这样学生对南极地区食物链的关系就一目了然了。(食物链金字塔图见课件资料)在探究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二个问题:1.南极磷虾和南极鲸鱼在食物链中的重要作用。2.过度捕捞磷虾、灭绝性捕捞鲸鱼的后果。最后学生得出结论:南极地区的食物链相当脆弱,其中任何一环被打断,南大洋地区的整个食物链就会遭到破坏,进而会影响整个世界的海洋资源和环境。三、如何保护极地地区的动物资源和环境,这一问题由学生分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到各小组参与讨论,与学生一起发表自己的意见,鼓励学生提出好的建议。向学生介绍《南极条约》的主要内容,可以利用学生搜集的资料、图片,还可以利用教材的阅读资料《爱护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我国科学考察队员保护环境的图片教育学生,使他们树立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板书设计】第十章极地地区一、冰雪覆盖的地区——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1.位置范围和周围的大洲大洋2.南、北极气候和景观3.南、北极点判方向二、科学考察的宝地1、资源宝库:a.它的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b.它的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c.它的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2.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三、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教学点评】本节内容中的难点是南极地区食物链的构成、食物链各环节被破坏后对南极地区及世界的环境影响。这一部分一定让学生认真分析资料,充分发表意见,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最终得出正确的答案。在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的教育时,应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
本文标题:初中地理七年级《极地地区》优秀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672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