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14年春从钓争看大国战略的较量(1)
1主讲人:李淑珍从钓鱼岛争端看中美日大国战略的较量和博弈2一、美国重返亚洲战略与钓鱼岛争端的升温三、中国和平崛起的大战略及其对钓鱼岛问题的应对之策二、日本炒作钓鱼岛问题所要达到的战略目的一、美国重返亚洲战略与钓鱼岛争端的升温二、日本炒作钓鱼岛问题所要达到的战略目的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与钓鱼岛争端的升温二、日本炒作钓鱼岛问题所要达到的战略目的3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与钓鱼岛争端的升温(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1.战略提出的缘由奥巴马第一任提出,第二任改为亚太再平衡战略。主要针对中国的崛起,防止中国挑战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从而威胁到美国的世界霸权。二战后美国的对外战略:一是冷战时期的同苏联争霸世界;4二是冷战后,维持和尽可能延长它在世界的霸权地位,如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1年年初的国情咨文中,突出强调“我不接受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对挑战者的认定,从中苏是潜在的挑战国,到中国在亚太地区形成了现实的挑战。进入新世纪,美国忙于全球反恐,热中打阿富汗及伊拉克两个战争。中国则利用美国反恐改善了同美国的关系,在经济、军事和外交的发展中,都上了一个台阶,在亚洲的国际空间迅速扩展。美国认为,这构成了对美国在亚太地区主导权的现实挑战。5中国的成就:•实现了经济实力跃升,进入新世纪中国经济两位数增长,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军事装备升级,中国掌握了外太空飞行器的变轨(使飞船的椭圆形轨道变为近圆形轨道)技术;可以多弹头发射导弹;制造了第一艘航母;•我国同14个陆地邻国中的12个解决了边界问题。•中亚方面,建立了上合组织;6•同东盟签署1+10自由贸易协议,10年开始生效,同东盟签订了3+10的经济合作协议。这个阶段,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大增,同时美国却在减少。•海峡两岸经济发展密切,和平发展的呼声高涨。国外媒体指出“事实证明,阿富汗和伊拉克这两场战争是北京方面得到的战略礼物。”上述中国的发展不仅导致美国人的恐惧,也导致亚洲一些国家的担忧。美国担心是否会像当年它把英国赶出美洲那样,中国会把美国赶出亚洲。7美国重返亚太,除了针对中国外,另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二战以来东亚经济持续发展。目前在世界各主要地区中,唯有东亚经济保持了经济发展的活力。美国要发展经济,彻底摆脱金融危机,非借助东亚经济发展的活力不可。回顾战后亚洲崛起的进程,大概有五个浪潮:第一个浪潮是日本。日本创造了“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这个模式很适合日本的国情,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崛起之路。第二个浪潮是亚洲的四小龙,即台湾、香港、韩国、新加坡。其共同点是过去虽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主,却把握西方向东南亚发展中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吸引外国资金和技术,并利用本地“价廉物美”的劳动力进行加工与国际贸易,成为继日本之后的亚洲新兴经济体。学界曾归纳“四小龙”成功原因,包括都具有强调勤劳、节俭与重视教育的儒家文化背景;受西方价值观影响朝民主方向发展,以及政治相对稳定,能施行计划型经济等因素。8第三个浪潮是东盟国家,诸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这些国家也是学了出口导向型的模式。第四个浪潮就是中国,我们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加入亚洲崛起的大潮。第五个浪潮是印度,1991年印度实行改革,走上了崛起之路。这五个浪潮使亚洲崛起成为一股强大的时代潮流,这股潮流将会改变二十一世纪世界的面貌。2.手段:军事、政治和经济军事先行:•频繁的军演,把核动力航母开到了黄海;910•增加在亚洲的军事存在,部署在太平洋地区的航空母舰战斗群已经由五个增加为六个,尽管同一时间美国在全球服役的航母已经由十二艘减为十一艘;•扩大在亚洲的驻军,在新加坡部署濒海战斗舰,在澳大利亚西北的达尔文港驻军,加强在菲律宾的军事存在。美国在遭遇经济危机不得不进行全球军事收缩的情况下,将军事重心转向亚太,美国海军在亚洲的驻军将达到60%;•在海峡两岸和平发展的大势下继续出售武器给台湾。11•调整东亚的军事部署:西太平洋地区的兵力部署重点将从北向南调整,从防范苏联俄罗斯向防范中国调整,以关岛和澳大利亚作为重点部署地区;美国重返亚太所以军事先行,除威慑中国外,一个重要目的是遏制中国海权的发展。在中美两国的长期较量中,是中国的陆权对美国的海权。在中美的陆上较量中主要指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美国没有占到便宜,而海上是美国的。冷战期间美国用“第一岛链”(指北起日本群岛、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12冷战后,虽然中美关系总体良好,但美国为追求其全球领导地位从未放弃对中国的防范和制约,为此美国需要将中国的力量遏制在第一岛链之内,并在中国近海对中国进行窃听、侦查等。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必然要谋求自己的海权,近现代史上任何一个强大的国家,都是以走向海洋国家为显著标志的,都是把海洋作为生命线的。13中国海洋战略的第一步,是对自己领海的坚决守护和对海权的充分掌握,仅就此而言就必然与美国、日本及越南、菲律宾等国发生利益冲突。目前,美国借助日本对中国穿过第一岛链进行抗议和监视。保持第一岛链中冲绳战略地位的同时,加大对第二岛链中关岛和澳大利亚两战略岛的建设。”1415政治上:用激化中国周边原有矛盾和历史遗留的领土和领海争端问题制约中国,以插手钓鱼岛、南中国海的方式,积极参与亚洲事务,掌握亚洲事务的主导权。这样的巧实力被称为挑拨离间。强化同韩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传统安全同盟的关系,使其合作的内容更加广泛。倡导价值观同盟。通过推广人权民主,平衡中国的影响力。推出经济战略:奥巴马在2011年提出了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Partnership,TPP)。16TPP就是要按照美国的规则、标准和制度来制约东亚,从而平衡中国经济在东亚的影响,主导亚太的经济合作。美国奥巴马政府将TPP视为美国经济与亚太再平衡的一部分,因而刻意排除中国,邀请日本参加。在日本国有化钓鱼岛之前,日本政府对加入TPP并不积极,主要原因是日本农业势力强大,农业保护主义制约了日本的对外开放,但日本国有化钓鱼岛,中日钓鱼岛争端升温之后,日本政府的态度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目前,美国政府就日本加入TPP谈判的预备磋商已达成协议。这样一来,拥有世界第一和第三经济大国的TPP,就有了和以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主导的亚太经济新秩序抗衡的资本。17作为日美重要贸易伙伴,东盟一些国家对TPP存有隐忧,认为TPP将绕开世界贸易组织保护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规则,给本国带来风险,实施以美国为主导的更严格的标准,其中包括劳工权益以及要求参与国政府进一步将国有企业私有化,这些条件将会让东盟一些国家难以承受。18综上,美国重返亚洲的手段有军事、政治和经济三个方面,是“组合拳”,但这三个方面极不平衡,只有军事实力过硬,政治上亚洲国家不可能长期地在经济上靠中国,在政治上坚定地追随美国,尤其是西方的人权民主,并不会被亚洲国家全盘接受。TPP也仅仅是一个目标,它的落实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一些政治、经济权力基础的流失,让美国决策者产生很高的战略焦虑,所谓软实力和举世无双的军事力量,就成为美国重返亚洲唯一可以依靠的战略利器。美国主要凭借显示其军事实力的手法重返亚太。这实际上仍然是组织军事集团、加强军备竞赛的冷战思维在作祟。193.后果在美国高调重返亚洲的氛围下,亚太地区原有的一些争端、矛盾变得更加错综复杂,特别是一些国家与中国原有的主权争端,开始突显:•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加剧“六方会谈”迟迟不能恢复;•南中国海争端持续升温•中日“钓鱼岛”主权之争凸显中日之间存在的海上油气田开采的矛盾和钓鱼岛主权之争。继10年扣押了在钓鱼岛附近捕鱼的中国渔船的船长,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强烈反对,悍然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11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购岛协议,对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严重侵犯中国的领土主权。在美国的纵容下,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态度日趋强硬。美国重返亚洲,还造成了地区频繁的军演以及军备战的展开。美国在日本部署大量先进武器。菲律宾大量购买美国武器,军方配备的是美式装备、越南购置的潜艇则来自俄罗斯。2011年09月22日美国宣布58.52亿美元对台军售计划。有美国政府官员称,过去两年半中,美国对台军售的规模之大与步调之快前所未有,未来美国仍将考虑进一步对台军售。21(二)钓鱼岛问题的产生,是冷战时期美国全球战略的产物钓鱼岛原是台湾的附属岛屿。1895年,日本在甲午战争末期,趁清政府败局已定,非法窃取钓鱼岛。随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1943年12月,中美英三国首脑发表《开罗宣言》,规定将日本窃取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国。1945年7月,《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1945年8月,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1972年9月中日邦交正常化时签署的《中日联合声明》载明,“日方将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22《波茨坦公告》第八条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该公报的精神很清楚,日本作为战败国,其领土范围由战胜国确定,不能任由日本来伸张和声索。问题出在《旧金山和约》。1951年,美国把中国等对日战胜国排除在外,片面地和日本媾和,签订《旧金山和约》,将琉球群岛(即现在的冲绳)交由美国管理。1953年,美国琉球民政府擅自扩大管辖范围,将中国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裹挟其中。231971年,日、美两国在“归还冲绳协定”中又擅自把钓鱼岛等岛屿列入“归还区域”。这一举动当时就引起台海两岸的抗议,美国当时讲明,归还的是钓鱼岛的管辖权而不是主权。依据《旧金山和约》美国在二战后接手钓鱼岛的管辖权就犯下错误,之后再把钓鱼岛归还给日本更是错上加错。为什么这么说?首先,将冲绳交由美国管理的“旧金山和约”是由48个战胜国与战败国日本于1951年在美国旧金山所签订的。它的签订,将二战的重要战胜国之一中国排除在外,而苏联、波兰及捷克则反对条约内容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对这份中国没有参与的和约,中国当时就已经发表声明表示《旧金山和约》是非法的,无效的,绝不接受。24其次,二战后期确定日本领土范围的是《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两个文件,其中钓鱼岛、冲绳都在日本领土范围之外。作为《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的四个主要缔造者中的中国和苏联,都不承认《旧金山和约》,那么其中有关涉及日本领土,违背《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精神的,都不足以作为法理的依据。况且作为当事国的日本,在1972年9月中日邦交正常化时,同中国签署的《中日联合声明》载明,“日方将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总之,只有日本投降时承认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才是确定日本领土范围的最根本的国际法依据。25最后,根据《旧金山合约》美国自1951年管理琉球和钓鱼岛,到1971年结束托管,处理归还的时候本应经过联合国批准,但美国却将冲绳和钓鱼岛私相授受给日本,也是违反国际法的。美国所以将钓鱼岛的管辖权私相授受给日本,是当时美国巩固美日军事同盟,遏制苏联全球战略的产物。因此,美国没有让日本承担战败国的责任即将钓鱼岛交还中国,并将冲绳也交给日本,变为日本的领土、成为美国在东亚的重要军事基地。另外,美国交给日本的是钓鱼岛的管辖权,同时在主权问题上不持立场,这就在中日之间打下一个楔子,以此使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鹬蚌相争,美国可以从中渔利,通过中日之争获取美国对亚洲的控制。26日本的立场:13年2月22日,日本首相安倍在华府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发表演说时指出,“历史和国际法均证明,尖阁诸岛是日本的主权领土,自一八九五年到一九七一年这段很长的时期,都没有任何方面对日本的主权提出挑战。现在和未来我们也不容任何的挑战。任何国家都不应低估我们的坚决意志”,任何人也不应怀疑《美日安保条约》的力量。安倍对于拥有钓鱼岛主权的辩解是无力的。钓鱼岛是美国私相授受给日本的,退一步说以美国为准,美国都清楚地表明授予日本的是管辖权而不是主权,目前美国
本文标题:14年春从钓争看大国战略的较量(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67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