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3章聚落旅游文化第一节聚落文化概述第二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第三节中国特色古村落3.1聚落文化释义3.1.1聚落文化的含义“聚落”一词古代指村落。如中国的《汉书·沟洫志》的记载:“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今泛指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3.1.2聚落的分类聚落乡村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乡村是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小。乡村的发展:穴居:最早的人类为了避风躲雨、御寒免晒、逃避野兽的袭击,凿木为巢或洞居穴隐。采集和渔猎社会则多穴居和逐水草而居半固定的原始棚舍:耕作方式落后,一旦地力衰竭,村落就需搬迁到新的适合耕作的地域。逐渐定居、稳定:生产力水平提高,乡村聚落的规模和范围逐渐扩大。乡村的形成过程聚居畜、农业起源分散的乡村聚落农业生产水平逐渐提高固定的乡村地理环境聚落(定居地)圆形、多边形带状村落城市是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大,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比较项目乡村聚落城市聚落环境状况较自然人工化发展程度低高建筑物与道路密度低高人口数量的多少与人口密度少、低多、高功能单一多元化联系疏远紧密生活水平低高从事的主要工作农业工商业形成的历史条件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分布与自然条件关系密切早期城市在农业发达地区影响因素自然条件影响大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军事乡村与城市的比较中国聚落的发展路径:中国城市的发展路径:村落城市城市集镇集市乡村3.1.3聚落文化与旅游的关系(1)聚落是旅游资源聚落是旅游资源中的人文资源,自古以来就是吸引游客的旅游吸引物。富有特色的乡村和城市聚落,都可以开发为文化旅游景区。目前,相当一部分旅游地系聚落旅游地。(2)旅游开发可以保护和复兴聚落提升其价值,引起人们的重视。提高知名度。获得必要的保护和发展资金。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七百年古村落陕西韩城党家村韩城市位于关中平原东北隅,党家村住宅是一处规模较大,保存完整的古村寨。村中有建于600年前100多套“四合院”和保存完整的城堡、暗道、风水塔、贞节牌坊、家祠、哨楼等建筑以及祖谱、村史,被专家称为东方人类传统民居的活化石。村里全是青砖灰瓦的大房子,这些高大的门楼,神态灵动的脊兽,雕刻精美的门墩、柱础和墀头,诉说着党家村往昔的富足。党家村的民居建筑坚固,木框架结构,一砖到顶,保存完整,现已经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党家村瞭望楼保护村庄用的,村民轮流值班党家村节孝碑,实际上是个贞洁牌坊3.2中国历史文化名城3.2.1历史文化名城的含义和特点什么是历史文化名城?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地处中华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融具有较长久的历史3.2.2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分布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由国务院审批,目前已公布三批及19座增补城市,共计118座。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公布,24个: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绍兴、泉州、景德镇、曲阜、洛阳、开封、江陵、长沙、广州、桂林、成都、遵义、昆明、大理、拉萨、西安、延安。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公布,38个:上海、天津、沈阳、武汉、南昌、重庆、保定、平遥、呼和浩特、镇江、常熟、徐州、淮安、宁波、歙县、寿县、亳州、福州、漳州、济南、安阳、南阳、商丘、襄樊、潮州、阆中、宜宾、自贡、镇远、丽江、日喀则、韩城、榆林、武威、张掖、敦煌、银川、喀什。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公布,37个:正定、邯郸、新绛、代县、祁县、哈尔滨、吉林、集安、衢州、临海、长汀、赣州、青岛、聊城、邹城、临淄、郑州、浚县、随州、钟祥、岳阳、肇庆、佛山、梅州、海康、柳州、琼山、乐山、都江堰、泸州、建水、巍山、江孜、咸阳、汉中、天水、同仁。浚县城在河南省北部,安阳市东南,今属鹤壁市。古称黎,地处太行山东麓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卫河斜贯境内。历史悠久、文物丰富,是河南省七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县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浚县历史悠久,远在6000年前,先民已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曾是大禹治水“东过洛阳,至于大伾”的地方;曾修建了中国最早、北方最大的大石佛;曾是东汉运河、隋唐大运河的发源地和流经地……子贡、谢偃、王梵志……一大批宛若星辰的文化名人,在此留下了铿锵的足音和黄钟大吕式的宏文佳作,本土文化名人也层出不穷。县城始建于明代,现存部分城垣.黎阳古城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军事上十分重要。古城采取了完善的军事防御措施,她西以卫河为池,南抱浮丘于半。从西门向南沿山崖而筑,背山面水,地势险要,内稍平而外陡峭,易守难攻。浚县泥咕咕”泥咕咕是浚县民间对泥塑小玩具的俗称,因为能用嘴吹出不同的声音,所以形象地称之为“咕咕”。泥咕咕列入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浚县城东二里地的杨玘屯,这里全村几乎家家都精于泥塑。素有“泥玩具之乡”之称。浚县泥咕咕发展到现在已有三大类50多个品种。主要有以三国、水浒和瓦岗军为原型的人物;以及老虎、狮子、大象和燕子、斑鸠、孔雀等形象的动物和飞禽。古老朴素、逗人喜爱的泥咕咕寄托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增补城市10个(2001-2007):山海关区(秦皇岛)、凤凰县、濮阳、安庆、泰安、海口、金华、绩溪、吐鲁番、特克斯。后又有无锡、南通、北海、宜兴、嘉兴、中山、太原、蓬莱被增补为历史文化名城。3.2.3历史文化名城的类型及其特色(1)古都类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帝王居住过的城市,曾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保留一定数量的历史遗迹或革命文物,是我国悠久历史的缩影,也是民族文化的橱窗。1.安阳殷商后期都城,历时273年。有3300多年的建城史,素有“七朝古都”之称。八大古都城安阳旅游安阳旅游素有“寻三根,品三游”的美誉,即寻文字之根、文化之根、人祖之根,品民族精神游、山水风光游。灿烂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旖旎秀丽的山水风光赋予了安阳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世界文化遗产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以及殷墟王陵遗址、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世界出土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三十余平方公里的都城遗址;殷墟和人工天河红旗渠、太行大峡谷、羑(yǒu)里城、岳飞庙、中国“庞贝古城”三杨庄汉代遗址,还有瓦岗寨、桃花谷等著名景点,可谓中华文化之都。汤阴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中国群经之首《周易》的发祥地,民族英雄岳飞的故乡。汤阴县成功入选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命名的全国10余家“千年古县”名单,并被正式列入中国地名遗产保护行列。这是安阳市继殷墟申遗成功后的又一重大文化盛事。羑里城,位于汤阴县城北2公里处,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座国家监狱,也是风靡全球的《周易》发祥地。她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名扬海内外,“划地为牢”、“文王拘而演周易”的历史典故发生在这里,“逆境发愤”、“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也源于此地。2.西安周、秦、汉、隋、唐等12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千余年。城墙和护城河西安城墙3.北京燕、辽、金、元、明、清在此建都。4.洛阳从西周开始到后梁,有11个王朝(有说9朝)在此建都龙门石窟5.开封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七个王朝曾先后建国都于开封,故称“七朝都会”6.南京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均在此建都,称为“六朝”古都。7.杭州五代时的吴越国、南宋在此建都。8.郑州夏、商朝曾在此建都。(2)风景名胜类历史文化名城自然资源突出,知名度较高,自然风光与名胜古迹融为一体的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游——扬州扬州杭州六和塔云南大理云南丽江河北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湖南凤凰(3)交通军事重镇类历史文化名城大多为古代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地,有的位于古丝绸之路上,有的是古代河流港口、海港码头,有的为军事要塞。此类名城保留大量驿道、交通遗迹、古战场遗址和军事防线残痕。河北山海关福建泉州九省通衢武汉湖北武汉新疆喀什喀什塔县石头城甘肃张掖张掖,别称甘州,西汉时设置郡,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进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驿镇。张掖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美,民风淳朴,水草丰美,素有“金张掖”的美誉。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置张掖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战国时建立城邑,修筑长城,今张掖一带还留有秦长城遗址。自汉唐以来,张掖就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古为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张掖,武威)之一,历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活动中心。张掖曾是北凉国的国都、行都司的首府、甘肃省省会和历朝诸代设州置府的治所,素有塞上锁钥之称。张掖丹霞地貌张掖大佛寺张掖镇远楼(4)特色风貌类历史文化名城比较完整地保留某一时代或几个时期历史风貌的城市,或具有特殊民族风貌的城市,多分布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和地区文化特色。西藏江孜县江孜宗山遗址耸立在西藏江孜古城中央的悬崖峭壁上。1904年,为了抵抗英军的入侵,守山军民在山坡用大石块砌筑起一圈高5~8米、宽约4米的围墙,并沿墙及前崖修筑了许多炮台,给英军以沉重打击。但在持续的战火中,几乎被侵略者毁为废墟。现仅存炮台遗迹、带弹孔的残坦断壁以及东部代本(藏军指挥官)的一处住室。1904年,英帝国主义侵略军600人占领岗巴宗,同时从亚东向北入侵江孜,在宗山受到江孜军民的拼死抵抗。江孜人民在宗山上筑起炮台,用土炮、土枪、“古朵”、刀剑、梭标和弓箭与入侵之敌展开了英勇的血战,战斗持续8个月之久。红河谷的原址——江孜宗山遗址江孜白居寺海拔3900米,位于江孜县城东北隅,距拉萨南约230公里处,距日喀则东约100多公里。白居寺是汉语名称,藏语简称“班廓德庆”,意为“吉祥轮大乐寺”。为喇嘛教噶举派寺庙,由索朗·惹丹贵帕巴所创建。白居寺是在西藏各教派分庭抗礼,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建立的。因此它能聚萨迦、格鲁、噶当等各派和平共存于一寺。每个教派在此寺内都拥有五六个“扎仓”(殿堂)。因而在西藏佛教史上有特殊的地位和影响。该寺现有16个扎仓。主寺有三层,殿内挂满各种风格的“唐卡”,还有一尊近8米高的铜佛坐像。大殿二层东厢殿内,供有文殊菩萨和泥塑罗汉共20多尊,为明代艺术珍品。白居寺是一座塔寺结合的典型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寺中有塔、塔中有寺,寺与塔天然浑成,相得益彰,它的建筑充分代表了十三世纪末至十五世纪中叶后藏地区寺院建筑的典型样式,也是其中唯一一座寺塔都完整保存,具有纪念碑性质的大型建筑群。白居寺被称为西藏塔王。这座寺庙以它巧妙利用地形地貌的建筑布局、拥有宏伟别致的“十万佛塔”和对西藏佛教各教派兼容并蓄的气度为人仰慕,同时还以独具风貌的建筑、雕塑、壁画艺术而享有盛名。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十七世纪五世达赖喇嘛时期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住息地和政教合一的中心。主体建筑分白宫和红宫,主楼十三层,高115.7米,由寝宫、佛殿、灵塔殿、僧舍等组成。白宫横贯两翼,为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地,有各种殿堂长廊,摆设精美,布置华丽,墙上绘有与佛教有关的绘画,多出名家之手。红宫居中,供奉佛像,松赞干布像,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像数千尊,以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黄金珍宝嵌间,配以彩色壁画,辉煌金碧。整个建筑群占地10余万平方米,房屋数千间,布局严谨,错落有致,体现了西藏建筑工匠高超技艺。布达拉宫是历世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过去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从五世达赖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同时又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的地方。每逢节日活动,宫门挤满信仰藏传佛教各民族佛教徒,成为著名佛教圣地。长沙四川|宜宾|僰人悬棺葬(5)革命纪念地类历史文化名城近现代许多革命事件的发生地,富有革命传统,有丰富的革命遗址、遗迹、遗物和建筑等。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活动遗迹,极具有革命传统教育意义,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要内容。贵州遵义陕西延安上海孙中山故居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福建长汀古城3.2.3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
本文标题:第3章聚落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705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