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4T 2161-2014 规模猪场冬季疫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ICS65.020.30B41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2161—2014规模猪场冬季疫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sofpreventionandcontrolofwinterdiseaseforistersivepigfarms文稿版次选择2014-09-23发布2014-10-23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2161—2014I前言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长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农业大学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长风农牧有限公司、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畜禽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郁、魏建忠、曾红梅、殷宗俊、甄长丰、孙裴、李新盛、李春芬、袁洁、栗新。DB34/T2161—20141规模猪场冬季疫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规模猪场冬季主要疫病综合防控的猪场建设、猪场管理、卫生消毒、疫病诊断与监测、疫情处置、疫苗免疫、药物防治、疫病净化。本标准适用于规模猪场冬季主要疫病的防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4789.4沙门氏菌检验GB/T4789.13产气荚膜梭菌检验GB/T4789.46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GB/T16551猪瘟诊断技术GB/T17824.1规模猪场建设GB/T17824.2规模猪场生产技术规程GB/T17824.3规模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GB/T17823集约化猪场防疫基本要求GB/T18935口蹄疫诊断技术GB/T19915.3猪链球菌2型PCR定型检测技术GB/T27521猪流感病毒核酸RT-PCR检测方法GB/T27535猪流感HI抗体检测方法GB/T27536猪流感病毒分离与鉴定方法NY/T544猪流行性腹泻诊断技术NY/T545猪痢疾诊断技术NY/T548猪传染性胃肠炎诊断技术NY/T564猪巴氏杆菌病诊断技术NY/T1186猪支原体肺炎诊断技术NY/T1952动物免疫接种技术规范NY/T5030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SN/T1447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N/T2520贝类中A群轮状病毒检测方法普通PCR和实时荧光PCR方法SN/T12709国境口岸产气荚膜梭菌毒素检验方法农医发[2005]20号猪链球菌病应急防治技术规范农业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农业部猪伪狂犬病防治技术规范农业部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DB34/T2161—20142DB34/T1893规模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防控技术规程DB34/T1577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规模猪场intersivepigfarms采用现代养猪技术与设施设备,实行自繁自养、全年均衡生产工艺,存栏基础母猪100头以上的养猪场。4猪场建设符合GB/T17824.1的要求。寒冷地区,猪舍檐下高度以2.2~2.7m为宜。5猪场管理5.1猪场环境质量控制参照GB/T17824.3的规定执行。5.2按照GB/T17824.2要求,保证猪舍的温度、湿度、通风达到表1水平。表1各类猪舍冬季小气候环境指标项目舍内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m/s)二氧化碳(%)氨气(mL/m3)硫化氢(mL/m3)换气量(m3/h.kg)空怀、妊娠前期母猪舍15750.30.22660.35公猪舍15750.30.22660.45妊娠后期母猪舍18700.20.22660.35哺乳母猪舍18700.150.22060.35哺乳仔猪舍30~32700.150.22060.35断奶仔猪舍22700.30.22660.35后备猪舍16700.20.22660.45育肥舍18750.20.22660.35育成舍22750.20.22660.355.3兽医卫生防疫按照GB17823的规定执行。5.4添加能量饲料,在原有饲料能量水平的基础上提高10%左右。小猪可添加油脂类高能饲料,大猪可添加玉米等能量饲料。5.5增加喂料次数,可在定次饲喂的基础上,增加晚间一次喂料。5.6饲喂干料,防止严冬喂湿料的冻结现象。5.7提高饮水、饲料的温度至体温38.5~39℃的水平。6卫生消毒DB34/T2161—201436.1消毒制度定期对猪场内的道路和环境进行消毒,每周1~2次;舍内带猪消毒每周1次;对与猪场相通的周边道路进行消毒,每月2次。在一些重大疫病发生和流行时期,增加消毒次数,每周1次以上。6.2消毒方法6.2.1空栏消毒首先彻底清除栏圈内的一切粪尿、污水和杂物;然后用高压喷水枪由上至下彻底冲洗顶棚、墙壁及栏架等;待水干后用消毒剂彻底冲洗;经过10~l2小时后,用清水彻底冲洗栏圈地面,待干燥后再用消毒剂喷雾消毒。6.2.2带猪消毒先用清水喷湿舍内空气将粉尘带入地面,30分钟内用消毒剂针对地面进行密集式喷雾消毒。6.2.3猪舍内、外消毒——猪舍内消毒应将环境温度提高到20℃以上;猪舍外消毒应选择晴天,并且在上午10点至下午3点之间进行。——猪舍内消毒应选择在相对湿度为70%~80%效果较好的消毒剂;猪舍外消毒可选择受湿度影响小的消毒剂。6.3消毒剂选择6.3.1猪舍外环境消毒氢氧化钠。6.3.2猪舍空栏消毒过氧乙酸,甲醛,氢氧化钠,煤酚皂(来苏儿)。6.3.3猪舍熏蒸消毒甲醛,高锰酸钾。6.3.4猪舍带猪消毒新洁尔灭,度米芬,百毒杀,过氧乙酸。6.3.5粪尿、污物消毒漂白粉,苯酚(石炭酸)7疫病诊断与监测7.1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按照GB/T16551、GB/T19915.3、GB/T27521、GB/T27535、GB/T27536、NY/T564、NY/T1186、SN/T1447、农医发[2005]20号、《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猪伪狂犬病防治技术规范》、DB34/T1577、DB34/T1893执行。DB34/T2161—201447.2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按照GB/T4789.13、GB/T4789.46、GB/T4789.4、GB/T16551、NY/T544、NY/T545、NY/T548、SN/T2520、SN/T12709、《猪伪狂犬病防治技术规范》执行。7.3口蹄疫的诊断按照GB/T18935、《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执行。8疫情处置猪场发生疫情时,应按规定尽早报告,并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置。9疫苗免疫9.1应依据本场猪群的免疫状况,结合当地和本场的具体疫情制定相应的免疫预防方案。9.2种猪应首先做好口蹄疫、猪瘟、伪狂犬、蓝耳病等疫苗的免疫。9.3母猪产前应做好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二联苗、伪狂犬、大肠杆菌三价等疫苗的免疫,使母猪处于较高的免疫水平。9.4应选择与流行毒株相同血清型疫苗,或者同一病原体的多价苗;并准备足够完成一次免疫接种所需要的、合法生产的、同一批次的、在有效保存期限内的疫苗数量。9.5疫苗免疫接种的方法和要求按照NY/T1952、NY/T1955执行。9.6每年应进行3次~4次疫苗免疫效果的监测。10药物防治10.1饲料中添加中药抗寒防病。配方:山楂、神曲、川芎、茯苓、荆芥、防风、枳实、羌活、柴胡、苍术、槟榔、甘草各20克,炒麦芽30克,研末以0.2%~0.5%的比例拌于饲料中,每周2次。10.2应根据本场细菌性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情况,制定各个阶段猪群的合理科学的药物预防与保健方案。10.3对发病猪群,应选择敏感、高效的抗菌药物进行对症治疗,药物的种类、使用方法、休药期规定按照NY5030执行。11疫病净化猪场应积极开展种猪群猪伪狂犬病、猪瘟、猪气喘病的净化工作,建立和维持阴性、健康的种猪群。11.1猪伪狂犬病净化按照农业部《猪伪狂犬病防治技术规范》执行。11.2猪瘟净化按照农业部《猪瘟防治技术规范》执行。11.3猪气喘病净化11.3.1药物控制减少后备母猪排菌,降低猪气喘病发病率至5%以下。药物组合:泰妙菌素+金霉素,替米考星+恩诺沙星或头孢噻呋,林可霉素+头孢噻呋。母猪断奶前后各一周;仔猪断奶前后各一周。DB34/T2161—2014511.3.2药物控制和疫苗免疫相互配合控制猪气喘病临床症状,仔猪少于3%,母猪少于1%。灭活苗和活疫苗均可。11.3.3控制净化阶段仔猪活疫苗免疫,保育猪、怀孕母猪脉冲用药。饲养管理至关重要,包括自繁自养、检疫隔离、全进全出、消毒到位等。11.3.4阴性群检测观察3个月以上,未发现气喘病症状并同时放入易感健康小猪2头,同群饲养,也不被感染;一年之内整个猪群未发现气喘病症状,检查所宰杀的淘汰猪、死亡猪的肺部均无气喘病病变,实验室PCR检测病原阴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DB34T 2161-2014 规模猪场冬季疫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737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