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劳动力转移》PPT课件
第7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意义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村人多地少,劳动力严重过剩,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改革以前,受城乡分割二元体制束缚,农业剩余劳动力沉淀在土地上。改革以后,农业剩余劳动力大举向农外转移。但是,由于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滞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很多困难,存在很多问题。研究目的了解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和主要问题。以及当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势课堂讨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问题本章结构第一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分析第二节,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和主要问题第三节,当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发展趋势第一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析分析运用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经济理论”,分析农业剩余劳动力界定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一、二元经济理论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WilliamLewis)发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提出“二元经济理论”。刘易斯开创了对不发达经济的二元结构分析,是发展经济学的开拓者。1979年,刘易斯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发展经济学的开拓者:威廉·阿瑟·刘易斯WilliamArthurLewis(1915-1991)二元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存在“二元”部门:一元是现代部门(以先进但弱小的现代工业部门为代表),另一元是传统部门(以庞大但落后的农业部门为代表)。经济发展就是现代工业部门扩张,传统农业部门则为此提供丰富和廉价的“无限劳动供给”。说明“无限劳动供给”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迅速,劳动力丰富,新增劳动力以“自然就业”的形式进入生产。然而,传统农业部门没有资本,土地也有限,根据边际生产率递减原理,有一部分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低至零,即所谓“零值劳动力”(图1中的L2L3),这部分劳动力是多余的。总产量曲线(TP)与边际产量曲线(MP)MP是TP上点的切线的斜率。TPLMPLQOQOLL拐点图1农业剩余劳动力美国经济学家拉尼斯(G.Ranis)和美籍台湾学者费景汉发展了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他们将边际产量为零的劳动力称为“多余的劳动力”(redundantlabor),指出农业中还存在边际产出大于零、但是小于平均消费水平的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也是剩余的。他们的解释,在传统社会,农村劳动力以“自然就业”的方式就业,不管有多少剩余劳动力,生存规律决定了全体成员共同分享劳动产品,一般只能维持生存,即所谓“最低生存费用”,这是一种“不变的制度工资”(constantinstitutionalwage)。一部分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虽然大于零,但是小于最低生存费用,这部分劳动力也是多余的(图1中的L1L2)。说明L1L2的劳动投入图1射线OF是平均消费曲线,斜率为平均消费水平,即“最低生存费用”。做辅助线,与平均消费曲线相切于D,切线与平均消费曲线平行,说明切线与平均消费曲线的斜率一致。劳动投入到达L1之前,总产量曲线陡峭,其斜率大于平均消费曲线的斜率。劳动投入到达L1时,辅助线与平均消费曲线相切于D点,斜率与平均消费曲线的斜率一致。劳动投入过L1以后,总产量曲线平坦,其斜率小于平均消费曲线的斜率。这就说明,虽然劳动投入L1L2对总产出的边际贡献大于零,但是小于平均消费,由于这部分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不能维持平均消费水平,因而也是多余的。传统农业部门的“最低生存费用”决定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这是一种“不变的制度工资”,在这个工资水平上,现代工业部门能够得到它需要的劳动力。经济发展的过程一方面,工业部门积累资本,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使现代工业部门发展和壮大。另一方面,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转移,自身效率提高。结果:“异质的”二元经济转变为“同质”的一元经济。二元经济模型(图2)二、工业化与城市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就是工业部门成长的过程,工业部门的存在带动城市的发展,换言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与工业和城市的发展相伴而行的,这就引申出工业化和城市化。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基本含义工业化:现代工业部门发展壮大,在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的过程。一般用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工业化率)衡量。城市化:在工业化过程中,人口向城市转移和集中的过程。一般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市化率)衡量。2,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关系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一对“伴侣”。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工业化引致人口和生产力向城市聚集城市化是工业化的“推进器”——城市为工业提供规模和廉价的基础设施服务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同步发展”:——钱纳里和塞尔昆“多国发展模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不协调(1)超城市化,人口过度涌入城市,城市人口急剧膨胀,超过了城市基础设施和就业岗位的承载能力(典型:南美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不协调(2)城市化滞后,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水平。表现:一是人口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二是城市发展水平落后(质量、结构和功能)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水平05101520253035404550194919521955195819611964196719701973197619791982198519881991199419972000%城市化率工业化率我国:城市发展水平落后由于农村工业分散发展,产生了很多小城镇,但是经济功能差,“远看像城市,近看是农村”。“马路经济”:街道就是公路,以路为街,以街当市,日出而聚,日高而散,停留在赶集水平。“空城计:非农业人口少,工商业不旺,平时冷冷清清,农忙时甚至不见人影。第二节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和问题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1)转移规模计划经济年代:国家制定和实施城乡二元的经济和社会管理制度,阻止农村人口自由流向城市,目的是保证用于工业化的资源配置格局。主要制度1,城乡二元户籍制度。1958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划分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除非国家管理机关批准,城乡居民不能自由迁徙。2,城乡二元就业制度。城市居民由国家安排在城市就业,农村居民在人民公社务农。3,城乡二元食品供应制度。国家对城市户口居民实行口粮和副食品计划供应,农村户口居民在生产队按劳动工分分配农产品。4,城乡二元福利制度。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有低租金住房、公费医疗和退休金,农村居民有宅基地,医疗自费,养老靠子女。计划经济时期城乡人口隔绝,农村人口流向城市的渠道很窄(参军、上大学、招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极其微弱。1952-1978年26年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份额由83.5%下降到70.5%,年平均下降仅0.5%。相比,GDP中农业的份额由45.4%下降到20.4%,年平均下降3%,但农业劳动力份额高达70.5%。改革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改革后,伴随市场化改革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农业剩余劳动力大举转移。从总量上看,1978年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的为2243万人,1990年达到8673万人,2000年达到——万人,2010年达到24223万人。1978~2011年,农业就业人员占就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从70.5%下降为34.8%,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比重从23.7%上升到47%。(2)转移模式在国外市场经济国家,城乡开放,劳动力自由流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离开农村,也就离开了家乡,进入工厂也就进入了城市。在我国,受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管理制度及其改革滞后影响,20世纪80年代,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不能自由流入城市,只能转移到当地农村乡镇企业,被称为“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80年代中后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一项调查,农业劳动力就地转移从事非农产业的占61.6%,异地转移的占38.4%,在异地转移中转入农村地区的占48.8%,转入农村集镇的占5.3%,转入县城及建制镇的占12.1%,转入中小城市的占29.4%,转入大城市的占3.8%。总体上。农业剩余劳动力80%以上是转移到农村非农产业。庾德昌:《全国百村劳动力情况调查资料集》,中国统计出版社1989年出版“离土不离乡”模式的历史意义第一,适应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第二,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第三,推进农村工业化发展。中国农村工业的规模、水平、地位和作用重大,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典范。“离土不离乡”模式的弊端第一,农村工业分散发展,“村村点火,家家冒烟”,规模不经济,环境成本高。第二,农村小城镇经济功能差,水平低(“远看像城市,近看是农村”)。“马路经济”:街道就是穿镇而过的公路,以路为街,以街当市,日出而聚,日高而散,停留在赶集水平。“空城计:非农业人口少,工商业不旺,平时冷冷清清,农忙时甚至不见人影。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是“离土离乡,进厂进城”。国家统计局监测数据,2008年末,在本乡镇以外就业的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04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62.3%;本乡镇以内的本地农民工数量为850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37.7%。国家统计局《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进城农民工达到24223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5335万人,占63.3%;本地农民工8888万人,占36.7%3,转移区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大规模跨地区流动,东南沿海地区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集中地,北京、上海、广州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最为密集的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部和西部地区也成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区域。国家统计局调查,与2005年相比,2009年东部地区吸纳外出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比重由75.4%下降到62.5%,中部地区由12.3%提高到17%,西部地区由12%提高到20.2%。4,转移时间改革之初,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在时间上具有季节性,流动时间相对较短,目前,转变为全年性、多年性流动,在流入地长期居住。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09年7月对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太原等地47461名流动人口的调查表明,平均在现居住地停留时间为5.3年,有一半的人停留时间超过4年,18.7%的人停留时间超过10年。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主要问题由于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滞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并非一帆风顺,农民进城难,进城后也没有成为真正的城市人,由于没有城市户口,他们被称为“农民工”,受到严重的制度性歧视,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1,农民工就业问题第一,准入歧视。改革初期,很多地方规定农民进城就业必须具备多种证件,有的要一年一办,办理证件要缴纳一笔不菲的费用,成了农民进城的“门槛成本”。今天,农民工就业的证件限制大多取消,证件要求也越来越真正出于管理需要。但是,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正规部门”大多仍然规定必须招收本地城市户口居民,这使进城农民很难进入“正规部门”,只能在“非正规部门”就业。据国家人口和计生委流动人口司2010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就业流动人口(含城镇户籍,下同)40.4%在私营企业,33.5%在个体工商户,12.6%在“三资”企业。第二,工种歧视。农民工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建筑业、零售、餐饮、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绝大多数从事技能水平低、工作环境差、工资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大在的工作,这些“脏、累、差、险、重”工作一般是城市劳动力不愿从事的,却是农民工的首选。据国家人口和计生委流动人口司2010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就业流动人口39.6%从事制造业,19.9%从事批发零售业,10.0%从事住宿餐饮业,8.8%从事社会服务业,5.8%从事建筑业;上述五大行业的就业流动人口占全部就业流动人口82.1%第三,工资歧视。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明显低于“正规部门”职工,即使从事相同的工作。国家人口和计生委流动人口司2010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显示,流动人口的月平均收入为2554元,但是,有一半的就业流动人口月平均收入不到2000元;在流动人口中,来自城市的“城—城流动人口”月平均收入为3285元,来自于农村的“
本文标题:《劳动力转移》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740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