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文化“走出去”视角下汉语习语异化翻译策略研究
2019年第6期边疆经济与文化(总第186期)THEBORDERECONOMYANDCULTURENo.6.2019General.No.l86文化走出去视角下汉语习语异化翻译策略研究李书兰(哈尔滨师范大学公共英语教研部,哈尔滨150025)摘要:随个全球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为了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我国提出了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习语作为我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妁文化特色,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习语翻译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异化翻译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策略,更能有效地体现出汉语习语的语言特征和文化底蕴。关键词:文化“走出去”;习语;异化翻译;策略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5409(2019)06-0091-03新时期,随着国际形势的迅速变化以及国内外政治经济的发展,中国文化“走岀去”战略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要途径,在新时代背景下被赋予全新的历史意义。汉语习语翻译是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重要手段。汉语习语是汉语言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丰富的文化特色,能够反映我国人民的人文状况,我们完全可以把它们称作文化习语。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中国译协副会长黄友义说:“做翻译工作,表面上看翻译的是文字,实际上是在翻译文化,是翻译文化背后深刻的思想。”只追求字与字的对应早已不适应是时代的变化,当今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翻译更应该注重文化层面的翻译。如何翻译汉语习语,才能真正体现出中国特有的文化,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一、两大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当前,翻译领域存在两种主要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归化策略就是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熟悉的表述形式来传递原文的内容。向目的语的读者靠近,使译文成为地道的本国语言。归化翻译有助于读者更容易接受译文,加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但是归化翻译策略的弊端是会降低文化的差异性,在交流中往往会丢掉文化因素。异化策略要求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向源语文本作者靠拢,最真实地传达原文内容,使文化信息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把不同文化内涵真实地呈现给读者,让读者通过自身的文化修养感受异域文化。异化策略更多地考虑到文化的差异性,最大限度地保留源语言特色和语言风格,为译文读者保留原汁原味的异国情调。异化翻译反映了文化大融合的趋势,有助于促进文化的平等交流。二、文化习语的异化翻译趋势首先,尽管英汉语言文化背景差异很大,但是东西方的人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会有很多相同的认知,再加上东西方民族间的相互来往日益频繁,两国间文化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一些习语也会表现出相同的文化特征。因此,汉语习语翻译可直截了当地采取异化翻译策略,套用目的语习语。例如,迟做总比不做好(Betterlatethannever)、无所求则无所获(Nothingseek,nothingfind)、岁月不等人(Timeandtidewaitsfornoman)、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Hewholaughslastlaughsbest)、智者千虑,必有一失”(Nomaniswiseat收稿日期:2019-04-18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SJGY20180284);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6YYB06);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培育基金项目(SXP2011-03)作者简介:李书兰(198Q-),女,哈尔滨人,讲师,硕士,从事跨文化交际、认知语言学、翻译学研究。BIANJIANGJINGJIYUWENHUA边疆经济与文化2019年第6期TheBorderEconomyAndCultureNo.6,2019alltimes.)、不劳则无获(Nopains,nogains)等。其次,在当今国与国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国际化背景下,文化自身的开放性提高以及现代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使不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读者对异国文化的接受能力不断提高,对不同文化的兴趣也日渐浓厚。无论在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中,异化翻译的优势渐渐显现岀来,作为主导译法,应该被更多地使用在翻译过程中。最后,从汉语自身方面来说,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很多习语都来自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寓言故事、社会风俗等,含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为保留习语浓郁的文化色彩,传播中国特有的文化,在进行英译时,往往更应该采取异化翻译策略。三、文化习语异化翻译方法采用异化策略对文化习语进行翻译能够直接传达汉语习语所表达的语言意义,让读者能够理解并接受这一独特的语言文化,进而达到传播和弘扬中国特色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和发展的目的。在异化策略的指导下,可以采取直译、直译加注、直译加补充以及直译加意译等翻译方法。这些译法有助于保持和忠于汉语习语的内容,体现中华文化特点,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一)文化习语直译文化习语直译是最直截了当的翻译方法,真正地使中华文化“走岀去”。一方面,把文化习语所要表达的意思直接呈献给读者,让读者直观感受原汁原味的汉语的文化特色和语言特色;另一方,面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网络资源等方式完全可以理解习语所表达的意义以及所蕴含的文化背景。例如:习语“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有“Outofthirty-sixplans,thebestistogetawayatonce和Ofallthestratagems,retreatisthebest两种译法。显然前者是直译法,原汁原味地翻译,这种译法可以很好地保留汉语的语言特点。后者意译法虽然也能够表达原文的基本意思,但缺少了汉语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成语“成事在人,谋事在天”的意思是“人来谋划事情,成功与否就要看上天的安排了”。这句话反映了佛教盛行的中国文化对普通群众信仰的影响。有学者为了迎合读者认知需要,把它译为Manproposes,Goddisposes因为在基督教盛行的西方文化中,“上帝”则为自然界的主宰,但笔者认为,为了保留汉语色彩把“God”改成“Heaven,直译为Manproposes,Heavendisposes更好一些,更能贴切地传达岀原文的含义,有利于读者理解中国特有的文化和宗教信仰,从而使得中国文化在西方得到传播。(二)文化习语直译加注很多汉语习语来源于典故、历史事件或神话故事,习语中提到的人物、地点、事件等是本国特有的,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体现,在其他国家找不到相对应的文化信息,在文化缺失情况下,对典故的来源运用加注的方式进行了补充,既保留了汉语习语的原汁原味,又展现了习语的内在含义、历史背景、文化信息,可谓一举两得。由于中西方政治体制不同,会有不同的政治理念。一些政治术语的翻译不仅是在传播中国政治经济策略,还是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传递,采用直译加注的方式可以准确完整地翻译政治术语。习语伯乐相马可以翻译为AscapableasBoLeindiscoveringtalents.(Note:BoLenamedSunYang,wassaidtobeverycapableofdiscoveringbesthorses.)“伯乐,善相马”这是我们都知道的历史故事,但是西方人不一定了解,在翻译时对“伯乐”一词加以说明,既传达了习语的内涵,又使读者了解到在中国的历史上还有个叫“伯乐”的人,丰富了西方人的认知,传播了中华文化。再如,东施效颦译为DongShiimitatingXiShi(Note:XiShiwasafamousbeautyintheancientKingdomofYue.DongShiwasanuglygirlwhotriedtoimitateherways.)东施效颦是汉语成语,源自一个典故。典故中“东施”是古代的一个丑女,“效”指效仿,“颦”是皱眉头的意思。利用直译加注的方法对“西施”和“东施”进行比较和补充,不仅有助于西方人更深刻地理解习语内涵,还保留了原文习语的历史背景,使读者能够对文化典故有进一步了解。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政治术语的翻译采取了直译加注的方法,如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译文:TheBeltandRoadInitiative,thecoordinateddevelopmentoftheBeijing-Tianjin-HebeiregionandthedevelopmentoftheYangtzeEconomicBelthaveallmadenotableprogress.对政治术语的直译可能会造成读者的理解障碍,因此可以通过注释对其进行适合补充。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TheBeltandRoadInitiative添加注释,释义为ItreferstotheSilkRoadE-conomicandthe21stCenturyMaritimeSilkRoadInitiative,这样西方人就可以清楚地理解“一带一路”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92|BIANJIANGJINGJIYUWENHUA边疆经济与文化2019年第6期TheBorderEconomyAndCultureNo.6,2019绸之路”,更有助读者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策略。(三)文化习语直译加补充在汉语中有很多与历史人物相关的习语,而所涉及历史人物既是习语的主角,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习语,首先要让读者了解相关的历史人物,直译加补充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对历史人物进行补充说明,可以弥补读者的文化缺失。另外,与直译加注相比,直译加补充可能更显简洁一些。女口班门弄斧翻译为Showoffone'sskillwiththeaxebeforeLuBanthemastercarpenter.女口果不在翻译中补充上themastercarpenter,读者会因为不知道”LuBan是谁,而迷惑不解,添加上解释、补充性词语,对“LuBan”进行解释说明,不仅可以保留原文形象特征和语言风格,完整地表达了原文的意义,还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再如,对于“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有些学习者通常会意译翻译成Twoheadsarebetterthanone”。在意思上是说得通的,但是缺少了原文所要传达的文化要素,文化内涵消失殆尽。如果采用直译再加上适当的补充,ThreecobblerswiththeirwitscombinedwouldequalZhugeLiangthemastermind.对“诸葛亮”添加了解释性词语themastermind,不仅保留了汉语的语言风格,表达了原意,还使读者了解到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四)文化习语直译加意译直译加注或者直译加补充的确能在很大限度上补偿习语翻译产生的文化缺失,但过多地加注或者补充有时会给人语篇冗长的感觉,而且汉语中有一些约定俗成的习语,它们不仅体现了中国的文化特色,还体现了汉语的语言特色,是无法通过加注或加补充的方法来降低文化缺失的程度的。这时可以采用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式,既保留汉语特色和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又有助于读者接受和理解。中国是内陆国家,通常以农耕为生,因此人们的生活与山水土地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例如,“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可先直译为“There'11neverbeashortageoffirewoodaslongasgreenhillsremain”。直译虽然传达了习语的外在形式,但西方读者不一定能够理解内在含义,而英语中恰好有习语Wherethereisawill,thereisaway的句子o所以在直译后再意译为**Wherethereislife,thereishope。”,既补充了习语的含义,又让读者产生了共鸣。又如,成语“打草惊蛇”,熟悉英文的译者很快会想到英语习语towakeasleepingdog,虽然两者基本意思相同,但这种译法语言略显平淡,没有体现出汉语生动形象的特点。如果直译为“tostirupthegrassandalertthesnak
本文标题:文化“走出去”视角下汉语习语异化翻译策略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813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