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8-2019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遂宁二中教育集团2021级第二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卷一、选择题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浊.流(zhuó)秩序(chì)字帖.(tiè)迥.乎不同(jiǒng)B.哺.育(bǔ)震悚.(sǒng)污秽.(huì)鲜.为人知(xiǎn)C.硕.果(suò)矗.立(chù)澎湃.(Pài)锲.而不舍(qiè)D.欺侮.(wǔ)嗥.鸣(háo)殷.红(yīn)深恶.痛疾(wù)2.下列词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山涧高粱亘古一泄万里B.薪金深宵选骋妇孺皆知C.惊骇摇篮斑斓合家欢乐D.咳嗽屏障谰语一反既往3.指出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鲁迅先生认为自己身体健康,对身体的一些小毛病也不以为然....,每天废寝忘食地工作。B.经过长期的刻苦训练,他在篮球场上已经显得锋芒毕露....。C.鲁智深听说镇关西强占民女,顿时怒目圆睁,气冲斗牛....。D.这些传说尽管扑朔迷离....,却唤起了我的希望。4.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黄河颂》是一首现代诗,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抒情诗歌。诗人讴歌了黄河的宏伟气势,源远流长,歌颂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中华儿女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坚定决心。B.《回忆鲁迅先生》记叙了鲁迅先生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向世人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C.《说和做》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叙了闻一多先生做为学者和革命者的主要事迹,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高尚品格,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献身的革命精神。D.《木兰诗》是北宋的民歌,被郭茂倩收编在《乐府诗集》卷二十五中,《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文中塑造了木兰爱家爱国、淡迫名利,机智勇敢的巾帼英雄形象。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1)当爬上山顶,发现自己是孤独的。(2)如果问我是否后悔,我会肯定地回答,不后悔。(3)山顶,除了梦想,也是荒芜的。(4)可是,当我们努力向上的时候,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少。(5)人生,如同爬山,我们有无数的同伴,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6)就像智者所言,自己不断地往上爬,追求着自己的梦想。A.(1)(3)(2)(5)(4)(6)B.(5)(1)(3)(6)(4)(2)C.(5)(6)(4)(1)(3)(2)D.(3)(2)(5)(1)(4)(6)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为了防止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班全体同学开会研究,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B.今年玩具制造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增长了10%.C.《中国诗词大会》这一节目比特效药都好,把夜班后的疲劳,瞌睡赶到九霄云外去了。D.傅雷以其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用一封封书信传递自己的惦念。7.请你仿照画线句子,再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4分)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8.综合性学习(9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热爱祖国是一种崇高的情怀,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以“爱我中华”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对对联】(1)根据上联,为下联中空白处选择恰当的语句,最适合的一项是。(2分)上联:九秩春秋,铁马金戈,千里征尘安社稷下联:三军将士,寒冬酷暑,。A.一腔热血铸长城B.热血一腔铸长城C.一腔热血长城铸D.热血一腔长城铸【写诗句】(2)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诗文中,爱国主义的诗篇占有大量的篇幅,请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一个爱国诗人和他的爱国诗句(3分)【跟帖子】(3)有人说爱国很空洞的,作为中学生的你应该怎样做才是爱国呢?请列举两个例子。(4分)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9分)(一)古诗文积累9.古诗默写填空(10分)(1),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2)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3),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4)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5)《木兰诗》中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赫赫的句子是:,。(6)成语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7)《木兰诗》中表现艰苦的战场生活的诗句,。(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0—题。(一)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二)项籍弃书捐剑项籍①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②。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③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后刘、项相争,刘邦智取项籍以力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注释】①项籍:项羽,名籍,字羽。②项梁:项羽的叔父。怒之:意动用法。以之为怒(对他很生气)。③略:大概。10.解释文中加点字词。(4分)(1)涉猎..()(2)见往事..()(3)不足.学()(4)剑,一人敌.()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9分)(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3分)刘邦智取项籍以力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13.项羽年少时不肯学书学剑,而后终为刘邦所败,这个故事给人的教训是什么?(3分)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3-17小题。(13分)①每天早上七点半,《欧洲文学史》教授吴宓准时来到教室,开始在黑板上书写。很快,讲义写了满满一黑板,详细列出参考书、著作、出版社、出版年代等。学生上前偷看,发现他所写的,竟全凭记忆。②课堂上的吴教授,常穿一袭灰布长袍,一手拎布包袱,一手拄手杖,戴一顶土棉纱睡帽就走上讲台。打扮虽然古板,讲的却是纯英文诗歌。而且开讲时,笔记或纸片看都不看一眼,所有内容均脱口而出,讲到得意时,还要拿起手杖,随着诗的节律,一轻一重地敲着地面。③课堂上这番潇洒,是吴宓花了苦功夫才换来的。半夜时分,别人都睡下了,室友经常看见他埋头备课。第二天一早,别人还没醒,他已经在“室外晨曦微露中”反复诵读。④当他任教东南大学时,清华大学四年级学生梁实秋曾旁听他的课,回校后半是羡慕半是嫉妒..地抱怨:内容丰富,井井有条,学校未能罗致,“宁非憾事哉”。⑤他就像是一座钟。他给学生批改作业,字迹工整,写下的外文字母及数字,笔画粗细好像印刷的一样整齐。一次,有个青年教师不小心把上课用的教科书丢了,吴宓要求他上课前必须找到。当晚,宿舍熄灯睡觉,吴先生前来敲门,高声问:“教科书找到没有?”这名不耐烦的教师只好骗他:“找到了,吴先生,请放心吧。”这才过关。⑥这位老师,给学生们留下的印象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上课像划船的奴隶那样卖劲”。这些学生中,许多人后来大名鼎鼎:钱钟书、曹禺、吕叔湘……与他们相比,老师吴宓一度不那么出名。⑦比起教学上的严谨,学生们更爱回忆吴宓课下的关爱。一次,他和学生们一起走在街上,对面开来一辆汽车,他连忙举起手杖,一面挡住车,一面催着女学生们一字排站在人行道上,这才让开道路。⑧类似的故事口耳相传,让古板的吴教授在后人记忆里鲜活起来。在他曾任教的清华大学学生BBS上,一个女学生曾略带艳羡地提到,当年在清华课堂上,看见有女生站着听课,吴先生总是会跑出去替她们找来凳子坐。又有人追忆起吴先生点名,点到“金丽珠”这个名字,情不自禁地说:“这个名字多美。”全班大笑。⑨这位教授经济并不宽裕,他身上的长衫年岁太久,磨损得布纽扣都要掉了,也舍不得换。但他却很舍得请学生吃饭。每次在小馆子里坐下,他都神情严肃地拿过菜单,用正楷在小纸片上写下要点的菜及价格,一笔一笔算清楚,估量口袋里的钱够用,这才交给跑堂的。⑩学生李延先最难以忘怀的,是与老师“月下湖畔、吟咏啸傲”的往事。而钱钟书也把老师课堂上的风采学了几分。正如学者江弱水所言,除了老师这个身份,怎么来描画吴宓其实都不到位。从东南大学到西南师院,数也数不清的讲堂上,作为“老师”的吴宓“划过了动荡不已的时代,也划过了他的一生”。⑪可惜,到这一生要结束的时候,他已经不能当老师了。1976年,因饱受折磨而身体虚弱的吴宓回到陕西老家①,听说一些中学因为没有外语老师而不开英语课,便急切地问:“他们为什么不请我啊?我还可以讲课。”⑫没有人记得他的教授身份,除了他自己。据说,弥留之际,他不停地喊着:“我是吴宓教授。”注释:①彼时正值文革时期,吴宓成为大罪人,受尽苦难。病重有残疾,只得回家养病。14.梁实秋曾旁听他的课,回校后半是羡慕半是嫉妒..地抱怨:内容丰富,井井有条,学校未能罗致,“宁非憾事哉”。(请赏析加点字)(3分)15.这些学生中,许多人后来大名鼎鼎:钱钟书、曹禺、吕叔湘……与他们相比,老师吴宓一度不那么出名。(请从写作手法赏析)(3分)16.阅读全文,完成下表。(4分)吴宓教授的特点具体表现⑴讲课时不看资料,所有内容脱口而出勤奋⑵⑶批改学生作业,字迹工整关爱学生⑷17.请你阅读全文,分析文章结尾划线句子的作用。(3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18-22小题。(17分)(1)14岁的高占喜,青海农家子弟,一度成为热门话题。因为一次电视活动的策划,他和城市的一个富家少年互换了7天人生,节目打出的议题是:“7天之后,高占喜愿意回到农村吗?”(2)第一天,占喜在机场被新爸新妈接进了豪华的宝马车。他害羞地靠在真皮坐椅上,不说话,认真望着窗外闪过的高楼大厦。忽然,他泪水盈眶。(3)这个之前在山沟里疯跑、开朗活泼的孩子,对城市已经有过多次设想。他曾经在作文里写:“我想考上大学,在城里生活。”可是他知道,他更可能中途辍学,流浪在城市某条喧嚣的马路上。这次机缘巧合,他提前进入了城市,小小的心里波澜万千。何况现实的城市,比那个瑰丽的梦,仿佛更精彩。(4)占喜住进了一栋“豪华如天堂”的复式公寓,拥有一间无比舒适的大卧室。面对丰盛的晚餐,他无所适从,紧张得5次掉了筷子。接着,新爸新妈一次给了他200元零花钱。从前,他一个月只有1元的零花钱。(5)在气派的理发店理发时,占喜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又充满眼泪。(6)之后,他完全忘记了看书,迅速适应了这种新生活。(7)白天,他靠在松软的巨大沙发里,茶几上是从未见过的零食,面前是超大尺寸的液晶电视。他自在地享受这一切,除了脸颊上两抹褪不掉的高原红,就像是在这里长大的。(8)此时,观众们忧心忡忡———这个孩子会丧失本性,沉迷于吃喝玩乐吗?(9)某天,占喜被安排去卖报。报童里有个8岁的男孩,圆脸蛋,稚气未脱,但是卖报非常熟练。他告诉占喜,他的妈妈生病了,他要为妈妈挣钱买药,再辛苦也不怕!那天分别时,占喜用力揽了揽小男孩的肩膀。(10)归途中,占喜变得少言寡语。他看到城里人行色匆匆,在马路之间穿梭,犹如他在稻田之间穿梭;也看见天桥下的乞丐,衣衫褴褛地等待施舍……那天,他对记者说:城里也有穷人,生活也不容易。记者问:那同情他们吗?占喜说,不,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幸福要靠自己。乞讨的人,为什么不学学那个8岁的小弟弟?说话时,他分明又是那个崇尚奋斗、一直努力的高原孩子。但当晚的短信预测,大多观众仍然觉得占喜不愿回乡。(11)谜底提前揭晓———当得知自己的阿大(爸爸)不慎扭伤脚的消息,占喜立刻要求赶回家乡。(12)“为什么急着要走?阿大的脚伤不是大事。难得来一次城里。”记者问。(13)占喜只说了一句:“我的麦子熟了。”(14)阿大很早目盲,哥哥在外打工,弟弟尚且年幼,14岁的占喜已经成为家里的主劳力。他难以不被城市吸引,这无可厚非,但同时,他也眷顾自己贫穷的家,艰辛的父母,几亩薄田,和已经成熟的麦子。(15)城市是他的梦,贫穷的家,却是他深植血液的责任。(16)回到农村之后,占喜仍然五点半钟去上学,啃小半个馍馍当午
本文标题: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8-2019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856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