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生态圈构建
龙源期刊网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生态圈构建作者:徐晓菁来源:《教育与职业(下)》2018年第06期[摘要]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方式。文章首先论述了构建“产教融合”生态圈的必要性: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获取人力资源的需要。然后分析了“产教融合”生态体系中主要角色的定位与影响:政府是校企合作的统筹群体,高校是校企合作的积极群体,企业是校企合作的关键群体。最后提出了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生态圈构建策略:政府主导构建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加强校企合作内涵对接,构建多元化评价机制。[关键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生态圈构建[作者简介]徐晓菁(1985-),女,江苏常州人,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上海201806)[课题项目]本文系2017年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十三五”特殊教育规划课题“地方高校产教融合生态圈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ZKY20170225)[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8)12-0051-04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方式。近年来,众多高职院校都在尝试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事实证明这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高职院校办学质量、有效补充企业人力资源的多赢举措。一、构建“产教融合”生态圈的必要性(一)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产教融合”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当前,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办学模式陈旧,多沿袭改革开放初期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专业设置单一且缺乏科学性,同时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也缺乏创新;第二,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育分工不明确,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第三,教学资源不足,经费来源单一,教学成果缺乏市场竞争力。为切实解决以上问题,高职院校应深刻认识到自身发展的不足,通过“产教融合”与企业建立稳定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以提升就业质量为目标对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产教融合”之后,高职院校可以有的放矢地创建新兴学科、做强社会急需学科,更有针对性地调配有限的教学资源。第二,改良教师队伍结构。以学科改革和教学方式创新为契机,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拔专业能力强的教师,营造教师积极提升自我能力、比拼教学质量的环境。第三,弥补教学资源的不足。“产教融合”之后,学生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企业实践中,企业实龙源期刊网际上对这些学生承担了更多的培养工作。这有利于让学生将校内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有效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高职院校为其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高职院校通过市场调研与考察,明确市场人才需求动态,并据此进行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设置;同时,借助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优化实践教学,从而为企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进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地方经济发展能够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需要经济基础做坚强的后盾,只有经济发展了,教育规模才能不断扩大,教育质量才能得以提高。(二)企业获取人力资源的需要企业之间的商业竞争本质上比拼的是员工的能力,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这一点并充分认同“以人为本”的公司文化。企业通过社招寻找优秀的人才是比较困难的,而要留住优秀的人才则更难,可以说,如何留住人才对各类企业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管理课题。企业与高职院校开启“产教融合”模式后,可以有大量稳定的学生资源注入企业。前期虽然会增加企业的培养成本,但最终企业能够从学生中培训和挑选出能力比较强的优秀人才。同时,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企业实践后也更容易认同企业的文化、进一步提升工作技能。二、“产教融合”生态体系中主要角色的定位与影响(一)政府是校企合作的统筹群体“产教融合”是一种新型职业教育发展理念。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如何实现“产教融合”理念与高职教育的融合,如何协调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资源配置关系等,都是需要政府参与管理的内容。地方政府应对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构建秩序稳定、方法科学、管理得当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生态圈。当前,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但合作大多是短期的、简单的、不规范的。合作双方仅借助合同规范各自行为,政府参与管理程度较低。由于校企合作过程中双方的权利义务缺乏规范,导致学校在与企业履行合约时相应的合作内容往往无法兑现。政府应作为校企合作的统筹群体,在鼓励学校与企业积极进行校企合作的同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管理制度、协调机制等,将学校与企业间的自由合作纳入政府管理中,建设规范的政府监督与管理体系,从而切实保护校企双方的利益,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二)高校是校企合作的积极群体在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是合作的主动方,需要通过主动寻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来为自身发展争取更多的教育资源。当前,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形式非常丰富,有科研合作模式、实习基地模式、人才储备交流模式等。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可以为自身发展提前储备人才龙源期刊网资源,高职院校可以达成提高学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的目标。高职院校作为校企合作的核心主体,应积极规划好合作细节,切实保证双方利益,争取互利双赢。校企双方的合作应在一定的前提下进行:首先,合作要保证高职院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与校园环境不受影响,实践教学还要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其次,合作要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不受影响,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实践教学的开展都不应过多地占用企业的人力与物力。目前,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实现产业创新的重要途径,而在我国校企合作的潜力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学校与企业都还处于探索尝试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矛盾与利益冲突。(三)企业是校企合作的关键群体在“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中,企业扮演着关键角色,企业的发展方向、产能和效益对高职院校和学生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高职教育要成为企业眼中的教育,即能够反映企业需求;也要成为企业手中的教育,即能够使企业参与其中;还要成为企业心中的教育,即能够使企业满意。在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发展是关键。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而企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只有企业得到良好的发展才能促进地方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可以说企业是校企合作的关键群体。与高职院校主动寻求企业合作相比,企业对校企合作多持观望态度。这是因为虽然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可以在科研技术、人才储备等方面为企业发展积累资源,但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会充分衡量人才储备成本,在保证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运营成本,避免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波动对企业经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三、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生态圈构建策略(一)政府主导构建校企合作保障机制1.政府部门提高校企合作的战略意识。“产教融合”教育理念旨在促进地方经济、教育、社会的全面发展。“产教融合”教育模式的推行不仅需要学校与企业双方的精诚合作,更需要地方政府从促进区域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将高职教育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同时,政府部门也应从自身做起,转变教育管理理念与思路,将“产教融合”理念融入高职教育管理规划中,建立由政府主导、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监督管理平台,提高校企合作的规范化程度和合作效率。2.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政策法规。政府作为“产教融合”教育模式的管理主体,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实现校企合作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第一,通过立法等方式明确参与合作与管理的各方的职责与权利,用明确的权责划分制度指导校企合作高效进行;第二,制定相关政策激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为高职院校争取企业资源提供制度保障;第三,对“产教融合”中的“产”进行规范化管理,如加强对校企合办企业、校企合办教育实践基地的管理;第四,建立政龙源期刊网府主导的纠纷协调机制,对校企合作中出现的合作纠纷进行协调处理,在保证双方利益的前提下提供最优的解决办法。3.政府统筹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政府作为校企合作的管理者与主导者,应该积极参与构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对话协商、达成合作。第一,政府定期统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状况和地区人才需求状态,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信息交流,创造校企合作机遇;第二,政府围绕地方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引导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制定职业岗位能力体系标准和考核标准;第三,政府鼓励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研发中心等,将人才培养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切实做到“产教融合”。(二)加强校企合作内涵对接1.学科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岗位群。高职院校学科专业设置应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区域经济需求,换言之,高职院校学科专业设置应对接产业岗位群。高职院校应结合政府关于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去向的统计数据,充分研究市场与企业的需求,以期优化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2.学校教学内容对接岗位需求。实现学校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的对接是“产教融合”生态圈构建的必然过程。高职院校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的对接体现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学习两方面:第一,高职院校应加强系统、专业的理论知识教学,并制定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标准,提高实践能力在学生评价中的权重,将理论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有机结合起来;第二,高职院校应推进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实践技能教学与岗位实习,为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础。3.学校教学过程对接企业生产过程。将学校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相结合是构建“产教融合”生态圈的关键。它要求学生在完成校内理论学习与基础实践技能学习以后,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参与企业生产实践,继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4.学历证书对接职业资格证书。为实现高职院校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行业协会应强化参与力度,制定专业化的、符合行业技能要求的高职院校课程考查标准。对符合行业职业资格认证标准的学生,可以由行业协会颁发行业内部认定的职业资格证书,并推荐优秀学生参加全国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从而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进行对接,提高学生的就业优势。(三)构建多元化评价机制“产教融合”教育模式不仅仅包括课堂理论授课,还包括实践教学、企业生产实践等内容,具有参与主体多样化、授课方式多样化、利益关联多样化的特点,这决定了“产教融合”生态圈的评价标准也应该是多样的。龙源期刊网学校和企业自身的内部评价。学校内部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三个方面,并且以学校评价为主。第一,学校评价由学校组织评价小组进行操作,主要针对教师授课方式与课堂内容的科学性、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与考核成绩以及社会满意度等进行评价。学校评价主要反映专业设置的科学性、教师授课情况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第二,教师评价由参与“产教融合”的教师来进行操作,主要针对专业设置、理论课程内容设置、学生考核方式制定等进行评价。教师评价主要反映课程内容的合理性与学生学习情况。第三,学生评价由参与“产教融合”的学生来进行操作,主要针对教师授课方式与学生的接受程度等进行评价,是学生个人需求的体现。企业内部评价由企业内部技术团队进行操作,主要关注学生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学习情况。企业可以通过内部评价为实习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新技术、新思路的机会,这有利于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保障企业长期发展。2.政府和行业组织的质量评价。政府和行业组织作为“产教融合”的参与者,也需要参与“产教融合”生态圈构建评价。具体包括:第一,政府作为主导者,主要责任在于通过协调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因此,政府主要对高职院校就业率与企业经济效益两方面进行评价。第二,行业组织主要参与校企合作中实践技能教学成果的评价,具体体现为对学生实践技能掌握情况与职业资格获取情况的评估。当前,社会就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构建“产教融合”生态圈能够克服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
本文标题: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生态圈构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960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