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2018尔雅《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答案
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1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影响人们快乐与否的因素?(A)A、供给的多少B、价格变动指数C、待遇的增减D、时间问题2下面哪一项是关于经济学的错误解释?(C)A、可以作为一种知识体系B、可以作为一种话语体系C、可以作为一种哲学体系D、可以作为一种方法论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A、中国的改革前后,人们对财富的理解是不同的。B、传统机制下价格的提高会增加供给C、经济学是没办法解释一个人的快乐与否D、70年代中国省里的粮票可视为全国通用型粮票4不同群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同一事情不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5人们对自己的福利待遇具有允许其上下波动的心理预期叫做“福利刚性”。(×)经济学——经世致用之学1下面不属于中国历史上的移民方式的是(B)。A、行政性移民B、军事移民C、灾害移民D、商业移民2谁提出了“权然后知轻重,学然后知不足”?(A)A、马寅初B、李家驹C、屠良章D、蔡元培3导致社会矛盾加剧的(A)之一是经济增长的预期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A、自然基础B、社会基础C、客观基础D、主观基础4经济学可以在同一模型中同时讨论效率与公平的问题。(×)5优良的商业环境有利于吸引劳动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逻辑1下面哪一项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多的移民方式?(A)A、灾害移民B、商业移民C、行政性移民D、战争移民2基本公共品不包括(D)。A、基本医疗B、公共卫生C、基本社会保险D、大学生就业3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劳动力和人的再生产?(A)A、智力再生产B、脑力再生产C、体力再生产D、心力再生产4可以通过定价机制的办法来解决公共品的配置。(×)5基本公共品不可以按照市场规则来配置。(√)经济学解读中国的四个维度1下面哪一项是关于宏观经济学的错误认识?(A)A、国家没有宏观调控B、假定利率是可以调整的C、假定汇率是可以变动的D、假定税率是可以调整的2在经济学中,总量是由(A)来完成。A、宏观经济学B、社会经济学C、微观经济学D、政治经济学3用经济学解读中国的维度包括(ABD)。A、制度B、结构C、宏观行为D、总量4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通过机制的优化设计来促进。(√)5参与制不属于政治学中的一个机制。(√)资本与技术1除开资本和技术进步,农业的基本生产要素只有(C)。A、农民、土地和劳动B、农民和土地C、劳动和土地D、劳动和农民2下面哪一项是关于威廉•佩蒂的错误描述?(C)A、提出“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B、劳动价值论的创始人之一C、是法国的经济学家D、政治经济学的鼻祖之一3下列哪一项是关于中国社会转型的错误说法?(B)A、中国1978年的改革是与开放同时进行的B、19世纪中期中国的民生指标直线上升C、国内制度的整体性变革影响着国家的对外开放所造成的利弊D、19世纪中期中国已经对外开放4制度变迁是一个国家的体制转型强调更多的。(√)5救亡多于启蒙,建构多于解构是中国的第一次社会转型的特点。(×)第一次转型的社会背景1下面哪一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批仁人志士主张的“实业救国”的起点?(B)A、粮食产业B、军械工业C、运输业D、纺织业2下面哪一个历史阶段是中国第一次转型中被称为“过渡期”的?(D)A、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时期B、辛亥革命期间C、洋务运动到五四运动时期D、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3在(B)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和民主。A、历史文明B、商业文明C、政治文明D、农业文明4没有改革是传统集权计划体制下的国家没有开放的原因。(√)5只有内债,没有外债是1966年中国对外宣称的内容。(×)1919-1949:救亡多于启蒙,解构大于建构的转型1在哪个时期发生看以社会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的社会转型?(C)A、1954——1978B、1960——1978C、1949——1978年D、1919——19782下面哪一项是对“科学和民主”的错误解读?(C)A、制度上层建筑范畴之内的B、科学是经济基础范围之内的C、科学是指文化层面上的D、民主是制度层面上的3孙中山时期民国政府承载的三大使命包括(ABD)。A、国家治理B、文化建构C、天下为公D、工业化4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而且予以很好地实践。(×)5借助于节制资本来发展工业化是《治国方略》中提出的观点。(√)1949-1978:以社会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的社会转型1经济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D)是逆选择。A、行为现象B、意识现象C、文化现象D、制度现象2下面哪一项是关于中国第二次社会转型中的工业化的正确描述?(D)A、按社会主义的方式进行改造B、没收官僚垄断资本C、鼓励民族资产阶级的资产重新整合D、以上都对3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中国进行二次改革的原因?(A)A、资源配置领域中有严格的绩效考核B、农村存在着生产方面的公社制导致了逆选择C、农村民不聊生,基本生存线有危机D、资源配置领域当中的国家托拉斯体制4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转型的核心价值体系是集体主义。(√)5到目前为止仍是一个有待进一步议论和建构的重大的问题是国家该如何治理。(√)中国经济增长波动曲线分析1哪年以后,中国开始使用三次产业的指标?(B)A、1982年B、1985年C、1987年D、1989年2下面哪一项是1978年——1981年中国整体上经济增长总量的特征?(A)A、波动不均B、持续下降C、基本不变D、缓慢上升3下面哪一项是1992年以后经济增长率总体稳步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D)A、双轨并制B、深化改革C、邓小平《南巡谈话》的出现D、中央和地方实行分税制4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1981年国有企业中的两权分离。(√)51978年中国的制造业因为改革开放呈迅猛的态势发展。(×)中国城市化率曲线分析1哪一年开始中国农民外出打工?(D)A、1978年B、1980年C、1982年D、1984年2下面哪一项是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途径?(D)A、工业蚕食农业B、政治移民C、商业移民D、A和C3下面哪一项是对关于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情况的错误分析?(C)A、城市化率逐步上升B、农村劳动力递减C、城市劳动力数量变化不大D、总体经济增长率的绝对值是上升的4增值税的税基是经济增长。(√)5必须从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入手考虑保护资源环境。(√)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1在统计城市化率时,所谓广义城市人口中的(A)是不被包含在内的。A、流动而不常住的人口B、传统城市的有常住户口居民C、常住但非户籍人口D、以上均是2哪种现象表现为一定时期社会的发展不是由资源最富集的地区和人群决定,而是最不足的一部分人决定?(A)A、木桶效应B、过渡配置制C、结构配置D、资源约束3城市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比重叫做城市化率。(√)第四次转型的背景1哪一个文明派生出来了“未富先老”的现象?(C)A、后现代文明B、工业文明C、后工业文明D、农业文明2通过哪个途径,后工业文明的消费方式、审美态度进入了中国的社会结构?(C)A、商品货币交往B、信息化与国际化C、商品货币交往和国际化D、高科技与信息化3下面哪一项是经济学中的关注点?(C)A、绝对量B、相对量和绝对量C、相对量D、实际量4公民社会的全面建构是中国的第四次社会转型。(√)5民生的范畴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和基本公共设施。(√)第四次转型的特征与走向1sufficinecyinformation代表的每个人都会具备的两种信息中的哪一种?(C)A、完美信息B、完备信息C、充分信息D、满足信息2市场经济下,(D)是资本的逻辑和价值规律派生出来的一个自然现象。A、物质主义B、权力至上C、拜金主义D、功利主义3社会转型中的矛盾的引发因素多来源于(A)。A、经济社会结构变动中观念的差异B、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之间的冲突C、现代社会各阶层间的矛盾D、经济社会结构变动中制度的改变4追求最大化利润是市场经济下派生出来的个人。(×)5“功利主义”在经济学的世界中是个贬义的词。(×)市场经济下的权利均衡原则1市场经济的哪一项原则是每一个微观的个体自立的同时不损害别人?(D)A、选择均衡原则B、效用均衡原则C、利益均衡原则D、权利均衡原则2下列哪一项是关于选择的错误理解?(B)A、选择,对一个有效的选择来说,其必须具有非唯一性B、选择需具有非唯一性C、选择是需要交易费用的D、每个人的选择总是在某一个时点上终止3关于机会成本,说法正确的是(ABC)。A、可称为替代性成本B、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而丧失的潜在利益C、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付出的代价D、可称为双选性成本4不是每个人都会做到最大限度的完备信息。(√)5成本锁定效应即为经济学中costlock-ineffect。(√)经济原则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冲突1哪一部著作中有“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句话?(D)A、《道德经》B、《礼记》C、《孟子》D、《论语》2(A)强调的非利性是中国传统社会普遍尊崇的价值哲学。A、儒家B、法家C、道家D、佛家3谁最早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B)A、老子B、孔子C、孟子D、荀子4处理人和人之间、人和国家之间关系的基本准绳是礼。(√)5“义”在道家认为是指人与人之间在世俗生活中所应恪守的基本准则。(×)商业伦理与传统文化的冲突1西方提出了什么理论来解释权利的划分为何重要这一问题?(A)A、交易费用B、选择费用C、资源约束D、短边约束2商业伦理的三个原则包括(ACD)。A、自利不损人B、企业可以有短期亏损C、企业必须盈利D、企业必须长期盈利3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是人具有两种生产力。(√)4社会主义的精髓是集体主义。(√)社会契约与商业规则1(A)是指借助于货币这个媒介构建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A、B2BB、P2PC、C2CD、B2C2谁提出“欧洲中世纪城堡是被价值规律所摧毁”?(B)A、亚当•斯密B、马克思C、威廉•佩蒂D、恩格斯3公权利的拥有者和公民之间处于一种(C)关系。A、服务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关系B、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C、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D、商品买者与卖者之间的关系4中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市场化运行所需要的商业伦理体系。(√)5中国传统的文化结构在吸收国外先进文明成果的过程中自然的解体了。(√)经济民主与公共资源配置方式的冲突1民生的含义是(D)。A、基本民生B、一般民生C、包括与民生实现的相关制度安排D、大众民生2下面哪一项是导致企业消失的最本质因素?(D)A、违背了诚信原则B、通货膨胀C、经济危机D、违背了商业社会不可或缺的契约精神3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公共资源配置包含的四方面?(C)A、为什么要这样配置B、配置多少C、谁来配置D、配置给谁4价格调节机制可以解决商品市场中的买卖关系。(√)5各个国家基本公共品的配置都是由政府来主导的。(√)民生的基本内涵1基本公共设施不包括(A)。A、基本医疗B、基本住房C、基本环境设施D、基本道路2基本民生是指(D)。A、基本消费物品B、基本公共服务C、基本公共设施D、以上都是3基本健康权不属于基本人权。(×)4人与人差别的一个最基本原因人生起点上的差异。(√)要素流动的利益取向与城乡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的冲突1下面哪一项是关于佩蒂-克拉克定理的错误说法?(C)A、把产业分成三个层次B、得自工业的收入少于得自商业服务业的收入C、等量的要素在不同产业当中获得的报酬相差不大D、一定量的劳动得自农业的收入要少于得自工业的收入2下面哪一项是当今构成中国社会结构性问题中的一个重要因素?(A)A、平衡发展和共同富裕B、均衡发展和先富带动后富C、全部发展和共同富裕D、以上都是3下面哪一项是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重点所在?(D)A、如何让严重不足的城乡基础设施相对充分B、如何让严重短缺的物品不再短缺C、如何让企业的生产更有效率D、以上都正确4中国的人口和劳动力的双向度流动是由资本与企业的区域分布导致的。(×)5如何约束公共品配置主体的行为不属于制度建设的问题。(×)社会大背景下看“三农问题”1哪一年颁布了《土地改革法大纲》?(D)A、1953年B、1952年C、1951年D、1950年2下面哪一项是毛泽东认为的中国的最根本问题?(D)A、农业
本文标题:2018尔雅《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995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