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关于春联的演讲稿范文:春联习俗
精品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使用关于春联的演讲稿范文:春联习俗关于春联的演讲稿:春联习俗今天是大年二十八,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很高兴能和演讲稿大全的读者朋友们,一起分享一下关于春联的一些知识和趣闻。我们生活在一个迅速发展的、剧烈变化的时代里,一百年前的说法叫“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今年最新的说法是“百年未有之变局”。时代的变化,体现在我们的具体生活中,就是许多传统文化特别是习俗文化的淡出。在这方面,春节的年俗表现得最为典型,俗话说:“过年三件事,放鞭炮、吃饺子、贴春联。”这三件事分别代表了听觉、味觉和视觉的满足,但近年来因为环保意识的提高,鞭炮已经不受大家的待见,饺子又主要局限于北方地区,算下来也只有贴春联可以算是种优秀的年俗,理应在现代社会中保存和流传。但是,今天的小区居住环境,与传统的一家一院的形式有了很大的不同,现代楼房设计大部分都没有给春联预留空间,所以春联的年俗也承受着很大的冲击。近些年来,国家比较重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春联习俗作为中华民族比较典型性的文化传统,理所当然也在被保护和弘扬之列,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就有“楹联习俗”一项,而我们精品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使用的春联习俗,就是最主要的楹联习俗。想要很好地保护和传承春联这一年节习俗,就需要对与春联相关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在现实生活中不断使用它,因为最好的保护是去熟悉它,最好的弘扬是去使用它。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力争重塑一下大家对于春联文化的认知。一、年节习俗与春联的起源楹联习俗的分类很多,比如名胜楹联、行业楹联、庆贺哀挽联等等,但春联是其中出现最早的品种,也就是说,我们谈到春联的起源,实际是在说楹联的起源。说到要“重塑大家对于春联的认知”,好多听众可能会觉得不以为然,因为,春联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太平常、太普通了,每家都贴,随处可见,并且民俗学作为社会学下面的堂堂二级学科,有无数的教授、博士、硕士都在深入研究,这其中应该不会有什么不为众人所知的知识了。但实际的情况恰恰相反,围绕着春联的起源,也就是对联这种文体的起源,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基本上都是不正确或者不全面的知识和观点。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出于想当然,二是出于信成说。精品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使用先说“想当然”。想当然就是感觉应该如此。人们常常会陷入这样一个思维误区,就是把身边习以为常的事情,当成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于是就造成了这样的现象,就是好多东西的历史,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久远,比如布满大街小巷的“兰州牛肉面”只是1915年才创制出来的,川湘等地的全民吃辣椒,其实是清道光之后,也就是近代才普及开来的......这种“相当然”放在对联领域,就出现了这样情况:《封神演义》第六十七回,说在一座牌坊上高挂着这样一副联:三千社稷归周主;一派华夷属武王。《西游记》第二十四回,唐僧师徒到了五庄观,“又见那二门上有一对春联: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就是说按照这些小说家的认知,从周朝到唐朝,代代都是精品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使用有楹联,户户都是有春联的。其实,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周朝到唐朝之间,是绝对不存在什么春联习俗的,更不会有对联这一文体。再说“信成说”,成说就是现成的通行的说法。我们都知道北宋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某宋诗选本在注解“桃符”时,直接说了“也作春联”四个字,于是这些年来每到春节时,铺天盖地的“春节话春联”的文章里,都争相引用这首诗来说明“北宋时期,每到春节,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贴满了红通通的春联”......其实,这种说法纯粹是凭空想象,北宋时期根本不可能存在什么“大红春联”。我们查关于春联的历史,还有一个最为通行的说法,是朱元璋下圣旨所推行的,大家常引用的一段文字是:精品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使用春联之设,自明孝陵昉也。帝都金陵,于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帝亲微行出观,以为笑乐。偶见一家独无,询知为腌豕苗者,尚未倩人耳。帝为大书曰:“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投笔径出,校尉等一拥而去。嗣帝复出,不见悬挂,因问故,云:“知是御书,高悬中堂,燃香祝圣,为献岁之瑞。”帝大喜,赉银三十两,俾迁业焉。许多资料里都说这段话是引自“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说》,其实这是睁着眼睛说假话,这位“陈云瞻”,名为陈尚古,字云瞻,是浙江德清县新市镇人,康熙二十六年(1688年)中举人,是个货真价实的清朝人,一些春联资料上把他说成是“明代人”或说“明末清初人”,只是想自欺欺人地试图增加这段春联记载的可信度而已,早在乾隆时期,纪晓岚就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批评陈尚古的这本书“是编杂记琐闻,多涉语怪”,也就是说这段“民间故事”是三百多年后的文人附会到朱元璋身上的,整个明代根本没有任何的记载,我们根本不可以当成史实来看待,因为在明朝建立的时候,也是不存在所谓“大红春联”的。既然以上关于春联的观点都是不可信的,那么,真正可信的春联习俗又是什么时候起源以及如何起源的呢?我先直接亮出来结论:精品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使用一,春联习俗真正在全社会形成的时间是在明朝的中早期,具体时间段约为公元1400-1500年之间。这里所说的“春联习俗”,有三个要素:1是必须使用专门创作的偶句,2是必须是写在红纸或彩笺纸上,3是上下联必须分别贴在门的两旁,4是在全社会形成大面积的流行。二,春联的产生在民俗上有两个源头,1、桃符,2、春帖子。桃符习俗和春帖子习俗由来久远,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上面出现过多种图形和文字,“独立使用的对偶句”只是上面多种文字形式中的一种,之外还存在着不一定对偶的“祈福文字”和四句或八句的诗歌等。三,桃符习俗、春帖子习俗、春联习俗,其实是相对独立的三种年节习俗,都有其独立的发展轨迹,桃符和春帖上只是偶尔出现“独立使用的对偶句”,我称之为“桃符偶句”和“春帖子偶句”;春联习俗则必须使用独立的对偶句,这里的对偶句才可以被称为严格意义上的“春联文体”。我们先用最简单的语言介绍一下桃符习俗:桃符习俗是形成于汉代的一种年节习俗,是根据桃木可以辟邪的观念,在春节期间插在大门两侧地上的两个桃木橛子,用于驱鬼禳灾。后精品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使用世慢慢发展成为钉在门两侧的两块桃木板,上面绘有降鬼的神像等各类图文,桃符的形制和绘制的图文内容到宋代最为繁复,元代以后又趋简单,至清代已无图文内容,整个桃符习俗到清代晚期基本上从年节习俗中消失。桃符习俗从出现到消亡,经历了大约两千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从名称到大小形状和涂画的内容都有很大的变化,最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四种:第一种是插地上的桃符,从人形的木俑演化而来,并由此产生出“神荼”和“郁垒”两位捉鬼的神人的传说,木橛子的顶部还勾勒出两人的眉目。这种桃符的具体形状,我们今天还能有幸看到实物,这是甘肃居延出土的汉代木简中的人面桃符,应该就是汉代普通家庭使用的桃符的原物。这种插在地上的桃符,在后来桃符形制发生了各种变化的情况下,仍然没有完全消失。前面说的王安石的《元日》诗,按照明代嘉靖的版本,最后一句作“总插新桃换旧符”,说明插在地上的桃符,甚至到了北宋时期仍然很流行。第二种是挂在门两边的桃木板,这种桃符最晚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南朝梁宗懔(501——565)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精品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使用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帖画鸡,或斲镂五采及土鸡于户上。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桃符其实就是第一种桃符的升级版,从门两边的地上升高到了门的左右,从两根木橛子扩大到了两块桃木板,从粗略勾勒出神荼郁垒的眉目到绘上二位神人的画像。这一种桃符发展到了北宋时期,上面所绘的图文进一步丰富多彩,北宋吕原明的《岁时杂记》记载:钟馗、门神、桃符、桃板诸物,皆候家祭毕设之,恐惊祖先也。桃符之制,以薄木版长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下书左郁垒、右神荼,或写春词,或书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从图形方面来看,此时除了两位神人的画像外,又多出了精品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使用“狻猊、白泽”等传说中的猛兽,估计是当神人坐骑用的。从文字方面来说,除了左右书写“神荼、郁垒”之外,还可以写“春词”和“祝祷之语”,这些文字,有些可能是“独立使用的对偶句”,有些则可能是些诗文类。最早在桃符上书写“独立使用的对偶句”的事件,发生在公元965年,也即北宋乾德二年的除夕,黄袍加身刚四年多的宋太祖已发兵攻打后蜀,后蜀国君孟昶做梦也想不到他在正月里就会投降被俘,而押送到北宋都城七天后就会送命,但在除夕那天,他的兴致还很高,题写或下令题写出了史上第一副桃符偶句,北宋杨亿《杨文公谈苑》有“蜀中桃符”一条:辛寅逊仕伪蜀孟昶为学士,王师将致讨之前,岁除,昶令学士作诗两句,写桃符上。寅逊题曰:“新年纳余庆,佳节契长春。”这个故事的版本很多,有说偶句是辛寅逊所撰,有说是孟昶本人所撰,文字中也存在“号长春”、“贺长春”、“契长春”等差别,所以这件事情应该还是可信的。但因为灭蜀后赵匡胤就派吕余庆为成都知府,而赵匡胤又把自己的生日定为“长春节”,所以这一桃符偶句广为流传的目的在于想说明这十个字是种“不详的预言”,从而反证出赵匡胤的登基是“受精品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使用命于天”,于是在其后的一百余年中,也并没有人尝试再写“桃符偶句”。直到1081到1084年的某个除夕,被贬到黄州的苏东坡,到友人家里串门,才又一次出现了“桃符偶句”,南北宋间人张邦基所撰《墨庄漫录》卷八载:东坡在黄州,而王文甫家东湖,公每乘兴必访之。一日逼岁除,至其家,见方治桃符,公戏书一联于其上云:“门大要容千骑入;堂深不觉百男欢。”苏轼被贬黄州,遇四川老乡王齐愈(字文甫)兄弟也在附近地区居住,于是两家就亲密到了不分彼此的程度,加上苏轼性情豁达,所以就在朋友家的桃符板上直接题写了这对偶句。事实上,整个北宋167年间,可信的“桃符偶句”史料,也只孟昶和苏轼这两副,这说明,北宋时期不但没有“千家万户门上红通通的春联”,就是在桃木板上,也都是神像或其它祈福之语,就全社会而言,并没有一点“春联习俗”的影子。第三种桃符是形制较小的钉在门首两侧的桃木块,宋代桃板流行时,这种小的桃符也同时存在,由于形状较小,所以上面不会有复杂的图文,最多还是勾勒出神荼郁垒的形象,或是干脆分别只写“神荼”和“郁垒”两个字。精品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使用元代郑廷玉的杂剧《包待制智勘后庭花》中,桃符是个重要的破案道具,从剧情中我们可以知道,第一,这种桃符形状不大,可以直接插在女性的头发里面。第二,桃符钉在千家万户的门首两边,上面的文字千篇一律,一边写“长命富贵”,另一边写“宜入新年”,这应该是元代桃符的基本面目。到了明清,桃符从形式到内容上都进一步萎缩,《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写宁荣二府过年的情景:已到了腊月二十九日了,各色齐备,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这说明到了清代中前期,桃符换也不换了,只是每年新油一下即可,上面的文字图像应该是都不存在了,事实上,到了清代晚期,整个桃符习俗也基本上从春节习俗中消失不见了。说完了桃符,我们再以简要的方式介绍一下与春联习俗关系更为紧密的春帖子习俗。春帖子最早的源头可以上溯到西晋,大约是在每年的立春日,用彩纸剪个小燕子的形状,戴在女性的头上做饰品,上面还写有“宜春”两个字。到了隋代的《玉烛宝典》这样记载:精品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使用立春多在此月之初,俗间悉剪彩为燕子,置之檐楹,以戴,帖宜春之字。这说明隋代时春帖子已经移到了房屋的檐楹之上。我们刚才说过桃符上的画神像最后演变成了门神,而书写“神荼、郁垒”文字,又成为后世春联的一个源头;春帖子也与此类似,最早的剪燕子,最后演变成为后世的民间剪纸特别是春节挂的门笺习俗,而书写“宜春”两个字,则成了后世春联的更重要的源头。盛唐诗人张子容《除日》诗有“帖牗作春书”,春书也是春帖子的别称,这说明唐代春帖子从立春日也在向除夕日转移。晚唐韦庄《立春》诗:“殷勤为作宜
本文标题:关于春联的演讲稿范文:春联习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106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