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电器公司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控制程序
电器公司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控制程序1目的为严格事故管理,及时报告、调查、分析、统计和处理事故,认真吸取事故教训,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再发生,特制定本制度。2范围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发生的OHS事故和事件的报告、调查及处理过程。3职责3.1公司总经理是公司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各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3.2公司全体员工有责任在其活动或服务中遵守法律法规及环境与健康安全文件的要求,防止或预防事故、事件的再发生。3.3各部门管理责任人对本部门的事件的纠正和预防工作负责。3.4管理者代表对公司的事故和事件的纠正和预防负责,督促有关部门的事故和事件得到及时的纠正和预防,并对完成情况进行检查。3.5办公室是事故综合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安全管理、事故调查、处理工作。4工作程序4.1事故的分类和分级4.1.1事故的分类划分依据划分类别事故报告企业事故发生的性质火灾事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火灾,并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报火警(119)、办公室、安全领导小组爆炸事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爆炸,并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报火警(119)、办公室、安全领导小组设备事故——由于设计、制造、安装、施工、使用、检维修、管理等原因造成机械、动力、电讯、仪器(表)、容器、运输设备、管理等设备及建(构)筑物损坏,造成损失或影响生产的事故生产部、办公室、技术研发中心生产事故——由于指挥失误、违反工艺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或其他原因,造成停产、减产、环境污染等事故生产部、办公室交通事故——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违反交通规则或因机械故障原因等造成车辆损坏、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事故厂外交通事故报当地交警、厂内报办公室人身事故——除上述5类事故外,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工作中有关的人身伤亡或急性中毒事故在保护好现场的同时,迅速抢救受伤或中毒人员,并报120,并采取防止事故扩大的措施4.1.2事故的分级。根据公司危害和风险的性质,参考国家关于事故的分级标准,公司内按事故的严重程度将事故划分为四级: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重大死亡事故。级别划分依据事故级别划分范围企业事故严重程度轻伤损失工作日为1个以上,105个以下的失能伤害重伤事故失能天数在105至6000个工作日的伤害死亡事故当时死亡或负伤后一个月内死亡的事故,1~2人重大死亡事故一次事故死亡3~9人的事故4.1.3重伤标准(按GB/T6441-1986执行);4.1.4人身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按GB/T6721-1986执行);4.1.5损失工作日(按GB/T6441-1986附录B表执行)。4.2事故报告4.2.1事故发生后,事故当事人或发现人要立即采取措施,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总经理;4.2.2总经理接到重伤、死亡、重大伤亡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市经贸委、安全生产局、公安局、XX检察院、工会、行业主管部门、保险公司。4.3事故应急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对发生人员伤亡、触电、火灾、机械伤害等事故实行应急管理,具体参见《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4.4事故调查与分析4.4.1办公室为事故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各类事故的汇总、统计和上报工作,监督各类事故的调查处理情况,负责事故管理的考核工作。4.4.2事故调查的权限事故级别责任调查部门轻伤事故办公室、工会同有关职能部门成立事故调查组,负责事故调查及处理工作重伤事故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办公室、工会同有关职能部门成立事故调查组,负责事故调查及处理工作死亡事故公司有关人员配合外部机构进行调查重大死亡事故公司有关人员配合外部机构进行调查4.4.3事故调查组4.4.3.1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成立事故调查组,着手事故调查。轻伤或重伤事故调查组:组长: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副组长:办公室经理;成员:工会——1名人员;体系管理中心——1名人员;发生事故部门——部门责任者、1名专业人员。4.4.3.2人员资质a.对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清楚;b.具有相关的专业特长、知识或受过相关的培训,清楚事故调查的程序;c.具有相关经验和调查的技巧;d.与所发生的事故无直接利害关系;e.具有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品德。4.4.3.3职责a.查明事故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b.确定事故级别、事故责任者;c.提出事故处理意见、防范措施和建议;d.写出事故调查报告。4.4.3.4权限调查组有权向发生事故的单位、有关管理部门和事故有关人员了解情况和索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推诿、阻挠或拒绝。4.4.4事故调查事故调查按下表所示进行:序号项目主要要求4.4.5事故处理1调查内容a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原因、责任情况;b死伤者姓名、性别、年龄、工种、工龄、职称职务、受教育和技术培训情况、伤势部位、死伤原因;c人证、物证、旁证、事故前的情况、事故中的变化、事故后的状况2调查方法a现场勘察b物证收集c人证材料收集d背景资料的收集3事故分析a整理分析有关的证据、资料;b确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c采用ETA、FTA等方法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d事故责任分析4提出预防措施a工程技术措施b教育培训措施c管理措施5编制事故报告a事故基本情况b事故经过c原因分析d事故教训及预防措施e事故责任分析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f附件4.4.5.1事故处理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由相关部门对相关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制定相应防范措施,并在实施前进行风险评估。并按照《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对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检查,跟踪,验证。4.4.5.2因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玩忽职守或者发现事故隐患,危险情况不采取有效措施,不积极处理以致造成事故的,按公司有关规定,对单位负责人和事故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4.4.5.3在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拖延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调查以及阻挠、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由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对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4.4.5.4凡是违反国家和公司有关用工制度,私自用工发生事故的,造成经济损失由用工单位自负,并且追究有关负责人的管理责任。4.4.5.5凡是与外单位发生业务关系中发生事故,造成经济损失的,追究有关负责人的管理责任。4.4.5.6对下列人员必须严肃处理:a.对工作不负责任,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违反劳动纪律,造成事故的主要责任者;b.对已列入安全技术措施和隐患整改项目不按期完成,又不采取措施而造成事故的主要责任者;c.因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或经劝阻不听而造成事故的主要责任者;d.因忽视劳动备件,削减劳动保护技术措施而造成事故的主要责任者;e.因设备长期失修,带病运转,又不采取紧急措施而造成事故的主要责任者;f.发生事故后,不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不认真吸取教训,不采取整改措施,造成事故重复和发生的主要责任要进行处理。4.4.6事故汇报4.4.6.1汇报人员要求:发生轻伤事故,由办公室经理在公司经理办公会上进行汇报,发生重伤、死亡及以上事故,由管理者代表在经理办公会作汇报4.4.6.2汇报材料要求:在公司经理办公会上汇报,事故报告书、事故现场照片。4.5事故统计4.5.1工伤事故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T6441-1986)第6条统计。4.5.2办公室及时进行事故统计、分析、进行事故汇编,年终汇总。4.5.3事故统计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经过、原因、教训、防范措施、责任人、责任处理等。4.5.4对事故、事件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管理,具体见《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5相关文件《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6记录Q/XXX.QEO.R-19-01《事故、职业病情况登记台帐》Q/XXX.QEO.R-19-02《事故、职业病报告书》
本文标题:电器公司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控制程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141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