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后作业第2站增强文化认同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右图漫画认识错误的是()A.文化自信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B.文化自信有利于增强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C.我们要吸收一切外来文化来实现文化创新D.树立文化自信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C2.2017年12月15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正式发布。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这体现了()A.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要固守中华文化C.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时代相结合,更能增强人们的认同感D.中华文化只有与国际接轨才能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C3.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推行优秀文化典籍进课堂,典籍内容包括《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等。推行优秀文化典籍进课堂旨在()A.加强文化传播与交流,展示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B.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C.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防止文化迷失的现象D.抵制外来文化,保护民族文化4.近年来,我国在50多个国家举办了200多个文化节、艺术节,已同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良好的文化交流。这意味着()①不同国家的文化能够和谐发展②中华文化比其他国家文化更优越③中华文化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可以沟通、交流④要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加强对外文化交流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BD5.《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它用流行的方式引导国人传承中华血脉里的文化基因,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该节目的播出()①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③增强了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④说明中华文化优于其他国家的文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A6.青岛市积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古典音乐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进校园活动,同时开发陶艺、漫画、灯谜、布艺等数十种艺术校本课程,开展这些艺术教育活动有助于()①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②使学生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营养③促进青岛市各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④学生全盘吸收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A7.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这启示我们()A.要善于借鉴、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B.文化是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C.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D.文化是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前提条件C8.109首唐代不同时期的经典诗词,将被拍成“微电影”,用15分钟的故事重新解读和建构唐诗精华。这些“微电影”正凭借其“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清新朴实的演绎风格,走入公众视野,深受观众青睐。用“微电影”来演绎唐诗故事,意味着()A.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B.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D.网络文化代表了先进的文化发展方向C9.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告诉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应该()A.面向世界,博采众长B.古为今用,推陈出新C.相互借鉴,求同存异D.谨遵古训,全盘继承B二、简答题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用教育串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珠,要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1)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要大力弘扬哪些核心思想理念?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2)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持什么态度?①在文化交流互鉴中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②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的价值,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③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对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生命力、影响力和感召力。三、分析说明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一场科技感十足的“北京八分钟”惊艳了世界,展示出当今中国的科技自信和文化底蕴。24位轮滑演员在舞台上滑出曲线轨迹与24面冰屏相映成趣。在光影中,冰雪运动的各样线条在舞台中徐徐展现,“中国结”“长城”图案都极具中国文化特色,五彩祥龙、凤凰羽毛,诠释了中华文化中吉祥的含义,这些传统的中国符号元素也在现代3D光影技术的配合下,展现出新颖的视觉体验。在“冰屏”中展示了高铁、共享单车、网购快递、人工智能等,这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科技展现;C919大型客机和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都是中国对世界科技新的贡献。材料二: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根源于我们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历史。然而时代的进步正在一步步地向这些传统文化侵蚀。传统,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它的核心与精髓,需要珍视与弘扬。2017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系列节目,聚焦我国正在遗失的方言、工匠、地名、民间艺术、职业等70个领域。节目以人文视角呈现文化流变,以“广播纪录片”的形式雕刻文化印记。向世界宣告中国不仅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有现代科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发展,在世界面前营造出一个全新的中国。(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与文化相结合展现了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增强了国家软实力。(2)结合材料二,说明在珍视与弘扬传统文化问题上青少年应承担怎样的责任?①学习和继承我国的民族文化,做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②要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能割断与传统文化的血脉联系,不能丧失我们的文化自尊,不能动摇我们的文化根基。要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的价值,树立起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③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故步自封,也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生命力、影响力和感召力。
本文标题:2018-2019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4单元 熔铸民族魂魄 第8课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第2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320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