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3
1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mm2.(淮安中考)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船舱B.河水C.迎面驶来的船D.河岸上的树木3.-20℃读作()A.零下二十摄氏度B.摄氏负二十度C.零下摄氏二十度D.二十摄氏度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空气和铁棒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男女同学说话时的音调都是相同的5.通过对“声现象”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声如洪钟”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在校园内植树可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D.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6.关于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任何液体的沸点都是固定不变的B.在高山上,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沸点也升高C.同一种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的升高而降低D.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7.“海上联合——2012”中俄海上联合演习,4月22日在青岛举行。关于水陆两栖登陆舰在海面上匀速直线航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舰艇的运动状态是改变的B.坐在舰艇中的战士相对于舰艇是运动的C.舰艇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D.坐在舰艇中的战士相对于海岸是静止的8.某同学平常走路步行30m,需40秒的时间,现在这个同学用6min30s的时间沿操场跑道走完一圈,那么跑道的周长最接近于()A.400mB.300mC.200mD.150m9.下列几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与吸、放热情况联系错误的是()A.露的形成——液化;放热B.霜的形成——凝华;吸热C.河水解冻——熔化;吸热D.湿衣服晾干——汽化;吸热10.(2014·岳阳模拟)宋代文豪范成大到峨眉山旅游时,发现在山顶“煮米不成饭”,这是由于山顶()A.气压大沸点高B.气压大沸点低C.气压小沸点高D.气压小沸点低11.已知水银、煤油、酒精的熔点分别为-39℃、-30℃、-117℃,要测量零下80摄氏度的温度,应该选用的温度计是()A.煤油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或水银温度计12.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A.做一个外罩将声源罩住2B.在枪管上装一消声器C.在耳朵中塞一团棉花D.在声源和居民区之间植树造林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13.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14.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利用的办法使石油气成为液体贮存在钢罐里;一切气体在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15.凝华过程需要热。冬天的早晨,玻璃窗上出现冰花,就是室(选填“内”或“外”)表面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太阳出来后,冰花热后成水流下来。16.小红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向行驶。17.图Z-1是对冰加热过程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图中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熔点为℃;DE段物质的温度为℃,这是一个热过程。图Z-118.如图Z-2所示的刻度尺的读数为;秒表的读数为。图Z-219.干冰(固态CO2)暴露在常温下时,它会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这种现象叫,用干冰在舞台上产生的淡淡白雾,是由于干冰,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20.下列有关声音的语句中,各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1)“声音真好听”说明声音的。(2)“雷声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3)“小孩儿尖叫声刺耳”说明声音的。三、实验探究题(每题6分,共12分)图Z-321.如图Z-3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3)此实验说明了。图Z-422.上课时老师给同学们演示了“水也能使某些液体沸腾”的实验:将适量的乙醚倒入试管中,塞上木塞,然后装入有热水的烧杯中,如图Z-4甲所示。一会儿,观察到试管中的乙醚沸腾起来,接着听到“砰”的一声,木塞冲出了试管口。(1)烧杯中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热水的温度为℃。(2)从实验中可知乙醚的沸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热水的温度。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23.铁路工人为了确定远方是否有火车来,就用耳朵趴在铁轨上听下远方是否有火车,请说出其中道理。324.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镇矿泉水瓶放在外面,上面有一层白色的粉状晶体,过一会瓶子变湿了,并且水流到桌子上,又过一会儿桌面上的水都干了,请解释“粉状晶体”“瓶子变湿”“桌子变干”的形成原因。五、计算题(第25题5分,第26题12分,共17分)25.某人看到闪电后8秒钟才听到雷声,打雷处和这个人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声速为340m/s)26.汽车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参考答案1.B分析:人步行的速度为1.1m/s左右,5m/s应该是骑自行车的速度;一支新铅笔的长度在20cm左右;人的正常体温为37℃,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一张纸的厚度在0.1mm以下。2.A分析: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时,游客相对于船舱位置不变,所以说游客相对于船舱是静止的。而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时,相对于河水、迎面驶来的船、河岸上的树木位置不断变化,所以以它们为参照物,游客是运动的。3.A分析:-20℃读作负二十摄氏度或零下二十摄氏度。4.B分析:声音在铁棒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在一般情况下,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的频率高于男生,其音调较男同学高。5.C分析:A选项错误,声音是发声体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选项错误,“声如洪钟”说明声音的响度大;C选项正确,在校园内植树,是在传播途径中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D选项错误,超声波的频率很高,所以人听不到。6.D分析: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当气压变化,沸点也变化,故A、C选项错误;在高山上,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气压降低,沸点也降低,故B选项错误;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故D选项正确。7.C分析:因为水陆两栖登陆舰在海面上匀速直线航行,所以舰艇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故A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坐在舰艇中的战士相对于舰艇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坐在舰艇中的战士相对于舰艇是静止的,故B选项错误;坐在舰艇中的战士相对于海岸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坐在舰艇中的战士相对于海岸是运动的,故D选项错误。8.B分析:该同学的速度v=0.75m/s,若以该速度步行6min30s,路程s=vt=292.5m,接近300m。9.B分析:露是水蒸气的液化过程,液化是放热的;霜是水蒸气的凝华过程,凝华是放热的;河水解冻是冰的熔化过程,熔化是吸热的;湿衣服晾干是水的汽化过程,汽化是吸热的。10.D分析:因为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所以高山上的大气压比平原上的要低;又因为液体沸点随液面上气压的减小而减小,所以水的沸点低于100℃,在这些地方用普通锅煮饭,往往不熟。11.B分析:零下80摄氏度时,水银和煤油都已凝固,但酒精却仍是液态,故选B。12.D分析:噪声的减弱办法有三个,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A选项,做一个外罩将声源罩住,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B选项,枪管上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C选项,在耳朵中塞棉花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D选项,在声源和居民区间植树造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13.信息能量分析: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是由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4人体内的结石,这是由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14.压缩体积温度分析:日常生活中用的液化石油气,因为是在常温下使用的,不可能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其液化,所以采用的是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液化之后贮存在钢罐中;一切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15.放内吸熔化分析:凝华是放热过程;玻璃窗上出现冰花,是由于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后凝华为小冰晶,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玻璃上的冰花(小冰晶),被太阳照射后,吸热发生熔化现象,形成水滴。16.东西分析:因为空气流动形成风,当天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这说明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东运动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小红是向西行驶的。17.BC0100吸分析:由图象知,BC段温度不变,但要不断吸热,所以是熔化过程,BC段对应的温度是0℃,即为熔点;DE段对应为100℃温度不变,但不断吸热,是水的沸腾过程。18.3.50cm5min10s分析:由左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此物体长度为9.50cm-6.00cm=3.50cm;由右图知,小表盘的分度值为1min,大表盘的分度值为1s,此表的示数为5min10s。19.升华升华吸热液化小水滴分析:干冰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升华吸热,周围温度降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20.(1)音色好(2)响度大(3)音调高分析:“声音真好听”说明声音的音色好;“雷声震耳欲聋”说明声音很大,是声音的响度大;“小孩儿尖叫声刺耳”说明小孩儿声音尖得刺耳,音调高。21.(1)电铃声逐渐变小(2)电铃声逐渐变大(3)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分析:当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声音传播所靠的介质逐渐减少,所以声音逐渐变小;反之,声音将逐渐变大;此实验验证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2.(1)60(2)小于分析:温度计读数时,首先弄清楚分度值,从绝对值小的地方往绝对值大的地方读数。乙醚沸腾,说明乙醚的沸点肯定比热水的温度低,因为液体沸腾必须达到沸点,继续吸热。2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传播最快;铁路工人常用耳朵贴着铁轨来提前判断是否来了火车,就是利用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24.“粉状晶体”是冰箱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白色的粉状晶体,附着在矿泉水瓶的表面;“瓶子变湿”是白色晶体熔化后形成的液态的水;“桌子变干”是桌子上的水汽化为水蒸气升到空中。25.v=340m/s,t=8s,打雷处距人的距离s=vt=340m/s×8s=2720m。26.(1)根据速度公式得s1=v1t1=8m/s×500s=4000m(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为10m/s。
本文标题: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352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