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新情境·激趣引航21世纪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历史阶段,现代化的农业应该是高效的生态农业,要把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与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与发展无公害农业结合起来,把我国生态农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实践证明,生态农业是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生态农业有何意义?2新知识·预习探索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2.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3.了解人口、经济、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知道如何协调人地矛盾。新知预习一、控制人口规模1.当前,世界各国协调人地关系,大多是从控制人口规模这项根本措施着手。当前,世界总人口已经超过60亿。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到2025年,全球人口将达到82亿。如果不进行有效的人口控制,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超过100亿。2.我国把人口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我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二、转变发展模式1.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往往是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为目的的。这使得人类的社会生产多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2.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以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耗竭。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我国在保护土地资源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比如防治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保护基本农田,对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等。2.森林资源是森林和林业生产地域上的土地和生物的总称,包括林木、林下植物、野生生物、微生物、土壤和气候等自然资源。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3.目前,世界上有60%的地区处于淡水不足的困境,4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许多国家和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节约、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例如,农业采取滴灌的方式进行作物栽培,工业进行污水的净化处理和循环利用,对生活废水进行集中净化处理后用于绿化、洗涤等。四、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1.协调人地关系,就是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方法,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协调人类社会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协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协调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既要有各国政府干预和公众参与,同时我们每一个人也有责任和义务,维护生态平衡,珍惜自然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2.美国环境教育机构的主要任务是:推动和支持国家教育部门培养具有环境意识和环境责任感的公民,并在所有人中激发和形成一种“爱护环境”的个人责任感。问题探索什么是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两者有何关系?提示:循环经济是指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其能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的总过程,以产品的清洁生产、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与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高效回收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它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资源和能源都能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利用。清洁生产要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染的问题,即在污染前采取对策,而不是污染后再治理,将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使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益。主要包括:(1)生产过程中要求节约材料和能源,减少、降低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2)对产品的要求是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3)在服务方面要求将环境影响纳入到所提供的服务中去。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的关系是: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的微观基础,循环经济则是清洁生产的最终发展目标,两者都以实现环境污染最小化和资源利用最大化为出发点,都强调污染物源头的削减和利用。3新课堂·互动探究要点一控制人口规模人口规模过大带来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如下图)人口的增长通常从两个方面不断扩大对资源的消耗:一是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使得对资源的需求量增加;二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对资源不加限制地利用,提高了个人消费资源的平均水平,使得人类消耗资源的速度大大超过了人口增长速度。特别提醒随着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在一定的时期内,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是一定的,即环境的承载力是一定的。如果人口超出了人口的合理容量,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关系就会受到损害。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人口、生活能源、荒漠化关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下列有关内容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使关联图成立。①耕地生产力下降②草场退化③平均收入减少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2)为缓解该地区生活能源不足的问题,遵循因地制宜原则,该地区可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________、________等。(3)针对图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请你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至少回答四点)③②①太阳能风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农业生产技术;退耕还林还草;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人工种草,制定合理的载畜量;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管理;消除贫困,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任选四点即可)【解析】人口问题是产生图中恶性循环的根源,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解决图示问题的关键,根据图中各环节的关系答题。我国西部地区太阳能、风能丰富,可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我国西部地区易产生荒漠化问题,需要保护植被,如退耕还林还草,制定合理的载畜量,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生物能的使用。跟踪练习1下图反映的是人口与环境发展的一种关系模式。读图完成(1)~(2)题。(1)关于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的相互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随人口增加,资源储量减少B.随人口增加,环境污染加剧C.随人口增加,工业产值上升D.随人口增加,粮食产量有所下降(2)协调人口与环境关系的途径有()①控制人口过快增长②严格控制各种资源的使用量③防治污染,保护环境与生态④实现工业产值的快速增长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AC【解析】第(1)题,认真读图可知,工业产值、环境污染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资源储量减少、粮食产量增加。第(2)题,协调人口和环境的关系,要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入手,控制人口数量,合理使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要点二转变发展模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区别:(见下表)项目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目标以经济增长为指标,经济增长就意味着发展以社会全面发展为指标,实现清洁生产,其终极目标是生态、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增长方式粗放式(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集约式(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消费模式提倡高消费提倡适度消费、文明消费文明标准建立的是物质文明,主要考虑经济利益要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的时间尺度本代人的利益是最大的需求强调代际公平发展的空间尺度从区域利益出发,封闭式、掠夺式和转嫁式从全球利益出发,是一种互补式的方式,强调区际间的公平调控手段依靠市场经济手段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特别提醒循环经济是新世纪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清洁生产。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我国大力推行生态农业,以实现循环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清洁生产成为工业发展的自然选择。下图分别为传统经济流程图和循环经济流程图。读图回答(1)~(2)题。(1)两种流程的最大区别是()A.从自然中获取的资源数量不同B.向自然中排放的废弃物不同C.产品的经济效益不同D.投入的多少不同(2)在循环经济流程图中,评估产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应()A.从资源开发环节进行B.从产品生产过程进行C.从废弃物排放情况进行D.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BD【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传统经济流程直接向自然中排放废弃物,而循环经济流程是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后再向自然中排放。两种流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向自然中排放的废弃物不同。(2)循环经济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对自然环境产生危害。因此,评估产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应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跟踪练习2下图为循环经济模式图。据此回答(1)~(2)题。(1)下列行为能较好体现“循环经济”的是()①东北大豆和小麦间作②消费者选用具有环境标志的产品③我国农耕区谷物种植和家畜饲养④城市垃圾用于焚烧发电、集中填埋⑤生产企业减少商品的过度包装⑥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⑦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A.①③④⑦B.②④⑤⑥C.①③④⑥D.②⑤⑥⑦(2)有关a过程的结果,说法正确的是()A.提供新资源B.产生新的废弃物C.减少污染D.节约资源DC【解析】(1)循环经济就是在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原则是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循环。其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消费者选用具有环境标志的产品,有利于废弃物的排放,利于环境保护;生产企业减少商品的过度包装,利用的自然资源减少,也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使废弃物循环利用,形成良性循环;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使在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减少资源的浪费,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选D。(2)图中a过程是废弃物经过分类后再进行处理,这样能把可利用的废弃物再循环利用,进而减少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此过程没有新能源和新废弃物的产生,也没有节约资源。故选C。要点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主要地位利用中的问题解决途径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源和环境条件可耕地减少,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次生盐渍化,产生废弃物,土壤污染防治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土壤次生盐渍化和土壤污染,保护基本农田,对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等森林资源既有经济价值,更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采育失调,林质下降;毁林开荒,伐林取薪,造成覆盖率下降;砍伐过度,不利于更新合理采伐;采伐和抚育更新相结合;退耕还林;建立保护机制水资源水是生命之源,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全部生命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农业采取喷灌、滴灌等;减少浪费;保护水源,防止和治理水污染;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净化后循环利用;海水淡化海洋资源海洋是“天然的蛋白质仓库”“乌金的储存库”“盐类的故乡”,海洋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极为密切过度捕捞,盲目围海造地,毁坏滩涂,无节制地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清除海上石油污染,禁止滥捕,实行休渔制度,科学论证围海造地,保护滩涂联合国确定2014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能源”。据此回答(1)~(2)题。(1)关于世界水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水资源是有限的B.一个国家的水污染只能导致本国的水资源不足C.世界人口剧增,生产、生活用水量剧增D.对水资源的浪费、污染严重(2)近些年来,有些淡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也受到缺水的威胁,主要人为原因是()①人口膨胀,工农业发展需水量增加②气候趋于干旱,降水量减少③水资源受污染、破坏严重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BB【解析】(1)A项是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C、D两项是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原因,而B项中提到的水污染,不仅会加剧本国水资源不足,还
本文标题: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4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380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