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阶段质量检测二(第3专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3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广家世世受.射受:教授B.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从:接应C.吏当.广所失亡多当:判决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蹊:小路解析:选AA项,受:传授。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B.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C.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D.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解析:选CA项,“尝”同“常”;B项,“陈”同“阵”;D项,“莫”同“幕”。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B.其.李将军之谓也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C.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归而求为.报秦王者,国小,力不能D.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解析:选DA项,“且”:连词,况且/副词,将要。B项,“其”:语气副词,表推测/语气副词,表期望。C项,“为”:介词,表被动,被/介词,替。D项,“乃”:都是“是”的意思。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全部不同的一组是()①不事家人生产作业..②纵观..,观秦皇帝③大丈夫当如此..也④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⑤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⑥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2-C.③④⑤⑥D.①②④⑤解析:选D③⑥古今意义相同;①“作业”古指谋生职业;②“纵观”古指任人自由观看;④“约束”古指规约;⑤“微细”古指地位低下的人。5.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B.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C.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D.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解析:选DA项,“怪”为意动用法;B项,“夜”为名词作状语;C项,“坚”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6.下列句子按句式分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是必射雕者也②见广,以为诱骑③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④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⑤其李将军之谓也⑥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⑦用此,其将兵数困辱A.①③⑤/②④/⑥⑦B.①③/②④/⑤/⑥⑦C.①③/②/④⑤/⑥⑦D.①③/②④/⑤/⑥/⑦解析:选D①③为判断句;②④为省略句,既省略了主语,又省略了介词“以”的宾语;⑤宾语前置句;⑥状语后置句;⑦被动句。7.下列省略句的补写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A.沛公引兵西,遇彭越(于)昌邑B.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之,代“秦将”)以利C.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之,代‘章邯’)为雍王D.秦富十倍(之,代“财富”)天下解析:选DD项,省略了介词“于”。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汉王也前往自己的封国,项羽只派了三万士兵随他前往,楚国和诸侯国中因为敬慕而跟随汉王的有数万人,他们从杜县往南进入蚀地的山谷中。(2)谚语说“桃树李树不宣扬自己,树下却自然地被人踩出一条小路”。这谚语虽只是说-3-桃李的小事,但却蕴涵着大道理啊!二、文言文阅读(1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竟陵文宣王子良字云英,武帝第二子也。幼聪敏。武帝为赣县时,与裴后不谐,遣人船送后还都,已登路,子良时年小,在庭前不悦。帝谓曰:“汝何不读书?”子良曰:“娘今何处?何用读书。”帝异之,即召后还县。子良敦义爱古,郡人朱百年有至行,先卒,赐其妻米百斛..,蠲一人,给其薪苏。郡阁下有虞翻旧床,罢任还,乃致以归。后于西邸起古斋,多聚古人器服以充之。武帝即位,封竟陵郡王、南徐州刺史,加都督。永明二年,为护军将军,兼司徒。四年,进号车骑将军。子良少有清尚,礼才好士,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善立胜事,夏月客至,为设瓜饮及甘果,著之文教。士子文章及朝贵辞翰,皆发教撰录。武帝不豫..,诏子良甲仗入延昌殿侍医药。子良日夜在殿内,太孙间日入参。武帝暴渐,内外惶惧,百僚皆已变服,物议疑立子良。俄顷而苏,问太孙所在,因召东宫..器甲皆入,遗诏使子良辅政,明帝(萧鸾)知尚书事。子良素仁厚,不乐时务,乃推明帝。诏云“事无大小,悉与鸾参怀”,子良所志也。太孙少养于子良妃袁氏,甚著慈爱,既惧前不得立,自此深忌子良。子良又与文惠太子同好释氏,甚相友悌..。劝人为善,未尝厌倦,以此终致盛名。进位太傅,增班剑为三十人,本官如故,解侍中。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遣人视,见淮中鱼无算,皆浮出水上向城门。寻薨,年三十五。(选自《南史·萧子良传》,有删改)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B.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C.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D.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解析:选B解答此题,要注意句式及句意。“加殊礼”是指加给他特殊的礼遇,句意完整,后面是讲“殊礼”的具体内容,因此“殊礼”后应断开,排除A、D两项。再根据句式,“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句式对称,结构完整,中间应断开,可以排除C项,选B项。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4-A.“百斛”,泛指多斛。斛,旧量器,方形,口小,底大,容量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B.“不豫”,“豫”为安和之意,“不豫”就是不舒服,文中是天子有病的讳称。C.“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后多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即太子。D.“友悌”,与朋友相友爱。“申之以孝悌之义”,即把孝顺父母、朋友友爱的道理讲给百姓听。解析:选D敬重兄长、善事兄长曰悌。“友悌”“悌”均为兄弟友爱,不是朋友友爱。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萧子良孝顺有加。母亲裴后因与武帝不和睦被送还,年幼的萧子良心中不悦,废书不读,这触动了武帝,他便召回了裴后。B.萧子良重义好古。本郡人朱百年有极高的德行,他死后,萧子良善待他的妻子。萧子良还在西邸建了一座古斋,收集了许多古人的器具衣服在里边。C.萧子良礼遇贤士。夏天客人到了,萧子良为他们摆出瓜果和饮料,宣扬文教。士子的文章以及朝贵的辞翰,都是萧子良发布教令而撰录的。D.萧子良深受信任。武帝生前有意传位于萧子良,在遗诏中让他辅政,可惜萧子良志不在此,对政治事务不感兴趣。解析:选D原文并没有体现武帝生前有意传位于萧子良,只是外界有传言。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子良少有清尚,礼才好士,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武帝暴渐,内外惶惧,百僚皆已变服,物议疑立子良。(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萧子良年少时就有清雅高尚的操行,礼遇贤才,喜爱文士,全心全意对待宾客,天下有才学的人都聚集到了他这里。(“清尚”“礼”“倾意”“焉”各1分,大意1分)(2)武帝病情突然加重,内外都很恐慌,百官都已经穿上了丧服,人们议论怀疑要立萧子良为帝。(“暴渐”“惶惧”“变服”“物议”各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竟陵文宣王萧子良字云英,是齐武帝的第二个儿子。自幼聪敏。武帝在赣县任职的时候,与裴后关系不和睦,派人用船送裴后回京城,已经上路了,萧子良当时年纪幼小,在厅堂前很不高兴。武帝对他说:“你怎么不读书?”萧子良说:“我娘现在在哪里?为什么还要读书!”武帝感到很奇异,立即召裴后回到了县里。-5-萧子良重道义、好古雅,本郡人朱百年有极高的德行,先死了,萧子良便赐给他的妻子许多斛米,免去一个人的赋税,供给她柴草。郡阁下有虞翻的旧床,萧子良罢任回家,便把床带回来了。后来萧子良在西邸建了一座古斋,收集了许多古人的器具衣服放在里边。武帝即位,封他为竟陵郡王、南徐州刺史,加任都督。永明二年,担任护军将军,兼司徒。四年,晋升官爵名号为车骑将军。萧子良年少时就有清雅高尚的操行,礼遇贤才,喜爱文士,全心全意对待宾客,天下有才学的人都聚集到了他这里。他喜欢做一些美好的事情,夏天客人到了,他就为他们摆出瓜果和饮料,使文章教化更为显著。士子的文章以及朝贵的辞翰,都是萧子良发布教令而撰录的。武帝生了病,诏令萧子良披甲持杖到延昌殿侍奉服药。萧子良日夜守在殿内,太孙每隔一天进去参见一次。武帝病情突然加重,内外都很恐慌,百官都已经穿上了丧服,人们议论怀疑要立萧子良为帝。武帝不一会又苏醒过来,问太孙在哪里,于是召东宫中包括管理武器护甲的官员都进宫,遗诏让萧子良辅政,明帝(萧鸾)知尚书事。萧子良一向仁厚,对政治事务不感兴趣,便推让明帝。诏书说“事情不论大小,都要跟萧鸾商量”,这正是萧子良的意思。太孙从小就养在萧子良的妃子袁氏那里,袁氏对他很慈爱,此前他曾经很害怕不能被立为继承人,从此深深地忌恨萧子良。萧子良又和文惠太子都喜欢佛教,兄弟俩非常友爱。他劝人做善事,从不厌倦,由此最终造就美名。萧子良晋升为太傅,增加班剑卫士为三十人,本官依旧,解除侍中职务。隆昌元年,皇帝加给他特殊的礼遇,可以带剑穿履上殿,入朝不用小步急走,赞拜不用报名,升职督率南徐州。这年他病情很重,对身边的人说:“门外应该有异常情况。”派人去看,见淮河中的游鱼无数,都浮出水面头向着城门。不久去世,享年三十五岁。三、语言运用(10分)1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2分)()A.一位毕业生在自荐信中写道:“虽然我只有本科学历,但绝对名副其实,恳请学校领导唯才是用。”B.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C.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D.本人才疏学浅,刚才的一些想法仅是一孔之见,接下来还请在座大方之家批评指正。解析:选DA项,自荐信应自信、谦虚。“绝对名副其实,恳请学校领导唯才是用”显得自高自大,有失谦虚。B项,忝列:谦辞。有愧于排列在其中。用在此处不得体。C项,高足:敬辞。可以称呼别人的学生,但不能自称。14.下列各句中,所引名句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2分)()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天是最富有生命力的季节,诗人们总是喜欢用春天来比喻美好的事物。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面对皇帝的退缩、士大夫的排挤和世人的辱-6-骂,心灰意冷的王安石选择了隐居。C.“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梅葆玖是梅兰
本文标题: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三 阶段质量检测二(第3专题)(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395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