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一、二单元训练卷(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本题共3小题,12分)陆谷孙:“绅”之风流,“士”之风骨“你的名字不但会活在你的亲人们中间,更会在你的同仁心中和读者心中活得同《英汉大词典》一样长久。”1991年,《英汉大词典》编写组成员之一的乔艾宓猝死,陆谷孙在追悼词中这样说。时隔25年,说这话的人也走了。2016年7月28日下午1时39分,陆谷孙先生在上海新华医院与世长辞。是时,上海雷声轰烈,暴雨如注。陆谷孙30岁与词典结缘。此后21载,《新英汉词典》《英汉大词典》先后出版,成就一世泰山北斗的盛名。1970年,陆谷孙进入《新英汉词典》编写组。埋首五年,跟随葛传、林同济先生,顶着催逼和监督的压力“曲线救书”,提高词典的实用性。初版即赢得热烈反响。1986年,他接受任命,成为《英汉大词典》主编,当场立下军令状:编完词典之前不出国、不兼课、不另写书。拿着一叠草稿,他跑去北京跟许国璋、王佐良等老一辈大师们汇报。1991年,历时十几年编纂的《英汉大词典》出版,在查得率和收词量上成绩斐然,被香港学者董桥形容为“不可一日无此君”。新千年伊始,他又将心力投入了《中华汉英大词典》。不同于《英汉大词典》,这一次没有专业团队,所有参编人员全是兼职,聚散无常,唯有陆谷孙坚守阵地,倍加沥血呕心。在一篇名为《关于生和死的思考》的文章中,陆谷孙写道:“我常想,《英汉大词典》当然是我们大家所钟爱的‘精神产儿’,但与此同时又好像是一种物化了的巨大的吞噬力量,无情地消耗着我们的心血乃至生命。既然是一项事业,它就要求牺牲……”这似乎也成了《中华汉英大词典》和他自己的写照。《英汉大词典》的出版,陪同朱镕基访问香港时与时任港督互背莎士比亚名句,使陆先生的社会影响力大增。1991年评奖,有四个头衔非要给他不可,最后他推了三个,勉强拿了“上海市劳动模范”——劳动总归还是劳动了的,不算太亏心,别的都太虚。在复旦,陆先生开设的“英美散文”课,教室常常座无虚席。在学生眼中,这位复旦英语系的传奇人物是“校宝”之一:既符合“象牙塔内白发苍苍的老先生”形象,又毫不古板,反倒风趣、时髦、有活力。在课堂上,他声如洪钟,健谈投入,思维敏捷,会讲流行的词语,开俏皮的玩笑,然后自己也笑起来。英文系年年盛传“陆爷爷要退休”的流言,却年年抵不过学生请求他继续开课的高涨呼声。“最后一届”带了一年又一年,直到2014年患了中风,他才真正离开了课堂。2012年,复旦学生票选“复旦十大杰出教授”,陆谷孙名列榜首。他说:“我一生中得过不少奖,但这次是给我喜悦最多,让我最感动的一次。”20世纪90年代初,下海者甚众。校车上从起点到终点,老师们多在谈论股票,沉下心来编词典的陆谷孙,大概也多多少少有些孤独。及至晚年,他开微博、玩微信,从未在技术上落后于时代。对网络文化也持包容开放态度,甚至还收罗不少网络用语进入词典。2016年8月1日,上海龙华殡仪馆外前来参加追悼会的人群延伸到大厅门口,大厅内外的墙边摆满白色玫瑰和百合花花圈。陆先生的照片悬挂在大厅前方的正中央,被白色鲜花团团簇拥。两侧的大屏幕上,生前一则访谈被反复播放:“经常有同学让我给他们题字,我觉得有一句话很好,身在丝绒樊笼,心有精神家园。”有人红了眼眶。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2(有删改)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引用陆谷孙为乔艾宓写的追悼词,既体现了对同仁卓有成效的工作的高度赞扬,也体现了编纂词典的深远意义。B.《英汉大词典》出版后,陆谷孙陪同朱镕基访问香港与时任港督互背莎士比亚名句,这件事让他真正名声大噪,社会影响力大增。C.陆谷孙开设的“英美散文”课程在复旦大学深受学生的欢迎,在被学生票选为“复旦十大杰出教授”之首后,一生获奖甚多的他深感喜悦,备受感动。D.开微博,玩微信,收罗网络用语,晚年的陆谷孙从未在技术上落后于时代,对网络文化也能持包容开放的态度。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陆谷孙30岁时与词典结缘,最初的五年,他与葛传、林同济先生一同顶着压力编写《新英汉词典》。B.20世纪90年代初,有许多老师热衷于股票,而陆谷孙却不为所动,沉下心来编写《中华汉英大词典》,这足见其甘于寂寞、不改初心的品质。C.陆谷孙曾在文章中把《英汉大词典》比作大家所钟爱的“精神产儿”,而他本人的呕心沥血恰恰是这个“产儿”能够孕育成功的保障之一。D.一年又一年的“最后一届”,体现出陆谷孙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复旦学子对他的认可,他不仅是学术界的泰斗,更是教育界的名师。3.“身在丝绒樊笼,心有精神家园”可以视作对陆谷孙先生一生最好的评价。请结合材料,对陆谷孙心中的“精神家园”加以阐释。(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本题共3小题,12分)巴金为何能“感动中国”鄢烈山自巴金辞世以来,各种媒体的报道与评说铺天盖地,其哀荣远远胜过前些年去世的沈从文、冰心、萧乾等新文学大师。我相信,人们对巴金的哀悼是发自肺腑的,意在借此向他致敬,并寄托自己的情与思。巴金何以能“感动中国”呢?论文学创作,在新文学大师中,他的成就并不是数一数二的。郭沫若诗集《女神》对个性解放的热烈呼唤,茅盾小说《蚀》对“幻灭、动摇、追求”心路历程的描摹,沈从文小说《边城》的清新纯朴,老舍小说《骆驼祥子》对底层小人物命运的关注,都比巴金代表作《家》更切合时下的情境,能引起我辈共鸣。巴金的女儿对记者说,他未能成为“与他经历相符合的文学大师”。他写的最成熟的小说《寒夜》,由于时代的变迁,甚至不如谌容的《人到中年》更能打动我们。而论晚年对时事的投入,他也许还比不上对教育改革和反腐败有激情表达的冰心老人。“文革”后的二十多年,巴金呼吁建立现代文学馆和文革博物馆,很艰难地写作五卷本《随想录》,实际上做的是一件事——反思;实际上表达一个心愿——讲真话。《随想录》有什么了不起,比得上他翻译的赫尔岑的回忆录《往事与随想》吗?比不上,根本不可比。巴金写作《随想录》始于1978年,时年七十有四,这样高龄带病写作,难免朴拙,难得的是执着。而《随想录》的出版颇有曲折。心有余悸的出版社不经同意就将某些“敏感”篇页删得有题无文。我们怎忍心责备他的思考情胜于理,“没有达到他理应达到的深刻”?然而,《随想录》体现了他早年秉持的写作信条“将心交给读者”,他明明白白地告诉世人:我要把《随想录》当作遗嘱来写,把心交给读者,呼吁世人讲真话,他“揪出示众的首先是自己”。他的这种光辉人格不能不感动每一个有良知的人。他是一个正直的理想主义者,一个善良的人道主义者,他具有我们这片土地所稀缺的“求真意志”与“忏悔意识”。正是出于这样的钦敬,他的同辈人戏剧大师曹禺称他为“二十世纪的良心”。新华社在他逝世当日播发特别报道,大标题就是《别了,“二十世纪的良心”》,内文称他为“讲真话的一面旗帜”。讲真话又有什么了不起?“实事求是”是中国古训:从小幼儿园阿姨就教导我们“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然而残酷的现实却教训人们:求真求实是何等艰难,“讲真话”要付出多少代价?五卷《随想录》耿耿不忘的、记录的、3反思的不就是几十年间巴金及同代人被迫自诬诬人、“由人变兽”的经历吗?浩劫过去了,提议建造“文革”博物馆,不过是要求“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让我们今后堂堂正正做“人”。但是他的愿望至今未能实现,我们只能记住老人的这个遗愿,等待着告慰巴金在天之灵的那天到来。心理常识告诉我们,感动源于共鸣。人们“接受”巴金作为“世纪良心”的符号,认同其意义,盖因“讲真话”很难,非平常的血肉之躯甘愿承担其沉重。若不然堂堂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较多披露审计报告,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直率批评地方官员时,怎么会说反正自己快退下?而人的天性是,消极地讲希望“免于恐惧”,积极地讲渴望表达个人意见,以参与社会活动与公共事务。道理其实很简单,巴金对讲“真话”的呼吁之所以“感动中国”,其实就像“超女”大赛主题词“想唱就唱,要唱得响亮”之所以激起千万人响应一样,不过是与人们的心声发生共振了。唐诗有言:“人无百年寿,百年复如何!”如果我们连“讲真话”都不敢都不能,苟活到一百岁也不过是行尸走肉,活着有什么尊严有什么价值?《人民日报》10月18日李辉悼念巴金的专文题为《巴金:巨星陨落,光还亮着》。那么让我们在巴金老人心灵之光照耀下,继承他坚守良知顽强求真的精神,去开创讲真话的美好未来。(选自《新京报》,有删节)相关链接:①《随想录》是巴金一生的心血,他在晚年终于写下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高峰。《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如果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的巴金就不会动笔。②他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深刻反思,完成了最真实人格的塑造。(选自“百度百科”)③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感动中国2003颁奖词)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巴金的代表作《家》,不比郭沫若的诗集《女神》、茅盾的小说《蚀》、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更切合时下的情境,引起我辈共鸣。B.巴金《随想录》的思考情胜于理,“没有达到他理应达到的深刻”,但他七十四岁高龄带病写作,难免朴拙,难得的是执着,我们作为读者,不忍心责备。C.“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符合中国古训“实事求是”。但现实中求真求实,“讲真话”极其艰难,所以巴金的《随想录》难能可贵。D.巴金的女儿、戏剧大师曹禺、新华社在他逝世当日的报道、李辉悼念巴金的专文,都对于巴金先生“讲真话”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也对其表达了哀思。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采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情感表达真挚,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巴金老人“求真意志”与“忏悔意识”的钦敬与怀念之情。B.巴金女儿对记者说,巴金未能成为“与他经历相符合的文学大师”,表达了巴金女儿对人们没能公正评价父亲的不满和惋惜。C.人们“接受”巴金作为“世纪良心”的符号,原因正如感动中国颁奖词中所说“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样。D.本文写巴金的文学作品整体上比不了同时代的郭沫若、茅盾、沈从文、老舍、冰心,甚至还比不了当代作家谌容,但并不影响作者对他的认可。6.文章结尾引用“李辉悼念巴金的专文题为《巴金:巨星陨落,光还亮着》”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4曹修古,字述之,建州建安人。进士起家,累迁秘书丞、同判饶州。宋绶荐其材,召还,以太常博士为监察御史。上四事,曰行法令、审故事、惜材力、辨忠邪,辞甚切至。又奏:“唐贞观中,尝下诏令致仕官班本品见任上,欲其知耻而勇退也。比有年余八十,尚任班行①,心力既衰,官事何补。请下有司,敕文武官年及七十,上书自言,特与迁官致仕,仍从贞观旧制,虽宿德勋贤,自如故事。”因著为令。修古尝偕三院②御史十二人晨朝,将至朝堂,黄门..二人行马不避,呵者止之,反为所詈。修古奏:“前史称御史台尊则天子尊故事三院同行与知杂事同今黄门侮慢若此请付所司劾治。”帝闻,立命笞之。晏殊以笏击人折齿。修古奏:“殊身任辅弼,百僚所法,而忿躁亡大
本文标题: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二单元综合训练(二)(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选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401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