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招商引资要集中优势资源扬长避短
招商引资要集中优势资源扬长避短确切地讲,扬长避短不是一种简单的方法,而是一种很高明的谋略。田忌赛马的故事正是扬长避短谋略的最好佐证:看似对手的每一匹马都有相对应的绝对优势,但只要简单地对马的出场顺序进行调整,形成“相对优势”的策略,就可以轻易地战胜对手。这个谋略沿用到实际的工作中,也可以用简单的两句话来概括:面对自身,扬长避短;面对对手,以长击短。事业因此无往而不利。“扬长避短”首先需要的是一个优势、劣势的判断过程,而这个判断过程的前提又是对自身和对其他招商地区或投资商的深入了解,这在前面的“知己知彼”中就曾讲到。“扬长避短”是“知己知彼”的进一步深入运用。招商主体如果能清晰地认识自己所担当的经济角色,找出对自身最有利的主导产业和招商资源,这就已做到了战略上的成功,而这种战略上的优势能够让招商主体未战就占得先机。故事一选对定位——无锡是如何成为明星级配角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正当国外汽车巨头为了能够不破产而请求国家财政支持的时候,中国的汽车产业则以两位数的飞速增长让全世界为之侧目。一时之间,汽车产业相关的发展方向再次成为很多地区的热议话题。与大家耳熟能详的几个发展汽车产业的大城市相比,在这一领域已经默默耕耘许久的无锡市显得尤为低调。对于一个拥有1100多家汽车零部件厂商,220多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具备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并能够生产客车、轿车等整车,一年仅汽车工业产值就能达到500多亿元的地级市来说,这种低调更显得难能可贵。无锡市的汽车配件产业最早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前的“国字辈”,而无锡市汽车产业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其最初源于无锡市与上海错位发展重点配套产业的发展思路。改革开放后,无锡市曾提出过一句响亮的招商口号:“上海发展什么产业,无锡就要有相应的产业来配套。”从20世纪90年代到今天,无锡市一直对上海采取“盯人”战术,上海招来外商总部,无锡赶紧抢下外商生产基地,上海发展现代物流业,无锡开始规划区域物流中心。当20世纪90年代上海将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时,无锡也高瞻远瞩地看到了这一产业的广阔前景和巨大优势,果断开始策略性地进行汽车零部件相关企业的招商。事后证明这一选择是多么地明智,另两座汽车工业的重要城市南京和芜湖位于无锡市的西部,无锡市所处的位置得天独厚。配角并不意味着戏份少,世界一流汽车厂商的幕后英雄同样是一批世界一流的汽车零配件企业。一家又一家的产业巨头被无锡收入囊中。韩国星宇科技株式会社,是专为现代汽车配套的配件厂商,是韩国一流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世界上排名第五。美国伊顿集团,世界著名的变速器生产商之一,世界财富500强公司之一。美国德尔福公司,原通用汽车的零部件总公司,世界财富500强公司之一。全兴国际集团,台湾最大的汽车内饰件及摩托车零配件制造集团。德国博世,代表着发动机核心部件——燃油喷射系统技术最先进的公司,世界财富500强公司之一。日本NOK株式会社,世界密封行业的拓荒者及奉献者,生产一流的汽车发动机用阻尼减振器。中国一汽、南汽、高力……不到十年时间内,几十家在自己领域都能独树一帜的领袖企业在这座长三角城市吹响了“集结号”,除了无锡的先天优势之外,这与无锡市出众的投资环境也是密不可分的。星宇科技株式会社是这样评价无锡的:“当地政府办事效率较高,规则明确。”“国家火炬计划无锡新区汽车电子及部件产业基地”和“江苏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两块金字招牌就是颁给无锡市的最佳“配角奖”。汽车零部件全部到位,引入轿车整车产业已是势在必然。2006年,无锡市费尽周折终于成功引入南汽“新雅途”的轿车项目,数以千计的汽车走下无锡生产线,走向东南亚、西亚和非洲。无锡市的汽车产业翻开新的一页,以往的配角开始崭露头角,无锡市以后会不会成为主角之一?让我们拭目以待。专家评价一个城市地区选对自己在区域经济中的定位非常关键。在很多招商地提出的产业发展规划中,“某某中心”“某某最大产业基地”是经常容易见到的词汇。敢为人先的精神确实值得鼓励,但一些重叠的定位很容易造成地区之间重复建设的浪费和招商竞争的加剧。在市场经济的产业分工中,必然有主有次,有核心有辅助,人人想当主角是不切实际的。无锡市能够从配角做到主角,从幕后走到台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无锡坚持错位发展、共同进步的发展思路,以及脚踏实地、埋头发展的务实作风。故事二选对产业——保定是如何打造自己的长期优势的保定虽然位于京津冀都市圈中心,但在经济发展上却是处于京津经济圈的边缘。一方面,保定“肩负着保护白洋淀、维护京津生态安全以及农副食品供给的重大责任”,这就意味着,即使京津两地有很多重工业转移产能,保定也无法接纳,保定首先要考虑的是京津两大直辖市的发展大局,其次才能为自己做选择,因此,保定向京津单向的服务职能要多于与京津双向的合作机会。另一方面,就京津地区来看,石家庄占据省会城市的优势,唐山、沧州占据滨海的地利,又有资源优势,即使接受京津经济辐射,位于京津走廊的廊坊也要比保定更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在传统的产业和行业中,曾经一度为保定铸就辉煌的棉纺织厂、化纤厂、铸机厂和胶片厂也因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没落,周边的城市几乎都已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保定的短板多,长处却少。由此可见,保定的经济发展既得益于这一区位,同时又受限于这一区位。保定如何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找到新的突破口,招到合适的商业投资,走出有保定特色的持续发展之路呢?保定市政府在冷静地分析了自身产业结构和发展优、劣势之后,最终确立了以“新能源和能源设备产业”为突破口、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的发展目标,并以此为侧重点招商纳财。保定发展新能源确实有自己的优势。首先,保定拥有多家重量级、龙头型的新能源企业。比如:天威英利是国内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商;中航惠腾公司生产的风能发电叶片占据了国内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在输变电领域,天威集团在国内也是首屈一指,而在铅酸蓄电池行业,风帆集团也是当仁不让。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保定的新能源产业集群规模已经初步显现,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传统电力技术的改造,储电变电设备等众多新能源企业已经落户保定。其次,保定在新能源技术研发方面也有着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优势。保定拥有5家国家级、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国电力行业的最高学府——华北电力大学,以及河北大学等高校也坐落于保定。保定高新区在2003年就被国家科技部定为唯一一个国家级的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基地。在新能源方面,保定获得国家行业标准80项、科研成果300多项、专利450多项。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保定选择新能源产业作为发展方向既顺应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又不与京津地区的周边城市产生产业冲突,还能依托本地近邻京津,交通便利,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吸引投资商。随着新能源产业在保定地位的确立,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战略资本开始向保定聚集。在国外,有日本三菱、韩国晓星、法国液化空气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先后投资保定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在国内,中国兵装集团、国电集团等一批致力于新能源事业的大集团相继加盟,并已启动了一批重大项目。在香港举行的“2009保定中国电谷香港投资峰会”上,保定签约项目12个,其中光伏项目11个,风电项目1个,投资总额近70亿元。除了获得大量的投资以外,保定在新能源领域的贡献和进步也获得了广泛的认可。2008年1月,世界自然基金会正式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保定与上海共同入选首批试点城市;同年4月,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了《保定:全球可持续能源生产的“电谷”》的研究报告,充分肯定了保定市在助力中国乃至世界低碳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至此,保定多了一张新城市名片——中国电谷,低碳保定。专家评价地方担任的经济角色分工清晰后,所能选择的发展产业也就有了一定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这样的局限性也有利于招商主体对发展产业进行筛选,寻找自身真正的优势所在。一方面,地方应尽量与邻近地区形成良性的招商互补。另一方面,地方可以从经济拉动力、吸收就业状况、发展前景等多方面对产业进行综合评定,最终结合自己的优势选择最有利的发展方向。故事三选对资源——温州为何“对内开放”温州虽然是一座滨海城市,又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内,但在1992年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获得批准时,温州的招商条件并不乐观。港口远离国际贸易主航线,陆路没有铁路和高速公路,跑一趟杭州要十几个小时,外商来温州考察的感觉就像是跨越千山万水才到温州。如果只是坐等发达城市的产业梯度转移,何时才能轮到温州发展?上没国家投资,外没外企投资,正是这样的窘境逼迫温州人为自己找到了一条招商新路——吸引民间资本。在改革开放之初,温州人就是在要资源没资源、要基础没基础的情况下,率先解放思想,闯出了一条个体经济和民营经济之路。民营经济发达是温州的最大优势和最大品牌,也是温州开发区有别于其他国家级开发区的最大特点。因此,开发区成立后,温州决定利用这一优势,在招商发展中率先引进民间资本。为了进一步调动民营企业的积极性,温州经济开发区在鼓励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扶持自主品牌发展、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温州的民营企业也没辜负政府的期望,鞋业、打火机等一系列轻工业产品以温州为起点,走遍中国,走向了世界。到2005年,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民营经济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2.3%,开发区工业企业技改和房地产建设投资100%是民营企业投入,民营企业创造的就业占全区的98%。但是温州并未因此而止步,进而制定出了“以民引外、民外合璧”的招商新方针。这是因为温州清醒地意识到,民营经济虽然是本地的一大优势,但民营经济还存在局限性,产业还存在风险。首先,民营资本大多集中在服装、鞋革、轻工等传统产业中,产量大,但利润薄,抗风险能力低。要提升企业和城市竞争力,就必须要打造有更高附加值的新技术产业,而这些新兴产业的很多生产技术需要进口。再者,民营企业灵活,应变能力强,但在品牌、管理方面还缺乏大局意识,这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成长,而这方面正是国际企业的强项。所以,温州把目光投向海外并非放弃民企,而是希望借助外资力量,取长补短,把温州民企这一品牌推向更高的高度。这种“以民引外、民外合璧”的招商方式也成了温州的特产。当其他地区还在帮助国企寻找合资机会的时候,温州率先把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民企放到了舞台最耀眼的位置。“民外合璧”成效已经开始显现。浙江大众实业公司引进世界500强百安居的项目,就是在原有土地的基础上腾笼换鸟,实现了“零土地招商”。温州胜华波集团公司与卢森堡知名客商共同投资组建温州艾克生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解决了企业的技术和管理难题。2007年,温州开发区引进外资项目17个,其中就有12个是“以民引外、民外合璧”的项目。“以民引外、民外合璧”不仅仅是单纯的资金引进,还包括技术引进、管理引进、品牌联合、网络共享、产业链互补、资本市场合作等多种形式。这对于开发区的发展来说,具有全局意义和战略意义。专家评价地方先天的区位和资源、后天经济要素和经济基础往往是有别于邻近地区的最明显特征,围绕这些特征发展经济,就能打造出本地独有的招商优势,形成最为明显的招商差异化。结合上面所说的经济角色、产业定位和自身资源优势,我们就能较全面地分析和制定地方的发展策略。比如众所周知的SWOT分析法,它包括分析本地自身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及外在的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拿前面保定的例子来说,保定的机会之一是世界倡导环保的大环境和国家对新能源的扶植,而优势是本地有这样的产业基础,这就说明这一优势可以且应当好好利用。而在这样的机会下,保定也存在开发新能源资金不足的劣势,但这可以通过招商、融资、政策扶植等方式进行弥补。结语对于一个局部地区来说,在目前国家优惠和税收政策逐步趋同的大气候下,没有哪个地区在招商引资的竞争中会在所有方面胜过竞争对手,因此,扬长避短就显得尤为重要。并且,在地方品牌的推广以及与客商的沟通中,招商主体同样应当凸显自己的这一优势。从一个区域甚至一个国家的大局来看,相邻地区如果都能做到扬长避短,那么这就是一种经济的分工、互补和合作方式的体现,换来的将是一个区域经济的腾飞。如今各地政府已经逐步意
本文标题:招商引资要集中优势资源扬长避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41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