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朝鲜战争》课件完美版1
朝鲜战争清水一中李天心学习战争的知识逻辑2、感知朝鲜战争(过程)1、探源朝鲜战争(背景)3、回望朝鲜战争(影响)1、三八线是美苏军事分界线还是朝韩军事分界线?2、联合国是否有权干预朝鲜内战?《联合国宪章》规定:“不得干涉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内部管辖之事件”结论:美国利用苏联缺席联合国安理会之机,决定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是非法的,对朝军事行动属于侵略行为。你知道吗?一、朝鲜战争的爆发(背景)(一)、背景1、冷战2、南北朝鲜两个政权的对立3、朝鲜内战的爆发4、美国进一步推行霸权主义(二)、爆发仁川登陆——汉城——平壤——轰炸中国东北问题探究:你认为中国是否应该出兵朝鲜?材料一中朝是唇齿之邦,唇亡齿寒。朝鲜如果被美帝国主义压倒,我国东北就无法安定。我国的重工业半数在东北,东北的工业半数在南部,都在敌人轰炸威胁的范围之内。从8月台票7日到昨天这两个月,美帝国主义的飞机已侵入我国12次。最近不仅在鸭绿江边,而且已飞到宽甸来示威、侦察、扫射和轰炸。如果美帝打到鸭绿江边,我们怎么能安定生产?……美帝国主义在东方实行麦克阿瑟的政策,利用日本的基地,继承日本军国主义的衣钵,沿袭着甲午战争以来的历史,走吞并中国必先占领东北,占领东北必先占领朝鲜的老路。不过日本帝国主义是用四十多年的时间逐步进行的,而美帝国主义则要在四五年内来完成。——周恩来《抗美援朝,保卫和平》材料二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止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救邻即是自救,保卫祖国必须支援朝鲜人民。——《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1950年11月4日)材料三把美帝国主义作为直接对手的革命情结,对社会主义阵营承担的国际主义责任,特别是保护新中国安全和主权的领袖意识,这三者构成了毛泽东决策出兵的基本动机和目的。——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1、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安全,巩固政权;应该出兵2、意识形态:当时“冷战”全面开始,中国朝鲜同属社会主义阵营。抗美援朝的背景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过程)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朝鲜战争大事记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1950年7月,美国操纵安理会决定组成“联合国军”1950年9月15日,联合国军仁川登陆,扩大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950年11月25日至51年6月10日,志愿军发动五次战役。1951年7月,交战各方开始进行停战谈判,边谈边打1953年7月27日,签定“朝鲜停战协定”彭德怀在前沿阵地休息志愿军赴朝参战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由于没有签署和平条约,这个地区仍然处于卷入新的一轮敌对活动的威胁之中。战争还加剧了南北双方的苦难,使得统一朝鲜的进程更加的遥远。—《新全球史》三、朝鲜战争的影响在长达33个月与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的战争中,中国以弱抗强,竟然能够坚持到底,且与美国代表平起平坐地签订了停战协定,这不能不令世人对新中国刮目相看。——沈志华《论中国出兵朝鲜决策的是非和得失》战争对苏联的影响就十分复杂。一方面来看苏联是最大的赢家,战争令中美爆发直接冲突,而自己则从未正面介入。战争削弱了美国的实力,把美国超强的国力军力从欧洲铁幕一线的争夺转移到朝鲜战争的泥潭。为苏联争取了时间在二战后的废墟上治疗战争创伤,发展国防尖端技术,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而美国人则始终相信苏联是真正的幕后指示者。美国的国防军费开支在战后增加三倍,主要就是针对苏联。西方阵营也开始联合对抗苏联。试分析战争对于苏联又有怎样的影响呢?•苏联:巩固了苏联对北朝鲜的控制;有利于苏联在远东地区与美国对抗。日本因为战争订货而迅速繁荣,中国因为战争而失去了统一的最佳时机,朝鲜因为战争而牺牲无数且至今分离对峙,美军因为战争而重返朝鲜,斯大林因为战争而尊重中国人……——《中俄秘档里的朝鲜战争》日本历史学家中乌岭熊说:“朝鲜战争是一场有国背景的内战,它反映了现代朝鲜人民悲苦的历史。一方面,它固化了这个国家的分裂状态;另一方面,它支配了战后亚洲的国际环境。由于这个缘故,它可以被看成现代史上划时代的事件。”试分析战争对于日本又有怎样的影响呢?•日本:军国主义回潮;刺激经济的发展;美国改变对日本的削弱政策,进而扶植日本作为对抗社会主义的基地。朝鲜战争影响朝鲜半岛加剧分裂局面中国打破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保障国家安全,激发民众爱国提高国际地位中美长期敌对,失去解决台湾的有利时机。加剧两极对峙冷战格局美国打击霸权,冷战加剧,由削弱到扶植日本东亚苏联加强控制朝鲜,日本乘机发展朝鲜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从战争起因看:是“冷战”的产物(美国认为朝鲜内战是苏联扩张的产物,要遏制苏联);从战争过程看:内战→国际性局部战争,是“冷战”中的热战(在亚洲的发展);从战争结果看: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体现了两种社会制度较量的势均力敌。本课小结朝鲜战争朝鲜战争的爆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朝鲜战争的影响背景爆发①二战结束时,美苏分区受降,形成南北两个占领区。②南北朝鲜两个政权的对立③冷战思想的影响,美国插手朝鲜内战。内战爆发美国干涉战争性质变化力量变化中国参战原因结果过程性质对朝鲜半岛对美国对中国对东亚对冷战格局朝鲜问题的解决之道1、通过对话和谈判方式解决各方分歧。2、各方要建立和增强信任3、美国要摒弃冷战思维,同朝鲜认真对话并面对面谈判,落实朝鲜合理的诉求,4、国际社会特别是朝鲜半岛周边国家应加强协调和合作。5、有关各方应保持克制,避免发生导致朝鲜半岛关系的事件。6、六方会谈是解决朝鲜半岛特别是朝核问题的有效途径。…小小辩论会(正方)(反方)要求:必须站在50年代初的立场上进行论证,不能从结果来推断,也就是说,你是经历开国大典的中学生,当时志愿兵还没有出兵朝鲜。正方:必须出兵。理由:①中朝两国友谊源远流长,朝方提出请求不能不接受;②中国人民是战无不胜的,正义必胜;③美国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理应给予美国一击;④美国发动战争,是为了统一朝鲜半岛,以包围苏联和中国;⑤新中国一成立就面临外部威胁,既不利于政权的巩固,也不利于经济建设;⑥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嚣张,对各方都不利,尤其对东北不利,因此必须出兵,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⑦“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这是周恩来总理的严正声明。……反方:不能出兵。理由:①美国侵略朝鲜,尚不至于对中国构成大患;②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缺乏对外作战的条件,中国需要进行恢复经济上的工作,这是巩固政权的决定因素;③出兵太冒险。美国是战后最强大的国家,中国参与战争仍是“小米加步枪”,无异于以卵击石;④北朝鲜是苏联利益之所在,苏联都不出兵,我们为什么要出兵;⑤面对侵略,中国军队应立足于巩固边防,主要在东北集中力量抗击美国的侵略行为;⑥面对国际事务,必须讲究外交策略;⑦光靠一身正气、一腔热血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要有理智,尤其是重大的决策问题。……•1、提问——同学们,你们乘坐过火车和轮船吗?你们知道它们发明于什么时候?谁为它们的发明做出了重要贡献?•2、学生回答•3、解答并导入新课——这两种重要交通工具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那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其间有哪些重要发明创造?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板书课题,引入新课)•第一部分:第一次工业革命•设疑——简要解释何为工业革命之后,提出“‘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的条件有哪些”这一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该部分内容,并勾画重点。(板书问题)•解惑——从劳动力、资本、技术、市场等方面解答上一问题,引用《共产党宣言》中的句加以辅助解释。(分点板书答案)•启发——勾画课本提到的珍妮纺纱机、改良蒸汽机等发明创造,展示课前准备图片,启发学生思考工业革命时期的其他发明。•设问——工业革命最初从哪个产业兴起以及兴起原因。过渡到对工业革命概况的讲解。•解答——学生回答产业,老师分析原因•推演——由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推演出机器技术和交通运输的技术革新,讲解工业革命概况。•小结: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以英国为中心,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问世标志工业革命开始,1885年瓦特蒸汽机问世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将人类推入“蒸汽时代”。••第二部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电的应用•1.阅读教材,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和特点。(从政治、经济、自然科学等方面思考)•提示:(1)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进一步巩固和扩大。•(2)经济上: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3)自然科学: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2.阅读教材和图文史料,认识电力的发明和运用过程。•课堂总结•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打破世界各地区的封闭状态,逐渐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为什么在以后的400年间会产生这样的奇迹?简而言之,是由于资本主义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以电动机为代表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人类的生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本文标题:《朝鲜战争》课件完美版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574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