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时分层作业(四)(建议用时:25分钟)[合格基础练]1.借助新的显微技术,能成功观察到直径小于200nm的粒子。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小的是()A.雾B.蛋白质溶液C.石灰乳D.硝酸钾溶液D[人们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是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是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雾、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石灰乳属于浊液,硝酸钾溶液属于溶液,其中硝酸钾溶液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小,D项符合题意。]2.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室可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与溶液B.“雨后彩虹”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同时也与胶体有关C.1molFe3+完全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AD.分散质粒子可能是单个的有机大分子,也有可能是小分子的聚集体C[Fe(OH)3胶粒由多个Fe(OH)3组成,胶粒数小于NA个,C错误。]3.“钴酞菁(直径为1.5×10-9m)”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钴酞菁”分子恢复了磁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钴酞菁”分子所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B.“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C.此项工作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D.将磁性物质制成胶体粒子作为药物的载体,可在磁场作用下送到病灶处B[胶体的胶粒直径为10-9~10-7m(1~100nm),所以“钴酞菁”分子所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A正确;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B错误;由于该分子具有磁性,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C正确;将磁性物质制成胶体粒子作为药物的载体,可在磁场作用下送到病灶处,D正确。]4.对下列物质进行的分类正确的是()A.纯碱、烧碱均属于碱B.CuSO4·5H2O属于电解质C.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均属于酸D.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B[A项,纯碱是Na2CO3,属于盐;C项,NaHSO4、NaHCO3均能电离出H+,但均属于盐;D项,NH4Cl、NH4NO3等铵盐中不含金属阳离子;B项,CuSO4·5H2O是化合物,溶于水自身电离而使溶液导电,属于电解质。]5.今有一种固体化合物X,X本身不导电,但熔融状态或溶于水中均能够电离,下列关于X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X一定为电解质B.X可能为非电解质C.X只能是盐类D.X只能是碱类A[因为该化合物在熔融状态或溶于水能电离而导电,该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可以是盐类(如NaCl),也可以是碱类(如NaOH)等。]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下面的实验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首先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滴加饱和FeCl3溶液,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1)氢氧化铁胶体中粒子直径的范围是________m。(2)你认为可以用什么方法判断胶体制备是否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Fe(OH)3胶体净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是以Fe(OH)3胶体的制备为依托来考查胶体的基本知识。只要是胶体,粒子的直径就在10-9~10-7m之间,这也是胶体区别于溶液、浊液的本质原因。[答案](1)10-9~10-7(2)用一束光照射,若出现丁达尔效应,则可判断制备成功;若不出现丁达尔效应,则可判断制备不成功(3)胶体的表面积较大,具有较大的吸附性,能吸附水中悬浮物而形成沉淀[等级过关练]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态HCl不导电,所以HCl是非电解质B.NH3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C.铜、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D.蔗糖在水溶液中和熔融时都不导电,所以是非电解质D[氯化氢的水溶液能导电,HCl是电解质,A错误;NH3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生成的一水合氨是电解质,NH3是非电解质,B错误;铜、石墨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错误;蔗糖在水溶液中和熔融时都不导电,是非电解质,D正确。]8.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Ⅰ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Ⅱ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图Ⅰ图ⅡA.MgCl2是非电解质B.MgCl2溶液是电解质C.MgCl2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D.MgCl2只有在溶液中才能导电C[MgCl2固体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不导电;MgCl2在水溶液中电离出能够自由移动的Mg2+和Cl-,MgCl2溶液导电;MgCl2在熔融状态也能导电,D错。]9.向盛有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强度I表示)近似的用下图中的曲线表示是()C[开始发生反应:Ba(OH)2+H2SO4===BaSO4↓+2H2O,使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逐渐减小,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减弱。当氢氧化钡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沉淀达到最大值。这时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最小。导电能力最弱。随后,随着硫酸的加入。这时溶液为硫酸溶液。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又逐渐增大。导电能力逐渐增强。]10.酸、碱、盐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物质溶于水时,电离成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1)在酸的溶液里,酸根离子所带________的总数等于酸电离时生成的________的总数;在碱的溶液里,跟金属离子结合的________的总数等于这种金属离子所带的________的总数;在盐的溶液中,金属(或铵根)离子所带的________的总数等于酸根离子所带的________的总数。(2)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如下:HClO4===H++ClO-4;Ba(OH)2===Ba2++2OH-;Fe2(SO4)3===2Fe3++3SO2-4;KHSO4===K++H++SO2-4。属于酸的物质____________(写化学式);属于碱的物质为________;属于盐的物质________。(3)化工生产中常常用到“三酸两碱”,“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①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_。②上述物质中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③写出纯碱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溶液呈电中性,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等于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2)根据酸、碱、盐的概念判断。(3)纯碱是Na2CO3,属于盐,不是碱;盐酸是HCl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Na2CO3的电离方程式为:Na2CO3===2Na++CO2-3。[答案](1)负电荷H+OH-正电荷正电荷负电荷(2)HClO4Ba(OH)2Fe2(SO4)3、KHSO4(3)①纯碱②盐酸盐酸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③Na2CO3===2Na++CO2-3
本文标题:2019-2020年高中化学 课时分层作业4 物质的分散系(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589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