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六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A.相贼.(盗贼)相篡.(非法地夺取)不惮.(怕)B.交.(互相)相牂.羊(母羊)期.(一周)年C.乱行.(行列)园圃.(种植蔬菜瓜果的园子)工肆..(工厂)D.远鄙.(边邑)殿.(评定)赏承嗣.(祭祀)【解析】A贼:害,C肆:作坊,D嗣:继承。2.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A.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用.心一也B.虽在于厚禄尊.位之臣夫大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C.若苟君说.之,则众能为之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D.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解析】A都当“因为”讲,B尊:①高,②尊重,C说:①同“悦”,②解释,D御:①驾车,②治。3.下列各句中,表达全都不得体的一组是(D)①我们班所有科任老师的教学水平都很高,我们都很赏识他们的教学方法。②某画家将其画作馈赠给朋友,说:“谨奉拙作,敬请笑纳,请多多指导!”③某学生向其班主任请假说:“令尊生病不能前来参加家长会,请原谅。”④我对老师说:“敬请您担任我社顾问,如能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⑤这次评审会,有关专家发表了意见,算是抛砖引玉,现在请各位发表高见。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⑤【解析】①“赏识”用于上级对下级,这里对象不当。②“拙作”为谦称,“笑纳”为敬称,均正确。③“令尊”是敬辞,不能用于自称。④使用正确。⑤“抛砖引玉”是谦辞,不能用作敬辞。故①③⑤错误。4.下列有关古人官制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经略”是指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掌管一路或数路军、政事务,职位高于总督。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C.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D.“乞归养”,请求辞职回家来调养自己的身体。【解析】D.“乞归养”理解不正确,正确的解释应为“请求辞职回家奉养父母”,所以选D。二、(9分)5.下列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B)A.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B.胁息然后带.C.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D.谨上.为凿一门【解析】B是名词作动词用,系腰带,其他都是名词作状语。6.下列句子中的省略成份,补出不正确的一项是(C)A.其不义又甚(于)入人园圃窃桃李B.以(其)亏人愈多C.夫奚说书其不义以(之)遗后世哉?D.不义不富(之),不义不贵(之)【解析】C中的“以”是目的连词“来”,后面没有省略。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兼爱》开头首先摆出了天下有害的方面,然后进一步考察了产生这些害处的原因,进而指出了改变这些害处的措施。B.墨子的兼爱学说,看起来迂阔,实际上并非完全不可行。作为一种理想目标,则完全是值得追求的。实践这样一种学说,有助于解决种种社会问题。C.“非攻”就是反对攻伐别人的国家,这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D.墨子的“尚贤”,是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替统治阶级选拔人才,并无积极意义。不宜评价过高。三、(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斛律光,字明月,少工骑射,以武艺知名。魏.末,从其父斛律金西征,周文帝..长史莫者晖时在行间,光驰马射中之,因擒于阵,光时年十七。高祖嘉之,即擢为都督。尝从世宗于洹桥校猎,见一大鸟,云表飞飏,光引弓射之,正中其颈。此鸟形如车轮,旋转而下,至地乃大雕也。世宗..取而观之,深壮异焉,当时传号落雕都督。晋州东有周天柱、新安、牛头三戍,招引亡叛,屡为寇窃。天保..七年,光率步骑五千袭破之,又大破周仪同王敬俊等,获口五百余人,杂畜千余头而还。武平二年,周遣纥干广略围宜阳。光率步骑五万赴之大战于城下乃取周建安等四戍捕虏千余人而还军未至邺敕令便放兵散光以为军人多有勋功,未得慰劳,若即便散,恩泽不施,乃密通表请使宣旨,军仍且进。朝廷发使迟留,军还,将至紫陌,光仍驻营待使。帝闻光军营已逼,心甚恶之,急令舍人追光入见,然后宣劳散兵。拜光左丞相,又别封清河郡公。穆提婆求娶光庶女..,不许。帝赐提婆晋阳之田,光言于朝曰:“此田常种禾,饲马数千匹,以拟寇难。今赐提婆,无乃阙军务也?”由是穆积怨。周将军韦孝宽忌光英勇,乃作光反谣言。会帝前所疑意,谓何洪珍云:“我前疑其欲反,果然。”后,光至,引入凉风堂,刘桃枝自后拉而杀之,时年五十八。于是下诏称光谋反,尽灭其族。光性少言刚急,严于御下,治兵唯仗威刑。罪既不彰,一旦屠灭,朝野痛惜之。周武帝闻光死,大喜,赦其境内。后入邺,追赠上柱国、崇国公.。指诏书曰:“此人若在,朕岂能至邺!”(节选自《北齐书·斛律光传》,有删改)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A.光率步骑五万/赴之大战/于城下乃取周建安等四戍/捕虏千余人/而还军未至邺/敕令便放兵散/B.光率步骑五万赴之/大战于城下/乃取周建安等四戍/捕虏千余人/而还军未至邺/敕令便放兵散/C.光率步骑五万赴之/大战于城下/乃取周建安等四戍/捕虏千余人而还/军未至邺/敕令便放兵散/D.光率步骑五万/赴之大战/于城下乃取周建安等四戍/捕虏千余人而还/军未至邺/敕令便放兵散/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魏,北朝之一,从北魏分裂出来的割据政权,建都邺,史称“东魏”。B.文帝、天保、世宗,分别是谥号、年号和庙号,而这三者都是皇帝专有。C.庶女,在封建宗法制度下,侧室所生女子;正妻、继室所生子女为“嫡”。D.公,爵位名,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一等。五等爵位指公、侯、伯、子、男。【解析】“这三者都是皇帝专有”有误,“谥号”不是皇帝专有。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斛律光箭艺高超。斛律光十七岁时,阵前箭射莫者晖,又陪同世宗在洹桥打猎,引弓射雕,正中其脖颈,得到高祖和世宗的称赞。B.斛律光英勇善战。北周的天柱、新安、牛头三处戍所多次侵扰齐境,斛律光率五千步骑偷袭击败了他们,虏获五百多人、杂畜千余头。C.斛律光抗令不从。在攻克北周建安等四处城戍后,他没有遵命将士兵解散,而是希望朝廷慰劳有功之人,皇帝不得已为之。D.斛律光遭冤被杀。北周将军韦孝宽忌恨斛律光的英勇,就散布他要造反的谣言,恰好北齐皇帝对斛律光起了疑心,就设计杀死了他。【解析】“虏获五百多人、杂畜千余头”不是击败三戍的战果,是击败北周仪同王敬俊等人时获得的,事件错位。第Ⅱ卷(共120分)四、(23分)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此田常种禾,饲马数千匹,以拟寇难。今赐提婆,无乃阙军务也?译文:这块田地是用来种禾草的,可喂数千匹马,以备敌人来犯。如今赏赐给穆提婆,这恐怕会侵损军务吧?(2)会帝前所疑意,谓何洪珍云:“我前疑其欲反,果然。”译文:适逢皇帝之前对斛律光有所怀疑,便对何洪珍说:“我以前怀疑他想要造反,果然是这样。”【参考译文】斛律光,字明月,少年时就擅长骑射,凭武艺闻名。东魏末年,跟从他的父亲斛律金西征,周文帝的长史莫者晖当时在行阵中,斛律光骑马疾行射中了他,并在阵前将其生擒,斛律光当时才17岁。高祖赏识他,立刻提拔他为都督。他曾经跟从世宗到洹桥打猎,看见一只大鸟,在云端翱翔,斛律光拉弓射鸟,正射中鸟颈。这鸟形如车轮,旋转坠下,落到地上,原来是一只大雕。世宗取来看,很惊异于他的技艺,当时被传称为落雕都督。晋州东部有北周的天柱、新安、牛头三个戍所,招引逃亡的叛军,常常骚扰寇掠。天保七年,斛律光率五千步骑袭击打败了他们,又大败北周仪同王敬俊等,俘获五百多人、各种牲畜千余头后返归。武平二年,北周派纥干广略围攻宜阳。斛律光率五万步骑赶往援救,在城下大战,于是夺取了北周建安等四个城戍,俘获一千多人而还。军队还没有抵达邺城,皇上便命令解散兵卒。斛律光认为兵士大多立有功勋,没有得到慰劳奖赏,如果一旦遣散,不施恩泽(不利军心)。于是秘密上表请求派人宣布恩旨,大军仍按原计划前进。朝廷派出的使者延迟了,军队回京,将到紫陌,斛律光仍然驻在营中等待来使。皇帝听说斛律光率大军已逼近京师下营,心里十分厌恶他,急忙令舍人催促斛律光入朝拜见,然后宣抚犒劳解散了兵士。授予斛律光左丞相官职,又另外封他为清河郡公。穆提婆求娶斛律光庶女,斛律光不同意。皇帝将晋阳田地赏赐给穆提婆,斛律光在朝堂上进言说:“这块田地是用来种禾草的,可喂数千匹马,以备敌人来犯。如今赏赐给穆提婆,这恐怕会侵损军务吧?”由于这件事斛律光与穆提婆结了怨仇。北周将军韦孝宽忌恨斛律光的英勇,便制造斛律光造反的谣言。适逢皇帝之前对斛律光有所怀疑,便对何洪珍说:“我以前怀疑他想要造反,果然是这样。”后来,斛律光来了,被引入凉风堂,刘桃枝从后面拉住他并将他杀害,时年五十八岁。于是皇帝下诏说他谋反,将斛律光家族满门抄斩。斛律光少言寡语又刚正急躁,在管理下属时很严格,管理军队只是依靠威严刑罚。他的罪行不明显,突然被屠戮,朝野都痛惜他。周武帝听说斛律光死了,非常高兴,在全境大赦。后来周武帝攻入邺城,追赠斛律光为上柱国、崇国公。指着诏书说:“这个人如果在,我又怎么能到邺城来呢!”12.阅读下面两首诗后回答问题。(8分)《夜坐》之一龚自珍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座灵。塞上似腾奇女气①,江东久陨少微星②。从来不蓄湘累问,唤出嫦娥诗与听。《夜坐》之二龚自珍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注:①奇女气:《汉书·外戚传》载,汉武帝巡狩河间,望气者曰:“此有奇女”,武帝访得赵倢伃,封为钩弋夫人。此句谓统治层不识草野之异材。②少微星:太微座西有四星,代表处士、议士、博士、大夫。少微星明则贤士举,不明则反之。(1)下列关于这两首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B)A.诗人在谋篇布局上打破了两诗各自独立的习惯,大胆地吸取词体上下阕的结构特点,将它们作为一整篇来安排。B.《夜坐》之一写景;具有现实主义风格,《夜坐》之二抒情,具有浪漫主义色彩。C.《夜坐》之一重在写景,《夜坐》之二重在抒情,两首诗各有风格又共同表达了作者的失落之情。D.《夜坐》之一主要记述春夜独坐,《夜坐》之二主要抒发独坐感想。【解析】《夜坐》之一写景,具有浪漫主义而非现实主义风格。(2)第一首诗中作者的“伤心”缘由与第二首中作者的“心事”相同之处是什么呢?采用的手法又有什么相同呢?请分别结合诗句进行分析。【答案】两首诗都表现了一己绝艳之才不为世人所认知的郁闷伤怀之情。手法都采用了用典的手法。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中国古代文人受到孔子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明显影响,所以在他们的作品中有着极强的忧患意识。如屈原在《离骚》中说到自己经常感叹流泪,就是因为(1)________,表达了自己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孟子也十分关注一个国家的兴衰,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2)________,________。而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这都是国家的耻辱,但他又深怕这些渐渐地被人们淡忘,想到不堪回首的是:(3)________,________。【答案】(1)哀民生之多艰__(2)入则无法家拂士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__(3)佛狸祠下__一片神鸦社鼓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贾思伯,字士休,齐郡益都人也。世父元寿,高祖时中书侍郎,有学行,见称于时。思伯释褐奉朝请,太子步兵校尉、中书舍人,转中书侍郎。颇为高祖所知,常从征伐。及世宗即位,以侍从之勤,转辅国将军。任城王澄之围钟离也,以思伯持节为其军司。及澄失利,思伯为后殿。澄以思伯儒者,谓之必死焉。及至,大喜,曰:“仁者必有勇,常谓虚谈,今于军司见之矣。”思伯托以失道,不伐其功,时论称其长者。后为河内太守,不拜。寻除鸿胪少卿,以母忧免。服阕,征为荥阳太守,有政绩,因迁征虏将军、南青州刺史
本文标题:2019-2020年高中语文 单元素质升级检测6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595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