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节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掌握资源问题和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实例说出资源、生态保护的具体措施。了解城市和农村生态建设的基本知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一、自然资源保护1.自然资源系统(1)内部组成在自然资源系统内部,土地、气候、水、生物资源等在不同区域的组合与匹配,构成了不同的资源类型与资源结构。(2)外部矛盾在自然资源系统外部,存在着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即资源问题。不同地区、不同时段表现出的资源问题各不相同。2.我国资源问题的地区差异北方:地多水少南方:地少水多,能源不足东部:人地矛盾西部:水资源与土地资源不匹配华北:人口与资源矛盾的焦点地区3.影响资源问题的因素自然资源问题随着人口数量、科技发展、生产力水平以及人类生活水平等的变化而发生变化。4.资源问题的影响(1)资源利用不当造成的环境污染,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2)资源因掠夺性开发而迅速退化甚至枯竭,影响了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5.自然资源的保护措施(1)对不可再生资源,应在加强节约和综合利用的同时,加强资源勘测,增加后备储量并积极寻找新的替代品。(2)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利用过程中促使其不断更新。二、生态建设1.农村生态建设(1)含义:指运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通过有效的生态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生态经济系统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2)内容①农村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②农林产业结构合理调整。③农业资源多层与高效利用。④乡镇企业污染管理。⑤农村肥料、饲料、燃料建设。⑥发展生态型庭院经济。⑦生态农业或持续农业体制建设。⑧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村建设等。2.城市生态建设(1)含义:是通过运用生态学原理,实施生态工程,对城市进行的规划、设计、实施和管理,以达到或基本实现生态城市目标的综合性建设。(2)城市生态系统①含义:是一个在人类活动支配下,以人为核心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复合体。②特点a.生物组成部分是以有思想意识的人为主体;非生物组成部分,除自然环境外,还有房屋、道路以及生产、生活设施等人工环境成分。b.对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分解功能不完全,大量物质和能量常以废物形式输出,因而易造成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环境问题。c.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能力都较弱。当受到外界干扰时,其生态平衡只有通过人们的正确参与才能维持。一、判断题1.在自然资源系统内部,存在着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2.我国南方地区以水质性缺水为主,华北地区以水源性缺水为主。()3.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利用过程中促使其不断更新。()4.生态型庭院经济,主要由生物和环境两部分组成,一般不受人工干预。()5.城市生态系统以人为核心,自我调节能力较弱。()答案:1.×2.√3.√4.×5.√二、选择题6.为了保护和恢复我国西部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有()①尽量减少资源的开采②生态建设以自然恢复为主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草还林措施④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B。减少资源开采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的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它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在一起,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9题。7.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目的是()①保护农业生态环境②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和高效③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④保护生物多样性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8.为治理山区的水土流失,对荒山应()A.综合治理与开发B.全面封山育林、育草C.修筑梯田D.烧荒耕种9.山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压力很大,为此应()①改革耕作技术②调整农业结构③大力发展畜牧业④加强生态保护的法制宣传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解析:第7题,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和高效,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也属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第8题,我国人口数量大、增长快,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大,全面封山育林、育草不现实;陡坡修筑梯田成本高,且易造成水土流失;烧荒耕种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第9题,为保护山区的生态环境,应调整农业结构,改进传统的耕作技术,加强对生态保护的法制宣传。大力发展畜牧业会加重山区环境负担。答案:7.D8.A9.C自然资源保护【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材料二50年规划,5000亿元以上总投资——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注定要被历史冠以“世界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西线工程按规划建成后,将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相互连接,从而构建起我国“四横三纵”的水利地理版图。材料三南水北调提出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强调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实施要建立在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1)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①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最根本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除跨流域调水外,还应采取哪些措施?(4)生态环境的建设对解决水资源问题有何作用?提示:(1)径流量季节、年际变化大,径流量小工农业发展迅速,人口密度大,水污染、浪费严重,缺少水资源综合利用设施(2)南水北调强化节水意识,在节水、治污的前提下调水(3)兴修水库;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限制发展耗水量大的工业、注意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等);控制人口增长;植树造林;适当提高水价;雨季回灌地下水、海水淡化等。(4)有利于提高环境对水的涵蓄能力,提高区域水资源的储量,对于缓解区域水资源不足,具有重要作用。【核心归纳】1.我国资源问题的地区差异地区差异资源优势资源劣势资源问题南北差异北方土地资源多,能源和铁矿丰富水资源缺乏,磷矿、有色金属矿少地多水少,水土配合不佳南方水资源丰富,有色金属、磷矿丰富土地资源少,能源缺乏地少水多,易发生洪涝灾害东西差异东部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土地资源缺乏人地矛盾突出西部能源资源丰富干旱缺水水资源与土地资源不匹配华北地区平原面积广阔降水相对较少,水资源短缺人地和水土矛盾叠加,成为我国人口与资源矛盾的焦点地区2.自然资源的保护措施及目标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分析思路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地区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资源短缺问题,解决措施需要从“开源”“节流”两方面着手。,所谓“开源”,即增加资源供应来源,可以是同种资源,通过加大勘探开发而增加产量;也可以是其他资源,如煤炭供应紧张,可以增加石油供应;火电供应不足,可以发展风电、核电等。,所谓“节流”,即节约,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节流一方面是从生产中进行,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改善生产方式等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损耗;另一方面是从生活中进行,每个人都应行动起来,从身边小事做起,不浪费一滴水,随手关灯等。【跟踪训练】下图为某流域示意图,该流域是我国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说出甲、乙两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说明理由。(2)针对甲地区近年来水资源供需紧张的形势,提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措施。解析:(1)由图中经纬度及河流水系特点可确定图示地区为珠江流域。甲位于珠江口,乙位于北部低山丘陵区,故甲地区环境保护应以防治水污染、保护河口湿地为主,乙地区以保护植被、水土保持为主,再联系两地的自然、人文特征分析原因。(2)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应从开源、节流两方面思考。答案:(1)甲地区以防治水污染、保护湿地为主。理由:位于河流下游三角洲,人口、城镇与工业密集。乙地区以保护森林、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为主。理由:位于上游山区,地势起伏大。(2)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污水的处理与利用;依法保护水资源,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提高节水意识,全面推广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在上游修建水库,开渠引水;在三角洲地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防止海水倒灌。生态建设【合作探究】读我国草地分布图,探究下列问题。(1)草地在我国的分布特点是什么?(2)甲地草地退化严重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其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简述防治草地退化的有效措施。提示:(1)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我国西北和青藏地区。(2)数量减少、质量下降过度垦殖、过度放牧(3)退耕还草;建人工草场;规定合理载畜量;合理放牧。【核心归纳】农村生态建设与城市生态建设的对比内容生态系统的特点生态建设方向农村生态建设农村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农林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农业资源多层与高效利用、乡镇企业污染管理,农村肥料、饲料、燃料建设,发展生态型庭院经济、生态农业或持续农业体制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村建设①为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加入的辅助能源是经过加工的能源而非自然能量;②人工管理降低了生物多样性,使系统的特定生物产量最大;③系统中的主要生物在人工选择下形成;④系统受外部人为力量有目的的控制重点搞好农田生态系统的高产、高效、持续发展;注重生态农业和持续农业体制建设;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村建设城市生态建设城市生态建设和保护、城市生态立法、景观布局规划、园林绿化、污染防治、城市灾害预警、城市环境卫生、城市资源配置等①系统以人为主体,非生物组成由自然和人工环境组成;②系统资源利用效率低、分解功能差,造成大量废物、废能的排放,易造成环境污染;③系统的自我调节和维持能力弱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努力做好城市生态立法、景观布局、城市绿化、环境污染防治、城市灾害预警、城市环境卫生、城市资源配置工作我国几个地区成功的生态农业建设(1)华北平原——山东禹城的“鱼塘-台田”模式。(2)南方低山丘陵——江西千烟洲的“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的立体农业模式。(3)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4)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跟踪训练】读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表,回答下列问题。植被覆盖率(%)径流减少率(%)侵蚀减少率(%)201555—30—20403080—50—406060—50—3095—80—708075—60—5098—89—80≥9070100—95—90(1)植被覆盖率和径流减少率、侵蚀减少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表可知,植被具有的生态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被破坏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3)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除植被覆盖率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4)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必须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其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在山坡上______________,在沟壑中修建__________。(5)黄土高原有丰富的______(矿产)资源,因此,在开采这一类矿产时要有计划地________,开展矿区________工作,避免因采矿引起大规模水土流失。解析:(1)从表格中可以看到植被覆盖率与径流减少率、侵蚀减少率呈正相关。(2)植被覆盖率的增加,使得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从而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从表中还可以看出植被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相反植被遭破坏,会造成水土流失。(3)自然地理要素主要包括降水、地形、土壤等,这些因素都对水土流失有影响。(4)由于黄土高原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就要在工程、农业技术、生物措施等方面做好工作。(5)黄土高原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开采煤炭尤其是在露天开矿时,应做好表土存放工作,避免造成大规模的水土流失。答案:(1)随着植被覆盖率的增加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 第三节 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学案 鲁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62486 .html